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4环境政策课件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43208873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PPT 页数:252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4环境政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4环境政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4环境政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绪:政策与法律,第一节 环境政策,第二节 产业政策,第三节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策、法规,是国家两种基本的宏观调控手段,1,政 策,政策:是指在,国家或者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或者,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任务,而,规定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等行动准则,的统称。,政策又可以分为国家政策和政党政策。,2,法 律,所谓法律:就是指归根结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主要要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阶层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设定权力、职责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政策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二者都属于国家,进行社会调整的行为规范,。,本质上一致,在功能上相辅相成。,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据,,政策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法律出现漏洞、无法可依时,政策可以补充法律,代行法律的作用。,反过来,,法律也是政策贯彻落实的有效保障,。法律本身具有的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能够实现那些仅仅依靠政策本身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任务,2,)区别,区别,政策,法律,制定主体,国家或政党,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表现形式,多以文件、指示形式出现,没有要求必须公开,必须公开、明确,执行,有一定强制力,强制力,稳定性,可变性,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相对稳定性,经过特有法定程序制定,3,)有关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第一节 环境政策,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国发,201135,号),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4,“,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6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环发,2007165,号,7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8,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关要求,3,)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4,)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有关要求,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 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2,)基本原则,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规划 ;分阶段解决 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 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 制;,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 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强化法治,综合治理,。,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关要求,(,1,)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积极发展环保产业,(,1,)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 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其一,,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 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 到增产减污。,其二,,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同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其三,,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其四,,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 活动。,(,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一,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其二,,按照“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 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釆购制度,,完善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此外,,,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等。推动,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3,)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3,)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2,),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3,)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 饮水安全问题。,把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小浪底水 库库区及上游、淮河、三峡水库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太湖、滇池、巢湖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海洋环保工作重点。,(,2,)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 施。,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此外,,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开展试 点示范。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大力发展 清 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3,)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着力,解决颗粒物、噪声和餐饮业污染,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原址进行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城市建设应注重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 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 护城市生态平衡。,(,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 的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 村。,发展县域经济要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的,特色产业,,,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5,)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6,)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7,)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国家重点环保工程包 括: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 工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核与 辐射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4,)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 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强制淘汰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制定和调整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目录,。,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 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确保出境水质达到 考核目标。,国家,加强跨省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的协调,,上游省份排污对下游省份造 成污染事故的,上游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赔付补偿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 人员的责任。赔付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的要求,2,)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3,)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1,)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的要求,(,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继续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3,)强化环境执法监管,(,4,)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继续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废水,1,:对,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 氮排放总量控制。,废水,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 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垃 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废气,1,:对,电力行业,实行二 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 新建燃煤机组应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废气,2,:对,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废气,3,: 强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废气,4,:,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废气,5,:开展,机动车船尾,气,氮氧化物,治理。,促进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着力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3,)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抓紧推动,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加 强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 项行动,并进行后督察。,建立,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制度。,完善跨,行政区域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制度,广泛实行信 息公开,,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4,)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更加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加强环境应急管 理、技术支撑和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 主体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 境与健康调查研究,。,2,)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2,)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3,)确保,核与辐射,安全,(,4,)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6,)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7,)加大生态保护力度,(,1,)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业,进 行集中治理,。,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加强重金属相关企业的环境监管,积极妥善处理,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2,)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对,化学品项目布局进行梳理评估,,推动石油、化工 等项目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高化学品生产的环境准入条件和建设标准,。依法淘汰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 害的化学品,限制生产和使用高环境风险化学品,推行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把,环境风险评估作为危 险化学品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科学确定并落实化学品建设项目环境安全防护距离。