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986490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6,、,7,岁,12,、,13,岁,小学阶段,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义务,2,学习是教和学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3,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的最基本学习任务,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加,(与成人水平接近),:,7+2,特点: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主要方式,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特点:有意识记,记忆策略的发展,1,、复述,2,、组织策略:,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内在联系归类以帮助记忆。,(,1,)归类:,简单联想归类功能关系归类按概念进行分类,苹果 香蕉 桌子 椅子 电视,(,2,)系列化,:,动物 哺乳动物 马 大象,3,、系统化策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和条理化),4,、巧妙加工策略,联想、谐音、拆分、重组,记忆策略的发展,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生物,植物 动物,树 草 花,松树 柳树,序列化,(关系群集),A=B,,,B=C,A=C,;,AB,,,BC,AC,排序,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二、思维的发展,(一)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1,、,经历一个思维的质变过程:,思维类型产生质变,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本质是,逻辑思维依赖具体特征,3,、转折年龄:,小学中年级,,10,岁,是儿童思维发展产生质变的关键年龄,.,(二)思维形式的发展,1.,概括能力:经历三个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7-8,岁概括直观、形象外部属性和特征,.,如对鸟概括,毛色,大小,生活环境方面,(,2,)形象抽象水平,8-10,岁形象抽象的概括,.,如鸟是有羽毛,没有齿的动物。,(,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鸟是有羽毛、会飞的动物,(二)思维形式的发展,2.,词语概念的发展,丁祖荫分,8,种形式,三大种类:,1,,不能理解实验要求:低年级,1/3,,随年级提升下降。,2,,属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低年级占,50%,强,中年级达,62%,,高年级有,49%,,呈钟形曲线。是发展过渡形态。,3,,包括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随年级增长明显上升,高年级正确比例尚未达到,50%,。,2.词语概念的发展丁祖荫分8种形式,三大种类:,3,推理能力的发展,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如三段论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三种水平:小学低年级,运用简单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中年级除能用概念对直接感知事实进行推理,能对,用言语表述事实进行演绎推理,;高年级能,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解释抽象课题。,随年龄提高,低年级初步表现逻辑能力,中年级属过渡阶段,高年级基本具逻辑推理能力。,3推理能力的发展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利用概括词语方法研究。,小学儿童基本可完成简单归纳推理;,因素多,,归纳难度大,;,随年龄增长提高;,发展速度方面,三四年级发展缓慢,四五年级是转折点。,(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3,),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先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存在年龄阶段性差异,低年级能力较低,平均正确比率仅,20%,,中年级发展到,35%,,高年级达,60%,;,各年龄阶段间差异显著;,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3)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先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1,)掌握了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如,A,和,A,一样,思维具可逆性(,反演可逆性,;,互反可逆性),5+2=7 7-5=2,补偿关系认知,(,2,)形成守恒,的推理形式,恒等性(同一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4.,脱自我中心化,童年期的思维处于脱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阶段,4-7,岁自我中心,9,岁后摆脱自我中心,8,岁转折,.,4.脱自我中心化童年期的思维处于脱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具体,抽象 外显内部,(一)自我评价的特点,内容涉及多方面,(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既有外部评价也有内心品质的评价),社会支持因素,起重要作用,(受老师和父母同学影响大),与情感联系密切,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有密切联系,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二,),自我控制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1,)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幼儿自控能力弱,随年龄而迅速增长。,5,、,6,岁幼儿已具备一定自控能力。,2,)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因素,(,1,)认知和策略,(,2,)榜样作用,(,3,)家庭教育影响,(二)自我控制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二、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一)道德情感的发展,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婴儿期:移情、共鸣;,幼儿期:内疚和羞愧感。,童年期道德情感随认知发展日益丰富。,二、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二)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4-12,岁),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6,岁前,),他律道德阶段,(9,岁前,),自律道德阶段,(12,岁前,),(二)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4-12岁),,(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动机:利他;期待奖赏;得到权威和社会赞 赏;减轻个人内部消极状态,实施亲社会行为条件:,道德动机的发展,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者着想的能力。,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2,、攻击行为,表现为身体侵犯、言语攻击及对他人权利侵犯。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攻击行为。力量占优势一方对力量弱小一方重复实施攻击行为。,(,1,)欺负行为的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造谣离间、社会排斥),2、攻击行为表现为身体侵犯、言语攻击及对他人权利侵犯。基本要,(,2,)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特点,发生率为,20%,左右,随年级升高下降 。