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ppt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课时-简答题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28655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9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ppt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课时-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ppt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课时-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ppt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课时-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湖南专用):专题三 论述类、实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类文本阅读 第第11课时课时 简答题简答题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湖南专用):专题三 论述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11课时简答题第11课时简答题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典例导练 1 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AE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E两项不符合文意,可以从原文第四、五、八段中“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美在于色外之色”等地方判断出。【解析】AE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E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做题时一定要对照选项找到原文所在的区间,进行比较分析,和原文观点不一致自然就错了。【解析】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三段中苏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答:_3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一个“味”应从其本义分析,第二个要结合语境分析它的比喻义。做这类题时,有如下方法: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推测。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一词多义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差异。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答:_4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抓住“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两点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做这类题时要注意:有明确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张曙光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2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语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专题三 典例导练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5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最根本的、第一位的”错,原文第段结尾提到“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B项说法的原文在第段,是作者反对的。D项“仅仅”错,原文第段提到,“价值首先指的是”,说明“价值”还有别的含义。【解析】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最根本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文章第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答:_6文章第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答案】答题要点: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考生答题时,应先根据题干找到原文的答题区间,然后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并分点作答。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出第段的过渡句“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并准确判断此句之后的内容就是“价值观”的作用。【答案】答题要点: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7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答:_7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答案】答题要点: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的、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社会因为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社会就会被“异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的能力。题干中“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一句位于文章结尾,显然是第段的总结句,因此答案应在第段。而分析题干问题的实质,可以发现题目要求回答的实际是“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所产生的错误或弊端,即第段的主要内容。考生答题时,将第段的概括性句子筛选组合一下即可。【答案】答题要点: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的、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简答题的答题技巧(一)要点充足解题法解答主观性的简答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来说,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这就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力争涵盖全部要点,做到没有遗漏,使答案完备。点拨提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点拨提升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二)依文解题法(亦作顺“意”答题法)近几年高考题中简答题的答案,特别是考查对关键性词语的正确理解、判断等题目,其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因为出题人是“依文设题”,答题也应“依文解题”。做题时排除多余的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如果无明文规定,答题时要尽可能利用或者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作答。尽量顺着作者之“意”,顺着文章之“意”答题,裁取原词原句作答。如“典例导练”2011广东卷的第3题“味外之味”中的第一个“味”的意思,就是典型的“依文解题”,可以从原文中倒数第二段的正数第二行找到“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二)依文解题法(亦作顺“意”答题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三)归纳重组法有的简答题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者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这就需要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原话或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加以改造、组合、压缩、变换进行“归纳重组”转述,最后作恰当规范的表述。如“典例导练”2011广东卷的第3题中“味外之味”中的第二个“味”的意思,就要通过整体把握,领会文章实质后作出归纳。(三)归纳重组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四)整体把握法这种解答方法需要整体阅读,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条件,将思路放开,做到瞻前顾后,认真寻求照应,以便迅速而准确地解答题目。注意寻求照应,或从前因找后果,或由结论溯前提条件等。如“典例导练”2011广东卷的第4题,就必须经过内容的把握,特别是“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的理解,然后组织出答案。(四)整体把握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五)利用信息法解答简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本题题干信息,充分利用其他相关题的信息,包括注解等,充分利用他题答案的信息。总之,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拟答案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有用信息。(六)序号分条答题法答案要标明序号,分条答题,注意字数要求,要点答完备;同时,用语要规范化,简明有条理,尽量用完全句,要避免语病。(五)利用信息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简答题的四种缺失(一)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阅读时应着眼于整体,注意把握主要内容、中心主旨、结构思路、背景意图、感情基调等。整体把握了文章,所有考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些考查对文章整体理解的考题(如理清思路、归纳中心、评价感情倾向等)自然不必说;有的考题虽然考的只是某一个点,但实际上会涉及整篇文章,要正确答题,必须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只有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解题时才会游刃有余。易错提示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简答题的四种缺失 易错提示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而考场上为了抢时间,再加上平时习惯不好或心理紧张,抑或受定势等因素影响,考生在做阅读题时没看完全文就仓促答题者大有人在,其结果往往是对文章理解或以偏概全,或断章取义,抓不住中心,得不到要领,以致出现答题时的不全面、不准确、不严密,甚至于和正确答案大相径庭。而考场上为了抢时间,再加上平时习惯不好或心理紧张,抑或受定势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二)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有的考生在筛选时虽然注意了勾画,但在提炼和整合中因疏漏、方法不当或归类不准,以致答题时出现遗漏或者答非所问的错误,这类错误多表现在主观题的作答中。如“真题导练”广东卷第4题中,如果缺乏提炼整合手段,必然不能掌握住观点“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或者只注意到了其中之一,答题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会有所偏差。这样就不能完整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也就不能答出或不能答全答案要点。(二)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三)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这也是进行主观题作答时较易出现的错误,和平时的习惯有关,也和语文素养不够有关。