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培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88927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系统的两性心理学的两性心理学n概述n两性的差异n几种常见的两性心理差异(恋爱、婚姻、性)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概述1n研究对象n研究内容n产生和发展n理论介绍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n两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n两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男女心理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 个体心理发展中的性别差异 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 教育成才方面的性别差异 性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产生和发展1、高尔顿 开创个体差异的研究2、施太伦 创立差异心理学(个体差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独立分支 70年代后长足发展3、麦考比和杰克林性别差异心理学标志着以研究两性差异为主的两性心理学建立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理论介绍n精神分析学派的两性观 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 多伊奇的女性类型说 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阿德勒的男女平等观n两性角色的社会学习理论n认知发展的两性观n两性世界的人类文化学观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两性观n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 用去势恐惧去势恐惧(阉割情结阉割情结)、阳具羡慕阳具羡慕、俄狄浦斯情俄狄浦斯情结结等概念说明性别角色的获得机制。基本假说基本假说是包含幼儿性欲在内的力比多阶段性发展理论。7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多伊奇:女性类型说n女孩对男孩的妒忌是由儿童的一般嫉妒倾向而产生,不足以构成女孩人格发展的动力n 恋父情结根本不存在,母亲在女孩心目中是善良的有权力的,是女孩模仿的榜样,对女孩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n 女性更具有自恋倾向、被动性和受虐性。三者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构成了正常女性的人格心理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n男女的内部的空间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还决定了人类的生物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阿德勒:男女平等观 1 强调社会文化决定女性心理,提倡男女平等 (女权运动的先驱)2 女性的自卑、低贱是社会赋予的1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角色的社会学习理论1、性别定型的基础性别定型的基础 重重视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否认遗传在两性角色定型中的作用,更强调两性角色的社会化学习,即通过观察、强化和模仿获得。(1)观察学习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复现过程 强化过程(2)班杜拉运用“直接强化”的概念解释对儿童性别行为的塑造。“直接强化”是指为了实现性别的定型化行为对男孩和女孩的奖励和惩罚必须予以区别。1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模仿,即儿童从观察成人行为到表现成人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模仿是性别定型过程的基础。2、两性角色的获得两性角色的获得 男女两性角色的获得是观察、强化、模仿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持续很长时间。1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认知发展的两性观 着重研究成长中的儿童如何知觉其周围着重研究成长中的儿童如何知觉其周围的事物,如何了解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的事物,如何了解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界。界。1 1 基本内容:(柯尔伯格)基本内容:(柯尔伯格)(1)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归类,这是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和判断而形成,此时儿童接受同性行为,排斥异性行为。(3)这种认知判断虽是2-7岁儿童形成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往往受环境的某些变化的影响。1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4)基本的自我类型决定基本的价值取向,“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期,从男孩女孩意识到彼此的生理差别开始。(6)生活中习惯性概念使儿童产生“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即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7)双亲适当的行为可促进和巩固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的形成,这一过程在各种养育条件下都会产生。1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 性别认同及其发展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经历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和亲长认同(1)性别认同 2岁 认知自己的性别标记3岁 根据外观特征把性别标记类化到别人身上4-5岁 明白性别基于身体的构造,认为性别可变6-7岁 知道性别与解剖结构组织不可变,“性别常性”“物体常性”此过程不以提供生理解剖知识而加速,须等待儿童心智发展到足以了解这个事实才能进行。