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第二章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30319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第二章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第二章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第二章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第二章第二章 制冷系制冷系统统方案方案设计设计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2.1 2.1 制冷系统的分类制冷系统的分类制冷系统的分类制冷系统的分类一、制冷系统的定义一、制冷系统的定义一、制冷系统的定义一、制冷系统的定义 广义上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广义上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广义上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广义上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如:空调冷冻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如:空调冷冻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如:空调冷冻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如:空调冷冻水),其中制冷循环最为复杂和重要,通常制冷系统亦即水),其中制冷循环最为复杂和重要,通常制冷系统亦即水),其中制冷循环最为复杂和重要,通常制冷系统亦即水),其中制冷循环最为复杂和重要,通常制冷系统亦即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指制冷过程四个过程的设备、辅制冷剂循环系统:指制冷过程四个过程的设备、辅制冷剂循环系统:指制冷过程四个过程的设备、辅制冷剂循环系统:指制冷过程四个过程的设备、辅助设备以及一系列连接管道和配件所组成助设备以及一系列连接管道和配件所组成助设备以及一系列连接管道和配件所组成助设备以及一系列连接管道和配件所组成 在冷藏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只有在冷藏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只有在冷藏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只有在冷藏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只有蒸发过程是在库内完成,膨胀过程大多数情况在机房或设蒸发过程是在库内完成,膨胀过程大多数情况在机房或设蒸发过程是在库内完成,膨胀过程大多数情况在机房或设蒸发过程是在库内完成,膨胀过程大多数情况在机房或设备间内完成,压缩和冷凝过程则在机房内完成,设备间,备间内完成,压缩和冷凝过程则在机房内完成,设备间,备间内完成,压缩和冷凝过程则在机房内完成,设备间,备间内完成,压缩和冷凝过程则在机房内完成,设备间,因建筑设计处理时将机房及设备间布置在库房绝热建筑以因建筑设计处理时将机房及设备间布置在库房绝热建筑以因建筑设计处理时将机房及设备间布置在库房绝热建筑以因建筑设计处理时将机房及设备间布置在库房绝热建筑以外,从这些情况出发,冷藏库制冷系统分为库房和机房系外,从这些情况出发,冷藏库制冷系统分为库房和机房系外,从这些情况出发,冷藏库制冷系统分为库房和机房系外,从这些情况出发,冷藏库制冷系统分为库房和机房系统来阐述,而冲霜热氨管路则单独介绍。统来阐述,而冲霜热氨管路则单独介绍。统来阐述,而冲霜热氨管路则单独介绍。统来阐述,而冲霜热氨管路则单独介绍。第二章第二章 制冷系制冷系统统的方案的方案设计设计2.1 制冷系制冷系统统的分的分二、机房系统和库房系统的划分 机房系统: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桶后的吸气管道算起,包括压缩机、中冷器、油分、冷凝器、贮液器、总调节站、节流阀及其间的所有管道。库房系统:从节流阀后算起,包括库房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氨泵、液体分调、冷却设备、汽体分调、机房氨液分离器及其间的所有管道。不易划分的空分、集油器、排液桶列入机房系统。二、机房系二、机房系统统和和库库房系房系统统的划分的划分 机房系机房系统统:氨液分:氨液分制冷系统是通过包括全部机器,设备,指示和控制仪表,制冷管道,阀门等在内的系统原理图表达出来。绘制冷系统原理图常用的图例参见书中表2-1表2-3,表中列举了制冷工艺常用管线,阀件及小件设备图例,用图例所绘制出来且能表示实际制冷系统的机器,设备,阀件,仪表之间的关系图,称为制冷系统原理图,见图2-1所示。制冷系制冷系统统是通是通过过包括全部机器,包括全部机器,设备设备,指示和控制,指示和控制仪仪表,制冷管道,表,制冷管道,冷冷库库制冷工制冷工艺设计艺设计第二章冷第二章冷库库制冷工制冷工艺设计课艺设计课件件2.22.2 制冷系统的特点 机房系统在整个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制机房系统在整个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制机房系统在整个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制机房系统在整个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冷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冷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冷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压蒸汽,排入油分离器他离去除蒸汽所夹带的润高压蒸汽,排入油分离器他离去除蒸汽所夹带的润高压蒸汽,排入油分离器他离去除蒸汽所夹带的润高压蒸汽,排入油分离器他离去除蒸汽所夹带的润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双级压缩后,低压级制冷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双级压缩后,低压级制冷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双级压缩后,低压级制冷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双级压缩后,低压级制冷压缩机排汽先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再被高压级制冷压缩机排汽先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再被高压级制冷压缩机排汽先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再被高压级制冷压缩机排汽先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再被高压级制冷压缩机