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制造能力培训讲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2494351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18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制造能力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C制造能力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C制造能力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制 作:张 文,日期:2008年03月,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职责和资源,文件和记录,采购和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不合格品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包装、搬运和储存,职责和资源,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理解要点:,1、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通常包括:质量负责人、设计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校准/检定或计量管理人员、内审员、生产现场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和修理人员、与产品搬运、包装、储存相关的人员等。不同的工厂,由于产品特点、工厂规模等不同,岗位设置可以不同,一人多职的情况也是正常的。,2、以上各类人员的职责、权根和相互关系应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这种规定可以集中在一份文件中,也可分散在相关的文件中。,3、质量负责人应是工厂内部的人员,原则上应是最管理层的人员,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者沟通的人员。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熟悉有关产品认证的法律、法规、程序,尤其应关注工厂质量体系建立的符合性、适宜性,实施的有效性以及认证产品的符合性,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4、赋予质量负责人有效履行“质保能力要求”1.1a)的职责和权限。必要时,工厂可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5、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指定质量负责人和其代理人(如果需要),职责和权限的赋予同样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体现。,6、质量负责人职责和权限的理解:,1)质量负责人对建立、实施和保持符合“质保能力要求”的质量体系负主要责任。,2)质量负责人对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负主要责任。,3)制定文件化的认证标志管理和使用程序,程序的内容应符合质检总局发布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认证机构发布的认证标志管理和使用规定。质量负责人对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负主要责任。,4)制定文件化的程序,对产品加贴认证标志作出明确规定,特别应规定不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得加贴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对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负主要责任。,1.2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和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坏境。,理解要点:,1、本条款是对工厂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等。,2、工厂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方式、规模大小、人员素质和认证机构的要求,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为原则,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部分实施规则明确规定了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这些规定通常是最低配置要求,工厂应满足实施规则的要求。,3、生产和检验设备和性能、精度、运行状况等应满足生产的检验的要求,数量应满足正常批量生产的需要。,4、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应有能力胜任其工作,数量应能确保持续稳定生产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评定一个人员的能力,应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需要具备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工厂应建立员工档案,内容至少包括能力满足要求的证据。,5、环境是指保证认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例如: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静电等,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储存场所的通风、防潮、防细菌等。工厂应识别各过程对环境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环境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6、工厂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如认证要求的变化、产品标准的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变动、生产设施更换、工作环境的变化、自身发展的需要等)重新确定和调整资源,以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文件和记录,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理解要点:,1、本条款是对工厂质量文件的总要求。工厂应制定的质量文件除“质保能力要求”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的文件外,还可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制定为确保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如:生产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序监视和测量要求、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规定等。,2、质量计划:9000:2000标准定义的“质量计划”为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质保能力要求”中的“质量计划”在已经按照9000:2000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工厂,应该是针对产品认证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对“质保能力要求”中的特定要求做出补充规定,对于尚未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工厂,应该按照:“质保能力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通常类似于常见的质量手册,可称为质量手册,也可称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可以是一份独立的文件,即编制成“质量计划”或“质量手册”或其他名称的文件,也可以是若干文件的集合。