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用药指导--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85355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用药指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三章-用药指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三章-用药指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用药指导1ppt课件第一节 中医基础知识 中国医药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目标:掌握中医基础学的基本特点;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熟悉其在中医中药的中的应用。2ppt课件一、中医的基本特点1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又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联系,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能健康地生存下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中医学称之为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统一性。(l)(l)人体内部的统一性(2)(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ppt课件2 2、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辨证学认为,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以症状和体证为基本组成要素。症状: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现象,如:发热、头痛等。体征:而能被察觉到的客观表现。症状: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4ppt课件证:又称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疾病处于某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病疾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辩证: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然后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5ppt课件 辩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辩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而“异病同治”:则是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也就是所谓的“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6ppt课件二、阴阳学说1 1、阴阳的定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由事物的性质、位置、趋势所决定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7ppt课件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虽然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的属性来概括,但应该知道,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变的。8ppt课件2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下面四个方面:(1)(1)阴阳对立: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内与外、天与地、动与静、寒与热、升与降等等。(2)(2)阴阳互根:阴和阳不仅是相互对立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天为阳,地为阴,没有天也就无所谓地,没有地也无所谓天;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9ppt课件(3)(3)阴阳消长:阴与阳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即“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并且在一定限度内维持着相对的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维持着事物正常的运动变化规律。事物就是在消长平衡之中生化不息,而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如:四季气候变化,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从炎热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在一年内虽有“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的不同,但总的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10ppt课件(4)(4)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则“阴阳转化”就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即事物了解到一定的程度,超越了正常的范围,必然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称为“重”或“极”,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11ppt课件3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构造、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1)(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了阴阳对立统一的现象。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功能来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各组织之间,以及每一组织内部,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12ppt课件(2)(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生理活动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运动,物质为阴,功能为阳,营养物质是产生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人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阴精)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的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13ppt课件(3)(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内外、表里、脏腑之间,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统一中,必须经常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如果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则阴阳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中医概括为阴阳的偏盛或偏衰。(4)(4)用于疾病的诊断: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词,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都可以用阴或阳来概括说明。