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基础--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03319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力学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力学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建 筑筑 力力 学学解决建筑中的力学问题解决建筑中的力学问题建筑力学建筑力学绪 论 建筑力学的任务: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建筑力学的任务: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或构件)有内力、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或构件)有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结构:结构: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中承受外部作用的骨架。可能出现的外部作用包括荷载作用(恒载、活载、风载、水压力、土压力等)、变形作用(地基不均沉降、材料胀缩变形、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地震引起的地面变形等)、环境作用(阳光、风化、环境污染引起的腐蚀、火灾等)。建筑力学的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结构结构。土木工程是力学最重要的发展源泉和应用园地之一,力学是土木工程重要的理论基础。人类早就会建造房屋了,直到掌握了丰富的力学知识以后,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跨海大桥、特大跨度的公共建筑、水下隧道、高速公路才得以建成。力学的分支学:力学的分支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板壳力学、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板壳力学、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实力学、断裂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量子力学等。验力学、计算力学、量子力学等。“建筑力学建筑力学”的内容只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应的内容只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应用广泛的部分。它将用广泛的部分。它将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学三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贯通融合成为一体。三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贯通融合成为一体。考 核平常成绩 20%考试成绩 80%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力力(ForceForce)是物体间相互的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机械作用 力对物体力对物体作用效应作用效应(Effect of an actionEffect of an action):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力的定义力的定义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力的图示法力的图示法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力具有大小和方向,力具有大小和方向,所以说力是矢量所以说力是矢量(vectorvector)。可以用一带箭头的直可以用一带箭头的直线段将力的三要素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表示出来,如图如图1.11.1所示。所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N)或千牛顿(或千牛顿(kNkN)。)。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力系的定义力系的定义 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一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一组力。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等效力系等效力系 (Equivalent force systemEquivalent force system)指两个力指两个力(系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平衡力系平衡力系(Equilibrium force system Equilibrium force system)力系作用下使物体平衡的力系。力系作用下使物体平衡的力系。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力系中的各个力称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力系中的各个力称为该合力的一个分力。为该合力的一个分力。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刚体刚体(Rigid bodyRigid body)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终保持不变的物体。例如例如:桥梁在车辆、人群等荷载作用下的最桥梁在车辆、人群等荷载作用下的最大竖直变形一般不超过桥梁跨度的大竖直变形一般不超过桥梁跨度的1/7001/7001/9001/900。物体的微小变形对于研究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微小变形对于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影响很小,因而可以将物体视为不变形问题影响很小,因而可以将物体视为不变形的理想物体的理想物体刚体刚体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已知合力求分力公式:已知分力求合力公式: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1.1 试求图1.3中各力在轴上的投影,投影的正负号按规定观察判定。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1.1题解: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例1.1题解: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二力平衡公理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几个公理和定理)建筑力学基础(几个公理和定理)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上述的二力平衡公理对于刚体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而对于变形体只是必要的,而不是充分的。如图1.5所示的绳索的两端若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但若是压力就不能平衡。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受二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杆件或构件称为二力杆件(简称为二力杆)或二力构件。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Parallelogram of Parallelogram of forcesforces)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成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来的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向由以原来的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来表示。的对角线矢量来表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任何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都要受到各种各样的作用,这种作用造成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发生变形、位移甚至破坏。