1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性别分化性别认同-行为与性别一致,柯氏认为身体意象的意义男女都有珍视与其性别相一致事物的自然倾向(3)亲长认同所有儿童都倾向于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及具有权力尊严的人(并非同一个人)。渐增的父亲取向与渐减的女性化偏好并没有减弱女性评价和自我肯定,相反稳固“互补模仿”将自我与男性化的刻板印象相比,学习以适当的女性化方式和男孩子们相互作用。1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世界中的文化人类学观 社会固有的文化传统迥异,这种差异对社会固有的文化传统迥异,这种差异对于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具有广泛而于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远的影响。1、米德对原始部落的考察米德对原始部落的考察结论:男女气质和性格是由社会条件形成的,性别差异也取决于社会文化。17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特征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特征跨文化变异的普遍原则: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差异并使之日趋复杂 男性性别角色总是受到更高的评价 利用男女间体力的明显差异作为劳动分工的基础,的确是最简洁、最经济的方法1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性别角色与社会文化形态性别角色与社会文化形态米德认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必须具备五个要素:(1)成人对儿童必须有所告诫(2)必须向孩子传授适合其性别的行为经验(3)必须学习两性间必要的角色行为(4)必须能理解各种年龄的异性与自己的关系(5)必须对自己的身体形成恰当的态度。1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的差异n认知过程的差异认知过程的差异 感知觉发展的性别差异 记忆发展的性别差异 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 想象发展的性别差异n语言方面的性别差异语言方面的性别差异n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n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n人格的两性差异人格的两性差异2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感知觉发展的性别差异感知觉发展的性别差异1、感觉的性别差异 比较明显。除视觉外,其他感觉女性都优于男性 2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错觉的性别差异、错觉的性别差异 特定情况下男女都会出现错觉,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错觉 3、空间知觉的性别差异、空间知觉的性别差异 通过视觉通道引起的空间知觉男性明显占优势 空间知觉声音定位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强2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记忆发展的性别差异1、记忆类型的性别差异女性 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男性 逻辑记忆优于女性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记忆过程的性别差异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识记方面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识记方面(1)从无意识记、有意识记角度看:从无意识记、有意识记角度看:青春发育期前 女性都优于男性青春发育期开始 无意识记 女性优势逐渐减弱 有意识记 青春发育期后,男优于女2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角度看: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角度看:一般而言,机械识记女性优于男性,而意义识记男性优于女性。随年龄的变化优势程度有所变化:前 青春发育期 后 机械识记 女性 明显 不明显 意义识记 男性 不明显 明显2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类男女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类型和思维品质上型和思维品质上1、思维类型的性别差异、思维类型的性别差异 女性更多偏向形象思维,男性更多偏向逻辑思维 仅表现为各自有所偏重,不表现为能力的强弱 女性 形象记忆较强 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 偏向形象思维 文学艺术教育 男性 逻辑记忆较强 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 偏向抽象思维 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2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2、思维品质的性别差异思维品质的性别差异 学龄前期 女孩都处于领先地位 中学后 男孩优势(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思维品质各方面男性均略好于女性2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想象发展的性别差异想象发展的性别差异1、无意想象的性别差异无意想象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不明显2、再造想象的性别差异再造想象的性别差异女性 形象的描述或示意男性 