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再经油分离器分离压缩机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再经油分离器分离压缩机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再经油分离器分离压缩机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再经油分离器分离润滑油,然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润滑油,然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润滑油,然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润滑油,然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蒸汽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蒸汽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蒸汽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循环得以进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循环得以进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循环得以进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循环得以进行行行行 。一、机房系统一、机房系统2.2 制冷系制冷系统统的特点的特点 机房系机房系统统在整个制冷系在整个制冷系统统中中 为了便于说明,把机房系统分为吸入管段,排汽管为了便于说明,把机房系统分为吸入管段,排汽管为了便于说明,把机房系统分为吸入管段,排汽管为了便于说明,把机房系统分为吸入管段,排汽管段和高压液体管段三个部分。段和高压液体管段三个部分。段和高压液体管段三个部分。段和高压液体管段三个部分。1.1.1.1.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管段1 1)单独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单独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单独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单独压缩机的吸入管段此时吸入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案是比较简单的,如图此时吸入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案是比较简单的,如图此时吸入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案是比较简单的,如图此时吸入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案是比较简单的,如图2-22-22-22-2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2 单一的蒸发系统配连方案单一的蒸发系统配连方案(图中1由氨液分离器来;2去油分离器)为为了便于了便于说说明,把机房系明,把机房系统统分分为为吸入管段,排汽管段和高吸入管段,排汽管段和高压压液体管段液体管段 2)2)2)2)多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的多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的多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的多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的 2)多个蒸多个蒸发发系系统统的的单级压缩单级压缩机的机的2.2.2.2.双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双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双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双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 对于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压缩机与蒸发系统的对于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压缩机与蒸发系统的对于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压缩机与蒸发系统的对于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机的吸入管段,压缩机与蒸发系统的连接,除考虑单级、双级各自的灵活性外,尚应在单级、双级蒸连接,除考虑单级、双级各自的灵活性外,尚应在单级、双级蒸连接,除考虑单级、双级各自的灵活性外,尚应在单级、双级蒸连接,除考虑单级、双级各自的灵活性外,尚应在单级、双级蒸发系统之间采取措施。如图发系统之间采取措施。如图发系统之间采取措施。如图发系统之间采取措施。如图2-42-42-42-4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4 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系统配连方案单级、双级兼有的压缩系统配连方案2.双双级压缩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机的吸入管段 对对于于单级单级、双、双级级兼有的兼有的压缩压缩机的吸入机的吸入3.3.3.3.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汽体入口管段由于TK是由其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而定,因而只有一个,亦即可用一个总排气总管排气管上需装油分,(干式、洗涤式)安装位置:单级:冷凝器前双级:高级压缩机排气管后,如图:253.压缩压缩机的排气管路机的排气管路压缩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汽体入口管段机排气口至冷凝器汽体入口管段(1 1 1 1)单单单单级级级级压压压压缩缩缩缩机机机机的的的的排排排排气气气气管管管管段段段段图图2-5 2-5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一台压缩机对一台冷凝器排汽端连接方式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一台压缩机对一台冷凝器排汽端连接方式示例示例(1)单级压缩单级压缩机的排气管段机的排气管段图图2-5 单级压缩单级压缩制冷循制冷循环环一台一台压压如果是两台压缩机对一台冷凝器的连接方式如图2-6(a)(b)(c)(d)所示。