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09361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检测与预防导管相关感染13.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1.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学习内容学习内容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学习内容2.呼吸机相关性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监测与预防的监测与预防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监测与预防3血管导管的相关定义血管导管的相关定义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VC):指穿刺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的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尖端可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通常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通常选择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4血管导管的相关定义中心静脉导管(CVC):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或渗出物排出或有弥漫性红斑。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寒战或低血压,无其他原因可解释。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CRBSI的诊断标准实验室(保留导管)导管导管外周静脉外周静脉条条 件件结果判断结果判断+CRBSI+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120分钟分钟CRBSI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倍-+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提示可能为CRBSI+-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非非CRBSI一般情况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来自导管内,两份血源的采血时间应接近且同时送检。7CRBSI的诊断标准实验室(保留导管)导管外周静脉条 件实验室(不保留导管)导管尖端导管尖端外周静脉外周静脉I外周静脉外周静脉II结果判断结果判断+/-CRBSI-+/-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非非CRBSI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8实验室(不保留导管)导管尖端外周静脉I外周静脉II结果判断CRBSI的监测观察插管处局部情况与患者的病情及时正确采样与送检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及相关表格积极救治病人分析感染的病原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总结经验9CRBSI的监测观察插管处局部情况与患者的病情91010CRBSI预防措施(一)管理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11CRBSI预防措施(一)管理要求。11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12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CRBSI预防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13CRBSI预防措施13置管使用的器械、使用的器械、器具和辅料等须达到灭菌灭菌水平正确消毒消毒穿刺点皮肤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呼吸道疾病病,以与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置管操作。置置 管管 时时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置管人员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首选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严格执行手卫生手卫生洗手并戴手套;破损或污染立即更换;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酒精碘酒酒精;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同心圆方式;消毒范围大于大于敷贴;消毒后穿刺点皮肤避免再次接触避免再次接触;消毒三次三次,待干后待干后再行置管。14置管使用的器械、器具和辅料等须达到灭菌水平正确消毒穿刺点皮肤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15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151616置置 管管 后后保持三通锁闭的清洁选择敷料穿刺点覆盖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选择无菌纱布更换敷料无菌纱布1次/2天,无菌透明辅料1-2次/周;纱布或辅料出现潮湿、松动或可见污染时立即更换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注射药物前消毒接口,待干后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立即更换17置 管 后保持三通锁闭的清洁选择敷料穿刺点覆盖无菌透明、透气穿刺点覆盖敷贴穿刺点覆盖敷贴 填写更换时间、操作人姓名18穿刺点覆盖敷贴 填写更换时间、操作人姓名18保持三通锁闭的清洁保持三通锁闭的清洁 污染清洁19保持三通锁闭的清洁 污染清洁19置置 管管 后后u患者洗澡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以防浸湿患者洗澡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以防浸湿u输液管在输血、血制品、脂肪乳后输液管在输血、血制品、脂肪乳后24h24h内或停内或停 止止输液后与时更换输液后与时更换u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无菌u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48h48h内内更换导管,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选择另一穿刺点u外周与中心静脉置管后,要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外周与中心静脉置管后,要用生理盐水或肝素 盐水进行常规冲管,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u每天评估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尽早拔除导管导管u导管导管不宜常规更换不宜常规更换,更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更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 期更换期更换u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 