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章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441765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2.3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2.2移动信道的特征移动信道的特征2.1无线电波传播机制无线电波传播机制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4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2.3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2.2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1 1无线电波传播机制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1.1.电波传播方式电波传播方式无无线线电电波波从从发发射射机机天天线线发发出出,可可以以沿沿着着不不同同的的途途径径和和方方式式到到达达接接收收天天线线,这这与与电电波波频频率率和和极极化化方方式式有有关关。f f30MHz30MHz时,典型的传播路径如图时,典型的传播路径如图2-12-1所示。所示。图图2-1 2-1 电波传播典型路径电波传播典型路径第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1无线电波传播机制图无线电波传播机制图2-1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从从发发射射天天线线直直接接到到达达接接收收天天线线的的电电波波称称为为直直射射波波,也也称称为为视视距距传传播播(Line Line Of Of SightSight,LOSLOS),它它是是VHFVHF和和UHFUHF频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段的主要传播方式;的电波经过地面反射到达接收机,称为地面反射波;的电波经过地面反射到达接收机,称为地面反射波;的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称为地表面波。的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称为地表面波。除除此此之之外外,在在移移动动信信道道中中,电电波波遇遇到到各各种种障障碍碍物物时时会会发发生生反反射射、绕绕射射和和散散射射现现象象,称称为为非非视视距距传传播播(None None Line Line Of Of SightSight,NLOSNLOS),它它们们与与直直射射波波发发生生干干涉涉,导导致致多多径径衰衰落落现现象象。而而在在非非均均匀匀介介质质中中传传播播时时会会产产生生折折射射现象,折射现象会直接影响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现象,折射现象会直接影响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第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从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电从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电2.2.直射直射直射波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自由空间传播直射波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的传播条件。在这种理想空间中,电磁波的能量不想的传播条件。在这种理想空间中,电磁波的能量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存在电波的反射、折射、绕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存在电波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陆地传播环境中,满足如下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陆地传播环境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的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 r和相对导磁率和相对导磁率r r都等于都等于1 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略不计。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略不计。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直射第直射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即即使使电电波波在在自自由由空空间间里里传传播播,由由于于辐辐射射能能量量的的扩扩散散,经经过过一一段段路路径径传传播播之之后后,能能量量仍仍会会受受到到衰衰减减。由由电电磁磁场场理理论论可可知知,若若各各向向同同性性天天线线(亦亦称称全全向向天天线线或或无无方方向向性性天天线线)的的辐辐射射功功率率为为P PT T W W,则则距距辐辐射射源源d d(单单位位m m)处的电场有效值处的电场有效值E Eo o为:为:(2-12-1)磁场有效值磁场有效值H H0 0为:为:(2-22-2)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即使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经过一段路径传即使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经过一段路径传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S S为:为:(2-32-3)若用发射天线增益为若用发射天线增益为G GT T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则上述公式应改写为:则上述公式应改写为:(2-42-4)(2-52-5)(2-62-6)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S为:第为: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接接收收天天线线获获取取的的电电波波功功率率等等于于该该点点的的电电波波功功率率密密度度乘乘以以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即: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即:PR=SAR(2-72-7)式式中中,A AR R为为接接收收天天线线的的有有效效面面积积,它它与与接接收收天天线线增增益益G GR R满足下列关系。满足下列关系。(2-82-8)式中,式中,2/42/4为各向同性天线的有效面积。为各向同性天线的有效面积。