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2052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2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4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4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概述监测项目及要求监测系统设计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主要内容概述第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11概述概述 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1概述 第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建国以来,我国共修建8.3万余座堤坝,其中15米以上大坝有1.9万多座,30米以上大坝有近3000座,这些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坝存在着某些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威胁着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本世纪已建坝总的失事比例约为1%,一旦大坝失事,将引起难以估计的灾难,这已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第1节概述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监测工作的重要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监测系统研究进展监测系统研究进展 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 监测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综合评判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第1节概述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监测系统研究进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522监测项目及要求监测项目及要求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52监测项目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6工作原则工作原则(1)监测仪器和设施的布置,应明确监测目的,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相关项目统筹安排,配合布置。应保证具有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进行重要项目的监测。(2)仪器设备要耐久、可靠、实用、有效,力求先进和便于实现自动化监测。(3)仪器的安装和埋设必须及时,必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应保证第一次蓄水期能够获得必要的监测成果,并应做好仪器的保护;埋设完工后,及时作好初期测读工作,并绘制竣工图、填写考证表,存档备查。(4)仪器监测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相关监测项目力求同时监测;针对不同监测阶段,突出重点进行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复测;做到监测连续、数据可靠、记录真实、注记齐全、整理及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5)仪器监测应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6工作原则(1)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7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安全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专题、监测仪器及设备的数量;监测系统的工程概算。(2)招标设计阶段。提出监测系统设计文件,包括监测系统布置图、仪器设备清单、各监测仪器设施的安装技术要求、测次要求及工程预算等。(3)施工阶段。提出施工详图,应做好仪器设备的检验、埋设、安装、调试和保护,应绘制竣工图,编写埋设记录和竣工报告;应固定专人进行监测工作,保证监测设施完好和监测数据连续、可靠、完整,应按时进行监测资料分析,评价施工期大坝安全状况,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4)首次蓄水阶段。应制定首次蓄水的监测工作计划和主要的设计监控技术指标;按计划要求做好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拟定基准值,定时对大坝安全状态作出评价并为蓄水提供依据。(5)运行阶段。应进行经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监测工作;定期对监测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鉴定,以确定是否应报废、封存或继续观测、补充、完善和更新,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和分析。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7基本要求(1)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8工作状态划分工作状态划分应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按下列类型对大坝的工作状态作出评估:(1)正常状态,指大坝(或监测的对象)达到设计要求的功能,不存在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且各主要监测量的变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状态。(2)异常状态,指大坝(或监测的对象)的某项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或主要监测量出现某些异常,因而影响正常使用的状态。(3)险情状态,指大坝(或监测的对象)出现危及安全的严重缺陷,或环境中某些危及安全的因素正在加剧,或主要监测量出现较大异常,若按设计条件继续运行将出现大事故的状态。