,3、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规范、工艺文件等,这些文件中的各项内容应不低于认证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按照这些文件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4、“质保能力要求”规定工厂应建立并保持的文件包括:,1)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2)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3)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7)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8)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9)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0)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1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2)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以上内容相关的文件可以合并成一个文件,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将某个文件拆分为若干个文件。工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所需的文件,如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 制。这些控制应确保:,1)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2)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3)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理解要点:,1、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承载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也可以是照片或标准样品,或上述内容的组合。在产品认证中,应关注与认证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有关的文件。,2、需要控制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质保能力要求”规定的、认证机构要求的、工厂所需的文件,以及必要的外来文件。,3、文件控制的要点:,1)文件审批:,目的:确保其适宜性,时机:文件发布和更改前,批准人:事先得到授权的人,2)识别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及更改状态,目的: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识别方法:可采用控制清单、修订一览表、在文件上标识等方式。,3)文件的使用:,使用处:生产现场、检验现场、管理的工作现场等。,相应文件:与工作有关或所需的文件,文件版本:现行有效、适用,4、作为证据的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2.3条的要求控制。各种表格应按本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理解要点:,1、记录:阐明产品形成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2、质量记录的作用:对外能作为满足法律和认证要求的证据,对内能作为产品、工艺和质量体系符合要求及有效运行方面的证据,并提供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证据。,3、质量记录控制的内容应包括标识、储存、保管、保存期限和处理等。,4、需要控制的质量记录:“质保能力要求”规定的、认证机构要求的以及工厂所需的记录。,5、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1)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等方式。标识的目的是为了识别不同的记录。,2)储存:储存质量记录的场所、设施及环境条件应适宜,3)保管:包括质量记录的防护和管理(归档、编目、查阅等要求),使记录易于检索、查阅, 防止损坏或丢失。,4) 保存期限: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要求,认证产品的特点,追溯期限等因素。有的记录需要长期保存。从认证要求考虑,记录的保存期应不小于两次工厂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确保本次工厂检查结束后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工厂检查时都能查到,因此,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由于产品的差异、记录的重要性等原因,记录的保存期限需要分别确定。,5)处理:记录超过保存期的处理方法(如销毁、延长保存期限等)质量记录控制内容与文件的控制内容不同,如记录了信息的质量记录不能更改,而文件为确保其适宜性,可通过相关程序适时更改。,6、质量记录的填写、复制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不随意涂改。,7、“质保能力要求”明确规定应保存的质量记录包括,1)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记录,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定期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和有关检验数据。,3)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4)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校准或检定的记录,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及运行检查不合格采取措施的记录,6)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7)内部质量审核的记录,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8)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9)标识使用记录。,采购和进货检验,31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理解要点:,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以下统称“关键件”)是指对产品的安全、健康、环保相关的产品特性、主要质量特性等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大部分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规定了认证产品的关键件,通常关键件可能还不仅限于这些,工厂可根据产品特点补充关键件,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2、本条款的控制对象仅限于提供关键件的供应商。工厂应对这些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进行控制,以确保供应商的能力满足要求。,3、工厂确定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准则时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1)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历史业绩。