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57293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王晶晶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王晶晶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王晶晶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王晶晶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肖倩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肖倩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肖倩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肖倩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难点理解常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解健康传播策略与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运用合适的健康教育理论,针对特定的社区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健康促进理论,针对特定的社区人群,制订合理的社区健康促进计划。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一节概述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录一、基本概念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概念1.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其目的是教育个体和群体建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概念2.社区健康教育(communityhealtheducation)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包括: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意识,培养居民的健康责任感增进居民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居民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利用社区的保健服务资源减低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概念3.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其中,教育是指健康教育,环境包括对健康教育能产生有效支持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政治环境的总和,而支持包括政府的承诺、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等各个系统。健康促进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调健康教育与支持性环境的整合,重点解决社会动员、社会倡导和相关部门协调问题。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概念4.社区健康促进(communityhealthpromotion)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生活方式与社会的影响,降低本地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而进行的活动。社区健康促进的构成要素包括健康教育以及一切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政策、组织、经济等支持系统。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转变阶段模式健康促进相关理论格林模式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1.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知信行模式是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的简称,其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知”是指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信”是指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行”是目标,是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过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1.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从知识转化到行为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1.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态度的转变是行为转变的前提和关键,要转变行为必须先转变态度。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信息的权威性传播的效能“恐惧因素”行为效果和效益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健康信念模式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阐述了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心理活动。该理论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包括个人感知、修正因素和行动的可能性三部分,其核心为感知威胁、知觉益处与障碍。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1)感知疾病的威胁:即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对疾病易感性、严重性的感知程度越高,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perceivedsusceptibility):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可能性的判断。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perceivedseverity):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还包括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影响。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即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则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perceivedbenefitsofaction):人体对采纳行为后可能产生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收益。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perceivedbarriersofaction):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将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推断。包括行为的复杂性、花费的时间、经济负担的轻重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评价和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效能可以通过4种途径产生和提高:自己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经验来自他人的间接经验口头劝说情感激发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4)提示因素(cuestoaction):指诱发健康行为产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宣传,医师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同事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的经历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5)其他因素:人口学因素:指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压力、同伴影响等结构性因素:如个体所患有的疾病及其对健康的认识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3.行为转变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行为的变化是一个连续、动态、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强调个人的决策能力在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影响。该模型由四部分构成:变化阶段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决策平衡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3.行为转变阶段模式(1)变化阶段: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3.行为转变阶段模式(2)变化过程:人们在行为转变过程中常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包括认知层面的6种行为和行为层面的4种行为。认知层面提高认识 情感唤起自我再评价 环境再评价自我解放 社会解放行为层面反思习惯强化管理控制刺激求助关系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相关理论3.行为转变阶段模式(3)自我效能:决定自我效能的因素不仅来自行为者的内心和能力,有时也来自其客观条件,如社会支持等。(4)决策平衡:指个人对改变行为的利益和代价的权衡决策平衡应用在行为转变阶段的早期效果更好,特别是帮助病人从有意识阶段向准备阶段过渡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格林模式是当前最有代表性,应用也最广泛的健康促进诊断与评价模式,将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分为2个阶段,9个步骤:2个阶段9个步骤PRECEDE阶段,即评估阶段PRECEDE(predisposing,reinforcing,and enabling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由在教育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的英文首字母排列而成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PROCEED阶段,即计划实施和评价阶段PROCEED(policy,regulatory,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由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实施计划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1)社会诊断(socialdiagnosis):包括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评价两方面。生活质量受社会政策、社会服务、卫生政策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社会环境评价包括对社会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卫生服务系统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性、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和对健康投入情况的评价。