,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化学品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3,)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以运行核设施为监管重点,,强化,对新建、扩建核设施 的,安全审查和评估,,推进老旧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强化放射源、射线装置、高压输变电及移动通信工程等辐射环境管理。,完善核与辐射安全审评方法,,,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监督体系,,推动国家核与辐射安全 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构建监管技术支撑平台。,(,4,)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管理;,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示范。,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入 海河流污染治理与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重点改善渤海和长江、黄河、珠江等河口 海域环境质量。,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改进环境质量 评价方法。,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严 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加大城市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推行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6,)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重点治理,农村土壤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 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和农膜,,切实减少面源污染。,严格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人畜粪便和农药包装无害化处理。,加大农村地区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力度,,防止向农村转移。,开展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7,)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 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推进生态修复,,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 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进一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3,),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1,)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2,)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3,)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能力,(,4,)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5,)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考核,(,1,)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 索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2,)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 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 产品,,研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环境保护项目 。,严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 和垃圾焚烧发电实行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企业实行政策优惠,。,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3,)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能力,全面推进监测、监察、宣教、信息,等环境保护能 力标准化建设。,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环境质量监控);,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监督管 理和运行维护(污染源监控)。,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增强,环境信息基础能力,、统计能力和业务应 用能力。,(,4,)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环境保护,工作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监测和督查体制机制,,加强国家环境监察职能。,探索实行,设区城市环境保护派出机构监管,模式,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跨区环境问题,)。,继续实行环境保护部门领导干部,双重管理体制。,(,5,)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把环境保护 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考核,的地方实施,区域限批,,暂停审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3,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1,)规划的主要目标,2,)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3,)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4,)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5,)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1,)规划的主要目标,(,1,)到,2015,年,,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髙;,(,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3,)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 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4,)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5,)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6,)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 进一步提高;,(,7,)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序,号,指,标,2010,年,2015,年,2015,年比,2010,年增长,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t,2551.7,2347.6,-8%,2,氨氮排放总量,/,万,t,264.4,238.0,-10%,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t,2267.8,2086.4,-8%,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t,2273.6,2046.2,-10%,5,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17.7,60,5,个百分点,6,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 例,(,),72,彡,80,8,个百分点,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2,)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2,)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3,)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A,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 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B,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两高一剩行业)准 入门监,。探索建立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强度评价制度。,C,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2,)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A,加大重点地区、行业水污染物减排力度。在,已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和,东海、渤海,等易发生赤潮的沿海地区,实施总氮或总磷排放总量控制,。,B,严格控制长三角、 珠三角等区域,的造纸、印染、制革、农药、氮肥等行业,新建单纯扩大产能项目,。,C,禁止,在重点流域江河源头,新建有色、造纸、印染、化工、制革等项目。,D,推进,造纸、印染和化工等行业化学 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削减比例较,2010,年不低于,10%,。,E,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F,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污水再生利用。,G,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养殖小区、散养密集区污染物实行统一收集和治理。到,2015,年,全 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3,)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A,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新建燃煤机组要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未安装 脱硫设施的现役燃煤机组要加快淘汰或建设脱硫设施,烟气脱硫设施要按照规定取消烟气旁路。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含)的燃煤机组要全部加装脱硝设施,。,B,推进,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全面实施 烧结机烟气脱硫,,新建烧结机应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C,加强,水泥、石油石化、煤 化工、有色,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石油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要 进行脱硫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窑要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新建水泥生产线要安装 效率不低于,60%,的脱硝设施,。,D,因地制宜开展,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新建燃煤锅炉要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有燃煤锅炉要实施烟气脱硫,东部地区现有燃煤锅炉还应安 装低氮燃烧装置。,E,开展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控制。,实施,机动车环境保护标志管理,。加速淘汰老旧汽 车、机车、船舶,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鼓励使用,新能源车,。,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有 条件的地区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提升车用燃油品质,鼓励使用新型清洁燃料,, 在全国范围,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燃油。,3,),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1,)改善水环境质量。,(,2,)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4,)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1,)改善水环境质量,A,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外汇水区,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管。,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预警,。,B,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松花江流域,要加强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辽河流域,要加强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海河流域,以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环境改善和 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为重点 ;,黄河中上游,要重点加强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宁东、鄂尔多斯和陕北等能源化工基 地的环境风险防控,加强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淮河流域,要突出抓好氨氮控制,重点推进淮河干流及重点城市水污染防治。,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控制,N,、,P,负荷;,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C,抓好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大,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水质稳 定并有所好转。,将西南诸河、西北内陆诸河、东南诸河,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 抚仙湖、梁子湖、博斯腾湖、艾比湖、微山湖、青海湖和洱海等,作为保障和提升水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探索建立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水生态安全综合评估,,落实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安全保障措施。,D,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落实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近岸海域与流域污染防治的衔接。,推进渤海等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对,海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倾废和船舶污染的,环境监管,,在生态敏感地区严格 控制围填海活动。