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832402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法律)全国人大1985年发布,1993年、1999年修订,是会计的“根本大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条例)国务院2000年发布,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企业会计准则(部门规章)财政部1993年起陆续发布,至2006年2月25日共发布39项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基本准则(1项):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等基本规定。作用: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具体准则未涉及的业务,按基本准则执行。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具体准则(38项):关于特定会计要素、特定行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规定。包括:一般业务会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如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汽开采)财务报告准则(如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涉及金融企业的具体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企业会计制度(部门规章)财政部2000年发布,取代原分行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部门规章)财政部2001年发布,2002年起适用于上市金融企业,是企业会计制度在金融企业的特定运用。关于金融企业会计业务的单项规定(规范性文件)财政部陆续发布,是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补充和修订。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0549号)关于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590号)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会计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制度强调忠实记录;会计准则是主体,会计制度是补充,相当于准则的详细操作指南。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原则导向型”会计规范体系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核算作出原则性规定;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制定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上市金融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再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出台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要求会计这一“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具有更高的国际化程度。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致力于制定一套单一的、高质量的、全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2005年1月起,欧洲大多数国家和中国香港正式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出台的背景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国内上市银行。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境外上市,需要执行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近年来国内银行业金融工具业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相应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加以规范。财政部于2005年8月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财会200514号),为第22号准则的出台作了前期准备。第22号准则是“中国化”的IAS39。8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基本定义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非金融工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抵债资产)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指企业持有的现金、权益工具投资、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以及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如应收款项、贷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以及衍生金融资产等。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基本定义金融负债(financial liabilities):指企业向其他单位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以及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如应付款项、借款、应付债券以及衍生金融负债等。权益工具(equity instruments):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10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基本定义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s):指具有以下全部特征的金融工具: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衍生性)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杠杆性)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远期合同(forward contract)、金融期货合同(future contract)、金融互换(swap)、金融期权(option),以及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工具。1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基本定义利得(gains):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收入利得的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损失(losses):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费用损失的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1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分类的依据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图和能力金融资产的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air value through P&L)交易性金融资产(于交易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贷款和应收款项(Loans and receivable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1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负债的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Fair value through P&L)交易性金融负债(于交易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other liabilities)1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以公允价值出售或回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是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例如,企业经常买卖国债已经建立起一种交易模式,新购入的属于这种交易模式的国债,无论其本身是否在短期内买卖,均应根据其所属模式划为交易性资产。)衍生金融工具。1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1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属于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企业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非衍生金融资产。1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贷款和应收款项,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下列各类资产之外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18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不同分类之间相互转移的限制分类一经确定,不同类别间不得相互转移,以下情况除外: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如超过5%),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惩罚性条款!)1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新旧分类比较20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分类国际大银行2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经济业务发生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信息使用者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确认:将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加以反映。计量:以确定的货币单位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度量。