抽象的描述或示意27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创造想象的性别差异创造想象的性别差异男女间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男性的创造性想象:往往更加新颖、独创并具有社会意义女性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创造想象是可以培养的2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语言方面的性别差异n口头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n书面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n身体言语方面的性别差异n言语交际层面的性别差异2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口头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 1 1、口头言语发展速度的性别差异:、口头言语发展速度的性别差异:女孩较男孩发展快,发展水平高 2 2、口头言语发展特色的性别差异、口头言语发展特色的性别差异n 女性有更明显的流畅性和情感性 男性有更明显的逻辑性和哲理性n 女性流畅性和情感性表现:吐字清晰,口齿伶俐,表情动作,情感词的运用3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 3、口头言语表现特征的性别差异、口头言语表现特征的性别差异 语音有不同的特点 平均音值女高于男(音高、音域、语速;停顿次数、强音使用频率)语调 音调女性高于男性,女多用升调(怀疑和期待)男多用降调(肯定)3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书面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与口头言语发展的性别差异相似女性书面言语的流畅性不如口头语言显著男性书面言语的逻辑性和哲理性比口头言语更明显3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身体言语的性别差异1 1、面部言语的性别差异面部言语的性别差异女性面部表情丰富、经常变换,更多微笑微笑只反映女性的处世态度男性更多用微笑表示自信和大度2 2、其他身体言语的性别差异其他身体言语的性别差异触摸体态的社会要求 对女性行为的约束不同场合表现差异较大 对男性行为的宽容不同场合表现差异不大 过多使用异性的体语可能招致反感3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言语交际层面的性别差异n1、话题选择的性别差异 n2、话题量的性别差异 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认为在绝大多数场合基本都是:男性说话的时候多于女性 现实中对男女言语行为的评判有不同的评判标准3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n3、言语方式的性别差异3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情感品质的性别差异情感特性的性别差异情绪能力的性别差异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3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情感品质的性别差异1、情感的倾向性(指情感指向的对象)女性:情感易为偶然事件引起(小事、天气等)男性:易指向有明显社会意义的事物2、情感的稳定性(指情感表现的持久性)女性:敏感性高、不稳定男性:感受性低、稳定3、情感的暴露性女性:外显、易流泪、易止住男性:掩饰、轻易不落泪、难即刻止住37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情感特性的性别差异 1、情感的紧张度:情感体验的变化程度女性比男性高(考试焦虑)2、情感的快感度:情感体验的快乐程度不顺心:女:更易忧郁、悲观、焦虑等 男:更易不满、愤怒等3、男女在焦虑和抑郁状态上有性别差异。(女高于男)4、欢喜、满意等快乐情绪的体验上也存在性别差异。(女高于男)3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情绪能力的性别差异1、情绪理解面临的情绪线索和情境信息进行解释的能 力(女高于男)2、情绪调节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监控、评估和改变 情绪反应,以达到预定目的的一系列外部和内部过程 男女调节策略不同:男 对负情绪有更多地感受 女 对正情绪有更多的重视和宣泄对负情绪也有更多的宣泄3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女性通常比男性有更强的移情能力 移情:指由于对别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的唤起 移情能力:就是设身处地以别人的方式体验其经历的事件和情感(快乐、悲伤)的能力4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1、中学生 男生较强2、成年人 男子 以积极发展、自我奋斗感到满足 女子 有延缓自我努力的心向,以日后被他人评价为贤妻良母为满足 “替代性成就”(把丈夫的工作看作两个人的事业)3、老年 男性较女性强4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意志方面的性别差异1、自觉性、自觉性:女性:易受环境影响,较强的依赖性,求助男性:独立性,易独断 2、果断性、果断性:女性:优柔寡断 男性:鲁莽4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坚持性、坚持性:女性:决心,行动的动摇 男性:长久坚持,执拗4、自制性、自制性:女性:自制力较强 男性:善于克服困难、干扰,易冲动激情4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人格的两性差异n两性需要的差异n两性兴趣的差异n两性性格的差异4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需要的差异“择偶观(地位的支持、经济的支撑、感情的支柱)”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的依附心理 女性:希望通过婚姻 获得安全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的满足男性:希望通过婚姻加强自尊感的体验、自我存在价值的体验,满足独立、自由、支配地位等自尊方面的追求。社会对两性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的差别,决定了需要的内容和满足需要的方式上的性别差异。4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兴趣的差异(一)兴趣品质的性别差异(一)兴趣品质的性别差异1 1、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女性 人物定向 男性 物体定向(1)学习兴趣的研究:男孩理科,女孩文科(2)职业兴趣:国外的研究存在两性差异。