障时,与时拔除,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障时,与时拔除,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微生 物培养物培养20置 管 后患者洗澡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以防浸湿输液管在输血液培养标本的采集血液培养标本的采集21血液培养标本的采集21血培养血培养 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从导管设施取血,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从导管设施取血,须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照,不要弃去初段血,不要用须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照,不要弃去初段血,不要用抗凝剂冲洗抗凝剂冲洗不主张换针头入瓶不主张换针头入瓶培养瓶应立即送至细菌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送检的,培养瓶应立即送至细菌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送检的,应将培养瓶应将培养瓶置于室温,切勿放入冰箱。置于室温,切勿放入冰箱。建议至少一次做两瓶培养,一瓶需氧一瓶厌氧建议至少一次做两瓶培养,一瓶需氧一瓶厌氧5 5至至1010毫升毫升/瓶,先打入黄色瓶盖厌氧瓶。如果血量不足,瓶,先打入黄色瓶盖厌氧瓶。如果血量不足,则以需氧瓶为优先则以需氧瓶为优先对两次不同部位血培养生长同一种微生物,不同类无菌对两次不同部位血培养生长同一种微生物,不同类无菌部位标本培养中生长同一种微生物或微生物快速生长部位标本培养中生长同一种微生物或微生物快速生长(48h48h内)的情况下,应考虑是真正的感染。内)的情况下,应考虑是真正的感染。22血培养 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从导管设施取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患者 1 1 发热(发热(3838)或低温()或低温(3636)2 2 寒战寒战3 3 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10109/L10109/L,特别有,特别有“核左移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4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38 38 寒战寒战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24对于疑似CR-BSI疑似病例,我们都进行血培养了吗?24血培养皮肤消毒程序血培养皮肤消毒程序p 一步法:推荐采用此法,大约需一步法:推荐采用此法,大约需1 1分钟分钟(1 1)使用含)使用含2%2%葡萄糖酸氯已定的葡萄糖酸氯已定的70%70%已醇消毒液作用并停留已醇消毒液作用并停留3030秒秒(洗必泰酒精)洗必泰酒精)(2 2)待彻底晾干,或至少)待彻底晾干,或至少3030秒秒二步法二步法(1 1)用)用75%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作用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作用3030秒,再待干秒,再待干30s30s以上。以上。(2 2)然后用棉签(然后用棉签(1%-2%1%-2%碘酊作用碘酊作用3030秒或秒或10%10%碘伏碘伏6060秒)消毒皮秒)消毒皮肤肤(3 3)用碘酊者,最后用用碘酊者,最后用75%75%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用75%75%酒精消毒,消毒酒精消毒,消毒60s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刺采血。细菌是菌是干干死的,不是死的,不是淹淹死的死的25血培养皮肤消毒程序 一步法:推荐采用此法,大约需1分钟细菌是用碘酊或碘伏棉签,以采血点用碘酊或碘伏棉签,以采血点为圆心,自内向外,螺旋环绕,为圆心,自内向外,螺旋环绕,半径半径2.52.5厘米消毒,无遗漏缝隙,厘米消毒,无遗漏缝隙,不逆转方向,同时旋转消毒棉不逆转方向,同时旋转消毒棉签。签。n 培养瓶消毒程序:培养瓶消毒程序:(1 1)用用75%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60秒秒。(2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剩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酒精未完全挥发,会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酒精未完全挥发,会降低阳性率。降低阳性率。26用碘酊或碘伏棉签,以采血点为圆心,自内向外,螺旋环绕,半径2l 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静脉采血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静脉采血1 15ml5ml,当细菌,当细菌浓度足够高时,血液少于浓度足够高时,血液少于1ml1ml也足以检测菌血症。也足以检测菌血症。l 成人血培养的采血量是成人血培养的采血量是8 810ml10ml,202030ml30ml最合最合适,血液和肉汤的比一般为适,血液和肉汤的比一般为1 15 5至至1 11010l 对从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获得微对从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获得微生物,每个培养瓶抽取的血量是唯一重要的变量。生物,每个培养瓶抽取的血量是唯一重要的变量。当培养的血量从当培养的血量从2ml2ml增加到增加到20ml20ml时,血培养的阳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性率增加30%-50%30%-50%,因为培养的血液量增加,因为培养的血液量增加1ml1ml,阳性率增加阳性率增加3%-5%3%-5%。采血量采血量27 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静脉采血15ml,当细菌浓度足够高时,采血时机采血时机对间歇性菌血症,用于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对间歇性菌血症,用于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0.5 1h1h采集,或于寒采集,或于寒战或发烧后战或发烧后1h1h进行。因为细菌流入血液与寒战进行。因为细菌流入血液与寒战发作通常发作通常间隔间隔1h1h,在发烧时血液可能没有细菌,在发烧时血液可能没有细菌实际上,血培养通常是在寒战或发烧后进行。实际上,血培养通常是在寒战或发烧后进行。由于细菌很快会从血液中清除,因此,在寒战由于细菌很快会从血液中清除,因此,在寒战或发烧后或发烧后1h1h内抽取血培养阳性率低。一般不推内抽取血培养阳性率低。一般不推荐在任意时间抽取静脉血进行培养荐在任意时间抽取静脉血进行培养28采血时机对间歇性菌血症,用于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时或体温高采血后应立即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如采血后应立即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如不能立即送检,短期内置于室温不影响细不能立即送检,短期内置于室温不影响细菌检出,可室温保存或置菌检出,可室温保存或置3535 C C 3737 C C孵箱孵箱中,中,切勿冷藏切勿冷藏。自动化连续监测系统虽有允许延迟上机监自动化连续监测系统虽有允许延迟上机监测微生物生长的原理,还是应该尽量减少测微生物生长的原理,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延迟上机时间。延迟上机时间。