如发热、口渴、脉数为阳;恶寒、口不渴、脉迟为阴。14ppt课件(5)(5)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其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6)(6)用于归纳药物的性能:药物的性能,概括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淡)、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淡屑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其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15ppt课件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1、五行的定义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2 2、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1)(1)相生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滋生、促进的关系。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往复,循环无尽。(2)(2)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往复,循环无尽。16ppt课件3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分别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2)说明脏腑的病理联系:五行学说以五行相生异常、相克异常(相乘、相侮)的理论解释五脏之间的病理变化及传变规律。17ppt课件(3)(3)用于疾病的诊断:五行学说把人体的五脏、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分类归属,并作了一定的联系,当人体内脏有病时,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或器官,而出现色泽、声音、脉象的改变,所以可应用五行的属性及生克乘侮规律,来归纳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来推断病情。(4)(4)用于疾病的治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而腑功能的失调必会引起内脏生克关系的失常。因此,在疾病的治疗时,除了处理病变的本脏外,还应考虑其他有关的脏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8ppt课件第二节 中成药介绍一、常用中成药剂型的使用特点学习目标:能介绍常用中成药剂型的特点。(一)片剂特点1 1、剂量准确,而片内药物均匀、剂量准确,而片内药物均匀.含量差异小。含量差异小。2 2、质量稳定,为固体剂型,且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助、质量稳定,为固体剂型,且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助包衣作用加以保护,水分、光线、空气等对其影响较小。包衣作用加以保护,水分、光线、空气等对其影响较小。3 3、服用、携带、运输、贮藏等较方便。、服用、携带、运输、贮藏等较方便。4 4、自动化生产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易达到药剂卫生要求。、自动化生产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易达到药剂卫生要求。5 5、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较好。、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较好。6 6、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7 7、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8 8、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9 9、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时其成分含量下降。、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时其成分含量下降。19ppt课件(二)丸剂特点1 1、溶散缓慢、逐步释放药物。可延长药效,缓解刺激性,减弱毒性和不、溶散缓慢、逐步释放药物。可延长药效,缓解刺激性,减弱毒性和不良反应。多用于慢性疾病患者或病后调养者。良反应。多用于慢性疾病患者或病后调养者。2 2、制作简单,适应范围广,如固体、半固体、液体药物、不宜汤剂的贵、制作简单,适应范围广,如固体、半固体、液体药物、不宜汤剂的贵重药物等均可制成丸剂。重药物等均可制成丸剂。3 3、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4 4、由于含原药材粉末较多,生产流程长,易污染。成品较难达到药品卫、由于含原药材粉末较多,生产流程长,易污染。成品较难达到药品卫生标准。生标准。5 5、丸剂生产技术不当时,易影响溶散。、丸剂生产技术不当时,易影响溶散。6 6、有些品种剂量大,儿童服用困难。、有些品种剂量大,儿童服用困难。20ppt课件(三)颗粒剂特点1 1、吸收较快,显效迅速。、吸收较快,显效迅速。2 2、体积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较方便。、体积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较方便。3 3、质量稳定,久贮不易变质。、质量稳定,久贮不易变质。4 4、味甜适口,患者乐于服用。、味甜适口,患者乐于服用。21ppt课件(四)胶囊剂特点1 1、外观美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外观美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2 2、生物利用度高,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显效也快。、生物利用度高,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显效也快。3 3、稳定性增强,药物被装于胶囊中,与光线、空气和湿气、稳定性增强,药物被装于胶囊中,与光线、空气和湿气隔离,不易受到影响。隔离,不易受到影响。4 4、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达到长效、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达到长效目的。目的。5 5、易风化、易潮解的药物及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溶液及、易风化、易潮解的药物及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溶液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22ppt课件(五)合剂与口服液特点(单剂量灌装的合剂称口服液)1 1、吸收快,起效迅速。、吸收快,起效迅速。2 2、提取完全,浓度高,服用量小,味道好,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提取完全,浓度高,服用量小,味道好,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3 3、包装密封,质量稳定,卫生条件好。、包装密封,质量稳定,卫生条件好。4 4、生产设备、工艺条件要求高。、生产设备、工艺条件要求高。5 5、不能随证加减。、不能随证加减。23ppt课件(六)滴丸特点1 1、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快。药物以分子状态或胶体状态或微粉状结晶分散在基质中,增加、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快。药物以分子状态或胶体状态或微粉状结晶分散在基质中,增加了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了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2 2、剂量准确,丸重差异小。、剂量准确,丸重差异小。