例如,建筑物各部分的自重、人和设备的重力、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等。其中建筑物的自重、人和设备的重力、风力等作用称为直接作用直接作用,在工程上称为荷载荷载(LoadLoad);而地震,温度变化等作用称为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工程中,有时不严格区分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对引起建筑物变形、位移甚至破坏的作用一概称之为荷载荷载。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在工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是在工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是多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力学分析,需要从不种多样的。为了便于力学分析,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将它们进行分类。同的角度,将它们进行分类。1 1、荷载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荷载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Dead loadDead load)、可变荷载、可变荷载(Imposed loadImposed load)和偶然荷载。和偶然荷载。3 3、荷载按作用位置是否变化分为、荷载按作用位置是否变化分为 移动荷载和固定荷载。移动荷载和固定荷载。2 2、荷载按作用在结构上的性质分为、荷载按作用在结构上的性质分为 静力荷载静力荷载(Steady loadSteady load)和动力荷载和动力荷载(Dynamic loadDynamic load)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荷载的分类荷载的分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4 4、荷载按其作用在结构上的分布情况分为、荷载按其作用在结构上的分布情况分为 分布荷载分布荷载(Uniform loadUniform load)和和 集中荷载集中荷载(Concentrated loadConcentrated load)。集中荷载集中荷载 分布范围很小,可近似认为作用在一点的荷载;分布范围很小,可近似认为作用在一点的荷载;线分布荷载线分布荷载 沿直线或曲线分布的荷载(单位:沿直线或曲线分布的荷载(单位:KN/mKN/m););面分布荷载面分布荷载 沿平面或曲面分布的荷载(单位:沿平面或曲面分布的荷载(单位:KN/mKN/m2 2););体分布荷载体分布荷载 沿物体内各点分布的荷载(单位:沿物体内各点分布的荷载(单位:KN/mKN/m3 3)。)。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工程中,荷载的分布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工程中,荷载的分布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在很多情况下,都可简化为沿直线和平面在很多情况下,都可简化为沿直线和平面均匀分布的荷载进行分析计算。均匀分布的荷载进行分析计算。分布荷载分布荷载 (Uniform load)的合力计算的合力计算 分布荷载的合力作用在分布区域的中心,分布荷载的合力作用在分布区域的中心,指向不变,其大小等于分布集度指向不变,其大小等于分布集度 的大小的大小q q乘以分布范围。乘以分布范围。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约束反力位于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连接或接触约束反力位于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连接或接触处,其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处,其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运用这个准则,可确定约束反力的方向相反。运用这个准则,可确定约束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向和作用点的位置。约束与约束反力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 限制物体运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限制物体运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约束(Support)。约束必然对被约束物体有力的。约束必然对被约束物体有力的作用,以阻碍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作用,以阻碍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这种力称为这种力称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Reaction),简称反力。,简称反力。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 工程上将结构或构件连接在支承物上的工程上将结构或构件连接在支承物上的装置,称为装置,称为支座支座。在工程上常常通过支座将构件。在工程上常常通过支座将构件支承在基础或另一静止的构件上。支座对构件就支承在基础或另一静止的构件上。支座对构件就是一种约束。支座对它所支承的构件的约束反力是一种约束。支座对它所支承的构件的约束反力也叫也叫支座反力支座反力。支座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其具。支座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其具体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加以简化,归纳成体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加以简化,归纳成几个类型,才便于分析计算。几个类型,才便于分析计算。建筑结构的支座通常分为建筑结构的支座通常分为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可可动铰支座动铰支座,和,和固定固定(端端)支座支座三类。三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图图1.18(a)1.18(a)是是固定铰支座的示意图固定铰支座的示意图。构件与支座用。构件与支座用光滑的圆柱铰链联接,构件不能产生沿任何方向的移动,光滑的圆柱铰链联接,构件不能产生沿任何方向的移动,但可以绕销钉转动,可见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与圆柱铰但可以绕销钉转动,可见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与圆柱铰链约束相同,即约束反力一定作用于接触点,通过销钉中链约束相同,即约束反力一定作用于接触点,通过销钉中心,方向未定。心,方向未定。固定铰支座的简图固定铰支座的简图如图如图1.18(b)1.18(b)所示。所示。约束约束反力反力如图如图1.18(c)1.18(c)所示,可以用所示,可以用F FRARA和一未知方向角和一未知方向角表示,表示,也可以用一个水平力也可以用一个水平力F FXAXA和垂直力和垂直力F FYAYA表示。表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1 1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座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图图l.20(a)l.20(a)是是可动铰支座的示意图可动铰支座的示意图。构件。构件与支座用销钉连接,而支座可沿支承面移动,这与支座用销钉连接,而支座可沿支承面移动,这种约束,只能约束构件沿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种约束,只能约束构件沿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而不能阻止构件绕销钉的转动和沿支承面方动,而不能阻止构件绕销钉的转动和沿支承面方向的移动。所以,它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就是约向的移动。所以,它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就是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点、约束反力通过销钉的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点、约束反力通过销钉的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方向可能指向构件,也可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方向可能指向构件,也可能背离构件,视主动力情况而定。