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2)流行病学诊断(epidemiologicaldiagnosis):包括威胁社区人群生命与健康的主要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健康问题的易感人群及其分布特征;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域、季节、持续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哪些干预措施最为敏感;可能获得的预期效果等,为确定干预重点和目标人群提供依据。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3)行为与环境诊断(behavioralandenvironmentaldiagnosis):确定导致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和环境因素,通过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能够确定为干预目标的行为和环境。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4)教育与组织诊断(educationalandorganizationaldiagnosis):明确特定的健康行为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资源情况确定优先目标,明确健康促进干预的重点。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倾向因素(predisposingfactor)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强化因素(reinforcingfactor)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5)管理与政策诊断(administrativeandpolicydiagnosis):包括制订和执行计划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支持健康促进计划的资源以及条件(如人力、时间等),有无进行健康促进的机构及其对健康促进的重视程度,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健康促进项目开展的支持程度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6)实施计划(implementation):按照已制订的计划执行、实施健康促进各项活动。实施过程包括事先制订工作时间表,做好充分的准备,组建实施项目的组织机构,并组织和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配置必要的健康教育设备和材料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7)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在实施健康促进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各项活动的执行情况,教育对象的参与情况及满意度,项目资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相关组织间的沟通情况,项目档案、资料的记录和留存情况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促使健康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8)效应评价(impactevaluation):对健康促进所产生的影响及短期效应进行及时的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干预对象的知识、态度、信念等的转变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9)结局评价(outcomeevaluation):当健康促进活动结束时,按照计划检查是否达到长、短期目标,重点是长期目标。评价健康促进是否促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常用评价指标有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1.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MODEL)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2.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modelsofhealthpromotion)该模型认为,促进健康应以对各种环境和个人因素间的相互动态作用的理解为基础,强调将社会文化、政策和物质环境结合到行为改变和健康教育项目之中,从而鼓励和支持人们做出健康的选择并采取健康的行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多元性。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2.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1)该模型对环境的划分与理解:该模型将影响人们行为与健康的环境分为相互作用的四个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相关理论2.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2)该模型的应用原则:考虑环境因素的多层性考虑环境因素的多维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多层次进行健康干预多种模型的联合应用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二节社区健康教育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录一、健康教育策略和形式二、社区健康教育程序三、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特点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回顾:健康教育的概念。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护理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其核心是促使社区个体和群体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策略和形式(一)健康教育策略1.健康传播策略传播(communication):意为“共同分享”。是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健康传播(healthcommunication):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获取、制作、传递、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健康传播策略(1)传播的分类: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又称为人的内向传播,指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是个体最基本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群体传播(groupcommunication):是指组织以外的一般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同伴教育就是群体传播活动的典型形式。(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健康传播策略(1)传播的分类:组织传播(organizatinalcommunication):是指以结构顺序严密、有明确目标和制度、具有严格分工和统一指挥的管理体系的社会结合体为信息传播主体的传播形式。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健康传播策略(2)传播模式(commnicationconstruction):是指为了研究和了解传播对象,采用简化且具体的图解模式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模式包括以下3种: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7W模式与情境传播健康传播模式(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传播现象包括5个部分,须回答5个问题(5W)(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传播模式2)7W模式与情境传播强调了(社会)情境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传播模式3)健康传播模式强调了专业人员、服务对象、其他重要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是包含一定内容信息的健康交流过程,强调参与者对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反馈。人与信息的互动是持续不止的动态过程。健康传播发生的环境影响参与者数量及互动效果。(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环境策略即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条件,使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意愿得以实现。环境策略的作用对象是影响行为最终促成的重要因素。3.政策策略从促使健康行为的实现与促进健康行为的维持两方面入手,作用于人群的健康行为。4.社区动员以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使个体、家庭、社区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团队协作各类专业人员发挥特长与能力、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专长,能够促进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早日实现。(一)健康教育策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形式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印刷资料:说出你所知道的印刷内容播放音像材料:举例你所观看过的音像内容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选择适合的健康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教育任务内容健康教育形式要求健康教育实施环境健康教育对象需求学习记忆效果规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健康教育方法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见健康教育方法比较方法优点局限1.语言教育法简便易行?2.文字教育法内容系统、可重复?3.形象教育法直观、便于理解?4.实践教育法便于掌握技巧?5.电化教育法?制作难、硬件要求高6.民间传统教育法?7.综合教育方法?8.健康教育处方权威、规范限制对象、内容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思考阅读下图(学习记忆形成效果图)传达的信息内容,说一说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社区健康教育程序社区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程序的理论基础是护理程序,其内容步骤分为健康教育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部分。在健康教育程序的应用过程中,还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社区健康教育评估1.评估内容(1)教育对象:一般知识生活方式学习能力:文化程度、学习经历、认知与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态度及心理压力健康知识水平(2)教育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3)医疗卫生服务资源(4)教育者:教育者的能力、教育水平和经验、工作热情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评估方法(1)直接评估法:观察法焦点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座谈会法(2)间接评估法:文献分析法查阅资料法流行病学调查法(一)社区健康教育评估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社区健康教育诊断1.