,2)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3)供应商的交付能力。,4)行业的地位。,5)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等。,4、可以采用的评定方式:样品检测、现场审核、书面调查、历史数据分析、了解同行的评价和供应商的信誉等。,5、工厂可根据关键件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要求,采用适当的评定方式。,6、对供应商日常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其提供的关键件持续稳定地满足规定的要求。日常管理的内容可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重新评价,资源条件、质量保证能力、所提供产品的关键件等发生变化时的处理,所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供货业绩统计分析等。,7、对供应商的选择、评定记录:如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样品测试报告等,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记录,如供货业绩记录、重新评价记录、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记录,包括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以上记录都应保存。,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理解要点:,1、本条款的控制对象仅限于关键件,2、本条款要求的检验或验证是指进货验收中的检验或验证。验证的定义详见术语3.7。工厂应根据所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自身的检测能力、检验成本及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实施检验或验证,以及检验和验证的方法、项目。,3、检验/验证程序通常应包括:抽样方法和判定准则(如涉及抽样)、检验/验证项目、技术或质量要求、检验/验证方法(必要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必要时)、对记录的要求等。,4、为满足对关键件的验证要求,工厂可考虑在采购时,要求供应商定期或逐批提供产品的检验报告、检验数据单或类似的合格证明。,5、定期确认检验:为了确保关键件能持续符合要求,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抽样检验。检验的项目和频次通常由实施规则或者认证机构规定,工厂应根据规定进行定期确认检验。定期确认检验是工厂应开展的一项质量活动,工厂有责任保证定期确认检验的正常开展,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有效。,6、定期确认检验程序的内容通常包括:检验的依据、时机、频次、项目、方法,检验的实施者,检验记录或报告的要求、提交方式等。,7、检验可以由工厂、供应商或第三方实验室完成。由供应商或第三方检验时,工厂应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如检验的依据、频次、项目、方法,记录或报告的要求、提交方式等。如果工厂自行检验,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如果由供应商进行检验,工厂应对供应商的检验能力进行评价,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如果由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验,工厂应调查了解实验室的资质情况,证实其能力范围,以确保检验结果有效。,8、检验、验证记录或报告应能表明按规定要求实施了检验或验证,并有授权人员签字确认。,9、如工厂采购的是获得认证或可为强制性认证的部件自愿性认证的关键件,只要这些证书有效,可作为定期确认检验证明,但进货检验/验证仍需要按规定进行。工厂可以通过认监委、认证机构的网站确认有关认证证书的有效性。,10、本条款要求形成的质量记录包括:关键件的检验、验证和定期确认检验的记录、报告,以及为了验证需要,由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和有关检验数据、报告等。,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理解要点:,1、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的认证特性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序。在认证领域中,特别关注形成与安全、健康、环保、公共安全相关的特性的生产工序。,2、工厂应识别关键生产工序,然后按照规定对关键生产工序实施控制。通常应标识关键工序,标识的目的是使相关人员知道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标识方法可以是在工位上挂牌,工艺文件上做标识等。,3、操作者“能力”是指经证实的应用知识的本领和实际操作技能。对操作者能力的评价,应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4、工艺作业指导书是详细指导操作者进行加工、装配和对工序实施监控、记录的文件。这类文件也可称为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工序卡等。通常,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工艺的步骤、方法、参数、质量要求等,有要求时,还包括对工艺过程监控的要求和需形成的记录。,5、是否需要制定工艺作业指导书,以及工艺作业指导书的详略程度与该工序的设备能力、工艺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等有关。实施规则有要求时,应根据实施规则的要求制定工艺作业指导书。,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理解要点:,1、本条款要求的环境条件是指可能影响认证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因素,如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振动、静电、洁净度、细菌等。工厂应识别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场所,并确定所需的环境条件。,2、在识别和确定的基础上,工厂应提供并管理相应的设施或措施,确保有环境要求的场所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理解要点:,1、是否可行,应根据行业特点具体分析,例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行业内的惯例、投入成本的经济性等。工厂应明确所需监控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监控的方法及频次等。如果实施规则有要求,应根据实施规则的要求开展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的监控活动。,2、对存在以下情况的过程,应重点监控,1)过程的结果不能或难以通过后续的检验或试验加以验证,包括仅在产品使用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2)对最终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有重大影响的过程。,3、过程参数是指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为使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使用的一组量值,如温度、电流、压力、速比等,这组量值可以监测和控制。产品特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半成品)形成的安全、结构特征等质量特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测和控制这些特性。