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55861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v【学习目标】v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v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进展。v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v4符号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v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必要性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v掌握理论的意义意义:v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v第二,可以对后续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v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v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v一、刺激一、刺激-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强化理论)强化理论)v(一)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一)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v(二)理论要点(二)理论要点v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v1.桑代克的主要理论v桑代克桑代克进行了饿猫逃出迷龙实验,并提出动物学习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的三大规律。v(1)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即使用律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失用律。v(2)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v(3)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v2.斯金纳的主要理论v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v3.应用v联结理论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二、模仿论二、模仿论v(一)代表人物:米勒、道拉德(一)代表人物:米勒、道拉德v(二)理论要点(二)理论要点v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v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v(三)应用v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v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三、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v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v(一)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斯特v(二)理论要点v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v1.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v(1)对信息的注意;v(2)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象和言语符号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v(3)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v(4)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v2.观察学习论相比经典的联结说的新进展v(1)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v(2)发展了“强化”的概念。v3.班杜拉的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v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它们是交互决定的。v(三)应用v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电视中的消极影响的问题。四、社会交换理论四、社会交换理论v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v(一)代表人物:霍曼斯v(二)理论要点v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量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v2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社会交换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v3分配公平原则。亚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v(三)应用v由社会交换理论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理论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理论v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v(一)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一)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等。等。v(二)理论要点(二)理论要点v格式塔理论是格式塔理论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v“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v认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v格式塔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作出的。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v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v(一)代表人物:勒温v(二)理论要点v1.场论v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和知觉运动区域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PLS),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v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遇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v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提出了一个行为公式:vB=f(P,E)=f(PLS),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v2.群体动力学v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vv认知相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v麦克盖尔(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麦克盖尔认为认知相符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使之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v(一)一致性理论v“一致性理论”也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v1.代表人物: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v2.理论要点v(1)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的关联:v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v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v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v2.态度调整的特点:v人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地意识到。v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v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v(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v1.理论要点v“认知-感情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有关信息影响着对此人或事物产生的情感。因情感改变而使认知有所改变,是人倾向于减少平衡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v(三)其他认知相符理论v包括费斯廷格(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海德(1958)和纽科姆(1961)的“平衡理论”,海德和凯利(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v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v精神分析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856-1939)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v(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v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潜力“里比多”驱使人去追求快感。人在婴儿期是服从快乐原则的;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本能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本能欲望常被压抑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或称潜意识,潜伏在深层中。它不能通过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中来,表现出抵抗,有时往往以梦的伪装形式再现,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正常人所具有的行为。v(二)后期理论v1.本能理论v认为人有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死亡本能表现为求杀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当这种侵犯受到挫折时,就表现为一种向内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v2.人格结构的理论v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v(1)本我或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储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通过自我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v(2)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v(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v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此个人就会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适应周围环境。如果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v(三)阿德勒的向上意志补偿说v此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性,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内驱力。