标本运送标本运送29标本运送29血管导管培养血管导管培养标准方法标准方法 经由导管抽取经由导管抽取20ml20ml血液,进行血液培养血液,进行血液培养 导管周围的皮肤乙醇消毒,然后以无菌剪刀取下约导管周围的皮肤乙醇消毒,然后以无菌剪刀取下约5cm5cm长度,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长度,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防干燥防干燥),不能作),不能作床旁接种者,可将导管置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菌床旁接种者,可将导管置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内送检。试管内送检。也可将剪下的导管体内段置肉汤增菌液或用于血培也可将剪下的导管体内段置肉汤增菌液或用于血培养液内,但不能区分导管感染菌与少量的定植菌养液内,但不能区分导管感染菌与少量的定植菌(不推荐)(不推荐)再由静脉端抽血进行另外一套血液培养再由静脉端抽血进行另外一套血液培养30血管导管培养标准方法 经由导管抽取20ml血液,进行血液培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监测与预防的监测与预防 3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监测与预防31概概 念念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u机械通气48小时后u撤机拔管48小时内u新的肺实质感染 p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32概 念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2病原学病原学早发性VAP(机械通气4天):多为敏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和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和粘质沙雷杆菌)晚发性VAP(机械通气5天):很可能是MDR细菌所致,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肠道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与MRSA、MRSE等嗜肺军团菌和真菌33病原学早发性VAP(机械通气4天):多为敏感菌,如肺炎链球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吸入含有细菌的微粒血行感染由周围脏器直接感染而来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34发病机制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343535诊诊 断断n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依据病史(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有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和X线胸片等n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36诊 断判断是否存在肺炎36诊断方法诊断方法金标准:组织病理学有炎症反应 肺活组织培养微生物阳性 临床诊断标准(常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37诊断方法金标准:37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必要条件: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l发热l白细胞升高或降低l脓性痰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5%38临床诊断标准必要条件: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38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指标:体温、血白细胞计数、痰液性状、X线胸片、氧合指数和半定量培养总分12分,一般以CPIS大于6分作为诊断标准与金标准相比其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42%39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指标:体温、血白细胞计数、痰液性状、X线胸片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参数参数 数数值 0121体温,体温,36.5 且且 38.4 38.5 且且 38.9 39.0 或或 36.0 血白血白细胞,胞,mm-3 4000且且 11000 11000 气道分泌物气道分泌物 少量少量 中等中等大量大量脓性脓性PaO2/FiO2,mmHg 240 或存在或存在 ARDS 240 且无且无 ARDS 胸片胸片 无浸无浸润影影 弥漫性弥漫性(或斑或斑片状片状)浸浸润 局灶性浸局灶性浸润 注:总分为10分,CPIS 5分提示存在VAP(机械通气情况下)40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微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 u细菌浓度 PSB:103 CFU/ml BAL:104 CFU/ml ETA:106 CFU/mlu痰涂片革兰染色(每个低倍视野下的多形核白细胞不少于25个,上皮细胞不多于10个)u微生物学培养和药敏41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浓度41新的诊断技术新的诊断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髓样细胞表达的可溶性触发受体1(sTREM-1)浓度血清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CRP)42新的诊断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髓样细胞表达的可溶性触发受体VAP的诊断VAP的诊断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VAP指南参照国内外的诊断标准,并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提出主要以临床诊断和微生物学诊断作为VAP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强调在胸部X线影像出现新发的或进展性的浸润影基础上,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时需考虑VAP。43VAP的诊断VAP的诊断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VAP指南参VAP的诊断目前任何一种胸部影像学表现诊断VAP的特异性均不尽如人意,诊断之前需排除可引起类似VAP胸部影像改变的其他情况。VAP的微生物学诊断同样充满挑战,不仅留取标本方法有各自标准,感染与定植的区分也一直争论不休。根据现有的证据,保护性毛刷(PSB)和肺泡灌洗(BAL)对VAP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经气管导管内吸引分泌物。