,4、监控,1)包括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偏离要求会导致产品(半成品)不合格时的控制措施,2)当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由特定的软件进行监控时,应有确保软件正确使用的措施或规定,防止软件的非预期使用,5、通常,过程监控的记录,包括监控结果偏离要求时所采取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存。,44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理解要点:,1、用于生产认证产品的生产设备都应进行维护和保养。,2、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是指为维持生产设备精度性能而进行的检查、清扫、润滑、紧固、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可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3、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有效性的表现是保证设备能满足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要求,并不要求达到设备原出厂时的精度要求。,4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理解要点:,1、本条款的检验指工序检验,也称过程检验。,2、工厂可根据认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的特点,在其形成的适当阶段设置检验点,实施工序检验。检验要求应包括检验项目、方法、放行准则等内容。,3、有要求时,检验应形成记录,以证明实施了规定的检验、产品(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例行检验是在生产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理解要点,1、例行检验,目的:剔除生产过程中由于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检验点:通常在生产的最终阶段,频次:100%进行,项目:不少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性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不要求一定采用标准规定的型式试验条件和方法,可采用经验证的等效方法或行业通用的方法。某些产品的认证标准对100%检验有明确的要求,且该要求高于实施规则规定的,工厂应按标准规定实施,实施:由工厂策划并实施,其他:除进行包装和加贴标签外,通常例行检验后,不再进一步加工,但某些产品的例行检验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2、确认检验,目的:提供认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证据,检验者:工厂或具备能力的机构。这种机构可以是工厂试验室,也可以是外部机构。如是外部机构,工厂应对外部机构的能力进行评价,以确保其能力满足要求,频次:不低于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项目:不少于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性质:质量保证措施的一部分,方法: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和方法,实施:由工厂策划并组织实施(试验可委托具备能力的机构实施),其他:如标准有规定,应按标准要求随机抽样。,3、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的内容通常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频次、检验点、判定等内容。如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中对检验要求有明确规定的,所制定的程序中检验要求不得低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要求。,4、电磁兼容项目的确认检验频率,除标准有明确规定的外,各产品的电磁兼容检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5、认证机构承认任何形式的符合产品实施规则中确认检验要求,并在有效期范围内的检测报告,6、本条款要求形成的质量记录包括: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记录或报告。,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定,并满足检验试验能力。,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理解要点:,1、本条款(包括6、6.1、6.2)的控制对象是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包括采购的元器件、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和最终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仪器设备,包括量具。,2、应根据确定的检验试验要求配备检验试验设备。检验试验设备的“能力”包括设备的功能、准确度、量程、容量等,能力应满足检验试验的要求,设备的数量满足批量生产时的检验试验需求。,3、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应规定使用的步骤及方法等。操作规程的详略程度及是否需要形成文件,与人员的能力和操作的复杂程度有关,目的是防止测量失准。,4、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如果法律法规有规定,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法律法规无规定,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接受过相关培训,经相应能力的考核、评价合格。,6.1校准和检定,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和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理解要点,1、对能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测量基准的检验试验仪器设备,应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应根据设备使用的场合和频次,合理规定检验试验设备的校准、检定周期。法律法规有要求(如纳入国家强制检定管理的仪器设备)时,检定周期应不大于其规定的周期。,2、工厂应选择具有相应资格或能力的机构实施校准或检定。检定/校准机构应经国家授权,或经过计量认证,能力范围应包括工厂送检的检验试验设备。,3、具备检定/校准资质的工厂,应按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检定/校准方法在能力范围内开展检定/校准工作。,4、对不能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测量基准的检验试验设备,可制定自校规程、自行实施校准。校准规程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校准方法可以采取比对、验证或其它适宜的方法。,5、检验试验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状态应能方便地被使用及管理人员识别,以避免非预期使用。可以采取粘贴校准状态标识的方式来识别其校准状态。校准状态标识通常包括合格、准用(或限用)、停用、封存等。,6、应保存每一台检验试验设备的校准、比对或验证记录、检定证书。,62运行检查,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除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理解要点:,1、检验试验设备的日常操作检查:调零、检查量程等。,2、检验试验设备的运行检查:,1)对象:用于例行检验、确认检验的设备,具体范围由实施规则或认证机构确定。,2)目的:在校准周期内,为判定检验试验设备的预期功能是否适用于产品检验,确保检验的有效性。,3)方法:使用特定的方法,例如施加预先确定的故障条件、比对方法、或其它适用的方法。需用样件、比对源等进行运行检查的,应对样件、比对源等进行控制。