如果是两台如果是两台压缩压缩机机对对一台冷凝器的一台冷凝器的连连接方式如接方式如图图2-6(a)()(b)图图2-6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两台压缩机对一台冷凝器的连接方式示例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两台压缩机对一台冷凝器的连接方式示例图图2-6 单级压缩单级压缩制冷循制冷循环环两台两台压缩压缩机机对对一台冷凝器的一台冷凝器的连连接方式接方式单单单单级级级级压压压压缩缩缩缩机机机机制制制制冷冷冷冷循循循循环环环环中中中中,多多多多台台台台压压压压缩缩缩缩机机机机对对对对多多多多台台台台冷冷冷冷凝凝凝凝器器器器的的的的连连连连接接接接方方方方式式式式如如如如图图图图2 2 2 2-7 7 7 7所所所所示示示示。图图2-7 2-7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多台压缩机对多台冷凝器的连接方式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多台压缩机对多台冷凝器的连接方式 单级压缩单级压缩机制冷循机制冷循环环中,多台中,多台压缩压缩机机对对多台冷凝器的多台冷凝器的连连接方式如接方式如图图2(2)双级压缩机的排汽管段 氨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制冷循环,氨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制冷循环,氨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制冷循环,氨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制冷循环,并且多用立式中间冷却器(如图并且多用立式中间冷却器(如图并且多用立式中间冷却器(如图并且多用立式中间冷却器(如图2-82-82-82-8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8 立式中间冷却器的示意图立式中间冷却器的示意图(2)双双级压缩级压缩机的排汽管段氨系机的排汽管段氨系统统多采用一次多采用一次节节流完全中流完全中间间冷却的冷却的单级双级压缩机和配组双级压缩机单级双级压缩机和配组双级压缩机单级双级压缩机和配组双级压缩机单级双级压缩机和配组双级压缩机 单级单级双双级压缩级压缩机和配机和配组组双双级压缩级压缩机机 连接注意事项连接注意事项连接注意事项连接注意事项 注:注:注:注:加装反向运转装置:加装反向运转装置:加装反向运转装置:加装反向运转装置:作用:作用:作用:作用:冷凝器检修时,抽空冷凝器检修时,抽空冷凝器检修时,抽空冷凝器检修时,抽空 中冷器检修时,(排中冷器检修时,(排中冷器检修时,(排中冷器检修时,(排完液)抽空完液)抽空完液)抽空完液)抽空 倒循环融霜,热氨进倒循环融霜,热氨进倒循环融霜,热氨进倒循环融霜,热氨进入(蒸发器当作冷凝入(蒸发器当作冷凝入(蒸发器当作冷凝入(蒸发器当作冷凝器用)器用)器用)器用)方法:两根管加两个截止方法:两根管加两个截止方法:两根管加两个截止方法:两根管加两个截止阀,阀,阀,阀,连连接注意事接注意事项项注:注:加装反向运加装反向运转转装置:作用:装置:作用:在压缩机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应装截止阀(机头操作阀除外)以便在检修机器时能与系统切断在排气管上装上止回阀,使排气保持单向畅通,以防止压缩机停机时,制冷剂蒸汽逆流,凝结于车头,不利重启,若洗涤式油分,其装在油分前,干式油分,可在油分的前或后;压缩机吸排气管与总管的连接在在压缩压缩机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机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应应装截止装截止阀阀(机(机头头操作操作阀阀除外)以便除外)以便4 4 4 4、冷凝器至节流阀的高压液体管段、冷凝器至节流阀的高压液体管段、冷凝器至节流阀的高压液体管段、冷凝器至节流阀的高压液体管段 1 1 1 1)冷凝器至高压贮液器的管道系统连接)冷凝器至高压贮液器的管道系统连接)冷凝器至高压贮液器的管道系统连接)冷凝器至高压贮液器的管道系统连接从冷凝器到高压贮液器的管子有两个作用。其一,使液态制冷剂能及时地从冷凝器流向高压贮液器,使冷凝器中不留存制冷剂液体;其二,是当贮液器中液面升高时必然有一部分汽体排除,汽体便从贮液器至冷凝器的连接管中流回冷凝器,连接管的目的是使两者通畅。若采用涨缩式贮液器,其连接方式如图2-12所示 图图2-12 涨缩式贮液器的连接方式涨缩式贮液器的连接方式4、冷凝器至、冷凝器至节节流流阀阀的高的高压压液体管段液体管段 1)冷凝器至高)冷凝器至高压贮压贮液器的管液器的管若采用直通式贮液器,其连接方式如图若采用直通式贮液器,其连接方式如图若采用直通式贮液器,其连接方式如图若采用直通式贮液器,其连接方式如图2-132-132-132-13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图图图图2-13 2-13 2-13 2-13 直涌式的贮液器的连接方式直涌式的贮液器的连接方式直涌式的贮液器的连接方式直涌式的贮液器的连接方式若采用直通式若采用直通式贮贮液器,其液器,其连连接方式如接方式如图图2-13所示所示 图图2-13 这种接法的不利之处是冷凝器中带有一些过冷的液这种接法的不利之处是冷凝器中带有一些过冷的液这种接法的不利之处是冷凝器中带有一些过冷的液这种接法的不利之处是冷凝器中带有一些过冷的液体进入贮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当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体进入贮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当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体进入贮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当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体进入贮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当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所谓是所谓是所谓是所谓“直通式直通式直通式直通式”的贮液器,而少用的贮液器,而少用的贮液器,而少用的贮液器,而少用“涨缩式涨缩式涨缩式涨缩式”贮贮贮贮液器,那是因为液器,那是因为液器,那是因为液器,那是因为“涨缩式涨缩式涨缩式涨缩式”易于将润滑油带进库房易于将润滑油带进库房易于将润滑油带进库房易于将润滑油带进库房系统的缘故,且在贮液器处没有形成液封,不凝性系统的缘故,且在贮液器处没有形成液封,不凝性系统的缘故,且在贮液器处没有形成液封,不凝性系统的缘故,且在贮液器处没有形成液封,不凝性气体也可能被带进低压系统,影响蒸发器中的热交气体也可能被带进低压系统,影响蒸发器中的热交气体也可能被带进低压系统,影响蒸发器中的热交气体也可能被带进低压系统,影响蒸发器中的热交换换换换 。应改进除油方法,方可采用。应改进除油方法,方可采用。应改进除油方法,方可采用。应改进除油方法,方可采用。这这种接法的不利之种接法的不利之处处是冷凝器中是冷凝器中带带有一些有一些过过冷的液体冷的液体进进入入贮贮液器后将液器后将由于洗涤式油分需从冷凝器的出液管引进氨液,因此要控制两者的相对高差,以维持油分离器的液面线,那么,在设计布置时,一般先确定贮液器的标高,然后确定立式冷凝器的标高,使冷凝器中的氨液能自流入贮液器,最后确定洗涤式油分的标高。由于洗由于洗涤涤式油分需从冷凝器的出液管引式油分需从冷凝器的出液管引进进氨液,因此要控制两者的相氨液,因此要控制两者的相在在在在氨氨氨氨制制制制冷冷冷冷系系系系统统统统中中中中多多多多采采采采用用用用洗洗洗洗涤涤涤涤式式式式油油油油分分分分离离离离器器器器。