,言语欺负最高,其次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最低。,性别差异,男生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以言语欺负为主。,可预测适应不良,:,受欺负导致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失眠,严重者甚至自杀;欺负他人可造成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原因:,竞争性假设,:,竞争与追求成绩中对学习挫折失败的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有外部性特殊特征的儿童易被欺负,依恋理论,:,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主要原因,.,控制措施:改善环境,减少冲突;了解后果;榜样作用等。,(2)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特点发生率为20%左右,随年级升,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1.,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心理需求,.,2.,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3.,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4.,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交往并易合作。,(,2,)不受欢迎儿童:具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不良主意和恶作剧。,(,3,)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依赖或顺从性;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应对措施:,直接干预;提高学习成绩;发挥班集体作用,(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四、友谊的发展,(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1,、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2,、单向帮助关系,69,岁,3,、双向帮助关系,912,岁,4,、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1,、相互接近,(幼儿与低年级儿童择友的主要因素),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相近,(低年级儿童择友的主要因素),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依此因素择友的儿童随年龄而增加),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四、友谊的发展,五、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1,、直接交往时间减少,2,、父母关注点发生变化,处理儿童的问题类型发生变化,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行为,加强儿童自我监督,教儿童知道何时如何寻求父母帮助,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能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五、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特点,从幼儿期父母对其行为单方面控制、调节渐变为由父母和儿童一起做决定。,(三)家长素质决定亲子关系质量,做民主型家长,(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特点,六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1.,与父母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2.,与同龄伙伴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3.,与教师交往在小学中年级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维持交往比率的,20%,。,六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1.与父母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童年期的心理卫生,一、学会学习,1.,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养成,2.,学习兴趣的培养,3.,学习方法的掌握:阅读,解题,识字,二、培养良好的品行,低年级的要侧重常规训练;,中年级应侧重集体主义教育;,高年级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的教育。,end,童年期的心理卫生一、学会学习end,1,在与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的特点不包括(,)。,(A),善于交往,易于合作,(B),学习成绩好,(C),安静,顺从,(D),独立活动能力强,有主见,答案:,C,(,2011.11,),2,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A,)外表长相(,B,)环境因素,(,C,)交往能力(,D,)智力因素,答案:,C,(,20,09,.,11),3,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包括()的发展。,(A)概括能力 (B)辩证思维,(C)推理能力 (D)语词概念,答案:,AC,D,(,201,2,.05,),考试真题,1 在与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的特点不包括()。,4,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B),没有发生质变,(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答案:,AC,(,20,10,.,11),5,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A,)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B,)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已形成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考试真题,4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考试真题,6,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影响,7,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答案:,BC,(,20,09,.,11),考试真题,6 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考试真,2024/8/8,32,练习题,7,(多选),8,、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包括(),(A)学习是主导活动,(B)学习是师生互动的过程,(C)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D)学习促进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答案:,A,B,C,D,(,201,2,.05,),2023/8/2132练习题7(多选)8、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2024/8/8,33,练习题(单选),9.,“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是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中的()。,(A)自我调整 (B)自主满足,(C)延迟满足 (D)自我,约束,答案:,C,(,201,2,.,11),10.,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可以分为(),(A)直观形象水平 (B)形象抽象水平,(C)本质抽象水平 (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答案:,ABD,(,201,2,.,11),2023/8/2133练习题(单选)9.“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