由式(由式(2-62-6)式()式(2-82-8)可得)可得(2-92-9)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的有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的有当当收收、发发天天线线增增益益为为0dB0dB,即即当当G GR=R=G GT=1T=1时时,接接收天线上获得的功率为:收天线上获得的功率为:(2-102-10)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 Lfsfs为为(2-112-11)以以dBdB计,得:计,得:(2-122-12)或或 :(2-132-13)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当收、发天线增益为当收、发天线增益为0dB,即当,即当GR=GT=1时,接收时,接收3.3.反射反射当电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如果当电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如果界面尺寸比电波波长大得多,就会产生镜面反射。电界面尺寸比电波波长大得多,就会产生镜面反射。电磁波反射发生在不同物体界面上,如地球表面、建筑磁波反射发生在不同物体界面上,如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主要因素。物和墙壁表面。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主要因素。(1 1)平滑表面的反射)平滑表面的反射假定反射表面是平滑的,即所谓理假定反射表面是平滑的,即所谓理想介质表面。在考虑地面对电波的想介质表面。在考虑地面对电波的反射时,按平面波处理,即电波在反射时,按平面波处理,即电波在反射点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反射点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2-22-2所示。所示。图图2-2 2-2 平滑表面的反射平滑表面的反射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3.反射图反射图2-2平滑表面的反射第平滑表面的反射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移动信道的传播特不同界面的反射特性用反射系数不同界面的反射特性用反射系数R R表征,它定义为反射表征,它定义为反射场强与入射波场强的比值,场强与入射波场强的比值,R R可表示为可表示为(2-142-14)式式中中,|R R|为为反反射射点点上上反反射射波波场场强强与与入入射射波波场场强强的的振振幅幅比,比,代表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相移。代表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相移。水水平平极极化化波波和和垂垂直直极极化化波波的的反反射射系系数数R Rh h和和R Rv v分分别别由由下下列公式计算:列公式计算:(2-152-15)(2-162-16)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不同界面的反射特性用反射系数不同界面的反射特性用反射系数R表征,它定义为反射场强与入射表征,它定义为反射场强与入射式中,式中,c c是反射介质的等效复介电常数,它与反射介是反射介质的等效复介电常数,它与反射介 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r r、电导率、电导率 和工作波长和工作波长有关,即有关,即 c c=r rj60j60 (2-172-17)电电磁磁波波的的极极化化方方式式可可分分为为线线极极化化、圆圆极极化化和和椭椭圆圆极极化化等等 对对于于地地面面反反射射,当当工工作作频频率率高高于于150MHz150MHz(2m2m),110111,R ReeR Ro o。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即当。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即当d dn n/d/dh h4104108 8(1/m1/m)时,等效地球半径系数)时,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k=4/34/3,等效地球半径,等效地球半径R Re=8 500kme=8 500km。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径地球等效半径”来表来表大大气气折折射射有有利利于于超超视视距距的的传传播播,但但在在视视线线距距离离内内,因因为为由由折折射射现现象象所所产产生生的的折折射射波波会会同同直直射射波波同同时时存存在在,从而也会产生多径衰落。从而也会产生多径衰落。(3 3)视线传播极限距离)视线传播极限距离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可由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可由图图2-52-5计算,假定天线的高度分计算,假定天线的高度分别为别为h ht t和和h hr r,两个天线顶点的,两个天线顶点的连线连线ABAB与地面相切于与地面相切于C C点。点。图图2-5 2-5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视线传播极限距离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大气折射有利于超视距的传播,但在视线距离内,因为由折射现象大气折射有利于超视距的传播,但在视线距离内,因为由折射现象设设发发射射天天线线顶顶点点A A到到切切点点C C的的距距离离为为d d1 1,由由切切点点C C到到接接收收天天线线顶顶点点B B的的距距离离为为d d2 2,考考虑虑到到地地球球等等效效半半径径远远大大于天线高度,于天线高度,d d1 1和和d d2 2可近似为:可近似为:(2-282-28)由由式式(2-272-27)和和(2-282-28)可可得得,视视线线传传播播的的极极限限距距离离d d为:为:(2-292-29)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将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将R Re=8500kme=8500km代入式(代入式(2-2-2929)得)得(2-302-30)式中,式中,h ht t、h hr r的单位是的单位是m m,d d的单位是的单位是kmkm。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设发射天线顶点设发射天线顶点A到切点到切点C的距离为的距离为d1,由切点,由切点C到接收天线到接收天线5.5.绕射绕射 在实际的移动环境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在实际的移动环境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传播路径上存在山丘、建筑物、树木等各种障碍物,传播路径上存在山丘、建筑物、树木等各种障碍物,无线电波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会发生绕射,其所引起无线电波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会发生绕射,其所引起的电波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的电波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1 1)菲涅尔区的概念)菲涅尔区的概念绕射现象可由惠更斯绕射现象可由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来解释,即菲涅尔原理来解释,即波在传播过程中,行进中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波在传播过程中,行进中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来形都可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面)。