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华龙生态大道整治规划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707454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溪县华龙生态大道整治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绩溪县华龙生态大道整治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绩溪县华龙生态大道整治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绩溪县华龙生态大道整治规划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绩溪县建设委员会 2009.09研究框架1、规划背景2、华龙生态大道现状3、形象定位4、土地利用5、功能分区6、节点规划设计6.1 旅游购物中心6.2 旅游服务中心6.3 紫园及明清一条街6.4 五峰园生态农庄6.5 新农村建设(梧村、汪村、瀛州村)6.6 龙川景区7、景观空间及植物配置规划8、游憩服务设施规划9、交通和信息标志系统规划设计10、基础设施规划11、建筑风貌控制规划背景规划背景(1)三区一廊的发展战略 绩溪县委县政府基于绩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区域交通条件,适时提出“三区一廊”的发展战略,“三区一廊”主要指历史文化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新站新区以及百里历史文化长廊。“三区一廊”的空间区域内集中了县域大量的工业、农业、以及商贸旅游业的资源和发展载体,是全县重点发展区域。华龙生态大道是百里历史文化长廊的起点,也是绩溪县的窗口和门户形象展示空间。建设好华龙生态大道及其沿线的景观是实施“三区一廊”的重要一个环节。(2)华龙大道的重要地位 华龙生态大道连接了绩溪县城至国家4A级景区龙川的重要道路,也是从县城到“三区一廊”内个各旅游景点的重要道路。绩溪县城是绩溪县域中心,随着高速公路以及高速铁路的建设,绩溪县城将成为皖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而龙川村不仅是绩溪县重要的旅游区,还具有优秀的历史人文价值,同时也是有着丰厚宝贵的历史遗存的重要古村落。(3)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 华龙大道沿线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山水相间、徽州民居及村落点缀其间,新型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如何对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对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对各旅游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华龙大道生态景观长廊,将充分体现“生态驿站、生态聚落、生态居住、生态观光、生态文化”五大主题,建设项目包括绩溪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中国徽菜博物馆、生态农业观光园、登源河观光体验等。规划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可以修饰、保留,但不能切割和毁坏资源;保留沿线及视域范围人文景观原生态外观和风貌;保护自然和人文历史环境,将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简洁与自然结合。设计理念向着综合性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规划设计中更加强调对道路景观、历史、生态等价值的保护,致力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平衡;更加强调遵循“人本关怀”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协调道路的景观、历史、休闲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华龙大道成为交通、游憩、教育和遗产保护等多功能完美结合的产物,并能为使用者提供教育、生态、文化和游憩等多方面体验;更加强调促进地方政府与公众对华龙大道建设的重视,促进各利益主体、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通过社区参与和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规划原则设计理念华龙生态大道现状华龙大道综合现状形象定位总体形象定位 根据资源条件、文化底蕴和社会经济状况,华龙生态大道形象定位为“体验之旅”,有两层含义:(1)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绩溪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徽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规划区域内拥有古村落、徽杭古道、宗祠、牌坊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2)徽厨、徽菜、徽墨的发源地之一和徽商故里。沿华龙大道一线可以领略绩溪特殊的徽州文化,探寻徽州先辈的足迹。同时绩溪的古村落秉承了徽州古村落的传统特色,是徽州古村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古村落大多聚族而居,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形成了绩溪古村落独特的艺术风格。