,4)频次:频次的设定取决于产品、工艺特点,设备的使用频度等因素。设定的频次应合理,一旦发现设备功能失效,应能将自上次运行检查以后所检测过的产品追回。,3、通常以文件的形式明确需要进行运行检查的设备及其检查的要求、频次和方法。,4、当检验试验设备在使用或运行检查中发现功能失效时,应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1)停用该设备,启用同类已校准的设备。,2)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要求。,3)必要时,追回已检产品并重新进行检测。,4)必要时,调整运行检查的频次。,5)运行检查结果及检验试验设备功能失效时的评价和采取的措施应有记录。,不合格品的控制,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理解要点:,1、不合格品的控制范围涉及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包括:采购、生产过程、产品的贮存、搬运和包装等。,2、控制不合格品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应包括对不合格品处置的职责、权限和控制要求,为消除不合格及针对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与纠正措施的途径,明确规定经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4、工厂可通过下列方式处置不合格品:,1)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等。,2)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应用。,3)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如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4)对不合格品采取让步使用或放行。采取让步措施时,要满足法律法规和认证机构的规定。,5、返修后的产品仍然是不合格品,因此返修品的使用需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重要部件或组件使用返修品要慎重,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涉及安全等特性的返修应报认证机构批准,法律法规和认证机构有规定的应按规定执行。,6、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评审记录,返工、返修后产品的重新检验记录,不合格品让步使用的批准记录等。,7、发现不合格品后,可按不合格的性质(如个别、批量、偶然性、安全项目)决定是否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8、根据相关信息的分析、判断,针对可能发生不合格品的趋势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产生不合格品。,内部质量审核,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理解要点:,1、内部质量审核的目的是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因此其内容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据“质保能力要求”对质量体系实施的内审,另一部分是对产品实施的质量审核,即由工厂对自己的获证产品进行一致性检查。,2、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应对审核的策划、实施和需保存的记录等做出规定。,3、应根据质量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过程的复杂性、重要性、以往审核的结果、顾客的投诉特别是对认证产品质量的投诉)策划审核方案、制定审核计划。质量体系的审核频次,应确保一年内的审核覆盖“质保能力要求”的全部内容。产品质量的审核频次,应考虑每年每一产品类别都涉及,并注意与产品确认检验的结合。,4、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与受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关系。,5、对审核中发现问题,责任部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内审组或指定人员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及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发现的潜在问题,可从该潜在问题的性质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考虑,确定预防措施的需求。,6、每年至少出具一份内审报告。报告应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认证产品一致性做出评价。,7、本条款涉及的质量记录有:外部投诉记录、年度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记录、内审中发现中的不符合项及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验证记录、内审报告、内容总结等。,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工厂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工厂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理解要点:,1、变更材料要留底备案,审查。,2、本条款要求工厂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3、工厂应明确对产品一致性进行控制的措施,控制范围涉及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等过程。,4、变更控制程序应对影响产品一致性的变更做出规定,这些规定应符合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5、申请的变更应在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不得在已实施变更的产品上加贴认证标志。,6、有关认证产品申请变更的资料和认证机构批准的文件应予以保存。,包装、搬运和储存,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理解要点:,1、本条款适用于从产品的采购到交付的全过程。,2、应明确产品的包装要求,包括所采用的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包装过程不应导致产品的损坏。包装标识应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认证标准。,3、应明确产品的搬运要求,包括搬运方法、搬运工具等,搬运人员应按规定的搬运要求操作。,4、应根据产品的特点识别和确认所需的储存环境条件,提供并确保储存环境条件持续满足要求。,麦当劳汉堡店内的员工,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并且有一套非常有效的生产作业在背后支援。他们也很少遇到不寻常的要求,跟客户打交道也不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员工们对此倾注了100的热情。他们永远面带微笑,非常有礼貌地向客人请示。热情使他们做事机敏工作速度既快,质量又好。,对于一名员工来说,热情就如同生命。凭借热情,我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你、支持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珍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一个没有热情的员工不可能始终如一、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不可能做出创造性的业绩。如果你失去了热情,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不会拥有成功的事业与充实的人生。所以,从现在开始,对你的工作倾注全部的热情吧!,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