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结题报告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744621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言茶语结题报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茶言茶语结题报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茶言茶语结题报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言茶语与茶文化结题报告汇报人:周荣丽(主持)赵珍美 秦嘉丽 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进度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获得的经验 七、研究成果 八、建设性意见 一、引言一、引言 茶言茶语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茶言茶语的内涵,了解它纵向与横向的发展变化,对加深茶文化的全面理解和传播弘扬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等科学方法收集整理相关语料,依据其特点归纳分析,从生产、生活、历史、文学等多角度,探究其内涵和规律。从而茶言茶语的探讨研究注入新的血液,也为茶文化的研究添砖添瓦。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的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国内目前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茶文化的历时研究,主要以茶马古道作为研究茶文化的焦点;(2)茶文化的共时研究,有的侧重中国茶文化与其他国家茶文化的对比研究,有的结合茶文化的经济价值进行研究,如茶文化与旅游、茶文化与产业发展等,而结合语言进行茶文化研究的论文不多。(3)在茶言茶语研究内容方面,大多是针对茶诗的收集研究,对于茶的别字、茶的词语、成语、俗语、谚语研究探讨的较少。2.国外关于茶言茶语的研究很少,大多是对茶文化的传播,茶叶贸易、茶道精神等方面。(二)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茶言茶语与茶文化的研究探讨,从而丰富汉语词汇分类,加深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为茶文化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进而更好地弘扬与传播茶文化。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承在语言上的体现具有集中性和代表性。茶言茶语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茶言茶语的收集和归纳整理与分析,不仅能够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等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对茶文化有纵向的深入剖析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探究茶言茶语与茶文化的研究方向。(3)在茶言茶语研究内容方面,大多是针对茶诗的收集研究,对于茶的别字、茶的词语、成语、俗语、谚语研究探讨的较少。(4)在采用的研究方法上,当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大量的采用实地考察询问收集的调查法,也没有系统的全面的介绍茶言茶语的变迁与茶文化发展的关系,一般而言,都是采用单一的方法,而不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讨。(5)在研究的范围上,大多的研究都是采用单一的横向或者纵向研究,少有既从横向上体现茶言茶语在同一期内不同地域的不同,也从纵向上体现茶言茶语在不同时期内的变迁。三、研究内容三、研究内容1.与“茶”有关的别字与茶文化2.与“茶”有关的词语与茶文化3.与“茶”有关的谚语、歇后语与茶文化四、研究方法四、研究方法1.历时平面与共时平面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对语言资料的收集主要依靠字典辞书,对记录与“茶”相关的语言及其文化的研究,既关注历时的发展,又结合现实语言状况,进行茶文化研究。2.对比分析法。对于语言现象近似的词语进行对比,重点揭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3.