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全套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839705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5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总论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民法总论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民法总论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总论民法总论全套精品课件民法总论全套精品课件第第一一章章民民法法概概述述n n一、民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n n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一章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民民法法调调整整的的对对象象:n n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n n(一)财产关系n n特点:1、主体平等n n2、意思表示真实n n3、等价有偿民法调整的对象: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二二)人人身身关关系系n n特点:1、主体地位平等n n2、与人身不可分离n n3、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二)人身关系特点:1、主体地位平等二二、民民法法的的适适用用范范围围n n(一)时间上的适用范围n n民法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从生效到失效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民法持续地保持其法律效力。民法通常从公布之日起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效,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二、民法的适用范围(一)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二二)对对空空间间的的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n n民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在什么地域内适用。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以属地法为原则,凡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活动,原则上都适用中国法。(二)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民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在什么地(三三)对对人人的的适适用用范范围围 n n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即指民法适用于哪些人之问题。就自然人而言,原则上,我国民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n n注意两钟情况:境外的中国自然人和法人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外交人员(三)对人的适用范围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即指民法适用于哪些第第二二章章民民法法的的基基本本原原则则n n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功能n n民法基本原则是贯彻民法始终的,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n n功能:1.指导功能n n2.约束功能n n3.补充功能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功能二二、民民法法基基本本原原则则的的内内容容n n(一)平等原则n n1.民事主体资格平等n n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n n3.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n n4.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平等原则(二二)自自愿愿原原则则n n1.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n n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涉。n n3.民事行为的内容及形式由当事人自愿协商。(二)自愿原则1.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三三)公公平平原原则则(三)公平原则(四四)诚诚实实信信用用原原则则n n在缔约时,诚实不欺诈n n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四)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时,诚实不欺诈(五五)权权利利不不得得滥滥用用原原则则(五)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第第三三章章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n n第第一一节节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概概述述n n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n n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特特征征:n n1.是由民法规范的社会关系n n2.为平等主体的社会关系n n3.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1.是由民法规范的社会关系二二、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的的分分类类n n1.人身权关系和财产权关系。n n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人身权关系的主体通常不能转让自己的权利;财产权关系的主体通常可转让自己的权利。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2.绝绝对对权权关关系系和和相相对对权权关关系系。n n绝对权关系: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人,义务主体为不特定的人。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n n相对权关系: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皆为特定的人。如:债权、继承权2.绝对权关系和相对权关系。绝对权关系: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人第第二二节节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的的要要素素n n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n n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n n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二二、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的的内内容容(民民事事权权利利和和民民事事义义务务)n n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n n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三、民事法律关系第第三三节节民民事事法法律律事事实实n n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n n民事法律事实,是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二二、民民事事法法律律事事实实的的分分类类n n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n n1.