(四)忽视分值设置每道问题后面都标有它的分值,对这一点很多人都忽视了。然而问题后的分值往往暗示着得分点,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要点不全或答题啰唆。这就是在答题技巧上常提到的“看分值答题”。一般情况下,偶数的分值,如2分或4分,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个要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两点列出;奇数的分值3分意味着答案可能是三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三点列出。此外,答案最好能用序号标出,让阅卷者对答案要点一目了然。(三)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陶瓷之路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题精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新题精练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但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然而这两条路的命名都为西方学者所为,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与国外相比,陶瓷业却落后了许多。近几年,由于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和艺术家们的努力,现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那么如何选择现代艺术瓷呢?好的现代艺术瓷应该有好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艺人和收藏家忽视。因为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象力却是无穷无尽的。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唯美的。现在有些陶瓷艺人,简单地将国画画面移入瓷器装饰,效果未必很好。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现代瓷器的色泽不容忽视,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2010年科学博览第11期,有删改)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根据文意,下列对“陶瓷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瓷之路”兴起的时间是唐代中后期,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瓷器不宜在陆上运输,“陶瓷之路”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B“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共有两条通往海外的线路,一条是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另一条是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1根据文意,下列对“陶瓷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C“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是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D“陶瓷之路”的命名和“丝绸之路”的命名均为国外学者所为,这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解析】A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削弱了“陆上丝绸之路”。C“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最能体现唐代商业繁荣的城市是国都长安和东南的扬州,从李白、杜牧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的繁荣。B三上次男先生之所以能著就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的启迪。C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说明中国的古瓷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近代,中国的陶瓷业越来越落后,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D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只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BA项,两句诗都是形容扬州的。C项“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只”说法太绝对。【解析】BA项,两句诗都是形容扬州的。C项“甚至出现了倒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收藏现代艺术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6分)答:_【答案】一看造型:应选择能提供给人们无穷无尽想象力的造型。二看装饰的效果: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三看色泽: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3收藏现代艺术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6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盛宁国内常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一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差异性之后,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那恐怕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缺乏一种深层次的、辩证的思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这种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是站在文化接受方的立场、为接受方所认可的那种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谈及他亲历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感受。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根据当地的民意测验,中国馆在“最想去看的馆”一项中排在第二位。然而,那次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某一个角落停下脚步,都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而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中国馆显然也做出了努力,但在宣传理念上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世博会的大门口有一个电脑屏幕,上面标示出此时此刻到哪一个国家馆需要在门口等候多少时间,那块屏幕成了各国文化魅力的一块比赛牌,譬如,法国三小时,韩国三个半小时,日本四小时,而中国馆的门口却基本不需要等候。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某一个角落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余秋雨说,这两次世博会上的窘境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的几个重大弊病:(1)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吸引人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图像;(2)几乎不知道当代国际间的高层审美趋向;(3)国家文化窗口的设计变成了某政府部门下属的一个行政行为,越是层层审查就越是平庸刻板;(4)盲目高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以为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等会让各国观众停步仰望。所以,我们与德国馆相比,缺少了智慧的巧思;与法国馆相比,缺少了自嘲的幽默;与日本馆相比,缺少了面对未来的创新;与韩国相比,缺少通俗的亲切和美丽余秋雨说,这两次世博会上的窘境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诸多的“欠缺”合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在认识上缺乏一种文化的自觉,这就是忽略了文化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结果有意无意地将民族价值置于人类普世价值之上,造成了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障碍。(节选自书摘2010年12期,有删改)这诸多的“欠缺”合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在认识上缺乏一种文化的自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从文本上看,下列不能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法的一项是(3分)()A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B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所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C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展出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D世博会德国馆所体现的巧思、法国馆所体现的幽默、日本馆所体现的创新、韩国馆所体现的通俗的亲切和美丽4从文本上看,下列不能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C从文本上看,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对中国馆展出的内容兴趣不大,这说明我们自认为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象征图像”并不为观众所接受。【解析】C从文本上看,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对中国馆展出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排队”进中国馆,说明对中国馆有期待;“匆匆走过”说明他们对中国馆的展出内容不认同。B虽然也做出努力,但因在宣传理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间,外国观众对中国馆一点也不感兴趣。C余秋雨认为,政府部门层层审查的行政行为导致的文化窗口设计的平庸刻板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D余秋雨认为,盲目高估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等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解析】B错在“一点也不感兴趣”,从文本中的“中国馆的门口却基本不需要等候”看,还是有部分观众对中国馆有兴趣的。【解析】B错在“一点也不感兴趣”,从文本中的“中国馆的门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在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上,作者不完全认同“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这种观点,从文本中看,原因是什么?(6分)答:_【答案】因为“民族的”文化价值要想成为“世界的”文化价值,不单纯看它是否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能够为“世界”所认可的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6在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上,作者不完全认同“只要是民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