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首次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企业收取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企业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解除时,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2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初始计量:初始确认金融工具时所作的计量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fair value):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交易费用: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等。2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工具进行重新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他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2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价值变动处理的比较金融工具类别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价值变动的处理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资产公允价值+交易费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及应收款项公允价值+交易费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资产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公允价值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至终止确认或减值时再转入当期损益。交易类负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他负债公允价值+交易费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2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初始确定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减值损失=期初摊余成本-期末摊余成本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按实际利率折现2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是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期限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28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例1实际利率法举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贷款合同总额:100,000,000(现金流出)合同利率:5%;贷款日期:2004年1月1日;贷款期限: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银行初始支付成本(管理费用):1,000,000(现金流出)银行初始收取费用(佣金收入):2,000,000(现金流入)日期承前期摊余成本(1)=上期(5)现金流量(2)利息收入(3)=(1)xEIR摊销额(4)=(3)-(2)转后期摊余成本(5)=(1)+(4)2004.1.1-99,000,00099,000,0002004.12.3199,000,0005,000,0005,180,136180,13699,180,1362005.12.3199,180,1365,000,0005,189,563189,56399,369,6992006.12.3199,369,6995,000,0005,199,481199,48199,569,1802007.12.3199,569,1805,000,0005,209,918209,91899,779,0982008.12.3199,779,098105,000,0005,220,902220,9020实际利率(EIR):5.232461%2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例2实际利率法举例:分期等额还款(按揭贷款)2005年初发放贷款本金100,000,期限10年,利率10%,每年等额还款16,274.54。佣金收入5,000,管理成本1,000。日期承前期摊余成本(1)=上期(7)现金流量(2)利息收入(3)=(1)xEIR摊销额(4)=(3)-上期(6)x10%贷款本金收回(5)=(2)-(3)+(4)贷款余额(6)=上期(6)-(5)摊余成本(7)=(1)+(4)-(6)2005.1.1-96,000.00100,000.0096,000.002005.12.3196,000.0016,274.54 10,522.91522.916,274.5493,725.4690,248.372006.12.3190,248.3716,274.549,892.46519.916,901.9986,823.4783,866.292007.12.3183,866.2916,274.549,192.89510.557,592.1979,231.2776,784.642008.12.3176,784.6416,274.548,416.65493.528,351.4170,879.8668,926.752009.12.3168,926.7516,274.547,555.31467.339,186.5561,693.3160,207.522010.12.3160,207.5216,274.546,599.57430.2410,105.2151,588.1050,532.552011.12.3150,532.5516,274.545,539.06380.2511,115.7340,472.3739,797.072012.12.3139,797.0716,274.544,362.30315.0712,227.3028,245.0627,884.832013.12.3127,884.8316,274.543,056.56232.0513,450.0314,795.0314,666.852014.12.3114,666.8516,274.541,607.69128.1814,795.030.000.00合 计EIR=10.961368%66,745.404,000.00100,000.0030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我国现行关于准备金计提的规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财政部根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作出的规定,二是银行监管部门出于审慎监管目的作出的规定。两者侧重点不同,规定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要求金融企业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中,涉及金融资产的有: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要求金融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般准备3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0549号)、关于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590号)呆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特种准备专项准备3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呆账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一般准备的提取计提范围: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资产计提方法:根据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2005年无法到位的,可以分年到位。应在3年左右提足一般准备,最长不得超过5年。(财金200590号)金融企业以前对正常贷款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是根据其风险状况在成本中列支的专项准备,不具有一般准不具有一般准备的性的性质。(财金200590号)3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监会主席令2004年第2号)一般准备:是根据年末全部贷款余额的1%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与财政部的定义基本相同,明确了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提取比例分别为2%、25%、50%、100%。次级、可疑类可上下浮动20%。“一般准备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按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纳入银行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3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2002年4号令)金融企业按下列公式计提的呆账准备允许在税前扣除: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本年末允许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X1%-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余额允许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为: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抵债资产、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应收款项等16项。3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现行政策“一般准备”的监管概念与会计概念的协调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即用于弥补尚未尚未识别的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实务中,大多数银行将专项准备中按贷款余额1%计算的部分视同“一般准备”,作为附属资本。监管当局实际上默认这一做法,也许考虑到了我国金融企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般准备。相对而言,财政部的规定更广泛、更审慎,对风险资产的全面提取减值准备,从长远看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这与监管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严格按财政部规定提取的“一般准备”应作为核心资本(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属资本。