中学生职业选择时:男性-有权利和独立性的工作女性-社会服务和有趣的工作(3)职业测验男性:机械、新闻报道、科研等 女性:文学、艺术、音乐和社会服务及文秘4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两性性格的差异性格特征的性别差异性格特征的性别差异男性:更多偏向意志型或理智意志型,偏向于独立型、外向型。女性:更多偏向情感型或理智情感型,偏向于顺从型、内向型。1、独立与顺从 2、竞争与合作(“男性是竞争的,女性是合作的”)男性更富于竞争性,女性在竞争中更多地考虑怎样避免伤害自己和对方4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为什么男性比女性具竞争性?为什么男性比女性具竞争性?(1)男性雄性激素是女性的两倍,促进氮的新陈代谢,肌肉组织健壮,适于挑战和接受挑战(2)社会文化因素,榜样和强化的作用。鼓励 男性的竞争、女性的合作(3)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结群情感需要(爱)3、支配与依赖高等动物中大多数统治者是雄性,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化过程中,男性的支配欲较女性强烈 4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4、攻击性与忍耐性(1 1)男性的攻击性:)男性的攻击性:直接攻击-身体、语言、表情间接攻击-忽视、回避、拒绝男女攻击性方面有性质的差异:男性:激烈,身体攻击为主女性:焦虑情感障碍,敌意或语言攻击*攻击性性别差异的原因:1.心理学家普遍承认:性激素与攻击行为有一定关系2.社会文化因素:人类历史进程需要男性的攻击性格,社会刻板印象,男性攻击、女性的顺从,模仿同性行为,强化。(2 2)女性的忍耐性:)女性的忍耐性:女性的忍耐力和承受性普遍高于男性5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5、幽默感幽默感研究表明:学前 语言幽默 无明显不同 行为动作 男孩更滑稽、引人发笑上学后 男孩语言具有调皮逗乐的性质 理解漫画 无性别差异 选择漫画 男孩带有攻击性的漫画,女孩相反成年后 最大差异 男性:幽默故事笑话的演讲者 女性:被动的听众幽默主题 女性:自己的过失和愚蠢 男性:嘲笑别人的愚蠢,且多带攻击性、性问题5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6 6、自我观念、自我观念(1)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确立主要通过外在评价形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确立主要通过外在评价形成。成。婴幼儿 男女关于关于自我形象极为相似青春期前后 表现出明显差异成年后自我确立的依据是 男子:工作、职业 女子:丈夫和孩子(2)自我评价不同年龄阶段行为依据和评价标准不同。自我评价具有自我拔高的趋势。5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3)自我期望自我期望的性别差异童年就已显现。男性通常比女性更自信,在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评估上,男性比女性高。(4)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有性别差异的,男孩的防御机制女孩强。(5)自恋:自恋指人们沉浸与自我欣赏中不能自拔的心理特性,是一种记得自爱的表现53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几种常见的两性心理差异n性心理发展的两性差异n家庭生活的两性差异54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性心理发展的两性差异n一、性心理:一、性心理:人类个体伴随着性生理发育而出现的一系列与性有关的心理现象,主要指性意识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性情感、性兴趣和性兴奋。性意识是性心理的核心内容。n性意识:性意识:在性生理发育过程中青少年领悟到两性的差异和两性的关系,并随之产生从未有过的特殊的心理体验,这种领悟和心理体验即性意识。特殊的心理体验主要表现在性情感、性兴趣、性兴奋上 55系统的两性心理学性意识的性别差异性意识的性别差异 1、疏远期: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敏感n男性:对异性不十分敏感,表现不十分明显(男青少年疏远期的情绪体验并不深。)n女性:对异性十分敏感56系统的两性心理学n2、爱慕期:男女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爱慕期:男女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57系统的两性心理学n3 3、恋爱期、恋爱期(1 1)择偶的价值定向)择偶的价值定向男性:追求亲密生活,重视异性的生理心理条件,不很重视社会生活条件,年龄小于自己低于自己。女性:注重对方的人品、事业心、外貌,讲求物质条件,崇尚“完人”(2 2)恋爱的心理表现)恋爱的心理表现男性:易产生“逆反心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女性:易产生“嫉妒心理”、“害羞心理”(3 3)失恋的心理反应上)失恋的心理反应上男性:较理智,失恋痛苦易排除 女性:易自责、抑郁58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家庭生活的两性差异塞希尔塞希尔.基基.奥斯本对创造良好家庭心理氛围奥斯本对创造良好家庭心理氛围给男女的建议给男女的建议 1、男性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1)、文雅但坚强有力(2)、经常向女性传递爱的信息(3)、划清家庭中的“势力范围”(4)、注意家庭中的小事情59系统的两性心理学女性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女性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1)、不要幻想完美的婚姻(2)、不要追究小事、唠唠叨叨(3)、理解和支持丈夫(4)、家庭内不可专制60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二、家庭冲突产生的原因二、家庭冲突产生的原因 对婚后的生活缺乏心理准备1 1、对配偶的认识、对配偶的认识 有限的时空:扬长避短晕轮效应:缺点“可爱”,理想化 2 2、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对家庭生活的认识3 3、对家庭人际关系的认识、对家庭人际关系的认识4 4、个性的差异、个性的差异女性对丈夫的不满:除“无经济能力”、“肆赌成性”“有婚外恋”外,其他不涉及个人品质丈夫对妻子的不满较集中:“性格不好”,“牢骚多”,“不会持家”61系统的两性心理学作业:分析恋爱中存在的两性差异,并提出解决办法?62系统的两性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