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20659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好心肺复苏术把握好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课件把握好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课件11概念及其延伸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因此目前倾向将心肺复苏改成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心肺复苏术课件1概念及其延伸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22心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表现为三个方面:1,对刺激无反应 2,无脉搏 3,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 类型:1,心室纤颤 2,无脉室速 3,无脉电活动 4,心室停搏心肺复苏术课件2心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33心肺复苏的内容五个环节:1,立即识别并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S)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三个阶段:1,基础生命支持(BLS)2,高级生命支持(ALS)2,延续生命支持(PLS)心肺复苏术课件3心肺复苏的内容五个环节:心肺复苏术课件43.1基础生命支持(BLS)基本措施:1,开放气道(A,airway)2,人工呼吸(B,breathing)3,胸部按压(C,compression)4,电除颤(D,defibrillation)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流程顺序:从ABC到CAB现场急救者启动EMS或院内心肺复苏术课件3.1基础生命支持(BLS)基本措施:现场急救者启动EM53.11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现基本不采用)(现基本不采用)下颌前推法下颌前推法(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心肺复苏术课件3.11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下颌前推法心肺复苏术课件63.12人工呼吸检查呼吸:所有检查时间均要求少于10秒方法:1,口对口呼吸2,口对鼻呼吸 3,口对面罩呼吸4,球囊面罩装置要领:1,30 次按压后,单人施救者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 2 次人工呼吸。让按压优先,先30后2。(原是先2后30)。1,缓慢送气,每次1秒以上。(原是1-2秒)2,看到胸部升起。(原是“看、听和感觉呼吸”)3,按压通气比率:成人一律30:2,用高级气道则每分钟 8-10 次 无需因为人工呼吸而中断胸部按压。心肺复苏术课件3.12人工呼吸检查呼吸:所有检查时间均要求少于10秒心肺复73.13胸部按压1按压部位:剑突上2横指/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胸骨下1/2处。心肺复苏术课件3.13胸部按压1按压部位:剑突上2横指/乳头连线中点/胸骨83.13胸部按压2手法:将一手掌贴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不要按压剑突;手指应离开胸壁不应用力。在5次按压周期内,应保持双手位置固定。要领:按压深度:胸骨下陷至少约 5 厘米(原4-5cm)。按压时间:按压: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成人至少100次/分(原100次/分);按压周期:30次按压+2次吹气或2分钟。按压放松: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按压间隙:更换按压者时间应少于5秒。评价:5个按压周期后,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心肺复苏术课件3.13胸部按压2手法:心肺复苏术课件93.141电除颤 电极板位置 1,可有四个电极片位置(前-侧、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2,前-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置。电极能量 360J一步到位,不是渐增首次方案 只给1次电击,而后立即进行CPR,应一个按压周期后再检查心律。而不是连续三次。心肺复苏术课件3.141电除颤 电极板位置心肺复苏术课件103.142电转复(同步化)心房颤动:能量推荐为100200J,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首次电转复给予50100J,可再增。单形性VT:对首次100 J。如果首次未转复成功,以递增的形式逐步增加电击能量。多形性VT:类似于室颤(非同步化,属除颤)。同步选择键 (Sync)3.1 43起搏治疗对SCA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心肺复苏术课件3.142电转复(同步化)心房颤动:能量推荐为100200113.21高级生命支持(ALS)气道支持 人工气道和高级人工气道及气道辅助设备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循环支持 阻阈设备、主动按压-减压、充气背心、机械泵药物治疗 1,肾上腺素:每35分钟1mg,2,血管升压素:40个单位即可代替首剂量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3,胺碘酮静脉骨内剂量:首剂量:300 mg推注。第二次剂量:150mg。心肺复苏术课件3.21高级生命支持(ALS)气道支持心肺复苏术课件123.22药物治疗有关问题给药途径1,中心静脉途径2,周围静脉途径,最好腹以上静脉,用药后推注 10-20ml液体。3,骨内途径(6岁以下儿童)、气管内给药(静脉穿刺不成功)等。药物和剂量1,镁剂:静脉注射镁剂能有效终止QT间期延长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速。2,腺苷:未分化的、规则的、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3,肾上腺素,不提倡大剂量4,阿托品:仅窦缓HR40分,可1mg静注;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新三联”不再提。5,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不主张常规,“旧三联”淘汰。4,利多卡因仍可用于室颤和室速,重要性下降5,碳酸氢钠:一般10分钟内不给,有“代酸”证据再给。“宜晚不宜早,剂量宜小不宜大,速度宜慢不宜快”。6,呼吸兴奋剂:对呼吸停跳停止者无益,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后可用。9,普鲁卡因胺:心脏骤停时使用普鲁卡因胺受到限制。心肺复苏术课件3.22药物治疗有关问题给药途径心肺复苏术课件133.23可逆病因低血容量缺氧氢离子(酸中毒)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温治疗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毒素肺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肺复苏术课件3.23可逆病因低血容量心肺复苏术课件14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是:(1)维护及优化ROSC后患者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的灌注;(2)转运至适合的医院或监护病房;(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识别和介入;(4)采用亚低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控制血糖,大于10mmol/ml时。(6)预测、治疗和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3.4延续生命支持(PLS)心肺复苏术课件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是:3.4延续生命支持153.5室颤/无脉室速(VF/无脉VT)抢救流程心肺复苏术课件3.5室颤/无脉室速(VF/无脉VT)抢救流程心肺复苏术163.6心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PEA)抢救流程心肺复苏术课件3.6心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PEA)抢救流程心肺复苏术课173.7终止或不进行CPR原则上对所有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均应尽最大努力复苏,但存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终止或不进行CPR:如果CPR持续30min,患者仍深昏迷,无自主呼吸,心电图成直线,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可终止CPR;患者有有效的“放弃复苏”的遗嘱,或出现不可逆性死亡征象如断头、尸僵、尸腐等,可不进行CPR。心肺复苏术课件3.7终止或不进行CPR原则上对所有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均应尽182009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初稿)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参考文献心肺复苏术课件2009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初稿)参考文献心肺复苏术课件19谢谢心肺复苏术课件谢谢心肺复苏术课件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