这种能背离构件,视主动力情况而定。这种支座的简支座的简图图如如1.20(b)1.20(b)所示,所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如图如图1.20(c)1.20(c)所示。所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2 2可动铰支座可动铰支座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整浇钢筋混凝土的雨篷,它的一端完全整浇钢筋混凝土的雨篷,它的一端完全嵌固在墙中,一端悬空如图嵌固在墙中,一端悬空如图1.22(a)1.22(a),这样的支,这样的支座叫座叫固定端支座固定端支座。在嵌固端,既不能沿任何方向。在嵌固端,既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所以固定端支座除产生水平移动,也不能转动,所以固定端支座除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反力外,还有一个约束反力偶和竖直方向的约束反力外,还有一个约束反力偶(力偶将在第三章讨论力偶将在第三章讨论)。这种。这种支座简图支座简图如图如图1.1.22(b)22(b)所示,其所示,其支座反力支座反力表示如图表示如图1.22(c)1.22(c)所示。所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3 3固定端支座固定端支座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研究力学问题,首先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了解物体的受要了解物体的受力状态,即对物体进力状态,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反映物行受力分析,反映物体受力状态的图称为体受力状态的图称为受力图。受力图。受力图受力图绘制步骤:绘制步骤:1.1.取分离体;取分离体;2.2.画已知力;画已知力;3.3.画约束反画约束反力。力。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例1.21.2 重量为的小球,按图重量为的小球,按图1.23(a)1.23(a)所示放置,所示放置,试画出小球的受力图。试画出小球的受力图。解解 (1)(1)根据题意取小球根据题意取小球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2)(2)画出主动力:主动画出主动力:主动力为小球所受重力。力为小球所受重力。(3)(3)画出约束反力:约画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为绳子的约束反力束反力为绳子的约束反力以及光滑面的约束反力。以及光滑面的约束反力。小球的受力图如图小球的受力图如图1.23(b)1.23(b)所示。所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例 1.31.3 画图(画图(a a)所示结构)所示结构ACDBACD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解:解:(1)(1)取结构取结构ACDBACDB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2)(2)画出主动力:主动力为画出主动力:主动力为F FP P。(3)(3)画出约束反力:约束为固定铰支座和可画出约束反力:约束为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画出它们的约束反力,如动铰支座,画出它们的约束反力,如图(图(b b)所示。)所示。第第1 1章章 建筑力学基础建筑力学基础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平面力系的分类平面力系的分类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若干个力偶若干个力偶(一对大小相等、(一对大小相等、指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指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 力称为一个力偶)力称为一个力偶)组成的力系。组成的力系。力系的分类力系的分类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的力系,否则为空间力系。的力系,否则为空间力系。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平面一般力系:除了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除了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平行力系之外的平面力系。平面平行力系之外的平面力系。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设任意的力设任意的力F F1 1、F F2 2、F F3 3、F F4 4 的作用线汇交于的作用线汇交于A A 点,构成一个点,构成一个平面汇交力系。由力的平行四边平面汇交力系。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将其两两合成,最终形法则,可将其两两合成,最终形成一个合力形成一个合力F FR R ,由此可得结论,由此可得结论如下:如下:A AF F2 2F F1 1F F4 4F F3 3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1 1、平面汇交力系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F FR R;2 2、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平衡条件是合力:、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平衡条件是合力:F FR R=0 =0 FR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当投影当投影F Fx x 、F Fy y 已知时,则可求出力已知时,则可求出力 F F 的大小和方向:的大小和方向: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可根据下式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可根据下式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合力投影定理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它的各分力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它的各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对于由对于由n n个力个力F F1 1、F F2 2、F Fn n 组成的平面汇交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可得:可得:从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从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R R的计算式为:的计算式为: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从而得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为:从而得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平面汇交力系的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合力F FR R必须为零,即:必须为零,即:上式的含义为:上式的含义为:所有所有 X X 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所有所有 y y 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1 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并画该研究对象的受、合理确定研究对象并画该研究对象的受 力图;力图;2 2、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3 3、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实际计算时,通常规定与坐标轴正向实际计算时,通常规定与坐标轴正向一一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垂直力向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垂直力向上为正。