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0232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农业资源与效益 主要内容:?农业资源?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 第六章 农业资源与效益 主要内容:?农业资源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二、我国农业资源的状况?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二、我国农业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资源:指在一定的时空分布和一定的经济条件及 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 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界所赋予的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等.?人类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如农具、化肥等.?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资源:指2.资源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界赋予的资源.?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社会资源:来自人类社会劳动的资源.包括来自社会的人、财、物和技术等。?如:各种房屋、设备、信息、知识、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等等。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资源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界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农业资源的概念 农业资源: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是一种特定的资源。?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或多或少地具有农业这一产业部门的一些特性。?农业资源的概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农业资源的概念 农业资源:指?广义农业资源:指所有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总和。?狭义农业资源:仅指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不包括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广义农业资源:指所有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要?农业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区别: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又有一些区别。?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的是参与到农业生产的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且 转化为农业实际产品的自然物质;如太阳、水、矿产等。?自然条件主要指的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并不直接参与农业生物的生理过程,也不直接转化为农业实际产品。如温度。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区别: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3.农业资源的分类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资源 按资源来源分 按资源的更新性分 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3.农业资源的分类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农业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及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农业气候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农业水资源、农业生物资源。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及保?农业社会经济技术资源: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来自人类社会的物质技术投入和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农业人力资源、农业能源与矿产资源、农业资金、农业物质技术资源、农业旅游资源、农业信息资源等。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社会经济技术资源: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来自人类社会?可更新资源:能连续不断地或周期性地被 产生、补充和更新。?如太阳辐射、水力、风 力、地热和各种生物构 成的资源。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水资源?可更新资源:能连续不断地或周期性地被 产生、补充和更新。?不可更新资源:缺乏补充和更新能力,或者其补充和更新周期相对于人类经济来说太长了。?如煤、石油、天 然气、铁矿等。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铁矿?不可更新资源:缺乏补充和更新能力,或者其补充和更新周期相对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深层地下水的补充和更新常常较缓慢,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因此,把它当作是一种不可更新的“水矿”。?资源的蕴藏量:不可更新资源中已经识别有经济价值的部分。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深层地下水的补充和更新常常较缓农业资农业资源的分源的分类类 农业资源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 可部分回收 不可回收 信息 资源 财力 资源 人力 资源 工业 产品 资源 金属矿物:非能源矿物 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农机、农具、化肥、农药、燃油、电力 数量体力智力素质 资金信贷能力 资料情报获取范围和获取速度 与生物过 程有关的 资源 与地球起 源有关的 资源 太阳能、水利、风力、大气、全球水资源等 动植物种质资源、土地、肥力资源、森林、草场、渔业资源 农业资源的分类 农业资源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我国土地面积(陆地)约 9.6亿hm2,占全球陆地 面积的1/15,居世界第3位。?山地多平原少。山地面积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占19%,平原占12%。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我国人均耕地少,质量低。?人均耕地在世界处于 低水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 hm2的47%。?现有耕地中有607万hm2坡度在25?以上。?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其中 干旱、半干旱地区 40%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 退化现象。?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受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危害。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我国人均耕地少,质量低。?人均耕地在世界处于 低水平,不2.气候资源?光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33.44108100.32108J/m2。?其分布规律是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年辐射量最大的是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在 66.88108J/m2以上。?华北地区年辐射量为50.1610858.52108J/m2。?四川盆地年辐射量仅33.4410841.80108J/m2。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2.气候资源?光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全年日照时数:?华南一般1800h,长江中下游为2000 2200h,华北地区为2600h,内蒙、西北各地3000h,塔里木盆地东部、柴达木盆地、西藏西部等地达31003300h。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全年日照时数:?华南一般1800h,长江中下游为200?热量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资源南方比较丰富。热量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纬度越高,海拔越高,10的积温越低。如最南部的南沙群岛超过 10000,最北部的黑龙江北部为1500,不适宜作物生长。?东北平原为30004000,华北、关中平原40004500,长江流域以南 58006000。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热量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资源南方比无霜期:?各地无霜期大致是黑龙江北部100d,东 北大部分地区100160d,长城以南160210d,秦岭淮河以南210250d,长江下游250300d,华南300360d,海南360d。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无霜期:?各地无霜期大致是黑龙江北部100d,东 北大?降水资源?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48mm。年降水量分布不平衡,总的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和西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长江流域降水量为 10001500mm,华北、东北400800mm,西北内陆地区一般不足 200mm,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一般为50mm。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降水资源?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8mm。年降水量分布不3.水资源?水资源包括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我国年均径流总量为 27115亿m3,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m3。?