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8工作状态划分应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9变形形正正负水平向下游、向左岸向上游、向右岸垂直下沉上升挠度向下游、向左岸向上游、向右岸倾斜向下游转动、向左岸转动向上游转动、向右岸转动滑坡向坡下、向左岸向坡上、向右岸裂缝张开闭合接缝张开闭合闸墙向闸室中心背闸室中心变形监测符号变形监测符号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9变形正负水平向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0类别项目按工程分类按级别分类土石坝堆石坝混凝土坝水闸、溢洪道隧洞、地下厂房水库1234水文水位降水波浪冲淤气温水温变形表面内部地基裂缝接缝边坡水工建筑物监测项目(水工建筑物监测项目(1 1)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0项目按工程分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1渗流坝体坝基绕渗渗流量地下水水质应力土壤混凝土钢筋钢板接触面温度水流压强流速掺气消能地震振动水工建筑物监测项目(水工建筑物监测项目(2 2)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1渗流坝体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2类别项目施工期蓄水期运行期变形表面内部24次/月4 10次/月410次/月10 30次/月26次/年412次/年渗流渗流水质4 10次/月3 6次/年10 30次/月6 12次/年3 6次/月3 12次/年应力应力温度3 6次/月4 15次/月4 30次/月4 30次/月4 12次/年2 6次/月安全监测次数安全监测次数第2节监测项目及要求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2类别项目施工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333监测系统设计监测系统设计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33监测系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4监测断面布置监测断面布置(土石坝土石坝)(1)观测横断面。布置在最大坝高、原河床处、合龙段、地形突变处、地质条件复杂处、坝内埋管或运行可能发生异常反应处。一般不少于23个。(2)观测纵断面。在坝顶的上游或下游侧布设12个,在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1个,正常蓄水位以下可视需要设临时断面,下游坝坡25个。(3)内部断面。一般布置在最大断面及其它特征断面处,可视需要布设13个,每个断面可布设13条观测垂线,各观测垂线还应尽量形成纵向观测断面。界面位移一般布设在坝体与岸坡连接处,不同坝料的组合坝型交界处及土坝与混凝土建筑物连接处。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4监测断面布置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5监测断面布置监测断面布置(混凝土坝混凝土坝)(1)观测纵断面。通常平行坝轴线在坝顶及坝基廊道设置观测纵断面,当坝体较高时,可在中间适当增加12个纵断面。当缺少纵向廊道时,也可布设在平行坝轴线的下游坝面上。(2)内部断面。布置在最大坝高坝段或地质和结构复杂坝段,并视坝长情况布设13个断面。应将坝体和地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布设。拱坝的拱冠和拱端一般宜布设断面,必要时也可在l/4拱处布设。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5监测断面布置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6监测断面布置监测断面布置(滑坡体滑坡体)(1)两坝肩附近的近坝区岩体。垂直坝轴线方向各布设12个观测横断面。(2)滑坡体顺滑移方向布设13个观测断面,包括主滑线断面及其两侧特征断面。(3)必要时可大致按网格法布置。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6监测断面布置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7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位移标点位移标点)(1)土石坝。在每个横断面和纵断面交点等处布设位移标点,一般每个横断面不少于3个。位移标点的纵向间距,当坝长小于300m时取3050m,坝长大于300m时,一般取50 100m。(2)混凝土坝。在观测纵断面上的每个坝段、每个垛墙或每个闸墩布设一个标点,对于重要工:程也可在伸缩缝两侧各布设一个标点。(3)近坝区岩体及滑坡体。在近坝区岩体每个断面上至少布设3个标点,重点布设在靠坝肩下游面。在滑坡体每个观测断面上的位移标点一般不少于3个,重点布设在滑坡体后缘起至正常蓄水位之间。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7水平位移观测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8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1)土石坝。在两岸每一纵排标点的延长线上各布设一个工作基点。当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500m时,可在坝身每一纵排标点中部增设工作基点兼作标点,工作基点的间距取决于采用的测量仪器。(2)混凝土坝。可将工作基点布设在两岸山体的岩洞内或位移测线延长线的稳定岩体上。(3)近坝区岩体及滑坡体。选择距观测标点较近的稳定岩体建立工作基点。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8水平位移观测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9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校核基点校核基点)(1)土石坝。一般仍采用延长方向线法,即在两岸同排工作基点连线的延长线.上各设12个校核基点,必要时可设置倒垂线或采用边角网定位。(2)混凝土坝。校核基点可布设在两岸灌浆廊道内,也可采用倒垂线作为校核基点,此时校核基点与倒垂线的观测墩宜合二为一。(3)近坝区岩体及滑坡体。可将工作基点和校核基点组成边角网或交会法进行观测。有条件时也可设置倒垂线。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9水平位移观测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0垂直位移测点布置垂直位移测点布置在通常情况下,垂直位移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观测。水准测量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建筑物的规模、受力区范围、地形地质条件及观测精度要求等综合考虑,原则上要求这种类型的点能长期稳定,且变形值小于观测误差。水准基点的形式可采用土基标、地表岩石标、深埋钢管标、双金属管标等,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别在坝顶及坝基处各布设一排沉降监测标点,在高混凝土坝中间高程廊道内和高土石坝的下游马道上,也应适当布置观测标点。沉降标点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综合标、混凝土标、钢管标、墙上标等形式。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0垂直位移测点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1部位方法说明重力坝引张线视准线激光准直一般坝体、坝基均适用坝体较短时用包括大气和真空激光,坝体较长时用真空激光拱坝视准线导线交会法重要测点用一般均适用,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交会边较短、交会角较好时用土石坝视准线大气激光卫星定位测斜仪或位移计交会法坝体较短时用有条件时用,可布设管道坝体较长时用测量内部分层及界面位移用交会边较短、交会角较好时用近坝区岩体测斜仪交会法卫星定位多点位移计一般均适用交会边较短、交会角较好时用范围较大时用也可用于滑坡体和坝基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水平位移监测方法(1 1)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1方法说明重力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2高边坡、滑坡体视准线卫星定位直线测距边角网同轴电缆一般均适用范围较大时用用光电测距仪或铟钢线位移计、收敛计一般均适用,包括三角网、测边网和测边测角网可测定位移深度、速率及滑动面位置断层、夹层断层监测仪变位计测斜仪倒垂线可测断层的三维位移可测层面水平及垂直位移一般均适用必要时用校核基点岩洞稳定点倒垂线边角网延长方向线伸缩仪也可精密量距和测角一般均适用有条件时用有条件时用用于基准点传递和水平位移观测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水平位移监测方法(2 