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819326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兴八首杜甫1-秋兴八首杜 甫1-中国古代诗歌诗词(宋)曲(元)古体诗(古风)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近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散曲杂剧小令套曲(按音律形式分)(唐)古诗分类2-中国古代诗歌诗词曲古体诗(古风)近体诗(格律诗)散曲杂剧小令古体诗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古诗分类如:诗经、楚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歌”(长恨歌)、”歌行”(燕歌行、琵琶行)、“曲”(塞下曲)、“吟”(游子吟)、“引”(李凭箜篌引)等。3-古体诗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古诗分类如:诗经、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五绝)江雪七言绝句(七绝)早发白帝城 五言律诗(五律)春望七言律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分类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四句)(八句)古诗分类4-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五言律诗(五律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时期。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分为五言、六言、七言句,律诗通常以8 8句完篇,10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每2 2句成一联,计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对仗。声律要求严格: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选入课本的杜甫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律诗5-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5-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作者介绍微信公众号:a13973964130 名称:与子偕教 欢迎关注,敬请指导6-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7-7-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8-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8-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见到肃宗官拜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辩解一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9-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9-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10-四、西南飘泊时期10-在寄居夔州的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11-在寄居夔州的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dio w dio w s s n 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ny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 xnj x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 cu zhnzh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2-秋兴八首(其一)12疏通诗歌大意诗歌鉴赏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常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13-疏通诗歌大意诗歌鉴赏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玉露凋伤枫树林14-玉露凋伤枫树林14-巫山巫峡气萧森15-巫山巫峡气萧森15-巫山巫峡气萧森 16-巫山巫峡气萧森 16-赏析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首联写了哪些具体景物?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2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枫叶凋零、秋气萧森,营造了阴森、悲凉萧瑟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悲伤凄凉的感情17-赏析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首联写了哪些具体景物江间波浪兼天涌18-江间波浪兼天涌18-塞上风云接地阴19-塞上风云接地阴19-赏析颔联 江水波涛汹涌,由地面到天上一片汪洋;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整个天地间风云翻滚,笼罩着阴暗惨淡的气氛,天上地下一片动荡不安。2,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表面写了自然现象,整个天地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实际是暗指陷入了战乱的整个大唐江山,社会动荡不安,国运暗淡,融情于景,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本联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样?20-赏析颔联 江水波涛汹涌,由地面到天上一片汪洋;丛菊两开他日泪21-丛菊两开他日泪21-孤舟一系故园心22-孤舟一系故园心22-赏析颈联1“丛菊两开”后作者为何流泪?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丛菊两开,两年过去,因战乱无法回家而流泪。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孤舟”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给人什么样的感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写出了漂泊无依的苦况,兼天涌的波浪突出了孤舟的渺小与脆弱,孤舟系于岸边,江面又是如此的宽广,衬托了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感。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23-赏析颈联1“丛菊两开”后作者为何流泪?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寒衣处处催刀尺24-寒衣处处催刀尺24-白帝城高急暮砧 25-白帝城高急暮砧 25-赏析尾联 尾联通过“催刀尺”“急暮砧”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戍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往往会增添游子的愁绪。使得游子会更加思念故园,裁衣的刀尺声、砧声,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更平添了诗人孤独忧伤之感。这里表现了诗人羁旅无依的伤感和思乡孤独苍凉的心情。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6-赏析尾联 尾联通过“催刀尺”“急暮砧”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杜甫在该诗中抒发的情怀1 1、故园之思2 2、羁旅之感 3 3、漂泊之愁4 4、家国之忧5 5、秋士迟暮之悲27-杜甫在该诗中抒发的情怀1、故园之思2、羁旅之感 3、漂泊之愁 小结v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v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归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v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28-小结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