行为。n n2.事件/自然现象。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民事法律事第第四四章章 自自然然人人n n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n n自然人是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第四章自然人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一、自自然然人人的的权权利利能能力力 的的概概念念n n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一、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的概念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二二、自自然然人人民民事事权权利利能能力力的的特特征征n n(一)普遍性与平等性n n民事权利能力法律平等地赋予一切自然人,不因年龄、性别、民族、信仰、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和财产状况而有区别。n n(二)不可转让性。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一)普遍性与平等性三三、自自然然人人权权利利能能力力的的开开始始n n在我国,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三、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在我国,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n n从历史和比较法的观点看,对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有“阵痛说”、“断带说”、“独立呼吸说”、“受孕说”、“父亲承认说”等学说和立法例。我国采用“活着出生”的权利能力开始的时间标准,实际上采用的是“独立呼吸说”。从历史和比较法的观点看,对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有“阵痛说n n例外:“特留份”:在分割遗产时,应保留遗腹子(即胎儿)的继承份额。结婚的权利能力并非始自出生,而是始自自然人达到法定婚龄。例外:“特留份”:在分割遗产时,应保留遗腹子(即胎儿)的继四四、自自然然人人权权利利能能力力的的终终止止 n n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n n在医学上,我国采用呼吸、心跳、脉搏停止、瞳孔放大的死亡标准。n n推定死亡:四、自然人权利能力的终止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第第二二节节 自自然然人人的的行行为为能能力力 n n一、行为能力的概念n n是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第二节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行为能力的概念二二、自自然然人人民民事事行行为为能能力力的的划划分分n n(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n n18周岁n n在我国,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二)限限制制民民事事行行为为能能力力n n1、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n n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三三)无无民民事事行行为为能能力力n n1.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n n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三)无民事行为能力1.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三三、自自然然人人民民事事行行为为能能力力的的 终终止止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第第三三节节 监监护护n n一、监护的概念n n监护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需要保护的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二二、监监护护人人 的的设设定定n n(一一)法法定定监监护护n n(1 1)未未成成年年人人的的法法定定监监护护人人。未未成成年年人人的的父父母母已已经经死死亡亡或或者者没没有有监监护护能能力力的的,由由下下列列人人员员中中有有监监护护能能力力的的人人担担任任监监护护人人:祖祖父父母母、外外祖祖父父母母;兄兄、姐姐。经经批批准准的的关关系系密密切切的的其其他他亲亲属属、朋朋友友;未未成成年年人人父父母母的的所所在在单单位位或或未未成成年年人人住住所所地地的的居居(村村)民民委委员员会会、民民政政部部门门。二、监护人的设定(一)法定监护n n(2)精神病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经批准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朋友;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2)精神病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n n(3)(3)需要说明的问题。需要说明的问题。n n第一,关于顺序问题。顺序在先的人优先于顺序第一,关于顺序问题。顺序在先的人优先于顺序在后的人担任监护人。但是,顺序可以根据有监在后的人担任监护人。但是,顺序可以根据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的协议变更。这种顺序的意义还护资格的人之间的协议变更。这种顺序的意义还在于:一方面保护监护人的监护权,另一方面有在于:一方面保护监护人的监护权,另一方面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利益和成长。利于被监护人的利益和成长。n n第二,植物人的监护人。既然我国第二,植物人的监护人。既然我国民法通则民法通则规定了对无行为能力人的救济,而植物人也属于规定了对无行为能力人的救济,而植物人也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故应当类推适用关于无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故应当类推适用关于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的规定。的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的规定。n n第三,指定监护。所谓指定监护是指由于在有监第三,指定监护。所谓指定监护是指由于在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由法律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由法律规定的部门从中指定的监护。规定的部门从中指定的监护。n n第四,夫妻离婚或者子女被收养时的监护问题。第四,夫妻离婚或者子女被收养时的监护问题。(3)需要说明的问题。(二二)协协议议确确定定监监护护人人n n(三)委托监护(二)协议确定监护人(三)委托监护三三、监监护护权权的的内内容容n n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n n2.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n n3.