洗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的连接如图洗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的连接如图洗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的连接如图洗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的连接如图2-142-142-142-142-152-152-152-15所所所所示。示。示。示。图图2-14 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贮液器连接方式(一)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贮液器连接方式(一)在氨制冷系在氨制冷系统统中多采用洗中多采用洗涤涤式油分离器。式油分离器。洗洗涤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式油分离器、冷凝器图图2-15 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贮液器连接方式(二)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贮液器连接方式(二)图图2-15 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氨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和贮贮液器液器连连接方式(二)接方式(二)常用空气分离器有立式自动空气分离器和四套管式空气分离器两种,其接管示意图如图2-16所示。其与冷凝器和贮液器的连接方式如图2-17所示。图图2-16 两种空气分离器的型式其接管示意图两种空气分离器的型式其接管示意图 常用空气分离器有立式自常用空气分离器有立式自动动空气分离器和四套管式空气分离器两种,空气分离器和四套管式空气分离器两种,图图2-17 空气分离器与冷凝器和贮液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图空气分离器与冷凝器和贮液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图图图2-17 空气分离器与冷凝器和空气分离器与冷凝器和贮贮液器之液器之间间的的连连接方式接方式图图卧式冷凝器与高压贮液器的连接 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贮液器的上方,多台并联时,如图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贮液器的上方,多台并联时,如图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贮液器的上方,多台并联时,如图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贮液器的上方,多台并联时,如图 为使冷凝器排液顺畅,冷凝器出液管的截止阀应低于出液口至为使冷凝器排液顺畅,冷凝器出液管的截止阀应低于出液口至为使冷凝器排液顺畅,冷凝器出液管的截止阀应低于出液口至为使冷凝器排液顺畅,冷凝器出液管的截止阀应低于出液口至少少少少300300300300,使阀的上方有一段流程,能克服阀门及弯头的阻力,使阀的上方有一段流程,能克服阀门及弯头的阻力,使阀的上方有一段流程,能克服阀门及弯头的阻力,使阀的上方有一段流程,能克服阀门及弯头的阻力(卧式冷凝器必须排液顺畅,若冷凝器内积存氨液,将使冷凝(卧式冷凝器必须排液顺畅,若冷凝器内积存氨液,将使冷凝(卧式冷凝器必须排液顺畅,若冷凝器内积存氨液,将使冷凝(卧式冷凝器必须排液顺畅,若冷凝器内积存氨液,将使冷凝面积减少,)面积减少,)面积减少,)面积减少,)卧式冷凝器与高卧式冷凝器与高压贮压贮液器的液器的连连接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接卧式冷凝器可布置在贮贮液器的上方,液器的上方,蒸发式冷凝器与贮液器的连接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氨通过盘管时有较大的压力损失氨通过盘管时有较大的压力损失氨通过盘管时有较大的压力损失氨通过盘管时有较大的压力损失 淋水通风条件的变化,如损坏淋水通风条件的变化,如损坏淋水通风条件的变化,如损坏淋水通风条件的变化,如损坏冷凝能力冷凝能力冷凝能力冷凝能力(冷凝负荷(冷凝负荷(冷凝负荷(冷凝负荷 小,压小,压小,压小,压力损失力损失力损失力损失 小)小)小)小)HHHH应大于冷凝器在冷凝效率最高,即应大于冷凝器在冷凝效率最高,即应大于冷凝器在冷凝效率最高,即应大于冷凝器在冷凝效率最高,即NHNHNHNH3 3 3 3流量最大时的压力损失流量最大时的压力损失流量最大时的压力损失流量最大时的压力损失 H1200H1200H1200H12001500150015001500(用液柱克服压损)(用液柱克服压损)(用液柱克服压损)(用液柱克服压损)用通过式贮液器时,装用通过式贮液器时,装用通过式贮液器时,装用通过式贮液器时,装U U U U型液封在排液立管和水平集管间型液封在排液立管和水平集管间型液封在排液立管和水平集管间型液封在排液立管和水平集管间 排液出口与出液控制阀之距大于排液出口与出液控制阀之距大于排液出口与出液控制阀之距大于排液出口与出液控制阀之距大于300300300300 与壳管式并联使用时,壳管式的阻力约为零,蒸发器排液口比与壳管式并联使用时,壳管式的阻力约为零,蒸发器排液口比与壳管式并联使用时,壳管式的阻力约为零,蒸发器排液口比与壳管式并联使用时,壳管式的阻力约为零,蒸发器排液口比壳管式排液口高壳管式排液口高壳管式排液口高壳管式排液口高1500150015001500 用均压管联通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和贮液器的顶部用均压管联通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和贮液器的顶部用均压管联通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和贮液器的顶部用均压管联通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和贮液器的顶部 蒸蒸发发式冷凝器与式冷凝器与贮贮液器的液器的连连接接 特点特点:氨通氨通过盘过盘管管时时有有较较大的大的压压力力损损 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如下如下图图所示所示 冷凝器与贮液器的连接注意事项:贮液器应低于冷凝器,阀门、弯头应尽量少贮液器应低于冷凝器,阀门、弯头应尽量少贮液器应低于冷凝器,阀门、弯头应尽量少贮液器应低于冷凝器,阀门、弯头应尽量少水平管要有一定的坡度,其向贮液器倾斜水平管要有一定的坡度,其向贮液器倾斜水平管要有一定的坡度,其向贮液器倾斜水平管要有一定的坡度,其向贮液器倾斜0.20.20.20.2冷凝器与贮液器(直通式)之间连接均压管,无论是冷凝器与贮液器(直通式)之间连接均压管,无论是冷凝器与贮液器(直通式)之间连接均压管,无论是冷凝器与贮液器(直通式)之间连接均压管,无论是何种冷凝器,平衡管应能与各个并联的冷凝器及贮液器何种冷凝器,平衡管应能与各个并联的冷凝器及贮液器何种冷凝器,平衡管应能与各个并联的冷凝器及贮液器何种冷凝器,平衡管应能与各个并联的冷凝器及贮液器相通相通相通相通 冷凝器与冷凝器与贮贮液器的液器的连连接注意事接注意事项项:贮贮液器液器应应低于冷凝器,低于冷凝器,阀门阀门 因冷凝器和贮液器中会积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连因冷凝器和贮液器中会积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连因冷凝器和贮液器中会积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连因冷凝器和贮液器中会积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连接放空气管。