,降低,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渤海湾,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 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重点 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监测项目,,强化海上溢油等事故应急处置。,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到,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长江、黄河、珠江 等河口和渤海等重点海湾的水质有所改善。,E,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 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重点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取缔渗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 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防范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 地下水。,控制,危险废物、城镇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严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重点加强华北 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2,)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A,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推进,燃煤电厂、水泥厂,除尘设施改造,,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要全部,釆用高效除尘器,,加强工艺过程除尘设施建设。,20,蒸吨(含)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安装,高效除尘器,,鼓励其他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使用 低灰分煤或清洁能源。,加强,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及道路,等扬尘控制。,B,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气控制,加强,石化行业,生产、输送和存储过程挥发 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推进,精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加强有机废气回收利用。,实施,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的油 回收,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气监测,减少含汞、铅和二恶英等有毒有害废气排放。,C,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对火电、钢 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等行业进行重点防控,,开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开展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到,2015,年, 上述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得到控制;,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和恶臭污染治理。,(,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A,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B,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深化,土壤环境调查,,重点:,对粮食、蔬菜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调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加强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场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 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C,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 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对责任主体灭失等历史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复的投入力度。,(,4,)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A,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制度:,加强大小兴安岭森林、长白山森林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完善管理机制。,管理重点,1,:严格控制,重点生态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准入,环境标准。,管理重点,2,:,实施,生态保护 和修复工程,。,B,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 。,管理重点,3,: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近岸海域等区域和河流水 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管理重点,4,:,抢救性保护中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稠密区域,残存的自然生境,。,管理目标:,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稳定在,15%,。,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继续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力度,,完成,8,至,10,个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推动重点地区和行业的种质资源库建设。,生物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监管,。研究制定防止,外来 物种入侵和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发布受威胁动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多样性管理实施示范,: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试点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恢复示范区等建设。,重点区生态环境监管,:推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落实生态功能区划,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落实相关企业在 生态保护与恢复中的责任。,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到,2015,年,,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2,)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1,)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2,)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3,)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4,)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5,)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1,)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A,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1,:全面调查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 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为重点,,,技术研究,:2,:研究环境风险的产生、传播、防控,机制,。,技术研究,3,:开展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调查,,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B,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管理制度,1,:制定环境风险评估规范,,完善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工程建设规范,。,管理制度,: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对防范环境风险提出明确要求,。,管理制度,3,:,建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 与应急处理制度,、特征污染物监测报告制度。,管理制度,4,:对,重点风险源、重要和敏感区域,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高风险企业要予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或搬迁,对不具备整改条 件的,应依法予以关停。,管理制度,5,:,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分 级负责、社会参与的环境应急救援机制,,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C,建立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恢复机制,管理制度,1,:将,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度,2,: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建立鉴定评估工作机制,,完善,损害赔偿制度,。,管理制度,3,: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建立高环境风险企业强制保险制度。,技术研究:建立损害评估、 损害赔偿以及损害修复,技术体系,。,(,2,)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A,提高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技术研究: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对核设施影响的,分析和预测预警,。,管理制度:,规范核技术利用行为,,加强研究堆和 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安全整改,对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设施要限制运行或逐步关停。,B,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管理制度,1,:加强运行核设施安全监 管,强化对在建、拟建核设施的安全分析和评估,,完善核安全许可证制度。,管理制度,:2,:,完善早期核设施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3,:加强核技术利用安全监管,,完善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4,: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国际合作机 制,,加强核安全宣传和科普教育。,C,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推进早期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污染治理,,建立铀矿冶退役治理工程长期监护机制。,管理重点,1,:开展民用辐射照射装置退役和,废源回收工作,。,管理重点,2,:加快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理和处置能力建设,,基本消除历史遗留中低放废液的安全风险。,(,3,),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A,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重点,1,:重点行业:,以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釆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加大防控与相关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管理重点,2,:合理调整重金属相关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管理重点,3,: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禁止在重点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 放量的项目。,管理重点,4,:,加强湘江等流域,、 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管理制度:鼓励各省(区、市)在其,非重点区域内,探索,重金属排放量置换、交易 试点,。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行业,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管理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世界铅都,重工业基地:,冶炼厂、化工厂、水泥厂、氮肥厂、塑料厂,郴州:有色金属之乡,铅、锌、锡 等,化工企业密布,盛产七宝:,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B,强化重金属污染源监管。,管理重点:将重金属相关企业作为重点污染源进行管理,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强化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制度,。,管理制度,1,:对重点企业每两年 进行一次,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重金属相关产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开展深度处 理。,管理制度,2,:鼓励铅蓄电池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等行业,实施同类整合、园区化管理,,强化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健全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与诊疗体系。,(,4,)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A,加强危险废物监管,管理制度,1,: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杜绝危险废物 非法转移。,管理制度,2,:对企业自建的利用处置设施进行排查、评估,,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 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取缔废弃铅酸蓄电池非法加 工利用设施。,管理制度,3,:,规范实验室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管理重点,1,:控制危险废物填埋量,。