38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2004年上市银行贷款准备金提取情况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一般准备余额备注招商贷款1.5%贴现1%2%35%65%100%51.8亿深发1%2%25%50%100%2.8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浦发1%4%35%70%100%20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民生1%2-5%20-30%40-90%100%24.9亿华夏1%2%25%(上下浮动20%)50%(上下浮动20%)100%16.4亿其中1亿元从税后利润提取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2005年上市银行贷款准备金提取情况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一般准备余额备注招商未公布计提比例,仅披露:“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符合监管当局要求。”30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深发02-5%20-30%40-60%100%4.8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浦发1%5%35%70%100%33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民生0-1%2-5%20-30%40-90%100%35.25亿其中12亿元从税后利润提取华夏1%2%25%(上下浮动20%)50%(上下浮动20%)100%9亿全部从税后利润提取40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折现率的选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按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用等)。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当期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4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减值损失的处理持有至到期资产、贷款及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时对应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实际发生损失时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临时性价值减损(公允价值下降):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永久性价值减损(发生减值):计入当期损益4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减值的标准必须已经发生损失事件必须存在客观证据必须对现金流量构成影响损失事件客观证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4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一)发行人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时违约或逾期;(三)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方式的财务重组;(四)因发行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五)有公开的数据表明,某组金融资产虽无法辨认其中的单项资产的现金流量在减少,但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处行业不景气、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抵押物价格明显下降等;4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六)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初始投资成本;(七)权益证券市价发生严重或持久性下跌;(八)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4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减值评估的程序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计提减值准备;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单独计提减值准备,也可按类似金融资产组合计提减值准备。单项金额是否重大?单独计提减值准备合并是否减值?不计提减值准备合并计提减值准备是是否是否减值是否否以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以历史损失经验为基础4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例3实际利率法举例:资产减值的计算 承例2,假设2005年末有证据显示借款人出现财务危机,贷款将发生减值。预计2006年仍能正常收回贷款本息;2007年收回可能性80%;2008年无收款;2009年通过诉讼收回10,000元,收回可能性70%;2010通过处置抵押物收回100,000元,收回可能性50%;2011年收回20,000元,收回可能性90%。期间预期现金流量(1)收回可能性(2)净现金流量(3)=(1)x(2)折现系数(4)=(1+EIR)n 现金流量现值(5)=(3)/(4)20066,901100%6,9011.1096146,219.2820077,59280%6,0741.2312434,932.9020081.366205200910,00070%7,0001.5159604,617.542010100,00050%50,0001.68213029,724.21201120,00090%18,0001.8665159,643.64 合计55,137.57账面摊余成本90,248.37减值35,110.804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公允价值确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定期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48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公允价值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4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主要特点首次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内入表内核算),更能全面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充分揭示风险。对金融资产按持有目进行分类,有助于更清晰界定不同资产类型的投资和收益,促进商业银行规范管理,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机会。首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符合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的特点,有助于充分反映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及时披露风险。50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主要特点以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贷款、应收款项和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与五级分类法相比,更能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5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操作难度,且难以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且交易类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容易引起银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非正常波动;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容易引起所有者权益的非正常波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等在很大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出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更多空间。准则条文晦涩难懂,且无操作指南,缺乏可操作性。5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有利于市场风险的管理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取得一项金额资产时就要明确其持有目的,并严格进行分类管理和核算,因而应严格划分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这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便于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监管。公允价值的变动和资产减值得到及时确认,有利于银行风险的充分、及时披露,与审慎监管的目标是一致的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和工作量,对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5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对监管资本的影响核心资金的非正常波动准则要求将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或计入当期损益),引起核心资本的非正常波动,也不符合审慎监管原则。按准则确认的所有者权益(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核心资本)可能存在较大差异。5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经验运用审慎原则对监管资本进行调整:保持现有监管资本的定义和质量不变,适当调整银行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数据对监管资本的影响。制订标准化的监管报表:建立两套报表体系,一套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标准化财务报表系统,另一套是针对资本充足指令设计的通用偿债能力比率报表体系。此举有利于统一报表内容、格式,减轻跨境银行编制不同报表的负担,减少欧盟提高金融服务的内部障碍。55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22号准则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对监管拨备的影响拨备不足的趋势减值准备的提取比例由各银行自行确定,股东和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倾向于少提拨备(多计利润),与审慎监管的要求相背离。香港金管局的做法因执行IAS39而少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而是转入单独的“监管准备”(regulatory reserve),从而保证总体拨备水平不低于执行IAS39之前。问题:如何判断银行的拨备是否充足?是否仍以“五级分类”作为计提“监管拨备”的基础?56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5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