作出诊断5个步骤:(1)分析资料,列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2)分析健康问题对教育对象的健康构成威胁的程度。(3)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可利用的资源。(4)挑选出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改善或解决的问题。(5)找出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行为、环境和促进行为改变的因素。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确定优先项目选择原则:人群迫切需要特殊群体具有的特殊需求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获得最佳效果此外,还应在尊重教育对象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的紧迫性及现在可利用的健康教育资源,根据其重要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排列并确定优先项目。(二)社区健康教育诊断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社区健康教育计划1.制订计划应遵循6个原则目标性、整体性、前瞻性、弹性、可行性、参与性。2.设置目标根据任务内容可分为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健康目标和政策环境目标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目标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谁可以成为健康教育者?4.确定教育内容一般可划分为一般性教育、特殊性教育、卫生管理法规教育3大类。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确定。同时应考虑不同信息传播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注重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优势互补。6.明确实施时间和地点根据健康教育项目的目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方法,健康教育地点可灵活选定,实施同一健康教育项目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地点。(三)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需对12年级小学生进行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请初步制订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及实施地点。思考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四)社区健康教育实施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1.组织2.准备(1)制订实施工作表:包括每一项活动的具体内容、工作范围、活动应达到的指标、具体负责人员,以及所需经费、设备和资源等。(2)健康教育实施人员培训:包括受训人员的参与时间和地点,培训的内容及各部分时间的分配、培训方法等。(3)准备必要的物资。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四)社区健康教育实施3.质量控制包括监测活动的进度、内容、数量、范围是否与计划一致,经费使用是否规范,以及目标人群的参与度、满意度和认知、行为变化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五)社区健康教育评价1.过程评价指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着重关注项目活动是否按照计划实施,同时担负着修正与优化计划、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责任。2.近期效果评价是指评估健康教育使目标人群所产生的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3.远期效果评价是评估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实施对目标人群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特点社区健康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健康人群:主要侧重卫生保健知识与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其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帮助其增进健康和维持健康。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特点高危人群:应将预防性教育作为重点,帮助他们了解疾病危险因素,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技能,学会疾病的自我检查与健康的自我监测,纠正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积极消除隐患。患病人群:应着重引导其学习疾病康复知识,提高其遵医行为,促进其自觉进行康复锻炼,尽可能减少残障、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特点教育评估:该群体在此时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发展特点。该群体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教育内容:预防性的保健指导,常见健康问题的辨别及应对知识、技能。教育形式与方法:以形象化教育法为主,结合语言教育法、电化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等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应主题突出、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老年人健康教育特点教育评估:由于衰老引发的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该群体认知特点。教育内容:饮食、运动、心理和慢性病管理,特殊需求或特定健康问题。教育形式与方法:采用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健康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标语、宣传栏、传单、广播、电视、健康教育讲座等)或深入交谈、个别咨询、小组座谈等方法。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特点教育评估:对疾病现有症状的控制,以及并发症、复发症和后遗症的预防知识与技能。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相关健康指标的自我监测,合理用药,疾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疾病危象的辨识及其应对,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等。家庭成员对疾病知识、照顾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特点教育形式与方法:采取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供科普读物,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提供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视频等,结合个性化交谈、家庭访视教育、同伴教育、个案管理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节社区健康促进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录一、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规划三、社区健康促进常用工作方法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回顾:第一节内容中已学到的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所负的责任。也是指以健康教育、组织、立法、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对健康有害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1.制订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内涵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将健康问题提到各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议事日程上,要求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是使整体人群能够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2.创造支持性环境健康促进必须创造安全的、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人群认识自身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社区人群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体和社区的健康发展。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中的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各部门共同协作,建立一个有助于社区健康发展的卫生保健系统。(一)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实施策略(1)倡导(advocacy):主要强调针对政策决策者,促进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制定并出台。(2)赋权(empowerment):开展社区及其人群的能力建设,增强其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术,激发社区和个人的潜能,最终使个体、家庭与社区具备担负起各自健康责任的能力,并付诸行动。(一)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实施策略(3)协调(mediation):使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及个人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并能相互支持与配合,关注到各自的利益与行动,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努力实现维护和增进社会健康的共同目标。(4)社会动员(socialmobilization):主要对象包括社区、个人以及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以远大的目标感召人们,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满足来打动人们,促使各方积极行动,产生切实成效。(一)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的任务1.开展政策倡导,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与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2.提高个体、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鼓励积极的健康投资,促使个体、家庭和社区承担其健康责任。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的任务3.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对群众提供健康信息,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其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在面对健康相关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选择的能力。