总体形象定位文化休闲民俗体验生态度假徽州文化传承新农村 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徽商文化徽菜文化徽雕文化建筑文化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新农村建设与整治新型农业 展示农家乐休闲体验森林生态水系保护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民俗展示生态展示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图 根据规划区域内用地现状及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分析发展优势、潜力,按土地使用的主导性质对用地进行划分,着力突出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道规划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用地面积(ha)用地比例(%)1行政办公用地C10.50.082商业金融用地C216.32.603一类居住用地R14.30.684二类居住用地R242.96.835公路用地T217.42.766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0.50.07建设用地81.913.027水域E155.38.818耕地E2225.635.919林地E4265.542.2610合计628.3100功能分区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强调华龙大道生态景观轴线的特点,通过景观生态轴线以及现状特点构造五大功能区域,以“一轴双星多点”的结构构筑华龙大道的功能布局。节点规划设计节点规划设计旅游购物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紫园及明清一条街五峰园生态农庄新农村建设(梧村、汪村、瀛州村)龙川景区旅游购物中心 通过对现状的用地单位占地、建筑以及周边道路的等级进行分析,决定这些建筑是否保留、改造和拆除。对于现状一些现对平坦的绿地和旱地进行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它的土地资源,为此区域的旅游带来更大的效益。用地现状分析旅游购物中心现状建筑性质分析旅游购物中心现状建筑质量分析 旅游购物中心包括工艺品商铺、古玩集市、旅游纪念品商城、土特产商城、商业购物街,旅游服务接待、餐饮服务等。根据原有现状和地形,整个购物中心分区明确而合理。它包含行政办公区、居住区、餐饮区、购物体验区、高档居住区、服务接待区。用地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旅游购物中心鸟瞰图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的选址在一块空地上,地块中有一条水系和一片水域。对于现状一些相对平坦的绿地和旱地进行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它的土地资源,为此区域的旅游带来更大的效益。用地现状图 旅游服务中心包括生态服务接待区、游客服务中心、徽菜博物馆等。用地规划图建筑设计方案旅游服务中心鸟瞰图紫园及明清一条街现状分析图规划图项目分布图五峰园生态农庄 基地位于华龙大道以北牛屋山处,地势较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基地现状建筑较少,且多数为二层建筑,建筑质量一般,部分需要进行立面改造,突出徽派建筑特色。基地内可开发用地充足,适宜建设规模适中的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山庄。现状图 规划根据基地现状,将山庄选址在依山傍水的位置,在规划中突出山庄的生态特色。同时结合地形特色,适当布置休闲项目散落其中,增加基地的娱乐休闲功能。对现有建筑进行保留改造,构筑徽派特色。规划图项目分布图新农村建设梧村现状图规划图建筑景观意向图项目分布图新农村建设汪村 现状图规划图建筑景观意向图项目分布图新农村建设瀛洲村现状图规划图建筑景观意向图新建项目分布图 龙川村坐落于登源河右岸一级阶地之上,依山傍水,格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基本模式,(“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并且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基(风水称之为明堂)形似一条龙舟,所以龙川村又有“船形村”之称,这条龙船顺着登源河驶向瀛洲(龙川村所在乡名),寓意着龙川村人才辈出。龙川景区建筑性质现状图建筑质量现状图建筑屋顶形式现状图建筑风貌评价图 总平面图 按照服务功能和游览内容的不同,将规划区分为九个区域 入口综合服务区 风水文化体验区 历史文化游赏区 民俗风情体验区 宗教游览区 农业观光园 出口综合服务区 卧龙山庄度假区 风貌协调区 入口综合服务区:游客停留的第一站,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建30m45m入口广场,其中含旅游车临时停车位6个、小车临时停车位9个。入口建售票处与游客中心,建筑形式为传统徽派民居风格,主体高2层,两侧为一层建筑,建筑面积约450m2。北侧建景区管理处,为院落式布局,高一层,后进为贵宾休息室,建筑面积共约200m2。风水文化体验区 风水文化体验区为古村游览的前奏,宜借鉴唐模等徽州古村落水口的传统布局方式适当进行地形改造,营建水口园林“稻香园”,恢复水口景观。稻香园包括梅林书院、南湖、如意湖、卧龙岗、松风亭、路亭、梅花林、盆景园等景点。历史文化游赏区:区域内集中了体现龙川历史文化特色的大部分精华古建筑,重点展示徽文化内涵的观光游览活动区,是龙川古村旅游的主要功能区,也是游客游览序列的高潮所在。含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都宪坊、胡宗宪纪念馆、胡康惠公祠等景点。民俗风情体验区:以进士巷、水街为轴线重点展示龙川村落的风俗民情,景点包括牌坊广场、绣楼、民俗广场、胡姓纪念馆、七星塘、徽墨、徽砚、澄心堂纸作坊等等。宗教游览区:龙川区别于皖南其他古村落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拥有近距离的宗教文化游览景点。与胡氏宗祠一河之隔的灵山庵藏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别有一番韵味。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旅游是古村落旅游有益的补充。观光园位于灵山与浒里村中间山地,与龙川村隔河相对,现为桑园及旱地。结合退耕还林,规划大力发展果树和经济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采摘、垂钓等农业观光旅游。观光园内在现有遗址恢复胡炳衡墓。出口综合服务区:位于登源河南侧现有景区入口范围,占地约0.7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徽州土菜馆、办公管理建筑及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卧龙山庄度假区:随着龙川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旅游服务设施的规模和等级也将逐步提高。