因空气比接放空气管。因空气比接放空气管。因空气比接放空气管。因空气比NHNHNHNH3 3 3 3重,所以空气积聚在重,所以空气积聚在重,所以空气积聚在重,所以空气积聚在NHNHNHNH3 3 3 3液上,液上,液上,液上,NHNHNHNH3 3 3 3在下在下在下在下 图图图图2 2 2 218181818 放油管伸入容器底部的油包中放油管伸入容器底部的油包中放油管伸入容器底部的油包中放油管伸入容器底部的油包中 多台贮液器并联,应在底部装连通管和截止阀,正常多台贮液器并联,应在底部装连通管和截止阀,正常多台贮液器并联,应在底部装连通管和截止阀,正常多台贮液器并联,应在底部装连通管和截止阀,正常运行时,打开截止阀,使每台贮液器相通,液体平衡运行时,打开截止阀,使每台贮液器相通,液体平衡运行时,打开截止阀,使每台贮液器相通,液体平衡运行时,打开截止阀,使每台贮液器相通,液体平衡 当油分是洗涤式、填料式油分,没有运动部件,氨气当油分是洗涤式、填料式油分,没有运动部件,氨气当油分是洗涤式、填料式油分,没有运动部件,氨气当油分是洗涤式、填料式油分,没有运动部件,氨气进出管上不装阀门,离心式油分可采用浮球的起落向集进出管上不装阀门,离心式油分可采用浮球的起落向集进出管上不装阀门,离心式油分可采用浮球的起落向集进出管上不装阀门,离心式油分可采用浮球的起落向集油器或压缩机排油,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易损坏,所油器或压缩机排油,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易损坏,所油器或压缩机排油,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易损坏,所油器或压缩机排油,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易损坏,所有接管应安装截止阀,以便检修有接管应安装截止阀,以便检修有接管应安装截止阀,以便检修有接管应安装截止阀,以便检修因冷凝器和因冷凝器和贮贮液器中会液器中会积积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集空气,所以要在两者上连连接放空气管。接放空气管。2 2 2 2)高压贮液器至节流阀的连接)高压贮液器至节流阀的连接)高压贮液器至节流阀的连接)高压贮液器至节流阀的连接从高压贮液器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一般先接至高压液从高压贮液器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一般先接至高压液体调节总站,(也有经过再冷却器再接至高压液体调节总体调节总站,(也有经过再冷却器再接至高压液体调节总站)再按照所采用的制冷系统不同,分别接到中间冷却器、站)再按照所采用的制冷系统不同,分别接到中间冷却器、直接供液的节流阀、重力供液的液体分离器进液节流阀或直接供液的节流阀、重力供液的液体分离器进液节流阀或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的低压循环贮液桶进液节流阀,进入低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的低压循环贮液桶进液节流阀,进入低压冷却系统(制冷循环的低压部分)。压冷却系统(制冷循环的低压部分)。高压液体调节总站高压液体调节总站 ,其连接示意如图,其连接示意如图2-182-18所示,图中所示,图中a a、b b为简单型的,一般蒸发系统比较简单。图中为简单型的,一般蒸发系统比较简单。图中c c、d d为复杂为复杂型的,系统复杂。型的,系统复杂。2)高)高压贮压贮液器至液器至节节流流阀阀的的连连接从高接从高压贮压贮液器出来的高液器出来的高压压制冷制冷剂剂液体液体图图2-18 氨系统高压液体调节总站的连接示意图氨系统高压液体调节总站的连接示意图图图2-18 氨系氨系统统高高压压液体液体调节总调节总站的站的连连接示意接示意图图机房系统原理图见图机房系统原理图见图机房系统原理图见图机房系统原理图见图2-192-192-192-19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图图2-19 机房系统原理图示例机房系统原理图示例 机房系机房系统统原理原理图见图图见图2-19所示所示 图图2-19 机房系机房系统统原理原理集油器的连接集油器的连接集油器的连接集油器的连接 1)1)1)1)作用:用以收集高低压容器的油、回收作用:用以收集高低压容器的油、回收作用:用以收集高低压容器的油、回收作用:用以收集高低压容器的油、回收NHNHNHNH3 3 3 3,并,并,并,并使油在低压放出使油在低压放出使油在低压放出使油在低压放出 由于油分未能百分百地分离油,且直接在油分由于油分未能百分百地分离油,且直接在油分由于油分未能百分百地分离油,且直接在油分由于油分未能百分百地分离油,且直接在油分放油,压力高,危险,所以油分再接到集油器放油,压力高,危险,所以油分再接到集油器放油,压力高,危险,所以油分再接到集油器放油,压力高,危险,所以油分再接到集油器 因设备和管道中有油,所以所有有可能积油的因设备和管道中有油,所以所有有可能积油的因设备和管道中有油,所以所有有可能积油的因设备和管道中有油,所以所有有可能积油的容器均应有放油接头及阀门,因氨、油的比重不容器均应有放油接头及阀门,因氨、油的比重不容器均应有放油接头及阀门,因氨、油的比重不容器均应有放油接头及阀门,因氨、油的比重不同,放油接头在容器底部同,放油接头在容器底部同,放油接头在容器底部同,放油接头在容器底部 集油器的集油器的连连接接 1)作用:用以收集高低作用:用以收集高低压压容器的油、回收容器的油、回收NH3,2)2)2)2)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连接方式 进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压容器宜分开,进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压容器宜分开,进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压容器宜分开,进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压容器宜分开,如两个集油器(尤在大系统)如两个集油器(尤在大系统)如两个集油器(尤在大系统)如两个集油器(尤在大系统)减压管:如空分一样,其接到减压管:如空分一样,其接到减压管:如空分一样,其接到减压管:如空分一样,其接到T T T T0 0 0 0较低、负荷稳较低、负荷稳较低、负荷稳较低、负荷稳定的总回汽管上,(如在蒸发器与低压循环桶间定的总回汽管上,(如在蒸发器与低压循环桶间定的总回汽管上,(如在蒸发器与低压循环桶间定的总回汽管上,(如在蒸发器与低压循环桶间的回汽管上),不可接在吸入管上,以免液击的回汽管上),不可接在吸入管上,以免液击的回汽管上),不可接在吸入管上,以免液击的回汽管上),不可接在吸入管上,以免液击 集油器的高度:集油器的高度:集油器的高度:集油器的高度:高中压容器的高中压容器的高中压容器的高中压容器的P P P