,管理重点,2,:,加快推进,历史堆存铬渣,的安全 处置,确保,新增铬渣得到无害化利用处置。,管理重点,3,:,加强,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到,2015,年, 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废物得到无害化处置。,B,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监管。,管理制度,1,:完善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优惠政策,,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开发,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 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 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管理制度,2,:,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建设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和集中加工处理园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制度,3,:,加强,进口废物,园区管理。,管理制度,机构与职责,管理重点,技术研究,C,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管理重点,1,: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管理重点,2,: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管理重点,3,:对,垃圾简易处理或堆放设施和场所进行整治,,对已封垃圾填埋场和旧垃 圾场进行生态修复、改造。,管理重点,4,:鼓励垃圾厌氧制气、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发电、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垃圾渗滤液和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工程建设。,(,5,)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A,严格化学品环境监管。,监管机构与职责:健全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化学品,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监管制度,1,:完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及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监管制度,2,:制定,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清单,,制定,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清单,;,限制生产和使用高环境风险化学品。,监管制度,3,:开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研究:技术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B,加强化学品风险防控,园区管理模式:,加强化工园区环境管理,,新建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项目应进 入化工园区或化工聚集区,,现有化工园区外的企业应逐步搬迁入园。,园区建设重点,1,:,制定化工园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园区相关设施和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园区建设重点,2,:,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废弃危险化学品,暂存库建设和处理处置能力建设,。,5,)推进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制定国家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地区主要环境功能差异,以维护环境健康、保育 自然生态安全、保障食品产地环境安全等为目标,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 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 定“生态红线”,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目标、政策和环境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2,)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A,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水源 保护意识。,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B,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鼓励乡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 设施,,将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 处置设施建设,,统筹建设城市和县城周边的村镇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交通不便的地区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 利用。,C,提高农村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 留农药,农药包装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加强废弃农膜、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减少太湖、巢湖、洪泽湖等湖泊的水产养殖面积和投饵数量。,D,改善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质量,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实施农村清洁工 程,开发推广适用的综合整治模式与技术;,优化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布局,,严 格工业项目环境准入,,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化工、电镀等企 业搬迁和关停后的遗留污染要进行综合治理。,6,)实施重大环保工程,积极实施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优先实施,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开展一批 环境基础调查与试点示范,投资需求约,1.5,万亿元。,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 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中央政 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1,)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工业水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水污染减排工程,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钢铁烧结机脱硫脱硝、其他非电力重点 行业脱硫、水泥行业与工业锅炉脱硝等污物减排工程。,(,2,)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包括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 气污染联防联控、受污染场地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3,)农村环保惠民工程,。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4,)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5,)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包括,重金属污染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等工程。,(,6,)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包括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 术研发基地建设以及辐射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7,)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包括城镇生活污染、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城乡饮用水水源 地安全保障等工程。,(,8,)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及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包括环境监测、监察、预警、应急和评估能力建设,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建设与运行,人才、宣教、信息、科技和基础调查等工程建设,7,)完善政策措施,(,1,)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2,)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 境管理体系。,(,3,)加强法规体系(标准)建设,。研究拟订污染物 总量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排污许可证管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环境污染损害赔 偿等法律法规。,(,4,)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价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研究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 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对非居民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政策。研究鼓励企业废水“零排放”的政策措施,。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税收:,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完善排污收费制度。,信贷:,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企业和项目的,信 贷支持,。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将绿色信贷成效与银行工作人员履职评价、机构准 入、业务发展相挂钩。,专项资金:,探索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研究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建立流域、重点生 态功能区等生态补偿机制。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环境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夯实环境基准、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完善环 境调查评估、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等,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推进,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建设。,组织实施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 共性技术。,研发氮氧化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控制技术,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大力推动脱硫脱硝一体化、除磷 脱氮一体化以及脱除重金属等,综合控制技术研发,。,强化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8,)发展环保产业,(,1,)围绕重点工程需求,强化政策驱动,,大力推动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脱硫脱硝、 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研发和示范一批新型环保材料、药剂 和环境友好型产品。,(,2,)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3,)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污染设施 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推行烟气脱硫设施特许经营。,(,4,)制定,环保产业统计标准,。,(,5,)研究制定提升,工程投融资、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 清洁生产审核、产品认证和人才培训等,环境服务业水平的政策措施。,4“,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1,)十一五小结:,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基本实现了 “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 的约束性百标,扭转了 “十五”后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大幅上升的趋势。,2,)十二五形势:,(,1,)“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2,)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3,)节能减排总体要求,(,1,)前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2,)制度:,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 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3,)重点:,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 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 减少污染物排放;,(,4,)目的:,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节能减排目标,(,1,)节能: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 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1,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 “,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t,标准煤。,(,2,)减排,1,:,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t,、,2086.4,万,t,,比,2010,年的,2 551.7,万,t,、,2 267.8,万,t,分别下降,8%;,(,3,)减排,2,: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 制在,238.0,万,U 2 046.2,万,t,比,2010,年的,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