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而产生自卑感,就可能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而设法努力改变,还有可能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但也常有消极作用。v阿德勒的“补偿”说具有更明显的社会性。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内驱力。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但也常有消极作用。v(四)评价v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在于它单纯以性或其它本能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而没有考虑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其论说特别是泛性论有不少主观色彩,也是需要清理的。但它对潜意识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启发。二、新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学派别二、新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学派别v新精神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v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v(一)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v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v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与情爱的家庭中,会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导致基本焦虑。这种焦虑若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成为神经性的焦虑。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采取许多防御策略,出现“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用以掩饰真正的自我。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她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因此也是可防治的。v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她还从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因素。v2.评价v霍妮的理论已经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其理论的不足在于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社会变革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二)埃里克森的(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v1.理论要点v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v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v这八个阶段分别是:v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v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最有影响的人是母亲或类似母亲的人。v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v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希望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v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幼儿期)。v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最多的是家庭。v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v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v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v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v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v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岁-30岁左右)。v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v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v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v8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v任务:达到完善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v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v2.评价v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其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不仅是一种发现,且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似未交待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作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人的意识、高级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因此依然没有突破新精神分析的框架。此外,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依蒂普斯情绪说的翻版)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都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或不当之处。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v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WSchutz,1958)这个理论有几点主要的设想:v(一)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v1.包容需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群体的需要;v2.支配需要-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v3.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v(二)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v人际需要早期满足的不同性质与后来表现的行为方式存在的关系:v1包容需要的情况:v未满足低社会行为;过分满足超社会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社会行为。v2支配需要的情况:v适当控制民主型的行为方式;过分控制或控制不足专制或拒绝型的行为方式。v3感情需要的情况:v未满足低个人行为;过分满足超个人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个人行为。v(三)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类型vl主动包容型(eI)-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v2被动包容型(WI)-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蔬离他人者。v3主动支配型(ec)-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者。v4被动支配型(wc)-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v5主动感情型(eA)-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v6被动感情型(wp)-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淡、厌恶等情绪者。v(四)相容v两个人在一起,或个人在群体中能协调地工作或生活,就是相容。它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v舒茨认为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v1互换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三种需要(包容,支配,感情需要)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便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不相容的程度决定于总和上的差别度。v2发动的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一个人发生互补。v3交互的相容,指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五)关于群体的形成与瓦解(五)关于群体的形成与瓦解v1.群体的形成v群体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即通过沟通,每一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群体;而后过渡到责任与权力的分配,确定谁当领导者;最后要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等现象。v2.群体的瓦解v群体瓦解时,先是情绪依恋性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是众人纷纷脱离群体。v(六)评价v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它应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新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v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是带有社会学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v代表人物:米德、杜威、詹姆士、库利、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一、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一、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v(一)基本观点v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如动作、形相、言词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唯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并有心智。v1人的心智(mind)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v2自我(self),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是由主我(I)和客我(me)所组成。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主我导致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客我导引行为去适合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v3社会(society),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个人又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v(二)评价v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某些主观臆测,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二、角色理论二、角色理论v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v代表人物:莫雷诺、林顿、纽康姆、萨宾和戈夫曼等。v(一)角色与角色理论v“角色”一词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而所谓“角色理论”则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v(二)角色地位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的影响v1.