2)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2高边坡、滑坡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3部位方法说明混凝土坝一等或二等水准三角高程激光准直坝体、坝基均适用可用于薄拱坝两端应设垂直位移工作基点土石坝二等或三等水准三角高程激光准直坝体、坝基均适用一般采用全站仪观测两端应设垂直位移工作基点近坝区岩体一等或二等水准三角高程观测表面、山洞内及地基回弹位移观测表面位移高边坡及滑坡体二等水准三角高程卫星定位观测表面及山洞内位移一般利用全站仪观测范围较大时用内部及深层沉降板沉降仪多点位移计变形计固定式,观测地基和分层位移活动式或固定式,可测分层位移固定式,可测各种方向及深层位移观测浅层位移高程传递垂线铟钢带尺光电测距仪竖直传高仪一般均适用需利用竖井需利用旋转镜和反射镜可实现自动化测量,但维护较困难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垂直位移监测方法第3节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3方法说明混凝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444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44小浪底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5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约40km的黄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枢纽由大坝、泄洪排沙建筑物、水电站等组成。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4m,总库容126.5亿m3,泄洪排沙建筑物由三条孔板泄洪洞、三条明流泄洪洞、三条排沙洞和正常溢洪道及非常溢洪道组成,水电站系统由六条引水洞发电、地下厂房和三条尾水洞组成,电站装机6台,总容量1800MW,地下厂房长250.15m,宽26.20m。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5工程概况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6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6小浪底水利枢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7基本观测断面基本观测断面大坝观测仪器主要布置在三个横断面和两个纵断面上;AA观测断面位于F1断层破碎带处,F1断层对大坝的影响较大,是重点观测部位;BB观测断面位于最大坝高处,而且覆盖层最深(70多米),是坝体的典型观测断面;CC观测断面位于左岸,该断面防渗体基本上处于岩石基础和河床覆盖层的交界部位,同时断面下游坝轴线上有一基岩陡坎,使其变形比较复杂,有引起裂缝的可能。两个纵断面为沿斜心墙轴线的断面DD及沿坝轴线的断面EE。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7基本观测断面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8小浪底大坝外部监测系统布置小浪底大坝外部监测系统布置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8小浪底大坝外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9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大坝的外部变形观测分为水平变形和竖直变形两部分。坝体表面的观测标点既可作为水平变形测量的标点又可当作竖直变形测量的标点。大坝外部变形共布设测线8条,156个测点,顺河流方向的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或小角度法观测;沿坝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采用量距法进行观测;坝体的沉陷采用二等精密水准进行施测。坝体内部变形观测主要有水平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及界面相对错动观测,主要采用四种方法进行观测,分别是:测斜仪、堤应变计、界面应变计及钢弦式沉降计。大坝共设有17支测斜管,分别以垂直向、倾斜向及水平向三种方式埋设,并在一定的间距安装有沉降环,以测量坝体三个方向的变形。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29变形监测大坝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0渗流监测渗流监测坝基渗流是该工程的重点监测项目,监测的重点部位是沿整个大坝防渗线及斜心墙基础面的渗压力。监测项目包括绕坝渗流、坝体内的孔隙水压力和浸润线分布。对F1断层两侧及右岸滩地也需要监测其渗流稳定性。坝体渗压监测仪器主要布置在三个横向观测断面内,另外,在 BB观测断面上游堆石体内布置了6支渗压计。为了监测F1断层及其两侧破碎带的渗流稳定性,沿F1断层坝基下共布设有15支渗流观测仪器。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0渗流监测坝基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1土压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分为土体中应力和边界土压力两类,前者设置在坝体主观测断面内,后者设置在基础界面上。坝体应力观测采用土压力计。由于大坝河谷较宽,故考虑按平面问题布设测点。结合坝体的计算情况,沿坝高设两排共11组土压力计组。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1土压力监测土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2地震反应监测地震反应监测坝址区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反应监测对象主要是3度以上的地震反应。设置两个横向、一个纵向观测断面和一个基础效应台,共设10个监测点,仪器采用数字式三分量强震仪。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2地震反应监测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3混凝土防渗墙监测混凝土防渗墙监测混凝土防渗墙分为主坝防渗墙和围堰防渗墙监测。主坝防渗墙墙外设渗压计和边界土压力计、墙内设应变计、钢筋计、无应力计等应力应变监测;另设倾角计和堤应变计进行墙体变形监测。