文化解释法。对于语言现象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文化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五、研究进度 1.(2012.122013.3)进行文献研究2.(2013.42013.6)进行语料收集与整理3.(2013.72013.10)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4.(2013.112013.1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和发表论文(论文待发表)六、研究成果(一)与“茶”有关的别字与茶文化部分 1、就历史发展的纵向而言 在唐以前,人们对于茶的叫法多种多样,尚未有统一的名字,这是因为:A、饮茶之风尚未普及 B、人们对茶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还未上升到精神层面上。茶只是用于解渴、药用等,还没到精行俭德的地步。C、制茶的工艺还在很粗泛,对茶的植物学认识是认为,茶是一棵草或者一棵树,故而有“荈”、“蔎”、“槚”等以草字头或者木字旁为偏旁的字出现。唐朝时期,随着唐帝国的建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发展,朝廷大力的推行科举制,大量的文人墨客集于一时,唐诗大量盛行,佛教在此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贡茶开始兴盛,朝廷又广泛地禁酒措施,这就使得茶这一在上层阶级能显“贵”,知识分子能显“雅”,佛道两家能显“静”,普通老百姓能显“便”的东西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推崇,茶圣陆羽以及其著作茶经的出现更将茶由一个物质层面上升至一个精神层面,其对“茶”字的确定,更是表现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广泛的意识到茶是一种从“草”从“木”的饮品。宋朝时期,茶别字已经几乎不再使用了,而多称“茶”与“茗”,茶词语也随着宋代斗茶之风之盛,茶诗之多,茶事之繁而逐渐增多,这都足以说明茶文化在这一时期的繁荣。究其原因:A、社会原因:宋朝的建立结束五代十国的百年战事,给予了当时社会安定,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提高。B、政治原因: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使得大量的文人涌现,从而产生了质高量多的茶诗,并促使了茶录、大观茶论两本优秀的茶叶专著继茶经后出现。C、经济原因:宋代的中国依旧是世界交流中心之一,商业发展迅速,茶的加工制作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就泡茶而言,从唐代的煎茶法到宋代的点茶法,龙团凤饼的盛行更是茶叶制作的经典之范。元明清时期,蒙古族建立了元朝,在茶方面一改宋代对茶、茶具、泡茶法的精益求精,而是提倡苦节,这就使得宋代的点茶法在中国渐行渐远。到了明代后,自洪武帝废团茶兴散茶后,中国的茶类越来越多,到了清代六大茶类已经齐全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茶的语言,更多地是词语、谚语的增多,对于茶的别字则已经统一没有歧义了。(2)茶别字的特点 一主多辅,以 荼-茶为主,兼有多种别称。如“荈、茗、蔎槚”等。音形不同步,字音变化先于字形变化。荼字字音在南朝梁以后转为cha音,原因是这一时期麻韵出现,集韻麻韻:“荼、茶、茗也。或从木,亦省。”字形变化小,由荼字转化为茶字,只减了一画。(3)最晚至秦汉时期,人们对茶已经有较深的认识和利用。关于茶的不同称谓反应了那一时期的茶文化的多样性。如:尔雅释木:槚苦荼。春秋:齐荼。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说文新附:“茗,茶芽也。(4)从文献中可知“茶”的音变先于形变,这与社会发展程度低,人们交流受限有关。如见清顾炎武唐韵正卷四:“荼,宅加切,古音塗。按:荼荈之荼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只读为徒。汉魏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犹在歌戈韵,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则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说明三国时代已经出现了以茶代酒,说明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对于茶字的演变也有较深刻的认识。(5)中唐以后,字形转变,称谓逐渐统一 清顾炎武唐韵正卷四:“荼,宅加切,古音塗。