P回汽压力,回汽压力,回汽压力,回汽压力,油可借压差流入,但低压容器油可借压差流入,但低压容器油可借压差流入,但低压容器油可借压差流入,但低压容器500500500500300300300300底座上底座上底座上底座上并将集油器置于温度较高处并将集油器置于温度较高处并将集油器置于温度较高处并将集油器置于温度较高处 不包隔热层不包隔热层不包隔热层不包隔热层 放油时,将集油器与系统切断,使其压力上升,放油时,将集油器与系统切断,使其压力上升,放油时,将集油器与系统切断,使其压力上升,放油时,将集油器与系统切断,使其压力上升,到大气压力时,再放油到大气压力时,再放油到大气压力时,再放油到大气压力时,再放油2)连连接方式接方式 进进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油管:在一般情况下,高、低压压容器宜分开,如容器宜分开,如图图图排液桶的连接排液桶的连接排液桶的连接排液桶的连接 1)1)作用:作用:作用:作用:排液桶主要用于重力供液系统,容纳融霜的氨液、排液桶主要用于重力供液系统,容纳融霜的氨液、排液桶主要用于重力供液系统,容纳融霜的氨液、排液桶主要用于重力供液系统,容纳融霜的氨液、机房的总氨液分离器分离的氨液,及中冷器液位过高机房的总氨液分离器分离的氨液,及中冷器液位过高机房的总氨液分离器分离的氨液,及中冷器液位过高机房的总氨液分离器分离的氨液,及中冷器液位过高排出的氨夜排出的氨夜排出的氨夜排出的氨夜 氨泵供液可以不设排液桶,由低压循环桶代替,但氨泵供液可以不设排液桶,由低压循环桶代替,但氨泵供液可以不设排液桶,由低压循环桶代替,但氨泵供液可以不设排液桶,由低压循环桶代替,但若低压循环桶的有效容积不够,或融霜排液较频,这若低压循环桶的有效容积不够,或融霜排液较频,这若低压循环桶的有效容积不够,或融霜排液较频,这若低压循环桶的有效容积不够,或融霜排液较频,这样对蒸发压力的稳定和降温速度有不良影响,才考虑样对蒸发压力的稳定和降温速度有不良影响,才考虑样对蒸发压力的稳定和降温速度有不良影响,才考虑样对蒸发压力的稳定和降温速度有不良影响,才考虑桩排液桶桩排液桶桩排液桶桩排液桶 一般以供压贮液桶作排液桶一般以供压贮液桶作排液桶一般以供压贮液桶作排液桶一般以供压贮液桶作排液桶 包隔热层(所排的液如蒸发器、中冷器、氨液分离包隔热层(所排的液如蒸发器、中冷器、氨液分离包隔热层(所排的液如蒸发器、中冷器、氨液分离包隔热层(所排的液如蒸发器、中冷器、氨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较低温)器分离出的液,较低温)器分离出的液,较低温)器分离出的液,较低温)排液桶的排液桶的连连接接 1)作用:作用:连接管连接管连接管连接管(图图图图)连连接管接管(图图)2.2.2 2.2.2 2.2.2 2.2.2 库房系统库房系统库房系统库房系统 1 1、库房的热交换方式、库房的热交换方式 (1 1)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2 2)接触传热)接触传热 食品食品食品食品冷却设备之间,是热传导的换热方式冷却设备之间,是热传导的换热方式冷却设备之间,是热传导的换热方式冷却设备之间,是热传导的换热方式 其其其其K K K K 值比上述(对流换热)的大值比上述(对流换热)的大值比上述(对流换热)的大值比上述(对流换热)的大 2.2.2 库库房系房系统统 1、库库房的房的热热交交换换方式方式 (3 3)混合换热)混合换热 (4 4)液化气体式冻结装置)液化气体式冻结装置 (5)5)5)5)液态氮或液态氟利昂喷淋或浸滞,液态氮或液态氟利昂喷淋或浸滞,液态氮或液态氟利昂喷淋或浸滞,液态氮或液态氟利昂喷淋或浸滞,(3)混合)混合换热换热 2 2、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 (1 1)手动膨胀直接供液方式)手动膨胀直接供液方式 高压桶高压桶节流阀节流阀蒸发器蒸发器压缩机压缩机 优点:设备简单优点:设备简单 缺点:供液调节困难缺点:供液调节困难 (2 2)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 2、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制冷装置的供液方式(1)手)手动动膨膨胀胀直接供液方式直接供液方式 1)1)目前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主要适用于氟利昂目前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主要适用于氟利昂目前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主要适用于氟利昂目前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主要适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一个热力膨胀阀只宜用于单一通路的蒸制冷系统,一个热力膨胀阀只宜用于单一通路的蒸制冷系统,一个热力膨胀阀只宜用于单一通路的蒸制冷系统,一个热力膨胀阀只宜用于单一通路的蒸发盘管供液。如图发盘管供液。如图发盘管供液。如图发盘管供液。如图2 22121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21 热力膨胀阀直接膨胀供液系统示意图热力膨胀阀直接膨胀供液系统示意图1)目前目前热热力膨力膨胀阀胀阀直接供液系直接供液系统统,主要适用于氟利昂制冷系,主要适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统,一,一2)2)2)2)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设计特点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设计特点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设计特点热力膨胀阀直接供液系统设计特点 多用于氟利昂系统多用于氟利昂系统多用于氟利昂系统多用于氟利昂系统 1 1 1 1个热力膨胀阀向单一通道的蒸发盘管供液个热力膨胀阀向单一通道的蒸发盘管供液个热力膨胀阀向单一通道的蒸发盘管供液个热力膨胀阀向单一通道的蒸发盘管供液 为实现自动化,在膨胀阀前装电磁阀,停机时为实现自动化,在膨胀阀前装电磁阀,停机时为实现自动化,在膨胀阀前装电磁阀,停机时为实现自动化,在膨胀阀前装电磁阀,停机时自动切断供液自动切断供液自动切断供液自动切断供液 可不设气液分离器,但压缩机吸入总管高于蒸可不设气液分离器,但压缩机吸入总管高于蒸可不设气液分离器,但压缩机吸入总管高于蒸可不设气液分离器,但压缩机吸入总管高于蒸发盘管最高处发盘管最高处发盘管最高处发盘管最高处200200200200300300300300,以免突然停机,蒸发器,以免突然停机,蒸发器,以免突然停机,蒸发器,以免突然停机,蒸发器内液体内液体内液体内液体吸气管,一旦开机,产生液击吸气管,一旦开机,产生液击吸气管,一旦开机,产生液击吸气管,一旦开机,产生液击2)热热力膨力膨胀阀胀阀直接供液系直接供液系统设计统设计特点特点多用于氟利昂系多用于氟利昂系统统(3 3 3 3)重力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 氨液分离器要控制一定的液面,与冷却设备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利用净液柱向库房冷却设备供液,此净液柱(H1r1H2r2)应足以克服系统的摩擦和局部阻力。