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三、监护权的内容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四四、监监护护的的终终止止 n n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因被监护人成年而终止。n n对需要保护的成年人的监护,因被监护人恢复理智或老年人故去而终止。四、监护的终止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因被监护人成年而终止。第第四四节节宣宣告告失失踪踪和和宣宣告告死死亡亡n n一、宣告失踪n n(一)概念n n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没有任何消息达2年,处于生死不明的状态的,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第四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一、宣告失踪(二二)宣宣告告失失踪踪的的条条件件n n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n n2.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n n3.须经法院宣告。(二)宣告失踪的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三三)宣宣告告失失踪踪的的法法律律效效果果n n1.为失踪人设立财产管理人。n n2.债务之履行与接受履行。(三)宣告失踪的法律效果1.为失踪人设立财产管理人。(四四)失失踪踪人人重重新新出出现现n n法院应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四)失踪人重新出现法院应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二二、宣宣告告死死亡亡 n n(一)概念n n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二、宣告死亡(一)概念(二二)宣宣告告死死亡亡的的条条件件n n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n n2.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顺序)n n(1)配偶(2)父母、子女n n(3)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外)孙子女(4)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n n3.须经法院宣告。(二)宣告死亡的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三三)宣宣告告死死亡亡的的法法律律效效果果 n n与生理死亡相同(三)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与生理死亡相同(四四)被被宣宣告告死死亡亡人人重重新新出出现现 n n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应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四)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应撤第第五五节节 个个体体工工商商户户和和农农村村承承包包经经营营户户n n一、个体工商户n n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n n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n n个体工商户不具有法人资格。第五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一、个体工商户二二、农农村村承承包包经经营营户户n n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n n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具有法人资格。二、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个个体体工工商商户户和和农农村村承承包包经经营营户户责责任任的的承承担担:n n个人经营,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n n家庭经营,以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责任的承担:个人经营,以个人财产承第第五五章章 合合伙伙 n n一、合伙的概念n n合伙是依法设立、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第五章合伙一、合伙的概念二二、合合伙伙成成立立的的特特征征:n n1.个人合伙是自然人的集合n n2.个人合伙是财产的集合n n3.个人合伙以全体合伙人一致的意思表示为基础。n n4.个人合伙由合伙人共同劳动、共同经营n n5.个人合伙的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二、合伙成立的特征:1.个人合伙是自然人的集合三三、合合伙伙的的内内部部关关系系n n(一)合伙经营事务的执行n n1.共同决定权n n2.执行权n n3.监督权三、合伙的内部关系(一)合伙经营事务的执行n n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转让或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重要财产权利;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等。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转让或处分合(二二)合合伙伙内内部部的的损损益益分分配配(二)合伙内部的损益分配四四、入入伙伙和和退退伙伙n n(一)入伙n n须取得全体既有合伙人之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的入伙协议。n n注意: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四、入伙和退伙(一)入伙(二二)退退伙伙n n分为声明退伙、法定退伙和强制退伙三种。n n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二)退伙分为声明退伙、法定退伙和强制退伙三种。五五、合合伙伙的的终终止止(解解散散)n n自愿的解散n n强制解散五、合伙的终止(解散)自愿的解散第第六六章章 法法人人n n 第第一一节节 概概述述n n一一、法法人人的的概概念念与与特特征征n n法法人人是是具具有有权权利利能能力力和和行行为为能能力力,依依法法独独立立享享有有民民事事权权利利和和承承担担民民事事义义务务的的组组织织。第六章法人第一节概述法法人人具具有有以以下下特特征征:n n1.法人是集合性的主体。n n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n n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n n4.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法人具有以下特征:1.法人是集合性的主体。二二、法法人人的的分分类类 n n1、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以法人成立的基础为标准)n n社团法人是以社员权为基础的人的集合体,称为人的组合。n n财团法人是为一定目的设立,并由专门委任的人按规定目的使用的各种资产,称为财产的组合。二、法人的分类1、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以法人成立的基础2.以以活活动动的的性性质质 为为标标准准n n(1)企业法人n n(2)机关法人n n(3)事业单位法人n n(4)社会团体法人2.以活动的性质为标准(1)企业法人3.以以国国籍籍作作为为划划分分标标准准n n(1)中国法人n n(2)外国法人3.以国籍作为划分标准(1)中国法人第第二二节节 法法人人的的成成立立n n一、法人的成立条件n n1.依法成立。