3 3、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4 4、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24ppt课件(七)栓剂特点1 1、药物经直肠吸收,不易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比口服干扰因素少。、药物经直肠吸收,不易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比口服干扰因素少。2 2、直肠给药,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直肠给药,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3 3、药物不受胃肠道、药物不受胃肠道pBpB值或酶的影响。值或酶的影响。4 4、适宜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适宜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5 5、可在腔道内起润滑、抗菌、杀虫、止痛、止痒、收敛等局部作用。、可在腔道内起润滑、抗菌、杀虫、止痛、止痒、收敛等局部作用。25ppt课件(八)气雾剂特点1 1、奏效迅速。气雾剂能直达作用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奏效迅速。气雾剂能直达作用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用量少。用量少。2 2、保存性好,能避免水分、空气的光线的的接触,不易被、保存性好,能避免水分、空气的光线的的接触,不易被污染,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污染,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3 3、剂量准确,使用方便。、剂量准确,使用方便。4 4、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副作用小。、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副作用小。5 5、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6 6、容器内有一定的压力,受撞击或遇热易发生爆炸、容器内有一定的压力,受撞击或遇热易发生爆炸。26ppt课件(九)注射剂特点1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2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3 3、适用于昏迷、不能吞咽或其他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用药。、适用于昏迷、不能吞咽或其他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用药。4 4、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时、定位、定向的作用。、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时、定位、定向的作用。5 5、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备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备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6 6、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27ppt课件(十)散剂特点1 1、制备简便,不便服用丸、片等剂型时,均可使散剂。、制备简便,不便服用丸、片等剂型时,均可使散剂。2 2、表面积较大,因而易分散,奏效快。、表面积较大,因而易分散,奏效快。3 3、易吸潮变质,进而刺激性相应增加,挥发性成分易散失。、易吸潮变质,进而刺激性相应增加,挥发性成分易散失。28ppt课件二、常用中成药介绍学习目标:能正确介绍4040种常用中成药的功效和主治。(一)感冒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功能与主治】解表除湿。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用法与用量】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 69g9g,一日2 23 3次。【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29ppt课件午时茶颗粒【处方】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炒)、甘草、桔梗、六神曲(炒)、紫苏叶、厚朴、红茶。【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消食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用法与用量】口服,温开水冲服,一次6g6g,一日1 12 2次。【注意事项】(1(1)本品组成药物性味多为辛温,故风热感冒不宜应用。(2)(2)哺乳期妇女慎用。30ppt课件板蓝根颗粒【处方】板蓝根【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 510g(10g(含糖型),或一次3 36g(6g(无糖型),一日3 34 4次。【注意事项】非实火热毒者忌服。31ppt课件感冒清热颗粒(冲剂)【处方】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l l2 2袋,一日3 3次。【注意事项】本品为苦寒清热之品,故风寒感冒不宜应用,脾胃虚弱者应慎用,以免苦寒败胃。32ppt课件银翘解毒片【处方】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功能与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以芦根煎汤或温开水送服,【注意事项】(1)(1)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濞。(2)(2)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33ppt课件(二)咳嗽类药川贝止咳露【主要成分】紫苏叶、苦杏仁、前胡、款冬花、紫菀、桔梗、川贝母、甘草、陈皮。【功能与主治】宣降肺气,发散风寒,镇咳祛痰。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证见恶寒发热,咳嗽气逆,痰白,伴有恶心,不思饮食。【用法与用量】糖浆剂。口服,成人每次10101515毫升,每日服3 3次。小儿酌减。【注意事项】忌生冷、油腻饮食。肺热咳嗽者不宜服用。34ppt课件通宣理肺丸【处方】紫苏叶、前胡、桔梗、麻黄、苦杏仁、甘草、陈皮、半夏(制)、枳壳(炒)、茯苓、黄芩。【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7g,一日2 23 3次。【注意事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5ppt课件(三)胃痛类药三九胃泰【处方】三棱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黄芩、茯苓。【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胃中嘈杂。(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见有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胶囊剂:一次2 24 4粒,一日2 2次:颗粒剂:1:1次1 1包,一日2 2次,开水冲服。【注意事项】(1)(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3)(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4)(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36ppt课件 左金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功能与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 36g6g,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燥者。(2)(2)不适用于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急躁易怒、头晕血压高。