绕射由次级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面)。绕射由次级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5.绕射绕射第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阴影区绕射波场强为围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阴影区绕射波场强为围绕阻挡物所有次级波的矢量和,如图绕阻挡物所有次级波的矢量和,如图2-62-6所示。所示。图图2-6 2-6 惠更斯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菲涅尔原理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阴影区绕射波场强为围绕阻挡物所有次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阴影区绕射波场强为围绕阻挡物所有次设发射天线设发射天线T T为一个点源天线,接收天线为为一个点源天线,接收天线为R R。发射电。发射电波沿球面传播。波沿球面传播。TRTR连线交球面于连线交球面于A A0 0点。对于处于远区点。对于处于远区场的场的R R点来说,波阵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视为次级波点来说,波阵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视为次级波的点源。假定在波面上选择的点源。假定在波面上选择A A1 1点,使得:点,使得:(2-312-31)将将有有一一部部分分能能量量是是沿沿着着TATA1 1R R传传送送的的。这这条条路路径径与与直线路径直线路径TRTR的路径差为:的路径差为:(2-322-32)引起的相位差为:引起的相位差为:(2-332-33)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设发射天线设发射天线T为一个点源天线,接收天线为为一个点源天线,接收天线为R。发射电波沿球面传播。发射电波沿球面传播经经过过A A1 1点点的的间间接接路路径径如如果果比比经经由由A A0 0的的直直接接路路径径长长/2/2的的话话,则则这这两两路路信信号号到到达达R R后后,由由于于相相位位相相差差180180而而相相互互抵抵消消。如如果果间间接接路路径径长长度度再再增增加加半半个个波波长长,则则通通过过这这条条间间接接路路径径到到达达R R点点的的信信号号与与直直接接路路径径信信号号将将同同相相相相加加。随随着着间间接接路路径径长长度度的的不不断断变变化化,经经这这条条路路径径的的信信号号在在R R点点与与直直接接路路径径信信号号将将交交替替抵抵消消和和叠加。叠加。同同样样,如如果果在在球球面面上上选选择择很很多多点点A A2 2,A A2 2,AnAn,使得:,使得:(2-342-34)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经过经过A1点的间接路径如果比经由点的间接路径如果比经由A0的直接路径长的直接路径长/2的话的话这些点将在球面上形成一系列圆,如图这些点将在球面上形成一系列圆,如图2-72-7(a a)所)所示,并将球面分成许多环形带示,并将球面分成许多环形带NnNn,如图,如图2-72-7(b b)所示,)所示,从而引出菲涅尔区的概念。从而引出菲涅尔区的概念。图图2-7 2-7 菲涅尔区的概念菲涅尔区的概念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这些点将在球面上形成一系列圆,如图这些点将在球面上形成一系列圆,如图2-7(a)所示,并将)所示,并将当当电电波波传传播播的的波波阵阵面面的的半半径径变变化化时时,具具有有相相同同相相位位特特性性的的环环形形带带构构成成的的空空间间区区域域就就是是菲菲涅涅尔尔区区。实实际际上上菲菲涅涅尔尔区区是是以以收收发发天天线线为为焦焦点点的的椭椭圆圆绕绕长长轴轴旋旋转转而而构构成成的的椭椭球球体体所所占占的的空空间间(对对第第一一菲菲涅涅尔尔区区),或或相相邻邻椭椭球球体体之之差差所所占占的的空空间间(对对其其他他菲菲涅涅尔尔区区)。所所谓谓第第一一菲菲涅涅尔尔区区就就是是以以上上分分析析中中nn=1 1时时所所构构成成的菲涅尔区。的菲涅尔区。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当电波传播的波阵面的半径变化时,具有相同相位特性的环形带当电波传播的波阵面的半径变化时,具有相同相位特性的环形带第第一一菲菲涅涅尔尔区区分分布布在在收收发发天天线线的的轴轴线线上上,是是能能量量传传播播的的主主要要空空间间区区域域。理理论论分分析析表表明明,通通过过第第一一菲菲涅涅尔尔区区到到达达接接收收天天线线R R的的电电磁磁波波能能量量约约占占R R点点接接收收到到的的总总能能量量的的1/21/2。如如果果在在这这个个区区域域内内有有障障碍碍物物存存在在,将会对电波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将会对电波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经过推导可得出经过推导可得出n n阶菲涅尔区同心半径为:阶菲涅尔区同心半径为:(2-352-35)式中,式中,x x1 1、d d1 1、d d2 2的单位是的单位是m m。当。当nn=1 1时,就时,就得到第一菲涅尔区半径得到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第一菲涅尔区分布在收发天线的轴线上,是能量传播的主要空间第一菲涅尔区分布在收发天线的轴线上,是能量传播的主要空间 (2 2)刃形绕射模型)刃形绕射模型当当障障碍碍物物是是单单个个物物体体,且且障障碍碍物物的的宽宽度度与与其其高高度度相相比比很很小小,称称为为刃刃形形障障碍碍物物。刃刃形形障障碍碍物物对对电电波波传传播播的的影影响响示示意意图图如如图图2-82-8所所示示。图图中中,x x表表示示障障碍碍物物顶顶点点P P至至直直射射线线TRTR的的距距离离,称称为为菲菲涅涅尔尔余余隙隙。规规定定阻阻挡挡时时余余隙隙为为负负,如如图图2-82-8(a a)所所示示;无无阻阻挡挡时时余余隙隙为为正正,如如图图2-82-8(b b)所所示示。由由障障碍碍物物引引起起的的绕绕射射损损耗耗与与菲菲涅涅尔尔余余隙隙的的关关系系如如图图2-92-9所所示示。图图中中,纵纵坐坐标标为为绕绕射射引引起起的的附附加加损损耗耗,即即相相对对于于自自由由空空间间传传播播损损耗耗的的分分贝贝数数。横坐标为横坐标为x x/x x1 1,其中,其中x x1 1是第一菲涅尔区在是第一菲涅尔区在P P点横截点横截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刃形绕射模型第)刃形绕射模型第2章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面的半径,由式(面的半径,由式(2-352-35)求得。)求得。