n n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n n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n n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二节法人的成立一、法人的成立条件二二、法法人人 设设立立的的原原则则n n特许主义n n核准主义n n准则主义二、法人设立的原则特许主义第第三三节节 法法人人的的能能力力 n n一、权利能力n n法人的权利能力,是国家赋予社会组织和目的性财产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第三节法人的能力一、权利能力权权利利能能力力的的限限制制:n n1.自身性质的限制n n2.法律法规的限制权利能力的限制:1.自身性质的限制二二、行行为为能能力力 n n法人的行为能力,是国家赋予社会组织和目的性财产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n n特点: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起发生和消灭,两者的开始和终止的时间完全一致。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完全一致。法人的行为能力由其机关或代表实现。二、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是国家赋予社会组织和目的性财产第第四四节节 法法人人的的机机关关n n一、法人的机关n n1.独任制机关n n2.合议制机关n n二、法人的分支机构第四节法人的机关一、法人的机关第第五五节节 法法人人的的变变更更和和终终止止 n n一、法人的变更n n(1)法人的合并:新设合并吸收合并n n(2)法人的分立:创设式分立/新设式分立存续式分立/派生式分立n n(3)责任形式的变更。n n(4)法人的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第五节法人的变更和终止一、法人的变更二二、法法人人的的终终止止n n法人消灭的原因:依法被撤销;解散;破产;其他原因。n n法人在终止前应进行清算。二、法人的终止法人消灭的原因:依法被撤销;解散;破产;第第七七章章 民民事事权权利利n n第一节民事权利的分类n n一、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n n支配权:可以对权利的客体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n n请求权: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第七章民事权利第一节民事权利的分类n n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n n形成权:当事人一方可以依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n n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二二、绝绝对对权权和和相相对对权权n n根据义务人的范围划分二、绝对权和相对权根据义务人的范围划分三三、主主权权利利和和从从权权利利n n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三、主权利和从权利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四四、既既得得权权和和期期待待权权n n依据民事权利的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四、既得权和期待权依据民事权利的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第第二二节节 民民事事权权利利的的行行使使和和保保护护n n一、自我保护n n(一)正当防卫n n为了使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权行为人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第二节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一、自我保护构构成成要要件件:n n1.现实性n n2.违法性n n3.针对性n n4.目的性构成要件:1.现实性(二二)紧紧急急避避险险n n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财产损害的行为。(二)紧急避险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免受正在发生的危构构成成要要件件:n n1。危险的紧迫性n n2.避险措施的必要性。n n3.避险行为的合理性。构成要件:1。危险的紧迫性第第八八章章 物物n n第一节物n n一、物的概念和特征n n物,是指人身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第八章物第(二二)特特征征n n1.须存在于人体之外。n n2.能满足人的需要。n n3.须能够为人力所支配。n n4.具有稀缺性。(二)特征1.须存在于人体之外。二二、物物的的分分类类n n(一)动产与不动产n n土地及其定着物为不动产n n(二)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n n(三)特定物和种类物n n特定物是指可以依同品种、同质量、同数量的物相互代替的物。种类物是指不能依同品种、同质量、同数量的物相互代替的物。二、物的分类(一)动产与不动产(四四)主主物物与与从从物物 n n以物与物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为标准n n凡两种以上的物相互配合、按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起主要作用的物为主物。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物为从物。n n从物有三要件:一是非主物的构成成分;二是须辅助主物的使用;三是须与主物同属一人。(四)主物与从物以物与物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为标准(五五)可可分分物物与与不不可可分分物物 n n可分物是指依物的性质可以分割,且分割后不减损其价值的物。不可分物是指依物的性质不能分割,分割后价值减损的物。(五)可分物与不可分物可分物是指依物的性质可以分割,且分割(六六)原原物物与与孳孳息息 n n原物是指能够产生收益的物。孳息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六)原物与孳息原物是指能够产生收益的物。孳息是指由原物所(七七)可可消消耗耗物物与与不不可可消消耗耗物物 n n可消耗物是指不能重复使用,一经使用即改变原有的形态、性质的物。不可消耗物是指可以反复使用,经反复使用不改变其形态、性质的物。(七)可消耗物与不可消耗物可消耗物是指不能重复使用,一经使第第二二节节 货货币币和和有有价价证证券券n n一、货币n n二.有价证券第二节货币和有价证券一、货币第第九九章章 民民事事行行为为n n第一节概述n n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n n种类第九章民事行为第一节概述第第二二节节 法法律律行行为为的的分分类类 n n1 1.单单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双双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和和多多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单单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是是根根据据一一方方当当事事人人的的意意思思表表示示就就可可成成立立的的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如如订订立立遗遗嘱嘱、放放弃弃继继承承权权、撤撤销销委委托托代代理理、免免除除债债务务、追追认认无无权权代代理理等等。n n双双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是是当当事事人人双双方方相相对对应应的的意意思思表表示示达达成成一一致致才才可可成成立立的的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如如合合同同行行为为n n多多方方法法律律行行为为,是是两两个个以以上上当当事事人人并并行行的的意意思思表表示示达达成成一一致致才才可可成成立立的的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如如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的的合合伙伙人人订订立立合合伙伙合合同同的的行行为为。