(3)重力供液系)重力供液系统统 这种供液系统原理图见图这种供液系统原理图见图这种供液系统原理图见图这种供液系统原理图见图2-222-222-222-22所示,供液示意图见所示,供液示意图见所示,供液示意图见所示,供液示意图见图图图图2-232-232-232-23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22 重力供液系统原理图重力供液系统原理图这这种供液系种供液系统统原理原理图见图图见图2-22所示,供液示意所示,供液示意图见图图见图2-23所所图图2-23 重力供液系统供液示意图重力供液系统供液示意图 图图2-23 重力供液系重力供液系统统供液示意供液示意图图 还有满液式供液系统,见图还有满液式供液系统,见图还有满液式供液系统,见图还有满液式供液系统,见图2-242-242-242-24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图图2-24 满液式重力供液系统示意图满液式重力供液系统示意图还还有有满满液式供液系液式供液系统统,见图见图2-24所示所示 图图2-24 满满液式重液式重2 2 2 2)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重点 高差高差高差高差HHHH要合适,要合适,要合适,要合适,H H H H必须在克服总阻力之后,剩余压差对蒸发温度的影必须在克服总阻力之后,剩余压差对蒸发温度的影必须在克服总阻力之后,剩余压差对蒸发温度的影必须在克服总阻力之后,剩余压差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不超过响不超过响不超过响不超过1111 若几个库房同用一氨液分离器,必须设液、气分调站若几个库房同用一氨液分离器,必须设液、气分调站若几个库房同用一氨液分离器,必须设液、气分调站若几个库房同用一氨液分离器,必须设液、气分调站 2)设计设计重点重点 高差高差 H要合适,要合适,一冷间应设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间冷却设备多或设备一冷间应设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间冷却设备多或设备一冷间应设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间冷却设备多或设备一冷间应设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间冷却设备多或设备形式多(如:冷风机和排管或墙、顶排管)则应分开供液,以使形式多(如:冷风机和排管或墙、顶排管)则应分开供液,以使形式多(如:冷风机和排管或墙、顶排管)则应分开供液,以使形式多(如:冷风机和排管或墙、顶排管)则应分开供液,以使供液均匀。供液均匀。供液均匀。供液均匀。氨液分离器的数量氨液分离器的数量氨液分离器的数量氨液分离器的数量 分层而设,不同分层而设,不同分层而设,不同分层而设,不同T T T T0 0 0 0分设,冷风机与排管分设,冷风机与排管分设,冷风机与排管分设,冷风机与排管应分设,以及库间的间数等,与氨分中心的作用半径应分设,以及库间的间数等,与氨分中心的作用半径应分设,以及库间的间数等,与氨分中心的作用半径应分设,以及库间的间数等,与氨分中心的作用半径30m30m30m30m 向冷间供液必须下进上出向冷间供液必须下进上出向冷间供液必须下进上出向冷间供液必须下进上出供液均匀供液均匀供液均匀供液均匀 从分调到冷却设备,液管不准有从分调到冷却设备,液管不准有从分调到冷却设备,液管不准有从分调到冷却设备,液管不准有“汽囊汽囊汽囊汽囊”,汽管不准有,汽管不准有,汽管不准有,汽管不准有“液囊、液囊、液囊、液囊、油囊油囊油囊油囊”,防止阻,防止阻,防止阻,防止阻 塞塞塞塞一冷一冷间应设间应设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一根供液管和回汽管。若一冷间间冷却冷却设备设备多或多或设备设备形式形式(4 4 4 4)氨泵供液系统)氨泵供液系统)氨泵供液系统)氨泵供液系统(4)氨)氨泵泵供液系供液系统统 2 2 2 2)氨泵系统的主要优点(与重力供液系统比)氨泵系统的主要优点(与重力供液系统比)氨泵系统的主要优点(与重力供液系统比)氨泵系统的主要优点(与重力供液系统比)a a a a蒸发排管内表面能充分润湿,使蒸发排管发挥更大的制冷效蒸发排管内表面能充分润湿,使蒸发排管发挥更大的制冷效蒸发排管内表面能充分润湿,使蒸发排管发挥更大的制冷效蒸发排管内表面能充分润湿,使蒸发排管发挥更大的制冷效能能能能 b b b b。较高流速的氨液能冲刷管内表面的润滑油油膜,提高传热,。较高流速的氨液能冲刷管内表面的润滑油油膜,提高传热,。较高流速的氨液能冲刷管内表面的润滑油油膜,提高传热,。较高流速的氨液能冲刷管内表面的润滑油油膜,提高传热,且油带至低压循环桶中集中排放,即方便,又安全且油带至低压循环桶中集中排放,即方便,又安全且油带至低压循环桶中集中排放,即方便,又安全且油带至低压循环桶中集中排放,即方便,又安全 c c c c回汽过热度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制冷系数回汽过热度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制冷系数回汽过热度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制冷系数回汽过热度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制冷系数 d d d d系统简化,以低循代替重力供液的氨液分离器和融霜排液桶系统简化,以低循代替重力供液的氨液分离器和融霜排液桶系统简化,以低循代替重力供液的氨液分离器和融霜排液桶系统简化,以低循代替重力供液的氨液分离器和融霜排液桶等辅助设备等辅助设备等辅助设备等辅助设备 e e e e便于监视,操作和维修,有利安全运行便于监视,操作和维修,有利安全运行便于监视,操作和维修,有利安全运行便于监视,操作和维修,有利安全运行 供液膨胀阀,液分控制装置,放油装置等均在机房设备间内供液膨胀阀,液分控制装置,放油装置等均在机房设备间内供液膨胀阀,液分控制装置,放油装置等均在机房设备间内供液膨胀阀,液分控制装置,放油装置等均在机房设备间内 f f f f便于实现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2)氨)氨泵泵系系统统的主要的主要优优点(与重力供液系点(与重力供液系统统比)比)a蒸蒸发发排管内排管内对上进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图见图对上进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图见图对上进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图见图对上进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图见图2-262-262-262-26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图图2-26 上进下出氨泵供液系统原理图上进下出氨泵供液系统原理图对对上上进进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下出供液形式,其原理图见图图见图2-26所示所示 图图2-26 下进上出氨泵供液系统的供液原理图如图下进上出氨泵供液系统的供液原理图如图下进上出氨泵供液系统的供液原理图如图下进上出氨泵供液系统的供液原理图如图2-252-252-252-25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25 氨泵供液系统原理图氨泵供液系统原理图下下进进上出氨上出氨泵泵供液系供液系统统的供液原理的供液原理图图如如图图2-25所示所示图图2-25 4 4 4 4)设计要点)设计要点)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a a a