图图2-8 2-8 障碍物与余隙障碍物与余隙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面的半径,由式(面的半径,由式(2-35)求得。图)求得。图2-8障碍物与余隙第障碍物与余隙第2由图由图2-92-9可见,当可见,当x x/x x1 10.50.5时,时,附加损耗约为附加损耗约为0dB0dB,即障碍物对直,即障碍物对直射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为此,射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为此,在选择天线高度时,根据地形尽在选择天线高度时,根据地形尽可能使服务区内各处的菲涅尔余可能使服务区内各处的菲涅尔余隙隙x x0.50.5x x1 1;当;当x x0 0,即直射线,即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时,损耗急剧低于障碍物顶点时,损耗急剧增加;当增加;当xx=0 0时,即时,即TRTR直射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附加损耗约为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附加损耗约为6dB6dB。图图2-9 2-9 绕射损耗与余隙关系绕射损耗与余隙关系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由图由图2-9可见,当可见,当x/x10.5时,图时,图2-9绕射损绕射损例例2-1 2-1 设设图图2-82-8(a a)所所示示的的传传播播路路径径中中,菲菲涅涅尔尔余余隙隙x x=80m80m,d d1=5km1=5km,d d2=10km2=10km,工工作作频频率率为为150MHz150MHz。试计算电波传播损耗。试计算电波传播损耗。解:计算电波传播损耗的步骤如下。解:计算电波传播损耗的步骤如下。(1 1)首先计算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首先计算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 由式(由式(2-132-13)(2 2)计算第一菲涅尔区半径)计算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由式(由式(2-352-35)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例例2-1设图设图2-8(a)所示的传播路径中,菲涅尔余隙)所示的传播路径中,菲涅尔余隙x=(3 3)求)求x x/x x1 1,查图,查图2-92-9,得出附加损耗,得出附加损耗由图由图2-92-9查得当查得当x x/x x111 1时,附加损耗为时,附加损耗为16.5dB16.5dB。(4 4)计算总传输损耗)计算总传输损耗L=Lfs+16.5=116.0dB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3)求)求x/x1,查图,查图2-9,得出附加损耗第,得出附加损耗第2章章移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移动信道的特征移动信道的特征1.1.传播路径与信号衰落传播路径与信号衰落 图图2-10 2-10 移动信道的传播路径移动信道的传播路径假设反射系数假设反射系数R=1(镜面反射),则合成场强(镜面反射),则合成场强E为:为:(2-36)式中,式中,E0是直射波场强是直射波场强,是工作波长;是工作波长;1和和2分别是分别是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移动信道的移动信道的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相对于直射波的衰减系数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相对于直射波的衰减系数。d1=d1d,d2=d2d陆地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由于电波通陆地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由于电波通过各条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到达时的信号强度、时间及过各条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到达时的信号强度、时间及载波相位都不同,在接收地点形成干涉场,有时同相叠加载波相位都不同,在接收地点形成干涉场,有时同相叠加而增强而增强(称相长干扰称相长干扰),),有时反相叠加而削弱有时反相叠加而削弱(称相消干扰称相消干扰),),使接收信号幅度急剧变化,产生深度且快速的衰落。使接收信号幅度急剧变化,产生深度且快速的衰落。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相对于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相对于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虚线表示信号的局部中值。虚线表示信号的局部中值。横坐标是时间或距离横坐标是时间或距离(d=vt,v为为车车速速)。纵纵坐坐标标是是相相对对信信号号电电平平(以以dB计计),信号电平的变动范围约为信号电平的变动范围约为2040dB。图图2-11 2-11 典型信号衰落特性典型信号衰落特性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虚线表示信号的局部中值。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虚线表示信号的局部中值。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衰落衰落:是由多径传播的同一信号的接收所产生的。:是由多径传播的同一信号的接收所产生的。根据这些到达信号相位的不同,合成信号相消或者相长,根据这些到达信号相位的不同,合成信号相消或者相长,根据这些到达信号相位的不同,合成信号相消或者相长,根据这些到达信号相位的不同,合成信号相消或者相长,即使只经过很短的距离,观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幅值也会即使只经过很短的距离,观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幅值也会有非常大的不同。有非常大的不同。换言之,只将发射器或接收器移动非常小的距离,换言之,只将发射器或接收器移动非常小的距离,就会对接收幅值产生重大的影响,哪怕此时路径损耗和就会对接收幅值产生重大的影响,哪怕此时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可能几乎完全不变,因此,称其为小尺度衰落。阴影效应可能几乎完全不变,因此,称其为小尺度衰落。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衰落:是由多衰落:是由多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图图212 fc=2.5GHz212 fc=2.5GHz时相长干扰(上图)和相消干扰时相长干扰(上图)和相消干扰(下图)的相位差变化不到(下图)的相位差变化不到0.1ns0.1ns,相应的距离,相应的距离3cm3cm。