第二节法律行为的分类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2.有有偿偿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和和无无偿偿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行为使当事人双方承担互为对待给付义务的,是有偿法律行为。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行为使当事人双方承担互为对3.诺诺成成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和和实实践践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诺成法律行为指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n n实践法律行为/要物行为,指除意思表示外,还须交付实物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3.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诺成法律行为指仅以意思表示4.要要式式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和和不不要要式式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要式法律行为指依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n n不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不要求采用特定形式,可按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形式成立的法律行为。4.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指依法律规定必5.主主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和和从从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主法律行为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的配合就可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n n从法律行为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5.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第第三三节节 法法律律行行为为的的成成立立 与与生生效效n n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n n(一)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n n1.当事人n n2.意思表示n n(种类,解释)n n3.标的n n(二)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第三节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二二、法法律律行行为为的的有有效效要要件件 n n(一)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n n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n n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n n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二、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一)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二二)法法律律行行为为的的特特别别有有效效要要件件 n n如附延缓条件或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遗嘱行为(二)法律行为的特别有效要件如附延缓条件或延缓期限的法律行第第四四节节 效效力力存存在在欠欠缺缺的的民民事事行行为为n n一、无效的民事行为n n(一)概念n n是已经成立,但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第四节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为一、无效的民事行为(二二)分分类类n n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行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n n2.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行为。n n(1)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n n(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行为。(二)分类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行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n n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三三)无无效效民民事事行行为为的的效效力力n n绝对无效、自始无效、当然无效(三)无效民事行为的效力绝对无效、自始无效、当然无效二二、可可撤撤销销的的法法律律行行为为 n n(一)定义n n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是因为法律行为欠缺合法性,根据法律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使行为之效力归于消灭的行为。二、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一)定义(二二)种种类类 n n1.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n n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n n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为民事行为n n(二)种类1.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三三)撤撤销销权权 n n撤销权是法律行为的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通过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权利,为形成权。n n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三)撤销权撤销权是法律行为的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通过自己单三三、效效力力待待定定的的民民事事行行为为n n(一)概念n n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只有经由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行为。三、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一)概念(二二)类类型型n n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或多方民事行为n n(1)法定代理人的追认n n(2)善意相对人的撤销n n2.无权处分行为n n3.无权代理行为(二)类型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四四.法法律律行行为为被被确确认认无无效效或或被被撤撤销销的的法法律律后后果果 n n1.恢复原状n n2.赔偿损失。n n3.其他法律后果。四.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1.