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以促进健康公平。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的任务4.开展广泛地社会总动员,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与政府、社团、非政府组织、私营业主沟通对话,建立广泛的健康联盟和支持系统,努力协作,逐步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5.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职能和任务,使之真正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并重。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规划(一)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1.明确社区需求(1)社区需求评估(2)社区需求诊断根据主、客观指标进行社区需求诊断。客观指标包括:社会指标,卫生政策指标、卫生保健指标、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家庭结构功能、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环境指标,地理地貌、气候特征、交通状况、居住密度、居民饮用水及空气质量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规划(一)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1.明确社区需求(1)社区需求评估(2)社区需求诊断主观指标是指社区人群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如生活适应度、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此外,流行病学指标可作为诊断辅助指标。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2.确定优先项目选择社区影响范围大、社区人群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在众多健康需求中确定优先解决项目的评价标准包括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节约性和社会效益。3.制订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在执行某项健康促进规划后应达到的远期影响与效果,通常不要求可测量。具体目标是指为了达到总目标所要实现的具体效果,应是明确、可测量的指标,且具体测量方法应为社区人群与护士共同决定。4.制订干预策略首先应明确需要干预的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可采用SCOPE模式作为实施工作的指导,包括5个环节:(1)实施工作时间表(schedule):实施规划的核心(2)控制实施质量(controlofquality)(3)建立实施组织机构(organization)(4)组织和培训实施人员(person)(5)配备所需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equipmentandmaterial)项目检测和质量控制是健康促进规划取得成功的保障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1.评价内容(1)健康文化评价:包括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动机、行为意图、个人保健技能和自我效能。(2)社会行动和影响力评价:包括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社区规范和公众意见。(3)健康公共政策和组织改革:包括政策、法规、资源分配、组织改革、文化和行为。(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评价:包括食物选择的可用性、活动与锻炼、违禁药品滥用、吸烟、酗酒、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对危险因素保护的比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1.评价内容(5)有效的健康服务评价:包括提供预防性服务、服务的可及性、社会和文化的适宜性。(6)健康环境评价:包括限制获得烟草、酒和违禁品,为青少年和老年人群提供良好环境,远离暴力和毒品。(7)社会结果评价:包括生活质量、功能的独立性、社会支持网络、辨别能力和公平。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1.评价内容(8)健康结果评价:包括降低发病率、残疾率,可避免的死亡率、社会心理承受力和生活技能。(9)能力建设结果评价:包括可持续性的测量、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2.评价类型(1)形成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在健康促进规划开始之前对社区进行的需求、政策、环境、资源评估,其目的是使规划更符合社区人群实际情况。多发生在项目规划的设计阶段,也可延续至规划的实施阶段。方法有文献回顾、查阅档案资料、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目标人群调查、现场观察、试点研究等。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2.评价类型(2)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是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了解各项活动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存在缺陷,应该如何改进等。包括对健康促进执行者、参与健康促进组织、健康促进政策与环境的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项目活动执行率;干预活动覆盖率;干预活动暴露率;有效指数;干预目标人群满意度;活动经费使用率等。过程评价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和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2.评价类型(3)效果评价(effectivenessevaluation):是测量干预活动的效果。包括近期效果评价(impactevaluation)和远期效果评价(outcome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又称为结局评价。常用近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流行率,以及环境、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改变。远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描述健康状况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人格、抑郁等的变化)和疾病与死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平均寿命等),以及生活质量测量指标(生活质量指数、日常活动能力指数、生活满意度指数等)。常用方法为人群抽样调查或半定量调查。当研究目标较局限时,也可开展普查。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2.评价类型(4)总结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是对整个规划的总结性概括,通常综合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成本-效益核算和各项干预活动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有必要重复、改善或终止该规划的结论。总结评价常通过质、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社区健康促进常用工作方法(一)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评估方法1.开展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重点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工作形式,动态评估并记录社区人群健康发展变化。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调查研究方法(1)定量调查(2)定性调查(一)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评估方法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1.自我导向学习法是指个体以个人责任为出发点,主动诊断自己的健康需求,形成学习目标,应用社区资源选择、安排、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达到自我实现健康目标的学习方法。自我导向学习法强调学习者自发地进行自我负责的学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必要时给予协助。此法适用于居民社区、功能性社区等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职业病等的健康促进教育活动。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2.同伴教育同伴是指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生活状况、共同经历、经验,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也可以是具有同样生理特点、行为特征的人。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就是以同伴关系为基础开展的健康信息交流与分享活动。通过向同伴们讲述自身经历、分享体会,唤起其他同伴共鸣,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态度、观念,乃至行为。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3.演讲演讲作为信息传播的常用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突出优势,对场地、设备无较高要求。演讲者可对个体、群体听众进行演讲,通过准确传递信息、传播健康知识,引起听众共鸣,从而动员与激发听众的行动。演讲者通常为健康领域专家,通过对社区人群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慢性病与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来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4.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乃至全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利用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充分运用了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实施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干预3个基本步骤。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小结1.健康促进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调健康教育与支持性环境的整合,重点解决社会动员、社会倡导和相关部门协调问题。而社区健康促进包括社区健康教育及一切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政策、组织、经济等支持系统。2.目前应用较多的健康教育理论模式包括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行为转变阶段模式;应用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理论包括格林模式和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小结3.要实现改变行为的目标,首先要使个体与群体掌握健康相关知识,选取正确的健康传播方法、根据健康教育对象需求设定教育内容最为重要。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