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图图212f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阴影效应阴影效应由由图图2-112-11可可见见,接接收收信信号号除除其其瞬瞬时时电电平平产产生生深深度度且且快快速速的的衰衰落落之之外外,其其局局部部中中值值也也是是变变化化的的,这这是是由由于于移移动动无无线线信信道道传传播播环环境境中中的的地地形形起起伏伏、建建筑筑物物及及其其他他障障碍碍物物对对电电波波传传播播路路径径的的遮遮挡挡而而形形成成的的电磁场阴影效应而造成的,称为阴影衰落。电磁场阴影效应而造成的,称为阴影衰落。由由于于移移动动台台的的不不断断运运动动,电电波波传传播播路路径径上上的的地地形形、地地物物是是不不断断变变化化的的,因因而而这这种种变变化化所所造造成成的的衰衰落落比比多多径径效效应应所所引引起起的的快快衰衰落落要要慢慢得得多多,所所以以称称作作慢慢衰衰落落。慢慢衰衰落落的的深深度度取取决决于于信信号号频频率率与与周周围围环环境境。对对局部中值在不同传播环境下取平均,可得全局中值。局部中值在不同传播环境下取平均,可得全局中值。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阴影效阴影效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由于移动台的高速移动而产生的传播信号频率的扩散,由于移动台的高速移动而产生的传播信号频率的扩散,称为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可表称为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可表示为示为 (2-372-37)式中式中,为移动速度为移动速度;为波长;为波长;q为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为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当移动台运动方之间的夹角。当移动台运动方 图图2-132-13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向与入射波一致时,多普勒频移达到最大值向与入射波一致时,多普勒频移达到最大值f fm m=/。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多普勒效多普勒效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表明表明经不同方向到达的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偏经不同方向到达的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偏移移:(1)当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移动,则多普勒频移为当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移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升高)正(接收信号频率升高);(2)当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移动,则多普勒频移为当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移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降低)负(接收信号频率降低)。图图2-142-14多径与多普勒多径与多普勒频移频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表明经不同方向到达的表明经不同方向到达的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多径效应多径效应移动信道由于多径传播和移动台运动导致小尺度衰移动信道由于多径传播和移动台运动导致小尺度衰落的产生,其主要效应表现为:落的产生,其主要效应表现为:信号强度随距离(或时间)在短距离内(或短信号强度随距离(或时间)在短距离内(或短时间间隔内)发生急剧变化;时间间隔内)发生急剧变化;多径信号不同的多普勒频移引起随机频率调制,多径信号不同的多普勒频移引起随机频率调制,或频率色散;或频率色散;多径传播不同时延引起的时间弥散,不同到达多径传播不同时延引起的时间弥散,不同到达角引起角度色散。角引起角度色散。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多径效应多径效应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1).多径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多径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移动无线信道可建模为一个具有时变冲激响应特性的线性移动无线信道可建模为一个具有时变冲激响应特性的线性滤波器,其滤波特性以任一时刻到达的多径波为基础,这滤波器,其滤波特性以任一时刻到达的多径波为基础,这些多径波的幅度和时延之和影响信道滤波特性。些多径波的幅度和时延之和影响信道滤波特性。多径信道可表示为多径信道可表示为:(2-38)(2-38)时不变性冲激响应信道可表示为时不变性冲激响应信道可表示为:(2-39)(2-39)研究表明相位研究表明相位 i i 服从服从0.20.2 的均匀分布,多径的条数、每的均匀分布,多径的条数、每条多径信号的幅度(或功率)以及时延需要进行测试,找条多径信号的幅度(或功率)以及时延需要进行测试,找出其规律。此冲激响应模型在工程上可用抽头延迟线实现。出其规律。此冲激响应模型在工程上可用抽头延迟线实现。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多径信多径信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2).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3:(3对对)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用功率延迟谱描述用功率延迟谱描述;时延扩展时延扩展-相干带宽相干带宽B Bc c 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干时间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干时间:用多普勒功率谱密度描用多普勒功率谱密度描述述;相干时间相干时间T Tc c-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展B Bd d 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用角度谱描述用角度谱描述.相关距离相关距离D Dc c-角度扩展角度扩展 rmsrms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2).多径信多径信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a.a.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多径时散多径时散:多径效应在时域上将导致接收信号波形被展宽多径效应在时域上将导致接收信号波形被展宽。图图2-152-15多径多径色散色散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a.