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1959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MA13SMA13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简述述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SMA13配合比设计简述SMA13配1组合内容1背景背景-SMA结构特点结构特点2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3总结总结-完善和提高完善和提高内容1背景-SMA结构特点2设计方法-实际操作3总结-完善和2组合SMA应用概况应用概况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与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构成特性,俗称“三多一少”,即沥青用量多为6%左右,矿粉用量多达812%,4.75mm以上粗骨料用量高达矿料用量的70%80%,4.75mm以下细集料仅占矿料总重的20%30%,其中还含有8%12%的矿粉,实际细集料用量为10%20%,相当少。所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是依靠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架嵌挤作用和沥青玛蹄脂胶结料的粘结裹覆作用形成的,因而它更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抗高温稳定性、抗低温开裂性、抗滑性与较好的排水性能。背景SMA应用概况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纤维3组合概述概述2国内国内国外国外背景1992年首次试用改性沥青SMA SMA-16,0.4%石棉纤维,表面层5cm。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联邦德国始建第一条SMA路面。概述2国内国外背景1992年首次试用改性沥青SMA20世纪64组合动画与组合动画与组合形状与文本形状与文本背景动画与组合形状与文本背景5组合SMA混合料的体积组成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原则SMA混合料的体积组成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原则6组合配合比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采用马歇尔试件体积设计法SMA 必须具有互相嵌挤紧密的粗集料骨架。SMA-13的粗集料骨架是4.75mm以上的粗集料。马歇尔试件的VCAmix必须小于捣实状态下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的VCADRC。沥青用量应符合最小沥青用量的要求,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必须在要求的范围内。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配合比设计7组合配合比设计原则掺加材料掺加优良的木质素絮状纤维,掺加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0.4%。SMA混合料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进行抗水损害评价,如不满足要求,应采用沥青抗剥落剂。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原则掺加材料设计配合比设计8组合配合比设计标准方孔筛尺寸(方孔筛尺寸(mm)级配范围级配范围中值中值1610010013.290100959.5507562.54.75223227(25)2.36162721.51.181424190.61220160.31016130.15913110.07581210SMA-13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方孔筛尺寸(mm)级配范围中值161001009组合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单单 位位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各击75次空隙率VV34.5矿料间隙率VMA17.0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VCADRC沥青饱和度VFA7585稳定度kN8.0流值mm25注:对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空隙率可放宽到4.5%,VMA可放宽到16.5%。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配合比设计试验项目单 位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各击75次空10组合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单位单位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0.1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20)15T0733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3000T9719水稳定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85T0709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T0729渗水系数ml/min80T0730SMA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检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0.1T011组合击实次数对于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击实次数为双面各75次。空隙率美国研究表明,沥青层的设计空隙率以4%为最佳。空隙率过小,容易产生车辙流动变形。空隙率过大,容易引起水损害破坏。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者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4.5%。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击实次数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12组合矿料间隙率VMA代表混合料中用以填充沥青玛蹄脂的空隙与4.75mm通过率密切相关。随着4.75mm通过率即细集料的增加,矿料间隙率将逐步趋于常数;只有当4.75mm通过率小于30%,VMA才开始增加,粗集料的嵌挤作用才能得到发挥,石石嵌挤结构才能形成。对于重交通路段或者炎热地区,可以将VMA的最小值放宽到16.5%。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矿料间隙率VMA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13组合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4.75mm以上粗集料骨架之间的间隙率VCADRC,VCAmix如果VCAmix VCADRC,粗集料被填充的玛蹄脂撑开,粗集料不能形成嵌挤作用。VCAmix VCADRC,检验粗集料是否形成骨架嵌挤的关键指标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14组合沥青饱和度VFA取决于集料间隙率VMA和混合料空隙率VV的从属指标。只有沥青结合料填充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要求的空隙率。在实际的配合比设计中,VV、VMA和VFA有可能不能同时满足。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沥青饱和度VFA 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15组合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沥青用量合成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小沥青用量最小沥青用量(%)最小油石比最小油石比(%)2.66.36.72.76.16.52.85.96.32.95.76.0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不作为通过或者否决配合比设计的唯一指标,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有区别。马歇尔试验的荷载模式对SMA嵌挤结构不利,并且有达到最大荷载时,不马上破坏,流值不断变大的现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标准沥青用量合成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小16组合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17组合配合比设计设计流程配合比设计设计流程18组合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 个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必须符合所选择的标准级配范围的要求。3 个级配的4.75mm 通过率(当为SMA-10时为2.36mm)分别为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掺加纤维素,木素纤维0.3%,矿物纤维0.4%。配合比设计初试级配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 个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必须符合所选择19组合测定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表观相对密度初试级配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sb初试级配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sa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测定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表观相对密度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20组合粗集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CA将每个合成级配中小于4.75mm的集料筛除,测定4.75mm以上的粗集料的混合毛体积相对密度CA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粗集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CA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21组合粗集料间隙率VCADRC按照T0309的试验方法,用捣实法测定粗集料骨架部分的堆积密度 s,从而计算得到各组初试级配的捣实状态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粗集料间隙率VCADRC配合比设计测定和计算22组合参考已建类似工程的油石比,并根据矿料级配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拟定马歇尔试件的初试沥青用量和油石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初试用油量参考已建类似工程的油石比,并根据矿料级配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3组合选择三种矿料级配和拟定的初试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每组马歇尔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6个。