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结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87231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科教兴国引领未来第四单元科教兴国 引领未来第四单元小结1思维导图 2知识要点 .第四单元小结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科教领航民族振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作用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与差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意义教育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我国取得的教育成就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开启创新源泉科教兴国引领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思维导图科教领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的作用思维导图坚持自主创新开启创新源泉科教兴国引领未来建设人才强国科教领航民族振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含义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创新型国家的含义和我国的目标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及特征怎样建设创新型人才做创新型人才思维导图坚持自开启创新源泉科教兴国 引领未来建设人科教领航知识要点一、科技领航民族振兴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第一位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竟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知识要点一、科技领航民族振兴知识要点(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果: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4)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原因:从世界范围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比较薄弱。知识要点(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果:以“两知识要点(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含义:即以教育为本,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繁荣。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变。知识要点(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要点(6)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拓展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我国科技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知识要点(6)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拓展部分)知识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知识要点(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拓展部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知识要点(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拓展部分)知识要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要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知识要点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1)教育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作用。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传播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素养的劳动者,从而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崛起之路来看,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依靠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而实现同家的崛起。知识要点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知识要点(2)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谁能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教育成就: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已成为世界教育大国。我国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科生、硕士生、博土生培养人数都已经雄踞世界第一。知识要点(2)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知识要点(4)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尤其在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承担起科技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作用。知识要点(4)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公共教育资源配知识要点二、开启创新源泉1坚持自主创新(1)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2)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含义: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知识要点二、开启创新源泉知识要点(3)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4)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5)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知识要点(3)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知识要点(6)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的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和前沿技术研究练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本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知识要点(6)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知识要点(7)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8)创新有何重要意义?(拓展部分)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发潜能能,超越自我。知识要点(7)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要点知识的创新提供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知识要点知识的创新提供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知识要点2建设人才强国(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要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才强国。从国际竞争趋势看,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具有必要性。世界各国已经把人才资源看作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开发,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勢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知识要点2建设人才强国知识要点从国内现实情况看,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具有迫切性。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队伍。(2)怎样建设人才强国?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知识要点从国内现实情况看,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具有迫切性。我知识要点3做创新型人才(1)青少年是国家和科技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做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们努力的目标。(2)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及特征。含义: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特征: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解、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知识要点3做创新型人才知识要点(3)中学生应如何做,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要有意识地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周围的各种事物有穷根究底的热情,对世界的奥秘有一探究竟的勇气。有很强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实践的能力。知识要点(3)中学生应如何做,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