44VAP的诊断目前任何一种胸部影像学表现诊断VAP的特异性均不治治 疗疗 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和痰液的引流早期恰当抗菌药物治疗后期抗菌药物的调整,避免抗菌药物过量和减少细菌耐药45治 疗 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和痰液的引流45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p粘膜纤毛运动受损-粘液潴留-痰痂-气道梗阻-肺不张p 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炎性改变与坏死p 肺部感染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46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粘膜纤毛运动受损-粘液潴留-痰痰液的引流痰液的引流吸痰体位引流47痰液的引流吸痰47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p一般性措施:包括手部清洁手部清洁,戴手套和穿隔离衣,洗必泰口腔护理p与消化道相关控制策略:包括应激性溃疡的预防,避免长时间留置经鼻胃管,早期的胃造瘘和应用空肠营养p与患者体位相关策略:保持半卧位半卧位(3045),应用动力翻身床邱海波邱海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48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一般性措施:包括手部清洁,戴手套和穿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p与人工气道相关策略:避免经鼻插管,维持合适的气囊压力(2530cmH2O)和持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p机械通气相关策略:避免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避免过度镇静,每日间断唤醒和评估拔管可能;p其它措施:如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病人血糖控制在150mg/dl以下并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应用免疫增强剂等。邱海波邱海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49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与人工气道相关策略:避免经鼻插管,维VAP的预防的预防口腔护理:用含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护理 q6h无禁忌症,床头抬高 3045鼓励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深静脉血栓Critical Care 200750VAP的预防口腔护理:用含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VAP的预防的预防对于使用呼吸机患者,应考虑:1、严格掌握适应症,优先考虑为创通气;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3、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4、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做手卫生;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瓶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污染时应与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水应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Critical Care 200751VAP的预防对于使用呼吸机患者,应考虑:Critical C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与预防的监测与预防 5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与预防5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分类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acute cystitis)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3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4临床诊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4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5病原学诊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5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患患者者虽虽然然没没有有症症状状,但但在在1周周内内有有内内镜镜检检查查或或导导尿尿管管置置入入,尿尿液液培培养养革革兰兰阳阳性性球球菌菌菌菌落落数数104cfu/ml,革革兰兰阴阴性性杆杆菌菌菌菌落落数数105cfu/ml,应应当当诊诊断为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无症状性菌尿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6病原学诊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5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5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管理要求5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5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前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5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时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与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6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与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6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与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6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与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6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后ICU目标性检测我院自2010年4月份开始开展ICU目标性检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其医院感染发病率从44.71%降到30.56%。目前监控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0.2(目标性检测前59.17)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1.4(目标性检测前0)导尿管的感染率:2.9 (目标性检测前16.33)64ICU目标性检测我院自2010年4月份开始开展ICU目标性检总结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强调环节质量和过程管理,特别是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加强人员培训是控制重症监护病房CRBSI、VAP和CAUTI的根本保证。65总结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强调环节质量和过程管理,特别是医护谢谢大家!结结 语语谢谢大家!结 语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