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图图2-16 2-16 时变多径信道响应示例时变多径信道响应示例一一个个极短的探测脉冲极短的探测脉冲 接收到的是接收到的是一串一串(数目数目,幅幅度度,间隔间隔都变化都变化)脉冲脉冲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图图2-16时变多径信道响应示例一个极短的探测脉冲时变多径信道响应示例一个极短的探测脉冲接收到接收到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根根据据统统计计测测试试结结果果,移移动动信信道道中中接接收收到到的的多多径径时时延延信信号号强强度度大大致致如如下下图图所所示示。图图中中横横轴轴为为附附加加时时延延值值,纵纵轴轴为为不不同同时时延延信信号号强强度度构构成成的的时时延延谱谱,也也称称为为多多径径散散布布谱谱,或或功功率率时时延延谱谱,图图中中=0 0,表表示示E(E()的的前前沿沿,即即最最先先到到达达接收端的多径信号的时刻。接收端的多径信号的时刻。图图2-17 2-17 归一化多径时延信号强度归一化多径时延信号强度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根据统计测试结根据统计测试结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时间色散参数时间色散参数 多径信道的时间色散特性用平均附加时延多径信道的时间色散特性用平均附加时延 ,时延扩时延扩展展以及最大附加时延以及最大附加时延 maxmax(X XdBdB)来描述。)来描述。平均附加时延平均附加时延 定义为定义为E E()的一阶矩的一阶矩:时延扩展时延扩展为为E E()的均方根的均方根: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间色散参时间色散参最大附加时延最大附加时延 max:max:定义了高于某特定门限定义了高于某特定门限(XdBXdB)的多径分量的时延值,即多径强度从初值)的多径分量的时延值,即多径强度从初值衰落到比最大能量低衰落到比最大能量低XdBXdB处的附加时延。处的附加时延。在市区环境中在市区环境中,常将功率时延谱近似为指数分布常将功率时延谱近似为指数分布:式中,式中,T T 是常数,为多径时是常数,为多径时延的平均值延的平均值。图图2-18 2-18 功率延迟分布图功率延迟分布图最大附加时延最大附加时延 max:定义了高于某特定门限(定义了高于某特定门限(XdB)的多径)的多径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多多径径时时散散参参数数典典型型值值下下表表所所示示。下下表表所所列列数数据据是是工工作作频频段段为为450MHz450MHz测测得得的的典典型型值值,它它也也适适合合于于900MHz900MHz频频段段。时时延延大大小小主主要要取取决决于于地地物物(如如高高大大建建筑筑物物)和和地地形形影影响响。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市市区区的的时时延延要要比比郊郊区区大大。也也就就是是说说,从从多多径径时时散散考考虑虑,市市区区传传播播条条件件更更为为恶恶劣劣。为为了了避避免免码码间间干干扰扰,如如无无扰扰多多径径措措施施,则则要要求求信信号号的的传传输输速速率率必必须须比比1/1/低很多。低很多。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多径时散参数典多径时散参数典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关带宽相关带宽 相相干干带带宽宽BcBc是是一一频频率率范范围围的的统统计计度度量量值值,在在此此频频率率范范围围内内,信信道道可可认认为为是是平平坦坦的的,即即此此范范围围内内所所有有频频率率分量具有近似相等的增益和线性相位。分量具有近似相等的增益和线性相位。在在频频率率间间隔隔ffB Bc c内内,两两频频率率分分量量受受信信道道的的影影响响大大不相同或近似独立不相同或近似独立;在频率间隔在频率间隔ffB Bc c内,两频率分量有很强的内,两频率分量有很强的幅度相关性。幅度相关性。称称B Bc c为为”相干相干”(coherence)”(coherence)或或”相关相关”(correlation)(correlation)带宽。带宽。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关带宽相关带宽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两径信道两径信道设设第一条路径信号为第一条路径信号为x xi i(t t),第二,第二条路径信号为条路径信号为r xr xi i(t t)e)ej j(t)(t),其中,其中r r 为比例常数,为比例常数,(t t)为两径时延差。为两径时延差。则则接收信号接收信号:r0(t)=xi(t)(1+r ej(t))图图2-19 2-19 两径信道两径信道模型模型两路径信道的等效网络传递函数两路径信道的等效网络传递函数: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两径信道两径信道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信道的幅频特性信道的幅频特性:当当 (n n为整数为整数),),两径信号同相叠两径信号同相叠加加,信号出现峰点;当信号出现峰点;当 时时,双径双径信号反相相减信号反相相减,信号出现谷点。信号出现谷点。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信道的幅频特性信道的幅频特性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邻两个谷点的相位差相邻两个谷点的相位差:=(t t)=2 (2-)=2 (2-46)46)所以:所以:(2-47)(2-47)进而:进而:(2-48)(2-48)(2-48)(2-48)表明表明两相邻谷点两相邻谷点(即场强最小即场强最小)的频率间隔是与两的频率间隔是与两径时延径时延(t t)成反比的。实际上,移动信道中的传播路径成反比的。实际上,移动信道中的传播路径常多于两条,并且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当考常多于两条,并且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当考虑多径时,虑多径时,(t t)应换为信道的时延扩展应换为信道的时延扩展。由于。由于是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合成信号振幅的谷点和峰点在频率轴时间变化的,所以合成信号振幅的谷点和峰点在频率轴上的位置也随时间变化,使得信道的传递函数变得很复上的位置也随时间变化,使得信道的传递函数变得很复杂,以致难以准确地分析相关带宽的大小。杂,以致难以准确地分析相关带宽的大小。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邻两个谷点的相邻两个谷点的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作为一般多径情况时粗略的估计,如果相干带宽定义作为一般多径情况时粗略的估计,如果相干带宽定义为频率相关函数大于为频率相关函数大于0.90.9时所对应的带宽,则相干带宽近时所对应的带宽,则相干带宽近似为似为 (2-49)(2-49)如果将定义放宽到相关函数值大于如果将定义放宽到相关函数值大于0.50.5,则相关带宽近,则相关带宽近似似为为 (2-50)(2-50)需需要要注注意意的的是是,相相关关带带宽宽和和时时延延扩扩展展之之间间的的精精确确关关系系是是具具体体信信道道冲冲激激响响应应和和所所传传信信号号的的函函数数。