按:荼荈之荼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只读为徒。汉魏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犹在歌戈韵,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则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中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采用茶字,虽然兼有茗、荈等字代表茶,总体上仍趋于统一,而荼则被完全取代。(6)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文学作品中,由单纯释义发展到文化象征。先秦及秦汉以前的茶语言(这里指单字)主要是简单的文字记载或释义,且字义繁多,不专指茶或茶的衍生义。中唐以后,荼减一画为茶,关于茶的诗词歌赋逐渐增多,发展成为以茶字为核心的茶语言文化体系。荼字被茶取代,字义由多指转向专指。(二)“茶”有关的词语与茶文化方面1、茶树生物化学性用词 偏向生物学用词如:茶树 茶叶 茶芽 茶根 山茶 茶籽 茶花 茶色 偏向化学性用词如:茶碱 茶多酚 儿茶素 茶叶生物碱 茶叶碱 茶黄素 茶红素 茶褐素 茶氨酸 茶皂素 茶乳酪 茶多糖 小结:在茶叶生物、化学用词中,一些是从茶树发现就用的词了,大多是生物学用词,如“茶树、茶叶、茶芽”等,更多是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茶叶的深入研究,分析鉴定而为之命名的名词,大多是化学性名词,如“茶皂素、茶多酚、茶叶碱”等,茶叶生物性名词的广泛使用是茶叶融入日常生活的具体体现,茶叶化学性名词的不断增加则是茶叶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们对茶利用从对茶叶叶片到茶叶的功能性成分的一个更为深入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体现。2、茶名称用词 按地名命名:蜀茶 建茶 蛮茶 闵茶 伏茶 龙井茶 功夫茶 工夫茶 北苑茶 蜡面茶 宝洪茶 西山茶 六安茶 蒙山茶 顾渚紫茶 天山绿茶 武夷岩茶 南京雨花茶 绿春玛玉茶 按加工工艺命名 绿茶 红茶 黄茶 青茶 白茶 黑茶 草茶 熬茶 抹茶 花茶 奶茶 涧茶 乳茶 冰茶 梅水茶 酥油茶 普洱茶 凉拌茶 紧压茶 干烘茶 按发酵程度命名 不发酵茶 轻发酵茶 半发酵茶 完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 发酵茶 按外形形状或其他形容方式命名 A、外形 茶末 茶砖 砖茶 饼茶 条茶 碎茶 末茶 茶粉 沱茶 尖茶 芽茶 串茶 锭子茶 棍儿茶 白牡丹茶 平水珠茶 水仙茸勾茶 大碗茶眉茶 B、滋味 酽茶 黦茶 香茶 甜茶 酸茶 苦茶 槚茶 甘茶 回味茶 按贸易方向命名 边茶 边销茶 内销茶 外销茶 按冲泡方式命名 袋泡茶 速溶茶 杯泡茶 按时间或季节命名:头茶 早茶 新茶 晩茶 腊茶 年茶 下午茶 火前茶 柳眼茶 其他命名或茶名 A、药茶名 苦丁茶 午时茶 药茶 孩儿茶 姜茶 B、花草茶名称 菊花茶 柚花茶 桂花茶 花草茶 玳玳花茶 茉莉花茶 珠兰花茶 金银花茶 白兰花茶 玫瑰花茶 洛神花茶 小果金花茶 C、其他命名 茶荈 茶膏 茶茗 真茶 油茶 土茶 攒茶 清茶 毛茶 白鹤茶 枸杞茶 盘龙茶 龙湫茶 六班茶 云雾茶 赵州茶 龙须茶 包种茶 六堡散茶 竹叶青茶小结:茶叶的名称多种多样,各种茶叶也各有特色,茶叶名称最广泛的是白、青、黄、黑、绿、红茶六大茶类,最著名的是龙井茶等历史永久的茶名,茶叶的命名最多的是按照产地来命名的,如宝洪茶等。当然还有其他的许多命名方式,如依据外形而命名的末茶,按照滋味而命名的甜茶等。茶叶名称的繁多,是茶叶生产发展的表现,也是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3、茶叶商业用词 贩卖茶叶的地方 茶坊 茶房 茶寮 茶社 茶铺 茶肆 茶楼 茶市 参与茶叶贸易的人员用词 茶上 茶客 对于茶产业的商业政策用词。茶课 茶税 茶榷 茶禁 茶税 茶引 搉茶 榷茶 其他用法 茶资 茶钱 小结:茶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在可口可乐尚未出现,咖啡尚未在中国推广,各种饮料尚未在市场上活跃出现的时代里,茶叶生产不发达的年代里,茶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饮品,这就促使大量的人员参与到茶叶贸易中,从而使得茶产业蓬勃发展,政府介入茶产业中,与广大的消费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市场。4、茶叶历史文化 敬称或者一般称谓 A、对在茶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或是热衷于茶叶事业的人敬称。茶圣 茶仙 茶神 茶祖 茶人 B、古代对少女的美称,取新茶娇嫩惹人喜爱之意。