a低压循环桶内正常液面与泵的相对高度低压循环桶内正常液面与泵的相对高度低压循环桶内正常液面与泵的相对高度低压循环桶内正常液面与泵的相对高度H H H H要合适要合适要合适要合适 氨液靠氨液靠氨液靠氨液靠H H H H的静压来克服阻力流入泵体,如果泵吸入的静压来克服阻力流入泵体,如果泵吸入的静压来克服阻力流入泵体,如果泵吸入的静压来克服阻力流入泵体,如果泵吸入口的压力低于氨液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氨液即蒸口的压力低于氨液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氨液即蒸口的压力低于氨液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氨液即蒸口的压力低于氨液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氨液即蒸发产生汽泡,破坏氨泵的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发产生汽泡,破坏氨泵的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发产生汽泡,破坏氨泵的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发产生汽泡,破坏氨泵的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气气气气蚀蚀蚀蚀”氨泵应保持液柱静压氨泵应保持液柱静压氨泵应保持液柱静压氨泵应保持液柱静压“净正吸入压头净正吸入压头净正吸入压头净正吸入压头”即即即即NPSHNPSHNPSHNPSH,保证氨泵的入口有,保证氨泵的入口有,保证氨泵的入口有,保证氨泵的入口有NPSHNPSHNPSHNPSH,那么设计的液柱静压,那么设计的液柱静压,那么设计的液柱静压,那么设计的液柱静压NPSHNPSHNPSHNPSH H H H H(L L L L R R R RZ Z Z Z)NPSH NPSH NPSH NPSH 或或或或 1.3NPSH1.3NPSH1.3NPSH1.3NPSH 沿程沿程沿程沿程 局部局部局部局部4)设计设计要点要点 a低低压压循循环环桶内正常液面与桶内正常液面与泵泵的相的相对对高度高度H要合适要合适b b b b合理选择氨液循环量合理选择氨液循环量合理选择氨液循环量合理选择氨液循环量 再循环倍率再循环倍率再循环倍率再循环倍率氨泵供液系统中氨泵供液系统中氨泵供液系统中氨泵供液系统中,供液总量(以重量供液总量(以重量供液总量(以重量供液总量(以重量计)对于蒸发总量之比计)对于蒸发总量之比计)对于蒸发总量之比计)对于蒸发总量之比 决定其的依据:决定其的依据:决定其的依据:决定其的依据:提高蒸发器的提高蒸发器的提高蒸发器的提高蒸发器的K K K K 合适的压力损耗合适的压力损耗合适的压力损耗合适的压力损耗 在供液不均时,仍能保证蒸发器的每一通道有必需在供液不均时,仍能保证蒸发器的每一通道有必需在供液不均时,仍能保证蒸发器的每一通道有必需在供液不均时,仍能保证蒸发器的每一通道有必需的供液量的供液量的供液量的供液量 适宜的再循环倍率:适宜的再循环倍率:适宜的再循环倍率:适宜的再循环倍率:稳定的状态,可选小些,如:下进上出上进下出稳定的状态,可选小些,如:下进上出上进下出稳定的状态,可选小些,如:下进上出上进下出稳定的状态,可选小些,如:下进上出上进下出 稳定:冷藏间或采用排管稳定:冷藏间或采用排管稳定:冷藏间或采用排管稳定:冷藏间或采用排管 波动:冻结间、冷风机波动:冻结间、冷风机波动:冻结间、冷风机波动:冻结间、冷风机b合理合理选择选择氨液循氨液循环环量再循量再循环环倍率倍率氨氨泵泵供液系供液系统统中中,供液供液总总量量c c c c设立分调站设立分调站设立分调站设立分调站 氨泵压头的选择是以满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设备的供液为依氨泵压头的选择是以满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设备的供液为依氨泵压头的选择是以满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设备的供液为依氨泵压头的选择是以满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设备的供液为依据,对于据,对于据,对于据,对于T T T T0 0 0 0低或阻力较小的冷却设备,会引起低或阻力较小的冷却设备,会引起低或阻力较小的冷却设备,会引起低或阻力较小的冷却设备,会引起T T T T0 0 0 0 设立分调节站设立分调节站设立分调节站设立分调节站调节压力和流量,分调站型式见图调节压力和流量,分调站型式见图调节压力和流量,分调站型式见图调节压力和流量,分调站型式见图2-282-282-282-28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图图图图2-28 2-28 2-28 2-28 氨泵供液系统的分调站的型式示例氨泵供液系统的分调站的型式示例氨泵供液系统的分调站的型式示例氨泵供液系统的分调站的型式示例c设设立分立分调调站站 氨氨泵压头泵压头的的选择选择是以是以满满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足阻力最大的冷却设备设备的的d d d d合理配管,布置科学合理配管,布置科学合理配管,布置科学合理配管,布置科学 i i i i。选取适当管径,减少进液管流速,如书中表。选取适当管径,减少进液管流速,如书中表。选取适当管径,减少进液管流速,如书中表。选取适当管径,减少进液管流速,如书中表2 2 2 23 3 3 3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同时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同时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同时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同时尽量减少局部阻力 iiiiiiii氨泵入口过滤器尽量靠近氨泵,减少液体汽化氨泵入口过滤器尽量靠近氨泵,减少液体汽化氨泵入口过滤器尽量靠近氨泵,减少液体汽化氨泵入口过滤器尽量靠近氨泵,减少液体汽化 iiiiiiiiiiii为防止氨泵进液管的入口产生旋涡,将低循环桶上部为防止氨泵进液管的入口产生旋涡,将低循环桶上部为防止氨泵进液管的入口产生旋涡,将低循环桶上部为防止氨泵进液管的入口产生旋涡,将低循环桶上部的气体带近氨泵的气体带近氨泵的气体带近氨泵的气体带近氨泵 低压循环桶出液的三种方式如图低压循环桶出液的三种方式如图低压循环桶出液的三种方式如图低压循环桶出液的三种方式如图2 2 2 230303030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图图2-30 2-30 低压循环贮液桶中出液的三种方式低压循环贮液桶中出液的三种方式 d合理配管,布置科学合理配管,布置科学 i。选选取适当管径,减少取适当管径,减少进进液管流速,如液管流速,如 vivivivi为防气蚀设置抽气管为防气蚀设置抽气管为防气蚀设置抽气管为防气蚀设置抽气管 v v v v为氨泵能安全运行,还设:为氨泵能安全运行,还设:为氨泵能安全运行,还设:为氨泵能安全运行,还设:氨泵压差控制器:氨泵压差控制器:氨泵压差控制器:氨泵压差控制器:止回阀止回阀止回阀止回阀(出液管后出液管后出液管后出液管后)旁通阀,其控制原理图如图旁通阀,其控制原理图如图旁通阀,其控制原理图如图旁通阀,其控制原理图如图2 2 2 229292929所示所示所示所示 e e e e:控制供液的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