通通常常应应用用频频谱谱分分析析和和仿仿真真技技术术来来确确定定时时变变多多径径信信道道对对特特定定发发送送信信号号的影响。的影响。有关时散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参见有关时散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参见2.2.52.2.5小节。小节。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作为一般作为一般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b.b.频率频率色散参数和相色散参数和相干干带宽带宽:频率色散频率色散: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相对移动或信道内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相对移动或信道内物体的移动会造成传播路径的改变,因而移动信道是典型物体的移动会造成传播路径的改变,因而移动信道是典型的时变信道。如果传送的是连续波形信号,这种时变性会的时变信道。如果传送的是连续波形信号,这种时变性会使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使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图图2-212-21正弦波经正弦波经时变时变信道传输后接收信道传输后接收端端波形示意图。波形示意图。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b.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干带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干带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变性引起的信号波形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将会导致信号时变性引起的信号波形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将会导致信号频谱被展宽。时变信道对所传连续波形的作用可用数字频谱被展宽。时变信道对所传连续波形的作用可用数字键控调制(如幅移键控)来比拟。键控调制(如幅移键控)来比拟。图图2-22 2-22 时变(衰落)信道与数字键控频谱扩展的相性时变(衰落)信道与数字键控频谱扩展的相性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变性引起的信号波形幅度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变性引起的信号波形幅度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从从频频域域来来看看,由由于于移移动动台台移移动动,会会产产生生多多普普勒勒频频移移,而而多多径径传传播播环环境境下下,具具有有不不同同入入射射角角的的多多径径,其其多多普普勒勒频频移移互互不不相相同同,这这样样,移移动动和和多多径径传传播播将将使使接接收收信信号号频频谱被扩展,而不仅仅是频率发生偏移。谱被扩展,而不仅仅是频率发生偏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从频域来看,由于移动台移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从频域来看,由于移动台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展用来度量移动信道时变(或多普勒扩展用来度量移动信道时变(或移动和多径传播)所引起的频谱展宽。移动和多径传播)所引起的频谱展宽。对大多数路径而言,时延和多普勒频移都不尽同,对大多数路径而言,时延和多普勒频移都不尽同,当多径数当多径数N N 较大时,多普勒频移就演变为占有一定宽较大时,多普勒频移就演变为占有一定宽度的多普勒扩展。度的多普勒扩展。路径路径TARTAR和和TBRTBR,时延相同,时延相同,路径路径TARTAR和和TCRTCR,多普勒频移相同,多普勒频移相同,图图2-23 2-23 多径与多普勒频移多径与多普勒频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多普勒扩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设发射载频为设发射载频为f fc c,电波到达接收机的入射角为,电波到达接收机的入射角为,则接收,则接收信号瞬时频率为信号瞬时频率为 上式得上式得 和和 然后得然后得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设发射载频为设发射载频为f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又因为又因为多普勒频移是入射角的函数多普勒频移是入射角的函数,当入射角由当入射角由 变为变为+d d 时时,对应的接收信号频率从对应的接收信号频率从f f 变为变为ff+ddf f,综上得:综上得:多普勒功率谱多普勒功率谱:(2-57)(2-57)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又因为多普勒又因为多普勒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对对P Pavav归一化,并假设归一化,并假设G G()=1)=1,p p()=1/2)=1/2,得到典型的多普勒功率谱为,得到典型的多普勒功率谱为 (2-58)(2-58)当当发射信号为单频载波信号发射信号为单频载波信号时时,接收接收电波的功率谱却扩展到了(电波的功率谱却扩展到了(f fc cf fm m)(f fcc+f fm m)范围。出现多普勒功率谱)范围。出现多普勒功率谱的原因是因为电波从不同方向随机到的原因是因为电波从不同方向随机到 图图2-24 2-24 多普勒功率谱多普勒功率谱达接收机,产生互不相同的多普勒频移,达接收机,产生互不相同的多普勒频移,这也可以等效视为单频电波在经过多径移动信道时受到这也可以等效视为单频电波在经过多径移动信道时受到随机调频。接收信号功率谱的宽度即为多普勒扩展,用随机调频。接收信号功率谱的宽度即为多普勒扩展,用B Bd d表示。表示。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对对Pav归一化归一化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相干时间相干时间:相相干干时时间间用用来来表表征征信信道道频频率率色色散散对对应应的的时时域域时时变变特特性性。相相干干时时间间是是信信道道冲冲激激响响应应维维持持不不变变的的时时间间间间隔隔的的统统计计平平均均值值,换换句句话话说说,相相干干时时间间是是指指一一段段时时间间间间隔隔,在在此此间间隔隔内内,两两个个到到达达信信号号具具有有很很强强的的相相关关性性,而而大大于于此此时时间间间间隔隔,两个信号的衰落特性彼此独立两个信号的衰落特性彼此独立。因因此此相相干干时时间间表表征征了了时时变变信信道道对对信信号号衰衰落落的的节节拍拍,这这种种衰衰落落是是由由多多普普勒勒效效应应引引起起的的,并并且且发发生生在在传传输输波波形形的的特特定定时时间间段段上上,即即信信道道在在时时域域具具有有选选择择性性。一一般般称称这这种种由由于于多多普普勒勒效效应应引引起起的的在在时时域域产产生生的的选选择择性性衰衰落落为为时时间间选选择择性性衰落。衰落。