阿茶 小茶 茶茶 C、旧时对参与茶叶工作的人的称谓 茶夫 大茶壶 茶叶由生活层次上升为文化艺术层次的用词 A、关于茶的文化标志用词 茶道 茶经 茶艺 B、与茶叶教育相关用词 茶学 茶艺茶道 茶艺师 评茶员一定的茶俗或者风俗 A、用于男女婚俗 茶仪 茶礼 赞茶 下茶 接茶 代茶 没吃茶 三茶六礼 一家女不吃两家茶 B、表示接待或给予的用词 拜茶 撤茶 分茶 看茶 龊茶 熬茶 七家茶 旧时茶业商业用语 茶引 官茶 私茶 搉茶 食茶 分茶 分茶店 旧时对茶的称谓或者饮茶用语 痷茶 团茶 绣茶 串茶 龙茶 斗茶 膏茶 贡茶 龙凤茶 艺术生活类词语 采茶歌 采茶戏 打茶围 打茶会 吃讲茶 会茶 点花茶 政治用词 巡茶 宣茶 波士顿倾茶事件 成语或常用口语。A、时间相关,指一小段时间 茶余饭饱 茶余饭后 茶余酒后 酒余茶后 酒后茶余 一盏茶时 B、形容心情 不茶不饭 茶饭无心 C、与食物相关,多与生活或者生活作风相关。残茶剩饭 家常茶饭 顿茶顿饭 柴米油盐酱醋茶 D、形容待客友好的态度 清茶淡话 三茶六饭 E、贬义词 挑茶斡刺 剜刺挑茶 闲茶浪酒 恶茶白赖 榷酒征茶 浪酒闲茶 F、其他用词 漫思茶 小结:由此可知“茶”字从一代茶圣陆羽以后,便代替“荼”逐渐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叶融入生活,收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而使得茶叶的需求增加,茶叶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到了中唐以后,赵赞首倡茶税,茶产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茶不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劳累时的解渴之物,成为迎接客人的必备之物,成为解决纷争,改善关系的方式之一,成为缔结良缘的必用之物。可见随着茶以及其文化的广泛传播,茶不仅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5、生活用词 表用具 茶匙 茶盘 茶碗 茶筅 茶壶 茶灶 茶炊 茶几 茶铛 茶具 茶杯 表食物 茶饭 茶笋 茶点 茶汤 茶水 茶食 素茶 午茶 果茶 表生活 茶话 茶屋 茶令 茶话会 茶馆 茶钱 茶座 茶 会 由此可见,茶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有泡茶的工具,有饮茶的地方,有与茶一起食用的食品,茶在人们的说生活中无孔不入。6、茶叶生产用词 生产基地 茶园 茶场 生产工作人员 茶农 茶僧 茶户 生产用词 采茶 焙茶 炙茶 作茶 蒸茶 捣茶团 小结:茶叶生产是伴随茶叶饮用而发展来的,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历史上,最先对茶叶生产有一套系统的制作工序的是茶僧,随着茶叶在受到儒释道三方的推崇后,茶叶的生产就更为发展了,在宋代茶叶无论是在社会文化还是在生产发展上都达到了鼎盛,斗茶之风的盛行就足以体现。7、有“茶”字无茶意 茶毗 茶毘 茶皷 茶鼓 茶镜 面茶 儿茶 小茶 茶毛虫 茶花赋 茶叶花 茶花女 女儿茶 金花茶 素分茶 油茶面 小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用字用词上会使用指代、迁移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时间的迁移,这些字词就是去了本来的含义,而呈现出新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词没“茶”却有“茶”的意思,而另一些字词有“茶”却没有“茶”的意思。小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用字用词上会使用指代、迁移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时间的迁移,这些字词就是去了本来的含义,而呈现出新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词没“茶”却有“茶”的意思,而另一些字词有“茶”却没有“茶”的意思。8、无“茶”字有“茶”意 不含茶字分类 茶名(可纳入生产实践)祁红 明前 龙井 雨前 香片 月兔 川红 建溪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文学艺术 A、茶的拟人称谓 不夜侯 余甘氏 苦口师 涤烦子 晚甘侯 酪奴 森伯 B、茶的美称及喻称 云华 云腴 仙芽 玉爪 金叶 瓯蚁 碧霞 玉芽 甘草 鸟嘴 阳芽 冷面草 鸡苏佛 瑞草魁 水豹囊 C、茶的别称 凌霄芽 水厄 乳茗 先春 生产实践 杀青 炒青 做青 山场 烧心壶 社会生活 贴射 赌茗 斋居蔬食 三瓦四舍 浅斟低酌 浅斟低讴 陋巷菜羹 壸浆箪食 褐衣蔬食 两腋风生 云脚粥面 搜肠润吻“茶”有关的谚语、歇后语与茶文化部分一、茶歇后语 (一)谐音 茶里放盐惹人嫌(咸)茶杯掉在地上尽崩词(瓷)茶店里失火果然(燃)茶店里打架未(为)果 茶瓶上系索子水平(瓶)有限(线)茶铺里招手胡(壶)来 茶壶了煮饺子肚里有,嘴上道(倒)不出来 茶壶里煮冻梨道(倒)出来也是酸的。