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 80%,而耕地只占全国的36%,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区域;长江以北水资源占全国的18%,耕地占64%,形成旱作农业区。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3.水资源?水资源包括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4.生物资源?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品种资源丰富。?世界上栽培的农作物、果树、蔬菜、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分别有90、2200、100、1200、和6000多个种,在我国就分别有 50、300、40、1130和1150个种。?我国鸟、兽、淡水渔类分别为 1186、470、832种,此外还有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4.生物资源?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品种资源丰富。?世界上栽培?森林资源?我国森林总面积134亿hm2,居世界第5位。但人 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1.7%。人 均森林面积不足0.133 hm2。?草场资源?天然草场2.86亿hm2,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多分布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草场质量差,产量低。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我国森林总面积134亿hm2,居世界第5位。?水产资源?总面积370104km2。?淡水渔业利用率65%。?海洋捕捞多集中在近海范围,已引起近海 渔业的退化。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水产资源?总面积370104km2。?淡水渔业利用率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1996年,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煤10008亿t,铁矿石476亿t,磷矿石160亿t,钾盐约5亿t,食盐4040亿t。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1996年,主要(二)农业的主要社会资源状况?农业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农业市场发育不健全?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不高(中等)?农用农源供应不足 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二)农业的主要社会资源状况?农业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 1.不可再生资源的两个特性?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1.不可再生资源的两个特性?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2.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1)加强替代资源的开发。(2)节约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如铁、铜等金属资源。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2.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1)加强替代资源的开发。(2)节1.利用与危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与地质变化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小。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利用 一般不会影响其再生过程。?森林、草原、动植物、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更新 与生物学过程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大。人类对这类资源的利用速度大于其更新能力,则 可能损害这类资源的更新速度,导致资源枯竭。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 1.利用与危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与地质变化有关?森林过伐森林过伐 地球上的森林面积以每年 2000hm2的速度在减少。中国自1978年以来,森林 的砍伐量超过其生长量达 1亿m3,140个负责采伐的 森林局中,61局个处于过 量采伐,25个局的森林资 源已基本枯竭。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森林过伐 地球上的森林面积以每年2000hm2的速度在?草原退化 主要是严重超载过牧引起的。中国北方可利用的牧场 2.2亿hm2,近15年来平均产 草量下降30%50%,而且以每年133万hm2速度在退化。据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测算,目前中国牧区草原平均超载36.1%。据统计,荒漠化地区草场牲畜超 载率为50%至120%。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草原退化 主要是严重超载过牧引起的。中国北方可利用的?土壤流失土壤流失 土壤因风蚀和水蚀而流失。土壤更新速 度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但其流失速度受到人类活动 的强烈影响。干旱区风蚀是主要问题,风蚀的结果使土壤 沙漠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8.2%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27.3%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土壤流失 土壤因风蚀和水蚀而流失。土壤更新速 度受?鱼类过捕 世界海洋捕鱼总量 19501970年间以年增长7%的速度上升。1970以后,则以1%2%的速度上升,这是因为绝大部分捕捞作业均在距离陆地320km以内的海域中进行,过度捕捞已引起渔业资源的衰退。在中国,19531957年我国海洋渔业捕捞总量中主要经济鱼类的比例为 78.6%,19661970年下降为63.0%,到1978年下降为31.9%。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鱼类过捕 世界海洋捕鱼总量19501970年间以年增长2.再生资源的保护(1)再生资源保护的核心:把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控制在资源再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便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2.再生资源的保护(1)再生资源保护的核心:把资源开发利用?最大持续收获量(MSY):对于生物资源来讲,最大持续收获量是指与资源再生能力相应的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最大收获量。式中:r为内禀增长速率 K 为环境容量 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KrMSY4?当种群增长服从logisticlogistic模 型时?最大持续收获量(MSY):对于生物资源来讲,最大持续收获?最适持续收获量(OSY):由于生物资源的更新常受环境影响而波动,稳妥的资源收获量应略低于最大持续收获量,这个量称为最适持续收获量。最适收获量OSYMSY,即OSYrK/4.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最适持续收获量(OSY):由于生物资源的更新常受环境影响而(2)保护措施:?直接限制收获量。如限制森林砍伐量,限制鱼的捕获量,限制狩猎量等。?通过限制开发能力,间接限制收获量。?在法律上确定资源的归属权或使用权。如落实山林、草场、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归属权。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2)保护措施:?直接限制收获量。如限制森林砍伐量,限制?在经济上通过税收、补贴、工资、价格等措施控制开发者能够获得的纯利润水平,通过生物经济平衡关系达到保护资源生物的目的。?通过人口政策的制定,使人口增长与资源条件相适应,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通过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散需求压力。四、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在经济上通过税收、补贴、工资、价格等措施控制开发者能够获3.再生资源的增殖?人类不但可以被动地采取措施使开发能力和利用速度适应资源更新速度,而且可以主动地采取措施保护和增强资源的再生能力。三、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3.再生资源的增殖?人类不但可以被动地采取措施使开发能力和如广东省20世纪80年代初用近10的时间基本上消灭了荒山,实现了林木生长量大于砍伐量。三、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森林资源的再生:可采取封山育林,加强抚育,培植速生丰产树种,残林更新和扩建新林等方法。?渔业资源的再生:通过捕鱼季节、地点和工具的限制来加以保护。如我国近几年采取的休渔期。?牧草资源的再生:可通过草种改良、人工种植、施肥灌溉、防鼠灭鼠等方法得到加强。如广东省20世纪80年代初用近10的时间基本上消灭了荒山,实?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再生: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而获得。?生物能资源的再生:可以从种植薪炭林、“能源树”以及用有机物制取酒精和沼气等途径获得。?土壤资源的再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覆盖物,挖环山沟、鱼鳞坑、修建梯田,乔灌草结合等。四、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再生: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而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农业资源与效益课件农业资源的特性农业资源的特性?(一)整体性?(二)地域性?(三)变动性?(四)多用性?(五)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农业资源的特性?(一)整体性?(二)地域性?(三)变动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植业盲目滥垦,造成水土流失?(二)林业集中过伐,重采轻造?(三)草原超载过牧,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四)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江河水源污染?