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干时间相干时间: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间选择性衰落对数字信号误码有明显的影响,为了减少时间选择性衰落对数字信号误码有明显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这种影响,要求基带信号的符号周期要远小于信道的相干要求基带信号的符号周期要远小于信道的相干时间。时间。相相干时间干时间T Tc c与多普勒扩展与多普勒扩展B Bd d成倒数关系(它们的乘积为常成倒数关系(它们的乘积为常数),两者的关系可近似为数),两者的关系可近似为 (2-59)(2-59)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间选择性衰落对数字信号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时间选择性衰落对数字信号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因因此此,可可将将多多普普勒勒扩扩展展BdBd视视作作信信道道的的典典型型衰衰落落率率。与与讨讨论论相相关关带带宽宽的的方方法法类类似似,如如果果将将相相关关时时间间定定义义为为信信号号包包络络相相关关度度为为0.50.5时时对对应应的的时时间间间间隔隔,则则相相干干时时间间近近似似为为 (2-60)(2-60)由由相相干干时时间间的的定定义义可可知知,时时间间间间隔隔大大于于T Tc c的的两两个个到到达达信信号号受受到到信信道道的的影影响响各各不不相相同同。例例如如,移移动动台台的的移移动动速速度度为为30m/s30m/s,信信道道的的载载频频为为2GHz2GHz,则则相相干干时时间间为为1ms1ms。所所以以要要保保证证信信号号经经过过信信道道不不会会在在时时间间轴轴上上产产生生失失真真,就就必必须须保保证证传传输的符号速率大于输的符号速率大于1kbit/s1kbit/s。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因此,可将多普勒扩展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因此,可将多普勒扩展Bd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c.c.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移移动动通通信信中中,由由于于基基站站和和移移动动台台周周围围散散射射环环境境不不同同,从从而而产产生生了了角角度度色色散散,使使得得位位于于不不同同位位置置的的天天线线经经历历的的衰衰落落不不同同,即即产产生生了了空空间间选选择择性性衰衰落落。为为此此,引引入入角角度度扩扩展展和相关距离来描述移动信道的空间选择性衰落。和相关距离来描述移动信道的空间选择性衰落。角度扩展角度扩展 角度扩展角度扩展(Azimuth Spread(Azimuth Spread,AS)AS)rmsrms是用来表征空是用来表征空间选择性衰落的重要参数,它与角度功率谱间选择性衰落的重要参数,它与角度功率谱(PAS)p(PAS)p()有关。有关。角度功率谱是信号功率谱密度在角度上的分布。研究角度功率谱是信号功率谱密度在角度上的分布。研究表明,角度功率谱一般为均匀分布、截短高斯分布和截短表明,角度功率谱一般为均匀分布、截短高斯分布和截短拉普拉斯分布。拉普拉斯分布。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c.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角角度度扩扩展展 rmsrms等等于于功功率率角角度度谱谱p p()的的二二阶阶中中心心矩矩的的平平方根,即方根,即 (2-62)(2-62)式中式中 (2-63)(2-63)角角度度扩扩展展 rmsrms描描述述了了功功率率谱谱在在空空间间上上的的散散布布程程度度,是是功功率率到到达达角角度度的的统统计计度度量量。大大的的a armsrms意意味味着着接接收收到到的的信信道道功功率率来来自自许许多多方方向向,而而小小的的 rmsrms则则意意味味着着接接收收到到的的信信道道功功率率方方向向更更集集中中。当当有有许许多多局局部部散散射射时时,将将会会产产生生大大的的角角度度扩扩展展,因因而而在在信信道道内内导导致致更更多多的的统统计计多多样样性性,而而方方向向更更集集中中的功率到达则导致较少的统计多样性的功率到达则导致较少的统计多样性。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角度扩展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角度扩展 rms等于功率等于功率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相关距离相关距离与角度扩展项对应的是相关距离与角度扩展项对应的是相关距离D Dc c。它是指信道冲激响。它是指信道冲激响应保证一定相关度的空间距离。或者说任何相隔应保证一定相关度的空间距离。或者说任何相隔D Dc c的物的物理位置有基本不相关的接收信号幅值和相位。在相关距理位置有基本不相关的接收信号幅值和相位。在相关距离内,可以认为空间传输函数是平坦的。离内,可以认为空间传输函数是平坦的。随着角度扩展的增加,相关距离减少,反之亦然。估计随着角度扩展的增加,相关距离减少,反之亦然。估计相关距离的一个经验公式为相关距离的一个经验公式为 D Dc c2 2/rms rms (2-64)(2-64)从以上的关系可以注意到,相关距离随载波波长从以上的关系可以注意到,相关距离随载波波长的增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高频系统其相关距离较短加而增加,因此高频系统其相关距离较短。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相关距离相关距离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3)(3)多径接收信号统计特性多径接收信号统计特性移动无线信道接收端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信号移动无线信道接收端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信号之和,由于移动信道是典型的随参信道,这样接收信之和,由于移动信道是典型的随参信道,这样接收信号将不是确定和可预见的,而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号将不是确定和可预见的,而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属于时变信号。对于这样的信号,需采用统计方法加属于时变信号。对于这样的信号,需采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分析表明,依据不同的无线环境,接收信号以分析。分析表明,依据不同的无线环境,接收信号的包络服从瑞利和莱斯分布。的包络服从瑞利和莱斯分布。瑞利分布瑞利分布设基站发射的信号为设基站发射的信号为 则则第第i i 个个接收信号接收信号 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3)多径接收多径接收图图225 225 移动台接收移动台接收N N条路径信号条路径信号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瑞利分布瑞利分布设基站发射的信号为设基站发射的信号为 则则第第i i个个接收信号接收信号 图图225移动台接收移动台接收N条路径信号条路径信号第二章第二章移动信移动信第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