采用表干法T0705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mb测定和计算马歇尔试件的VCAmix、VMA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选择三种矿料级配和拟定的初试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每组马歇尔24组合最大理论相对密度t采用计算法。纤维部分的比例不得忽略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最大理论相对密度t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25组合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VV有效沥青的饱和度VFA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VV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26组合设计级配的选择确定:VCAmix17%如果有一组以上的级配同时符合要求,以4.75mm筛孔通过率大且VMA较大为选择标准。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设计级配的选择确定: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初试级配27组合根据所选择的设计级配和初试油石比试验的空隙率结果,以0.2%0.4%(0.5%)为间隔,调整3(5)个不同的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并测定试件的空隙率等体积参数;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检验稳定度和流值是否满足要求;不作为配合比设计评判的唯一指标,容许根据同类型改性沥青SMA-13S工程的经验予以调整。绘制各项体积参数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根据期望的设计空隙率(一般为4%)确定最佳油石比OAC;最佳油石比下的混合料各项参数应满足技术要求。设计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用油量根据所选择的设计级配和初试油石比试验的空隙率结果,以0.2%28组合谢伦堡析漏试验用来检验沥青用量,防止沥青用量过多。采用T0732烧杯法测试,对改性沥青SMA要求析漏损失不大于0.1%。170 2,改性沥青的试验温度宜为185。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谢伦堡析漏试验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29组合肯塔堡飞散试验用来防止沥青用量或者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性不足。T0733,标准试验温度为20,水中养生20h。对于改性沥青,飞散损失不得大于15%。对于多雨潮湿地区,也可以进行浸水飞散试验,试验温度为60,水中养生时间为48h。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肯塔堡飞散试验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30组合车辙试验用以评价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非常重要T0719,试验温度为60,荷载压强为0.7MPa(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试件装料亦然。)对于改性沥青,动稳定度要求不小于3000次/mm。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车辙试验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31组合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用以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测定破坏应变。T0715,试验温度为-100.5,加载速率50mm/min,荷载压强为0.7MPa(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对于改性沥青,冬温地区要求不小于2500。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32组合水稳定性检验浸水马歇尔试验,T0709,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30 min 60 30 min 60 o oC C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水稳定性检验30 min 60 oC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33组合水稳定性检验冻融劈裂试验,T0729,冻融劈裂比不小于80%16 hours -18 16 hours -18 o oC C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24h 60 24h 60 o oC C2h 25 2h 25 o oC C水稳定性检验16 hours -18 oC设计配合比设计34组合渗水试验采用轮碾法成型的车辙板试件,路面渗水仪良好的SMA结构在碾压成型后应该不渗水或者透水很慢渗水系数要求不大于80ml/min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渗水试验设计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检验35组合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总结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总结36组合成型温度的控制总结集料加热190-220,沥青加热175。随着击实温度的提高,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增加,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减小,沥青饱和度增大;对于不同级配规律的混合料,这些体积指标随着温度变化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成型温度的控制总结37组合4.75通过率问题总结4.75mm的通过率大都控制在25%左右。0.075mm通过率要求在8%-13%之间。石料高温状态下在拌和、碾压过程中都会有部分磨耗或破碎,与室内试验相比,4.75 mm 筛通过量偏细3%,因而在配合比设计时4.75 mm 筛通过率要控制在25%左右,0.075 mm 筛通过率控制在10%左右。4.75通过率问题总结4.75mm的通过率大都控制在25%左38组合马歇尔击实次数马歇尔击实试验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密西西比州公路局 Bruce Marshall发明。设计标准随着轮胎气压和轴载的变化不断调整交通现状交通量增长迅速货车重载超载现象严重总结马歇尔击实次数马歇尔击实试验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密39组合为什么采用50次/面SMA混合料劲度小,容易压实;骨架嵌挤结构,大的击实功可能会使集料的棱角破碎,破坏粗集料。国内外的设计经验缺点交通量增长/超载与目前的路面压实功相比,击实功偏小总结马歇尔击实次数为什么采用50次/面总结马歇尔击实次数40组合为什么采用75次/面某些集料坚硬,很难击实;适应交通量增长/超载的需要路面压实功的增加缺点尚需实践的检验注意路面的压实功需要保证总结马歇尔击实次数为什么采用75次/面总结马歇尔击实次数41组合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表干法在使用表干法时,试验者必须注意:该方法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制造一种真正的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得到真正的毛体积。总结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表干法在使用表干法时,试验者必须注意42组合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蜡封法SMA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量不能采用表干法,而应采用刷蜡式的蜡封法,否则会导致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偏大、空隙偏小的虚假现象。采用最紧密状态方法进行SMA混合料设计是合理、可行的。总结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蜡封法SMA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量不43组合参考文献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3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沈金安,李福普编著 SMA路面设计与铺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5 王旭东,张 蕾编著 基于骨架嵌挤型原理的沥青混合料均衡设计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56 沈金安编译 美国的SMA配合比设计方法J.国外公路.1998(18)7 何壮彬 SMA混合料级配特点与结构指标研究D.硕士论文.长安大学.2008.58 李德超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长安大学.2003.5参考文献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4组合致谢致谢45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