37ppt课件香砂养胃丸【处方】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功能与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9g,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2)(2)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躁者不宜服用本药。38ppt课件(四)消食类药保和丸(片)【处方】山楂(焦)、六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功能与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用法与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 69 9克,一日2 2次:小儿酌减。【注意事项】(1)(1)忌油腻难消化食物。(2)(2)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慎用。39ppt课件(五)便秘类药麻仁丸【处方】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炒)、厚朴(姜制)、白芍等。【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丸一次1 1丸,1 1日1 12 2次。【注意事项】(1)(1)孕妇忌服。(2)(2)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年老体虚者不宜久服。(3)(3)血少阴亏所致之便秘慎用。40ppt课件(六)解暑类药十滴水软胶囊【处方】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功能与主治】健胃,祛暑。用于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l-2l-2粒;儿童酌减。【注意事项】(l)(l)孕妇忌服。(2)(2)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 8粒。(3)(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41ppt课件仁丹【处方】藿香叶、檀香、豆蔻、砂仁、木香、丁香、冰片、朱砂、薄荷脑、陈皮、儿茶、甘草。【功能与主治】清暑化湿,开窍。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胸闷、头昏;水土不服,晕车晕船。【用法与用量】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102020粒。【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42ppt课件六一散【处方】滑石粉、甘草。【功能与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用法与用量】词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外用,扑撤患处。【注意事项】孕妇慎用。43ppt课件六合定中丸【处方】广藿香、紫苏叶、香薷、木香、陈皮、檀香、厚朴(姜制)、枳壳(炒)、桔梗、茯苓、甘草、木瓜、白扁豆(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稻芽(炒)。【功能与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也可用于急性胃肠炎。【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中成药。44ppt课件(七)安神类药柏子养心丸【处方】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九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注意事项】忌辛辣食物。肝阳上亢者不宜服用。45ppt课件养血安神丸【处方】墨旱莲、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合欢皮、首乌藤、仙鹤草。【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失眠多梦,心悸头晕,手足心热。【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6g,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脾胃虚寒,大便溏者忌服。(2)(2)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46ppt课件(八)虚证类药十全大补丸【处方】党参、茯苓、白术(炒)、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大蜜丸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孕妇及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2)(2)外感风寒、风热、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3)(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赤石脂或其制剂。47ppt课件六味地黄丸【处方】熟地黄、山东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胃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丸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浓缩丸一次8 8粒,一日3 3次。【注意事项】忌辛辣油腻食物;脾虚便溏者慎用;遇急性病证宜暂停。48ppt课件归脾丸【处方】党参、白术(炒)、炙黄芪、当归、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木香、大枣。【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用法与用量】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丸一次1 1丸,一日3 3次。【注意事项】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49ppt课件(九)伤科类药三七片【处方】三七。【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 26 6片,每日3 3次。【注意事项】(1)(1)孕妇忌服,儿童慎用。(2)(2)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50ppt课件云南白药【处方】三七等。【功能与主治】止血愈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排脓去毒。用于刀伤、枪伤,创伤出血及跌打损伤诸证;吐血、衄血、咳血;红肿毒疮;妇科一切血证;咽喉肿痛,急、慢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用法与用量】内服:刀枪跌打损伤,出血者用温开水调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调服;妇科诸病,除月经过多、崩漏用温开水词服外,均可用酒词服。每次0.250.250.50.5克,1 1日4 4次。每隔4 4小时一次,但每次最多不得超过0.50.5克。外用:出血性伤口,清创后撒少许散剂于伤口,包扎。每次约0.10.1克。内服与外敷并用:外伤肿胀,口服敖剂,另以散剂加酒调成糊涂状外敷;毒疮初起可能性内服外敷并用,但已化脓者只能内服。保险子用法:跌打损伤、枪伤重证,用酒送服一粒,但轻伤及其他病证勿用。【注意事项】(1)(1)孕妇忌服。(2)(2)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忌服。(3)(3)服药一日之内,忌食鱼腥豆类、辛辣酸冷食物。(4)(4)若服后感觉上腹不适,有烧心、恶心者,应减量或停用。(5)(5)对本品有中毒、过敏史者忌服。(6)(6)对过敏体质患者慎用。51ppt课件跌打万花油【处方】黄连、赤芍、大黄、防风、独活、羌活、天南星、川芎等。【功能与主治】止血镇痛,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刀伤、火伤、皮肤烫伤。【用法用量】外搽,l l日3 3次;外敷,1 1次7 7日(用药棉蘸油敷患处)。【注意事项】不可内服。52ppt课件(十)妇科用药益母草膏【处方】益母草浸膏、红砂糖。【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用于瘀血阻滞,月经不词,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g10g,一日1 12 2次。