角色期望与角色获得v角色期望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v角色获得一个人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象自我”(库利用语),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获得”。v2.角色扮演v人们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也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这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v3.角色冲突v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所具有的地位、身份与角色之间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所感到的冲突。v角色间冲突一个人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就叫做角色间的冲突。v角色内的冲突是指一个人的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时的冲突叫做“角色内的冲突”。v(三)角色理论的应用v角色理论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领域,如解决职业训练、家庭人际和睦及教育培养等方面的行为问题。其中使用得较多的是为莫里诺在1960年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所谓“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v(四)角色理论的评价v角色理论部分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部分真实关系和某些辩证因素。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在做戏,也不是单纯地为不知道由谁而创作的“剧本”来扮演角色,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真实地参与社会活动,并且能够主动地改变或选择自己的角色地位并自觉地塑造着自己的人格。所以,角色理论在这一方面的解释相对片面。三、参照群体理论三、参照群体理论v参照群体理论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v代表人物:有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v(一)参照群体的含义v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v(二)参照群体的分类v1.现实的参照群体和思想上的参照群体。v2.会员群体和外部群体。v3.大的参照群体与小的参照群体。v4.肯定性参照群体和否定性参照群体。v(三)参照群体的作用v凯利(1952)认为它有两种主要作用: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v1.规范作用,是指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称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v2.比较评价作用,是指个体借助它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v(四)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v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后者更有威信。v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v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v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v(五)评价v开展参照群体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个体动机或态度、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目前进行实验还不多,问题多于答案。特别是脱离开历史与经济结构,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仅归结为人际关系或人与群体的关系则过于偏窄而有局限性。五、如何看待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四大流派v(一)从学术性上看v各种理论各有长处。比如,它们都抓住一个侧面对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的发生和机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也都存在某些缺失或各自的片面性。特别是,各种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宏观社会中历史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对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要摆脱各种理论的局限性,保持宏观的意识,在微观范围内不抱偏见地、有选择地运用它们去探索社会环境(群体)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v(二)从哲学观上看v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特别是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特色,然而往往带有形而上学特色,因为它们不重视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探索;而认知学派(包括场论)和精神分析学派与之相反,它们重视认知、意识、动机和心理空间的探索,并带有一定的辩证性,然而也或多或少带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v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对上述四大学派理论进行有扬弃的继承、加以改造,以建立我们自己的社会心理学新理论。第五节第五节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新进展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新进展v一、公正理论一、公正理论v公正理论试图探明这样三个问题:公正的要素是什么?人们如何感知到不公正?人们如何对感知到的不公正作出反应?v(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v20世纪60年代,亚当斯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对报酬分配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公平理论。该理论的要点是,人们是在比较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和所得,参照其他人的投入和所得而产生公平或不公平感,并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该研究开启了公正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公正理论的基础。v(二)分配公正理论v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质疑公平理论的普适性,认为公平只是组织中分配的一种价值观。为了有别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研究者们使用了公正概念,将新的理论发展称为分配公正理论。分配公正理论关注的是分配的原则而非结果。v(三)分配公正理论的应用v分配公正理论又引发了对管理程序问题的研究。分析揭示管理中实际奉行的原则的研究称为政策揭示。v近些年来,公正研究又扩展到探索组织中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产生了互动公正概念。v二、地位建构理论二、地位建构理论v地位建构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符号互动理论,不过它直接的理论母体是期望状态理论。地位建构理论试图解释人们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如何发展,并如何为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广泛共享。v地位建构理论聚焦于具有社会差别的不同人相遇时行为的局部情境。局部情境是地位建构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地位信念产生、传播、中断或维持的社会“工厂”。局部情境的相遇为参与者们创造了一种经历,诱导他们形成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信念的持有者再将这种信念传授给他人,并遵从这种信念对待其他人。v三、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v要素理论是从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社会关系的理论,以预测和解释各种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要素理论认为利益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v(一)要素理论的分析往往以两个行动者为中心,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型。v两个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v1.交换关系双方之间都是正性联系;v2.威压关系属正性联系;v3.冲突联系双方都是负性联系。v这种社会关系对社会的意义就是社会结构。v(二)要素理论还包含两个动态过程:v1.行动者决策并行动的过程;v2.行动者试图改变社会结构的过程。v行动者的决策遵循两个基本原理:v1.1.理性原理理性原理指任何行动者个体只有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获益,而且比在其他可能的社会关系中获益更大,这种社会关系才会建立。v2.2.等阻抗原理等阻抗原理指行动双方都想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最大利益,同时每个行动者又有阻挠对方获得利益的倾向。四、正统性理论四、正统性理论v权力控制着资源分配,决定着奖惩!权力控制着资源分配,决定着奖惩!正统性理论试图解释的三个问题是:权力正统性过程的本质本质是什么?权力正统性的结果结果是什么?导致权力正统性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和条件是什么?v其基本观点如下:v(一)从对权威结构的理解人手,阐述正统性过程的本质。v(二)探讨合法化、正当性、授权及接受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些交互作用怎样影响权威的稳定性和权力的规范化。v(三)一个正当的权威结构必须建立在广泛接受的标准、价值观、信念、目标或者程序的基础上。五、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差异v从以上介绍的几个理论可以感受到,社会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问题的视角、理论范畴以及方法论方面都有问题的视角、理论范畴以及方法论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明显的差异。v(一)研究目的v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为社会学理论的需要服务的。它们的目的是为社会学家理解和解释“社会中的人”。反观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则是为了理解和解释“人的社会性”。v(二)研究视角v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都很宏观,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更为微观。v(三)研究的理论范畴v态度在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却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找不到它;对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来说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如社会结构、地位等,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则很少使用。v(四)研究的方法论v既有共同之处,如都强调实证研究检验理论假设,也有某些不同之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比较重视描述性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多为相关关系的论证,因此注重统计分析技术的应用。vEnd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