规划在中远期建设“卧龙山庄”度假区,作为未来旅游区最主要的旅游接待设施。风貌协调区 指上述八个分区外的范围,主要是水田和普通民居,为非游览区。该范围内以控制为主,不进行任何的建设活动。新建项目分布图景观空间及植物配置规划景观空间组织:为了突出华龙大道风景道自然和文化景 观的渐变性和多样性特色,规划将风景道景观空间划分为“两心”、“一道”、“多点”,以龙川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为两个景观核心,以华龙大道为一条风景道,风景道将两个核心联系一起,沿途串接紫园、五蜂园、汪村等多个景点。其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旅游购物、旅游服务的功能;龙川位于登源河右岸一级阶地之上,是历史文化游赏、民俗风情体验宗教游览的古老村落。五蜂园位于华龙大道以北牛屋山处,地势较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山庄。通过对风景道沿途山林、良田、村落、河流以及城镇的改进和修建,修补、培育和更替不同地段生态植被,以强化和保护原生态景观。植物配置规划黄山栾树 红 椿 花榈木 黄连木 天竺桂 南酸枣 金钱松 香果树 紫 树 紫 楠 木 莲山茶花紫薇木芙蓉杜鹃桃花白玉兰交通和信息标志系统交通和信息标志系统交通和信息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建立完善、多样、特色化交通和信息标志系统是风景道区别于一般道路的重要方面。华龙生态大道风景道交通和信息标志系统由遵循交通国家标准的公共交通标志和风景道特色标志两部分组成。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电力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电信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污水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卫工程规划建筑风貌控制建筑风貌控制徽派建筑风貌核心区:1、不得擅自改变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2、除确需建造的建筑附属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3、不得擅自新建、扩建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原有的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徽派建筑风貌协调区:1、在新建建筑时,应与周围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保持一致;2、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3、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原有的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新徽派建筑风貌协调区:1、允许新建建筑在建筑材料或者建筑构造上进行一定的改造,但应与周围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保持一致;2、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可以适当突出新徽派建筑的风貌特点,但应与整体相协调;3、在整体区域内,应保证完整的徽派建筑风貌特点,保留和完善原有的道路系统。建筑风貌控制规划(一)现状民居主要建筑为皖南徽派民居风貌。但有部分村庄徽派建筑风貌已经受到破坏。(二)规划原则1、建筑格调力求自然朴实,富有乡土气息。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突出地方特色,把农村居民点建设成生活环境优美、生活方式文明、生活设施现代化的农民新村。2、在进行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及其他居民规划时应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与乡土文化,保持并延续建筑中特有的内涵,修葺时不要破坏其原有的建筑文化与风貌,使村落在新旧演替过程中有秩序的和谐发展。(三)规划措施1、加强对现状建筑的风貌整治。将现状建筑分为清理、整治、改造和拆除等四类。并将每栋建筑划分为屋顶、墙面、店面、阳台与栏杆、窗等元素,采用不同方式予以整治。2、各景点的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达到景观上的协调。华龙大道内的建筑要考虑到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与周围景观植物在颜色上的协调。旅游设施的风格也应该与环境保持一致。3、建筑布局与选址,均应因地制宜,充分顺应和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原有地物与环境的损伤或改造。4、华龙大道区内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必须符合旅游需要,建议为徽派民居风格。5、注意保护华龙大道内现有的建筑风貌。加强规划管理,重要公共建筑,位于门户、界面或视线节点上的建筑,规模较大、对片区风貌有重大影响的建设行为等,应进行建筑方案、立面形态和环境设计方面的审查工作。整治要素整治方式整治内容屋顶、檐口及广告、灯饰、绿化等附属物清理面层清洗檐口清洗绿化及棚架清洗、修补或拆除广告、灯饰清洗、修补或拆除违法建筑或其他违法构筑物拆除整治面层修补面层更换檐口更换与亮化屋顶轮廓线灯饰亮化改造增加屋顶建筑符号或构架平屋顶改坡屋顶 墙面清理墙面清洗违法墙体拆除悬挂墙面的电线或通讯线等拆除或改道墙面修补整治根据设计变更墙面划分带色彩材质或肌理面砖涂料石材色彩变更改造根据设计变更墙面色彩、材料、或肌理面砖涂料石材色彩变更增加墙裙灯饰、广告、宣传牌架、线网、等其他外挂设施清理破旧广告、宣传牌架拆除破旧或未设照明设施的店招拆除非拆除广告、宣传牌架清洗附设建筑的线网拆除附设建筑的线网改道遮隐破旧灯饰拆除附设建筑的其他外挂设施拆除整治广告、宣传牌架修补、更新广告、宣传牌架修补、增加泛光照明广告、宣传牌架修补、增加霓虹灯照明建筑轮廓光纤勾勒檐口上投光灯屋顶重点照明檐口下投光灯立面照明阳台构件轮廓光纤勾勒楼梯构件内透光照明楼梯构件线形装饰灯轮廓勾勒加设墙体广告玻璃幕墙内透光亮化建筑底部投光灯亮化汇报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