【注意事项】(1)(1)孕妇禁用;崩漏经多、无瘀滞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禁用。(2)(2)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等不宜选用本药。(3)(3)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服用。(4)(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5)(5)各种流产后腹痛伴有阴道出血,服药一周无效者应去医院就诊。53ppt课件乌鸡白凤丸【处方】白毛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蛞(炖)、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鹿角霜。【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用发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丸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孕妇忌用。(2)(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3)(3)患有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4ppt课件(十一)儿科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獠、薄荷、石膏。【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粘,咽喉肿痛及流感见上述症状者。【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1 1岁以内一次6g6g;1 1岁至3 3岁每次6 6l2gl2g;4 4岁至7 7岁一次1212l8gl8g;8 8岁至1212岁,一次24g24g,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感冒初起,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2)1(2)1岁以下应分多次服用。55ppt课件小儿咳喘灵冲剂【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甘草、生石膏、瓜蒌、金银花、板蓝根。【功能与主治】清肺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1010克。每服1 1袋,每日2 23 3次,3 3岁以下小儿酌减。温开水冲服。【注意事项】表虚自汗及气虚咳喘不宜。56ppt课件金银花露【处方】金银花。【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060l20mll20ml,一日2 23 3次。57ppt课件(十二)五官科用药冰硼散【处方】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用法与用量】吹敷患处,每次少量,一日数次。58ppt课件桂林西瓜霜【处方】西瓜霜、硼砂(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患子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颇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用法与用量】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一次适量,一日数次;重症者兼服,一次1 12g2g,一日3 3次。【注意事项】(1)(1)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2)(2)孕妇禁用。(3)(3)脾气虚寒症见大便溏者慎用。(4)(4)注意喷药时不要吸气,以防药粉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呛咳。59ppt课件银黄片【处方】金银花提取物、黄芩素。【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炎。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 24 4片,一日4 4次。【注意事项】(1)(1)脾气虚寒症见大便溏者慎用。(2)(2)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3)(3)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0ppt课件复方草珊瑚含片【处方】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属风热证者。【用法与用量】含服,一次2 2片(小片),每隔2 2小时1 1次,一日6 6次;或一次1 1片(大片),每隔2 2小时1 1次,一日5 56 6次。【注意事项】外感风热无咽喉痛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61ppt课件明目地黄丸【处方】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芩、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6g,小蜜丸一次9g9g,大蜜丸一次1 1丸,一日2 2次。【注意事项】(1)(1)儿童应用时应先到医院检查眼部情况,如无其他眼病方可服用。(2)(2)暴发火眼者忌用,其表现为巩膜充血发红,怕光,流泪,眼屎多。(3)(3)如有迎风流泪,又有视力急剧下降,应去医院就诊。62ppt课件(十三)外科用药风油精【处方】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等。【功能与主治】清凉,止痛,祛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搽患处;口服,一次4 46 6滴。【注意事项】(1)(1)瓶盖宜拧紧,以防药物挥发。(2)(2)孕妇及3 3岁以下儿童慎用。(3)(3)皮肤有烫伤、损伤及溃疡者禁用。(4)(4)外搽后皮肤出现皮疹痛痒者应停用。(5)(5)涂药时注意不要将药误入眼内。63ppt课件三黄膏【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及轻度烫伤。【用法与用量】外用。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或直接涂患处,每隔1 12 2日换药一次。【注意事项】(1)(1)根据病变大小敷贴,敷时不宜过厚。(2)(2)重度烧伤或皮肤破溃患者,不宜用本药。64ppt课件红花油【处方】白油、白樟油、桂叶油、桂醛、松节油、冬青油等。【功能与主治】驱风药。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扭伤,外感头痛,皮肤痛痒。【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搽患处,一日4 46 6次。【注意事项】(1)(1)为外用药,禁止内服。皮肤、黏膜破损者禁用。(2)(2)孕妇禁用。65ppt课件烧伤药膏【处方】黄芩、黄柏、桅子、苦参、大黄、忍冬藤、紫草、地榆、槐角、侧柏、当归、红花、白芷、穿山甲、血余炭、五倍子、蜂蜡、锈粟壳、冰片。【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用于火热毒邪的伤肌肤而见伤处红肿疼痛难忍,或发燎浆水疤,溃烂流津,脂水浸渍。【用法与用量】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或制成油纱条贴敷局部,每日换药1 12 2次。66ppt课件六应丸【处方】丁香、蟾酥、雄黄、牛黄、珍珠、冰片。【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火毒内盛所致乳蛾、喉痹、疖痈疮疡、咽喉类以及虫咬等。【用法与用量】饭后服,一次1010丸,儿童一次5 5丸,婴儿一次2 2丸,一日3 3次;外用,以冷开水或醋调敷于患处。67ppt课件关节镇痛膏【处方】辣椒、片姜黄、肉桂、细辛、生白附、川芎、草乌、独活、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秦艽、当归、川乌、赤芍、红花、青木香、薄荷脑、冬青油、冰片、樟脑。【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经络,症见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关节肿胀等。【用法与用量】外用,将膏药直接贴于患处,两日一次。68ppt课件(十四)皮肤科用药脚气散【处方】荆芥、白芷、枯矾。【功能与主治】燥湿,止痒。用于脚癣所致的趾间糜烂,刺痒难忍。