恢复原状第第五五节节 附附条条件件与与附附期期限限的的民民事事行行为为n n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n n(一)概念。n n指民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民事行为。第五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所附附条条件件的的要要求求:n n条件必须是将来的事实n n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n n条件必须合法n n条件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所附条件的要求:条件必须是将来的事实(二二)条条件件的的类类型型n n1.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n n延缓条件,指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取决于其成就的事实。n n解除条件,指法律行为在成立、生效后,因其成就而丧失法律效力的事实。(二)条件的类型1.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2.积积极极条条件件和和消消极极条条件件 2.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三三)对对附附条条件件法法律律行行为为的的保保护护n n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法律视为条件不成就;恶意促使条件不成就的,法律视为条件已成就。(三)对附条件法律行为的保护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法律视二二、附附期期限限的的法法律律行行为为n n(一)概念。n n是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为其效力开始或终止原因的法律行为。n n期限与条件不同,任何期限都是确定地要到来的;而条件的成就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概念。(二二)期期限限的的种种类类 n n1.延缓期限,即法律行为所附的使法律行为成立、有效后并不发生效力,而待其到来后才开始生效的期限。n n2.解除期限,即法律行为所附的使法律行为成立、有效后即发生效力,而待其到来时使其效力消灭的期限。(二)期限的种类1.延缓期限,即法律行为所附的使法律行为成第第十十章章 代代理理n n 第第一一节节 概概述述n n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n n(一)概念n n代理是指一人在法定或者约定的权限内,以他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而法律行为的结果却归属该他人的行为。第十章代理(二二)特特征征n n1.代理人以作出或接受意思表示为职能n n2.代理人从事法律行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之。n n3.代理人独立为意思表示n n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二)特征1.代理人以作出或接受意思表示为职能二二、代代理理的的种种类类n n(一)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不同,分为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二、代理的种类(一)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不同,分为法定代理(二二)根根据据代代理理人人代代理理权权来来源源不不同同,分分为为本本代代理理和和复复代代理理n n本代理是指第一层代理,即由被代理人选任或者法律规定的代理人而产生的代理。而复代理是指由代理人为被代理人再选任代理人,使其行使全部或者部分代理权而形成的代理,也即第二层代理。(二)根据代理人代理权来源不同,分为本代理和复代理本代理是指复复代代理理的的特特征征:n n1.复代理人的代理权不得大于本代理人的代理权。n n2.复代理人由本代理人选任。n n3.复代理人不是本代理人的代理人,而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复代理的特征:1.复代理人的代理权不得大于本代理人的代理权。第第二二节节 代代理理权权的的行行使使n n一、代理人的义务n n1.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实施代理行为的义务。n n2.亲自代理的义务。n n3.报告义务。n n4.保密义务。第二节代理权的行使一、代理人的义务二二、代代理理权权的的限限制制 n n1.自己代理之禁止。自己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与自己为法律行为。n n2.双方代理之禁止。双方代理/同时代理,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法律行为的情况。n n3.代理人懈怠行为与诈害行为(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之禁止。二、代理权的限制1.自己代理之禁止。自己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第第三三节节 无无权权代代理理 n n一、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n n无权代理,是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实施的代理行为。n n包括三种情况:根本未经授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理;代理权已终止后的代理。第三节无权代理一、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二二、无无权权代代理理的的法法律律效效果果 n n通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可使无权代理行为中所欠缺的代理权得到补足,转化为有权代理,发生法律效力。n n交易相对方享有催告权。二、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通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可使无权代理行为三三、表表见见代代理理 n n1.概念。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诚信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效果由法律强制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三、表见代理1.概念。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诚信第三人相信2.构构成成要要件件。n n行为人无代理权。客观上存在使诚信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理由。第三人为诚信且无过失。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法律行为,合于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2.构成要件。行为人无代理权。客观上存在使诚信第三人相3.效效力力。n n表见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效力,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3.效力。表见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效力,代理行为的法律效第第四四节节 代代理理关关系系的的消消灭灭n n一一、代代理理关关系系消消灭灭的的原原因因n n1 1.委委托托代代理理关关系系消消灭灭的的原原因因:代代理理期期限限届届满满或或代代理理事事务务完完成成。被被代代理理人人取取消消委委托托或或代代理理人人辞辞去去委委托托。被被代代理理人人或或代代理理人人死死亡亡。代代理理人人失失去去行行为为能能力力。被被代代理理人人或或代代理理人人为为法法人人时时,因因法法人人消消灭灭使使代代理理关关系系消消灭灭。n n2 2.