(五)生物多样性受威胁,许多珍贵物种资源濒临灭绝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植业盲目滥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2利用、改造和保护相结合?3综合开发、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 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2利用、改造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三)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四)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五)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源利用所生产的产品都通过销售而获得收益时,获取最大利润成了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所以,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资源经济规律行动,这些经济动机所支配的行动往往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后果。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源利用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因此,了解一些最基本的资源经济规律及其可能的生态后果,可以更自觉地采用相应的经济措施或其他措施,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更好地统一起来。?这样经济手段如存款利润率和产品价格的调整 会有效地控制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就介绍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条件下生产者以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商品性资源开发利用时,经济与资源开发及资源保护的关系。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因此,了解一些最基本的资源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二、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自有资源:指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明确地属于产权人的资源,产权人可以是个体、集体或国家。?资源经济学第一定律:若资源价格和银行利率的变化没有受到政府或个别大产业的控制,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会使得平均资源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等于银行利率随时间的变化。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自有资源:指所有权和使用权二、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二、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公共资源:指生产者可以自由利用,但所有权不属于生产者的资源。?如湖泊中的鱼大家都可以捕捞。?资源经济学第二定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以公共资源形式存在的生物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收益恰好等于其成本。?这种经济与生物的双重平衡关系叫 生物经济平衡。?这一定律适用于公共生物资源。二、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公共资源:指生产者可以自由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一、农业的社会效益?二、农业的经济效益?三、农业的生态效益?四、三个效益间的关系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一、农业的社会效益?二、农业农业的效益农业的效益?农业的效益:农业资源经农业生态系统转化之后,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类在各个方面的需求。?农业效益是围绕人类利益来考虑的。?农业的效益:农业能够满足人类利益的效果。?农业效益通常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农业的效益?农业的效益:农业资源经农业生态系统转化之后,能一、农业的社会效益一、农业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social effect):指农业在满足人类社会最基本需求的效果。?基本需求包括食物、衣着、燃料、住房和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决定了农业在社会稳定中的基础地位。一、农业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social effect)二、农业的经济效益二、农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economic effect):指农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包括劳动者通过农产品商品交换后获得的可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 利润,国家通过各种农业税从农业中获得的 资金,以及农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同农业生产成果的比较。?常用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来度量,比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越差。二、农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economic effec三、农业的生态效益三、农业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ecological effect):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资源,改进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即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而使生产成果增加或减少的表现。?生态效益有正负之分 三、农业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ecological eff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正效益:表现为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如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对土壤肥力的增加作用等;?负效益:表现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滥垦滥殖、草地超载过牧等导致的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所导致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化肥等的过量投入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生态效益?正效益:表现为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如植被覆农业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寻找减少或消除负效益,增大或提高正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面临的世界性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负效益。?衡量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的控制、沙漠化的治理和土壤盐碱化的综合防治。农业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寻找减少或消除负效益,增大或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农业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系,是人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三个效益间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的。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农业的近农业效益间的矛盾农业效益间的矛盾?过分强调社会效益,如追求单一发展粮食,不计成本追求高产,毁林开荒都可能损害经济和生态效益,出现“高产穷队”和水土流失等现象。?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可能使价格低而需求多的产品得不到生产,可能置生态环境于不顾,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过分强调生态效益,则可能动用过多的人力物力整治环境,规定过多限制性法制约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充分利用,甚至陷入“自然主义”,使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效益间的矛盾?过分强调社会效益,如追求单一发展粮食,不农业效益间的统一农业效益间的统一?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使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是群众安心进行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投资于各项开发性生产,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有助于投入更多资金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改进,并开展有效的资源保护和增殖工作。?生态效益的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食物质量,改善生活条件。农业效益间的统一?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使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 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2.举例说明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如何处理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三者之间的关系??3.试解释自有资源和公共资源.?4.什么是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思考题?1.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