【用法与用量】外用,取本品适量撒于患处。【注意事项】(1)(1)外用散剂,切忌内服,不可人眼、口、鼻等黏膜处。撤药时应视皮损面积大小,以覆盖为度。(2)(2)不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丘疹鳞屑型足癣。(3)(3)使用一周内症状无改善,或趾间糜烂渗水,奇痒难忍者应去医院就诊。(4)(4)患处湿烂渗出,基底鲜红,瘙痒不止者使用本药同时出现恶寒发热,患肢肿胀,色如涂丹,触之灼热,痒痛相间,附近淋巴节肿痛等表现,应去医院就诊。69ppt课件三、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一)药品包装的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以利于药品的运输、贮藏和使用,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2000年3 3月1717日发布了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管理规定,并于20012001年1 1月1 1日起执行。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要求印制,其文字及图案不得加入任何未经审批同意的内容;药品包装内不得夹带任何未经批准的介绍或宣传产品、企业的文字、音像及其他资料。药品的包装分内包装与外包装。70ppt课件1 1、内包装内包装:是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内包装应能保证药品在生产、运输、贮藏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并便于医疗使用。内包装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药品内包装的瓶、塞、盖、纸、盒、塑料袋等容器以及盒内、瓶内填充物应清洁、干燥、封口严密、无渗透、无破损等。包装内一般附有说明书,包装上应贴有标签。71ppt课件2 2、外包装外包装:是指内包装以外的包装,按由里向外分为中包装和大包装。外包装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用不易破损的包装,以保证药品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外包装上必须印有药品名称、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限、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号、体积、重量、储运图示标志、危险物品标志等。药品的每个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72ppt课件(二)药品标签的管理规定药品标签分为内包装标签与外包装标签。内包装标签与外包装标签内容不得超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所限定的内容。文字表达应与说明书保持一致。1 1、内包装标签:内包装标签可根据尺寸大小,尽可能包含药品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贮藏、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标示内容,但必须标注药品名称、规格及生产批号。73ppt课件2 2、中包装标签:中包装标签应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3 3、大包装标签:大包装标签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以及使用说明书规定以外的必要内容,包括包装数量、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等。标签上有效期具体表述形式应为:有效期至x x年x x月。由于尺寸原因,中包装标签不能全部注明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均应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74ppt课件(三)药品说明书的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应包含有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学信息。中药说明书应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品名、汉语拼音)、性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地址、联系电话)等。1 1、批准文号 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的药品的生产文号。它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编定,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为加强药品批准文号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文规范了新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并将已合法生产的药品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另外,进口药品的包装和标签还应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75ppt课件2 2、生产批号生产批号: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生产批号是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3 3、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系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是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药品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时或作用降低或毒性增强,都不能继续使用。判断有效期的方法举例如下:直接标明失效期为:19991999年7 7月3030日,是指可使用到19991999年7 7月2929日。直接标明有效期为:19991999年7 7月3030日,则指可使用到19991999年7 7月3030日。直接标明有效期为:19991999年7 7月,是指可使用到19991999年7 7月3131日。76ppt课件(四)药品专用标识的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非处方药品在其中包装、大包装和标签、说明书上必须印有符合规定的标识;对贮藏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必须在包装、标签的醒目位置和说明书中说明。77ppt课件(五)药品的注册商标和条形码1 1、药品的注册商标药品的注册商标是由文字、字母、数字、图形或其组合而成。是药品的销售包装及其他宣传上专用的标志,也是药品生产者为把自己的产品与他人的同类产品相区别的标志。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注明商标的印制方法是,在药品包装物上的商标名称的右上方,印上一个R R。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10年。78ppt课件2 2、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 条形码:就是在商品包装上打印的一组平行线条,下面配有数字的标记,一般是由一组黑白、粗细间隔不等的条纹组成。这些线条与间隔表示一定的信息,通过一种光电扫描设备,就可以准确的判断该产品的产地、厂家及商品的一些属性。通常数码由1313位数组成,第1-121-12位是产品代码(前3 3位是国别码,如中国是“693693”;中4 4位是制造商号,代表企业,有唯一性;后5 5位是实际产品代码);第1313位是校验码。如: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为其产品感冒清制作的条码,其数字69024019200766902401920076,690690代表中国,24012401代表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9200792007是该厂为感冒清编制的代码,6 6为校验码。79ppt课件80ppt课件81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