法法定定代代理理和和指指定定代代理理关关系系的的消消灭灭原原因因:被被代代理理人人已已取取得得或或恢恢复复行行为为能能力力;被被代代理理人人死死亡亡或或代代理理人人死死亡亡、丧丧失失行行为为能能力力;指指定定机机关关撤撤销销对对代代理理人人的的指指定定。第四节代理关系的消灭一、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二二、代代理理关关系系消消灭灭的的效效果果 n n1.代理关系消灭后,代理权归于消灭,代理人不得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否则即为无权代理。n n2.代理关系消灭后,代理人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应向被代理人或其继承人、遗嘱执行人、清算人、新代理人等,就其代理事务及有关财产事宜作出报告和移交。n n3.委托代理人应向被代理人交回代理证书及其他证明其代理权的凭据。二、代理关系消灭的效果1.代理关系消灭后,代理权归于消灭,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诉诉讼讼时时效效和和期期限限 n n 第第一一节节 期期限限n n一、期限的概念n n分为:期日,指一定的时间点;期间,指一定的时间段。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二二、期期限限的的计计算算 n n(1 1)以以小小时时为为单单位位的的期期间间计计算算法法。以以规规定定时时为为起起点点,经经过过规规定定的的期期间间所所达达到到的的时时为为届届满满点点。n n(2 2)以以日日、月月、年年为为单单位位的的期期间间计计算算法法。期期间间开开始始的的当当天天不不算算入入,从从次次日日开开始始计计算算,期期间间的的最最后后一一天天算算至至当当日日的的第第2 24 4时时。有有业业务务时时间间的的,算算至至业业务务活活动动停停止止之之时时。最最后后一一天天为为星星期期日日和和其其他他法法定定假假日日有有变变通通,则则以以实实际际休休假假日日的的次次日日为为期期间间的的最最后后一一天天。二、期限的计算(1)以小时为单位的期间计算法。以规定时为起n n当事人非以月、年的第一天为起算点的,则1个月以30天计;1年以365天计。n n在期限的表达中,有“以上、以内”用语的,在计算中均包括本数;有“不满”、“以外”用语的,在计算中均不包括本数。n n当事人对期间的起算时间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当事人非以月、年的第一天为起算点的,则1个月以30天计;1年第第二二节节 诉诉讼讼时时效效制制度度概概述述n n一、时效的概念和种类n n1.概念。时效,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n n2.种类。n n(1)取得时效。n n(2)诉讼时效/消灭时效。第二节诉讼时效制度概述一、时效的概念和种类二二、诉诉讼讼时时效效的的概概念念和和种种类类 n n1.概念。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n n2.种类。n n(1)普通诉讼时效。2年n n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n n(2)特别诉讼时效二、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n n适用1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n n适用4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1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3)权权利利的的最最长长保保护护期期限限。n n权利人不知或不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已被侵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经过20年的,其权利也失去法律的强制性保护。(3)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权利人不知或不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已三三、诉诉讼讼时时效效的的中中止止、中中断断和和延延长长 n n(一)诉讼时效的中止n n1.概念。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故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一)诉讼时效的中止2.中中止止的的法法定定事事由由。n n(1)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n n(2)其他障碍n n权权利利人人为为无无行行为为能能力力人人、限限制制行行为为能能力力人人而而无无法法定定代代理理人人或或法法定定代代理理人人已已死死亡亡或或丧丧失失行行为为能能力力;继继承承开开始始后后,没没有有确确定定继继承承人人或或遗遗产产管管理理人人;其其他他构构成成行行使使权权利利之之障障碍碍的的事事由由2.中止的法定事由。(1)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n n3.诉讼时效可以中止的时间: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n n4.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止后,中止的期间不计入时效期间内,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3.诉讼时效可以中止的时间: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二二)诉诉讼讼时时效效的的中中断断n n1.概念。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二)诉讼时效的中断1.概念。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2.中中断断的的法法定定事事由由。n n(1)提起诉讼。n n(2)权利人主张权利。n n(3)义务人认诺。2.中断的法定事由。(1)提起诉讼。(三三)中中止止与与中中断断的的区区别别n n1 1.发发生生的的事事由由不不同同:中中止止的的法法定定事事由由出出自自当当事事人人的的主主观观意意志志所所不不能能决决定定的的事事实实;中中断断的的法法定定事事由由为为当当事事人人的的主主观观意意志志所所能能左左右右的的事事实实。2 2.发发生生的的时时间间不不同同:中中止止只只能能发发生生在在时时效效期期间间的的最最后后6 6个个月月内内;中中断断可可发发生生于于时时效效期期间间内内的的任任何何时时间间。3 3.法法律律效效果果不不同同:中中止止的的法法律律效效果果为为不不将将中中止止事事由由发发生生的的时时间间计计入入时时效效期期间间,中中止止事事由由发发生生前前后后经经过过的的时时效效期期间间合合并并计计算算为为总总的的时时效效期期间间;而而中中断断的的法法律律效效果果为为于于中中断断事事由由发发生生后后,已已经经经经过过的的时时效效期期间间全全部部作作废废,重重新新开开始始起起算算时时效效期期间间。(三)中止与中断的区别1.发生的事由不同: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四四)诉诉讼讼时时效效的的延延长长 n n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延长时效期间。(四)诉讼时效的延长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延长时效期间。四四、除除斥斥期期间间n n除除斥斥期期间间是是法法律律规规定定的的某某种种权权利利的的存存续续期期间间,期期间间届届满满后后权权利利归归于于消消灭灭。n n除除斥斥期期间间与与消消灭灭时时效效的的区区别别:诉诉讼讼时时效效的的期期间间是是可可变变期期间间,可可以以中中止止、中中断断、延延长长;除除斥斥期期间间为为不不变变期期间间,不不能能中中止止、中中断断或或延延长长。在在中中国国,诉诉讼讼时时效效并并不不使使不不行行使使的的权权利利本本身身消消灭灭,而而只只是是消消灭灭附附着着于于其其上上的的胜胜诉诉权权;而而除除斥斥期期间间使使权权利利本本身身消消灭灭。诉诉讼讼时时效效期期间间自自权权利利人人能能行行使使请请求求权权之之时时起起算算;而而除除斥斥期期间间自自权权利利成成立立之之时时起起算算。四、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期间届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