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978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专题1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1 1微专题1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读设问明知考向当堂巩固限时自测1 1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读设问明知考向当堂巩固限时自测1一基础知识基本原理1 1一基础知识基本原理1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表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表现(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 1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表现1(2)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 1(2)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形成因素分析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1 1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热量因素: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与从赤道向两极气温下降相类似,所以有如下规律。a.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1 1热量因素: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与从赤道向两极气温下降相类似,b.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c.同一自然带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如下图:水分因素: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坡向因素: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1 1b.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水分因素:一(3)判读雪线高度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1 1(3)判读雪线高度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1 1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3.地方性分异规律判断及主要地方性分异现象主导因素分析地方性分异规律判断及主要地方性分异现象主导因素分析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地区成因主导因素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地形、洋流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地形1 13.地方性分异规律判断及主要地方性分异现象主导因素分析地区成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地形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地形、洋流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海陆分布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高山地形、水分1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富含钙磷钾的基岩风化形成岩性差异尼罗河谷地的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水分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使其狭窄,沿岸的洋流使其绵长地形、洋流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地形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亚欧大陆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东岸为寒流,降温减湿洋流1 1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富含钙磷钾的基岩风化形成岩性差异尼罗河谷地的4.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1 14.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1(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草原带。(2)注意在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热带季雨林带。(4)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1 1(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草原带二研读设问明知考向1 1二研读设问明知考向1真题设问(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考向和规律1.考向: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数量2.命题规律:直接设问,考点明确真题设问1.(20174月浙江选考)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地自然带的成因。2.(201610月浙江选考)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3.(201610月浙江选考)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考向和规律1.考向:自然带的类别及简单的成因分析2.命题规律:以区域图为背景资料,直接设问区域的自然带并联系相关的气候知识分析其成因。1 1真题(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例例题题1.(2017全国文综)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答案解析1 1(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例题1.(2017全国文综)下(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答案解析1 1(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答案解解析析常绿灌木属于热带亚热带树种,对热量条件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尤其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是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答案选A。(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答案解析1 1解析常绿灌木属于热带亚热带树种,对热量条件要求比较高。而我例例题题2.(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及图中、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说出影响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地自然带的成因。1 1例题2.(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答案解析1 1答案解析1三当堂巩固限时自测1 1三当堂巩固限时自测11.(2017稽阳联考)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太行山山麓的地表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土壤肥力、地下水矿化度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反映的是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2345678910答案11121 11.(2017稽阳联考)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太行山山麓的地表组2.(2017温州模拟)凸显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是A.光照强昼夜温差很小B.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C.海拔高冰川地貌广布D.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答案1234567891011121 12.(2017温州模拟)凸显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是答案123.(2017浙江模拟题)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解析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均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 13.(2017浙江模拟题)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4.图中P、Q自然带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寒带冰原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寒带苔原带C.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下图为“非洲和欧洲沿某条经线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 14.图中P、Q自然带分别是下图为“非洲和欧洲沿某条经线陆地自5.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各纬度间无差异B.自然环境纬度地带分异现象大陆东西岸相同C.自然环境垂直分异现象与纬度地带分异现象相似D.形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 15.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6.(2017浙江省名校联考)塔里木盆地内部沙漠广布,盆地边缘常分布着许多绿洲,这反映的是A.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23456789101112答案1 16.(2017浙江省名校联考)塔里木盆地内部沙漠广布,盆地7.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123456789101112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78题。答案解析1 17.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8.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123456789101112解析1 18.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1234567891图甲为“南美洲略图”,图乙为“安第斯山脉某山体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1234567891011121 1图甲为“南美洲略图”,图乙为“安第斯山脉某山体的植被垂直分布9.近年来图中洋流呈减弱趋势,其将导致A.沿岸气候变干 B.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C.附近渔场减产 D.海轮航行的速度减慢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 19.近年来图中洋流呈减弱趋势,其将导致1234567891010.图乙所示的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最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A.处 B.处 C.处 D.处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 110.图乙所示的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最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1231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垂直分异规律。产生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发生垂直分异。1 11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针叶林带。原因: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1 1(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答案答案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并且不断加长、加宽,平坦的高原面被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持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23456789101112答案1 1答案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12.读图,完成下列答案答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3456789101112(2)说出自然带B的名称。答案答案答案水分。(3)引起自然带A到C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答案南坡雪线低。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4)假设图中山脉存在雪线,试比较其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及其成因。1 1答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3456789101112(2本课结束1 1本课结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