第4节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3混凝土防渗墙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455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 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第十四章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45大坝安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5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合理的开发环境(2)完整的系统功能(3)先进的处理方法(4)美观的用户界面(5)可靠的评判结果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5基本要求(1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6基本结构基本结构(1)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2)模型库及其管理子系统;(3)方法库及其管理子系统;(4)知识库及其管理子系统;(5)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6基本结构(1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7知识库模型库方法库数据库总控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方法库管理子系统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综合推理子系统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结构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结构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7知识库模型库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8系统总控系统总控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提供系统主菜单及选单功能,控制各库和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行。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8系统总控建立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9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是面向数据信息存储、查询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整个专家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档案库、观测仪器特征库、观测数据库等。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数据资料的采集、录入、存储、整编、查询、传输、报表和图示等。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39数据库及其管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0方法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是用于方法信息的存储和调用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方法库的方法主要包括:观测数据预处理和检验、观测数据统计分析、监控数学模型、结构分析程序集、渗流场分析程序集、反分析程序集、综合分析模块、辅助决策模块等。方法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方法的添加、删除、修改、调用等。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0方法库及其管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1模型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子系统主要提供各类建模程序和储存建筑物不同部位及测点的各类模型数据,并对模型数据进行系统管理。模型库的主要模型包括: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空间位移场模型等。模型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模型的建立、查询、修改、删除等。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1模型库及其管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2知识库及其管理子系统知识库及其管理子系统是用于知识信息的存储和使用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监控指标、日常巡视检查评判标准、观测中误差限值、力学规律指标、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规程、规范的有关条款等。对知识库的管理主要是对知识库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等。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2知识库及其管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3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对工程观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其功能主要包括把各类经整编后的观测数据和观测资料与各类评判指标进行比较,从而识别观测数据和资料的正常或异常性质。在判断观测数据和资料为异常时,进行成因分析和物理成因分析。并根据分析成果,发出报警信息或提供辅助决策信息。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需要与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进行频繁的信息交互。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3综合分析推理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4方法库知识库YYYYN模型库数据预处理整编数据库监测量检验监测量当前状态综合推理1监测系统异常?结构当前状态综合推理2结构异常程度安全评价与对策输出结果离机分析专家评价技术报警数据输入调整模型综合推理3检查监测系统输出N数据异常?综合分析推理流程综合分析推理流程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4方法库知识库2024/5/17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5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1)数据传输与协同性 为保证数据通讯的正确性,应建立一个明确而详细的数据通讯协议,以保证数据的协调一致。(2)技术标准的一致性 由于专家系统涉及多个学科,因此,为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一般由多个单位合作开发,这样就会遇到各单位之间技术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如在结构分析中,正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和标准应与反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一致,否则,正、反分析所得成果可能会有较大得差异,从而导致综合推理的失败。(3)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为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资料不遭人为破坏,或保密资料不被非法窃取,系统的每个部分应设置关口,并规定使用者的权限,对使用者权力以外的操作系统不予执行,并提出警告。另外,在数据库的共享权限上进行严格的设置。第5节大坝安全评判专家系统设计2023/8/3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45系统设计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