茶壶里煮馄饨肚里话(货)茶壶里养鱼油(游)水不大茶壶掉了嘴胡(壶)喷茶碗打酒不在乎(壶)茶壶里喊冤壶(胡)闹茶叶地里纺棉花明察(茶)暗访(纺)茶壶不是茶壶悲剧(杯具)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比喻吝啬)飞机上挂茶壶水瓶(平)高茶壶里煮挂面难怪(拐)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茶壶不是茶壶悲剧(杯具)茶馆里挂斧头胡(壶)作非为(二)形象 茶壶有嘴说不出话 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茶壶碰破了嘴无伤大体 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形容吝啬)茶壶装饺子易进难出 茶壶里煮汤丸嘴上倒不出来 茶壶里煮挂面难捞 茶壶里泡豆芽受不完的勾头罪 茶壶里装土地锡器养神 茶壶打掉了把光剩下一张嘴 爆米花沏茶泡汤了 服务员上茶和盘托出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 茶壶里开染坊无法摆布;不好摆布 抱着茶壶喝水嘴对嘴 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不可靠 茶叶水煮鸡蛋糕糊涂蛋 春芽尖儿又细又嫩 滚水泡茶又浓又香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不倒翁沏茶没水平 茶杯里的糖块寿命不长了(三)生活经验 茶铺搬家另起炉灶 茶铺里谈天想到哪说到哪 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茶壶没嘴,酒壶没梁算那一壶茶驮驮上轿得抬冷水泡茶慢慢来冷水泡茶不起色冷水泡茶无味茶太浓了苦口茶馆里谈生意老交道口渴遇见卖茶人正合适 小结:这些歇后语都与茶有关,它们以茶为载体,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对于我国文学语言的形成,它在褒正贬邪,扬善讥恶,誉美讽丑,激励人民,抨击敌人等方面,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毫无疑问,它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作更多更好的新的文艺作品中,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放射出更灿烂的光华。谚语 谚语是民间创作、广泛流传的、定型化的语言,它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茶谚语是谚语中的一个分支,即民间口耳相传的易讲、易记、富含哲理的关于茶叶的俗语。它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饮用,是茶叶生产经验和茶叶饮用的概括或表述,就其内容或性质也大致分为如上两大类,每类又可以细分若干子目。现当代茶谚内容涉及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叶饮用及茶叶贮藏等诸多方面。(二)茶谚语 1、茶树种植 (1)种植方法 法如种瓜。孤子不生。(2)经济效益 千茶万桐,一世不穷。千茶万桑,万事兴旺。一片茶叶七粒米。四旁中桑,吃用不慌。(3)种植时节 正月栽茶用手捺。槐树不开花,种茶不还家。(4)种植土壤与环境 茶怕干冻。高山云雾出好茶 种茶一二天,摘茶数百年。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茶树最糊涂,宜露又宜雾。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平土栽得困,坡土栽得栋。桑栽厚土扎根牢,茶种酸土呵呵笑。小结:这一部分是关于茶树种植的谚语,主要从茶树的种植方法,经济效益,种植时节和茶树能良好生长的土壤和环境等方面,对茶树种植的经验进行了各方面的概括。从谚语中,我们能获取很多信息,如:茶树的种植方法,与种瓜的方法类似,即把种子埋在土里后进行一些如浇水、施肥等管理,但是种茶籽又不能单种一粒,这样种子往往长不出来。2、茶园管理(1)松土的重要性 要吃茶,二八挖。动动铁器,三分壮气。三年不挖,茶树摘花。若要春茶好,春山开得早。春山挖破皮,伏山挖见底。茶地晒得白,抵过小猪吃大麦。秋冬茶园挖得深,胜于拿锄挖黄金。七挖金,八挖银,九冬十月了人情。(2)肥料的重要性 基肥足,春茶绿。根底肥,芽上催。茶季施化肥,冬季培生泥。一担春茶百担肥,栏肥壅肥三年青。茶树本是神仙草,只要肥多采不了。根底肥,芽上催,茶丛好,树势旺,茶叶增产有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