上为正。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例 1 1 图示三角支架,求两杆所受的力。图示三角支架,求两杆所受的力。解:解:取取B B节点为研究对象,节点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画受力图F由由 F FY Y=0 =0,建立平衡方程:,建立平衡方程:由由 F FX X=0 =0,建立平衡方程:,建立平衡方程:解得:解得:负号表示假设的指向与真实指向相反。负号表示假设的指向与真实指向相反。解得:解得:FNBCFNBA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1.1.取滑轮取滑轮B B 的轴销作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的轴销作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例例 2 2 图图(a)a)所示体系,物块所示体系,物块重重 F F=20 kN=20 kN ,不计不计滑轮的自重和半径,试求杆滑轮的自重和半径,试求杆AB AB 和和BC BC 所受的力。所受的力。解:解: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2 2、列出平衡方程:、列出平衡方程:解得:解得:反力反力F FNBA NBA 为负值,说明该力实际指向与图上假定为负值,说明该力实际指向与图上假定指向相反。即杆指向相反。即杆AB AB 实际上受拉力。实际上受拉力。由由 F FY Y=0 =0,建立平衡方程:,建立平衡方程:解得:解得:由由 F FX X=0 =0,建立平衡方程:,建立平衡方程:第第2 2章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作用线既不汇交也不完全平行的平面作用线既不汇交也不完全平行的平面力系称为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也叫,也叫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对于平面一般力系,讨论两个问题:对于平面一般力系,讨论两个问题:1 1、力系的合成;、力系的合成;2 2、力系的平衡。、力系的平衡。下面讨论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先介下面讨论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先介绍绍力的等效平移定理力的等效平移定理。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设圆盘设圆盘A A 点处作用一个点处作用一个F F 力,讨论力,讨论F F力的等效平移问题。力的等效平移问题。力的等效平移原理力的等效平移原理 等效平移一个力,必须附加一个力偶,等效平移一个力,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之矩。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之矩。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力系向任意一点力系向任意一点O O 的简化的简化 应用力的等效平移定理,将平面一般力应用力的等效平移定理,将平面一般力系中的各个力(以三个力为例)全部平行移系中的各个力(以三个力为例)全部平行移到作用面内某一给定点到作用面内某一给定点O O 。从而这力系被分。从而这力系被分解为一个解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和一个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这种等效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给定点这种等效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给定点O O 的的简化。点简化。点O O 称为称为简化中心简化中心。A A3 3O OA A2 2A A1 1F F1 1F F3 3F F2 2M1O OM2M3=MO OF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汇交力系汇交力系F F1 1、F F2 2、F F3 3 的合成结果为的合成结果为一作用在点一作用在点O O 的力的力F F R 。这个力矢。这个力矢F FR R 称为原平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面任意力系的主矢。附加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作用在同附加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一平面内的力偶 M M,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对对简化中心简化中心 O O 的主矩。的主矩。因此,平面任意力系向任意一点的简因此,平面任意力系向任意一点的简化结果为一个主矢化结果为一个主矢R R 和一个主矩和一个主矩M M,这个,这个结果称为结果称为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一般的一般简化结果简化结果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 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2 2、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的大小与转向与、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的大小与转向与简化中心简化中心O O 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说到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说到力系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简化中心。力系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简化中心。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主矢方向角的正切:主矢方向角的正切:主矩主矩 M M 可由下式计算:可由下式计算:主矢、主矩的计算:主矢、主矩的计算:主矢按力多边形规则作图求得或用解析法计算。主矢按力多边形规则作图求得或用解析法计算。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平面任意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平面任意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 平面任意力系的一般简化结果为一个平面任意力系的一般简化结果为一个主矢主矢 F FR R和一个主矩和一个主矩M M 。当物体平衡时,主。当物体平衡时,主矢和主矩必须同时为零。矢和主矩必须同时为零。由主矢由主矢 FR=0=0,即:,即:得:得:由主矩由主矩 M M =0=0,得:,得: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这三个平衡条件是互相独立的,对这三个平衡条件是互相独立的,对于一个研究对象可以求解三个未知力,且最于一个研究对象可以求解三个未知力,且最多求解三个未知力。多求解三个未知力。三者必须同时为零,从而得平面任意三者必须同时为零,从而得平面任意力系下的解析平衡条件为:力系下的解析平衡条件为: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应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应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1 1、确定研究对象,画受力图;、确定研究对象,画受力图;2 2、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3 3、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例 1 1 已知已知 q q=2KN/m 2KN/m,求图示结构,求图示结构A A支座的反力。支座的反力。解:取解:取AB AB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由由 F FX X=0 =0 :由由 F Fy y=0 =0 :由由 M MA A=0 =0 :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例 2 2 求图示结构的支座反力。求图示结构的支座反力。解:解:取取AB AB 杆为研究对象画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受力图。由由 F FX X=0 =0 :由由 F Fy y=0 =0 :由由 M MA A=0 =0 :第第2 2章章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