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4534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哮喘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第一第一第一第一第一 附附附附附附 属属属属属属 医医医医医医 院院院院院院李超乾李超乾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二、重症哮喘二、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理三、本人哮喘研究的成果三、本人哮喘研究的成果内容提要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 哮喘定义:哮喘定义:哮喘定义:哮喘定义: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 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炎症导致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缓解或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经治疗后缓解。哮喘定义: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19971997:我国修订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我国修订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我国修订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我国修订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22002: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INA)20032003:参照:参照:参照:参照GINAGINA重修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重修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重修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重修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62006:重新修订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重新修订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重新修订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重新修订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INA)20082008:又重新修订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又重新修订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又重新修订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又重新修订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92009:GINAGINA5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管理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管理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管理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管理一、国内、外对哮喘的认识进展1997:我国修订了支气管哮喘199719972009 2009 年年年年SCI SCI 哮喘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哮喘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哮喘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哮喘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500100015002000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论文发表数量(篇)论文发表数量(篇)年份年份19972009 年SCI 哮喘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199719972009 2009 年中国作者发表的年中国作者发表的年中国作者发表的年中国作者发表的SCI SCI 哮喘研究论文哮喘研究论文哮喘研究论文哮喘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数量年代分布数量年代分布数量年代分布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50100150200250论文发表数量(篇)论文发表数量(篇)年份年份19972009 年中国作者发表的SCI 哮喘研究论文数量 利用利用利用利用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库,检索获得检索获得检索获得检索获得199719972009 2009 年年年年中与哮喘研究相关的中与哮喘研究相关的中与哮喘研究相关的中与哮喘研究相关的SCI SCI 论文共论文共论文共论文共62 477 62 477 篇,主要涉及篇,主要涉及篇,主要涉及篇,主要涉及immunologyimmunology;allergyallergy;respiratory systemrespiratory system;pharmacologypharmacology pharmacy pharmacy;medicinemedicine,general general internalinternal;critical care medicin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等领域。其中中国作者等领域。其中中国作者等领域。其中中国作者等领域。其中中国作者1 173 1 173 篇,篇,篇,篇,占占占占2 2左右。其中相当数量的论文来自香港左右。其中相当数量的论文来自香港左右。其中相当数量的论文来自香港左右。其中相当数量的论文来自香港地区。地区。地区。地区。中国作者中国作者中国作者中国作者1 173 1 173 篇论文中,篇论文中,篇论文中,篇论文中,相当部分是有关于哮喘的交相当部分是有关于哮喘的交相当部分是有关于哮喘的交相当部分是有关于哮喘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包括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叉学科的研究,包括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叉学科的研究,包括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叉学科的研究,包括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真正关于哮喘的医学临床研究论文数量比较少,只有真正关于哮喘的医学临床研究论文数量比较少,只有真正关于哮喘的医学临床研究论文数量比较少,只有真正关于哮喘的医学临床研究论文数量比较少,只有225 225 篇,仅占篇,仅占篇,仅占篇,仅占2020。说明国内的哮喘研究被国际上认可。说明国内的哮喘研究被国际上认可。说明国内的哮喘研究被国际上认可。说明国内的哮喘研究被国际上认可的主要还是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上。的主要还是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上。的主要还是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上。的主要还是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上。利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获得1997目前国际哮喘研究的热点目前国际哮喘研究的热点 哮喘的流行病学:各国哮喘患病率在哮喘的流行病学:各国哮喘患病率在哮喘的流行病学:各国哮喘患病率在哮喘的流行病学:各国哮喘患病率在1 16 638380 0不不不不等;等;等;等;哮喘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研究显示哮喘患者体哮喘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研究显示哮喘患者体哮喘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研究显示哮喘患者体哮喘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研究显示哮喘患者体内的内的内的内的 干扰素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使患者无力抵御鼻病干扰素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使患者无力抵御鼻病干扰素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使患者无力抵御鼻病干扰素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使患者无力抵御鼻病毒的侵袭。由于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哮喘病发作占成年毒的侵袭。由于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哮喘病发作占成年毒的侵袭。由于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哮喘病发作占成年毒的侵袭。由于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哮喘病发作占成年人哮喘病发作的人哮喘病发作的人哮喘病发作的人哮喘病发作的3 3 4 4,占到学龄儿童哮喘病发作的占到学龄儿童哮喘病发作的占到学龄儿童哮喘病发作的占到学龄儿童哮喘病发作的8585;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和气道重塑,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和气道重塑,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和气道重塑,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和气道重塑,严重哮喘;严重哮喘;严重哮喘;严重哮喘;患者血清和肺组织几丁质酶(患者血清和肺组织几丁质酶(患者血清和肺组织几丁质酶(患者血清和肺组织几丁质酶(chitinasechitinase)样蛋白样蛋白样蛋白样蛋白YKLYKL40 40 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信必可维持和缓解治疗(信必可维持和缓解治疗(信必可维持和缓解治疗(信必可维持和缓解治疗(SMARTSMART)。)。)。)。目前国际哮喘研究的热点哮喘的流行病学:各国哮喘患病率在16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是呼吸领域的热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是呼吸领域的热点。国际、国内哮喘诊治指南已出台十余年,国际、国内哮喘诊治指南已出台十余年,并反复修改完善,但指南中对重症哮喘并反复修改完善,但指南中对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诊治描述不多。哮喘恶化的诊治描述不多。最新指南(最新指南(GINA)中未明确重症哮喘的)中未明确重症哮喘的定义,但提出了定义,但提出了“哮喘恶化哮喘恶化”。哮喘恶化(急性发作或急性哮喘),是哮喘恶化(急性发作或急性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突然发生的气短,咳嗽、哮指哮喘患者突然发生的气短,咳嗽、哮鸣音,胸部紧缩感或以上症状的组合。鸣音,胸部紧缩感或以上症状的组合。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是呼吸领域的热点。国际、国内哮喘诊治指南已出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重症哮喘哮喘恶化的急诊处理课件1.1.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1)、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理化性刺激、上感、运动有关。应原、冷空气、理化性刺激、上感、运动有关。应原、冷空气、理化性刺激、上感、运动有关。应原、冷空气、理化性刺激、上感、运动有关。(2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 3)、上述症状经治疗可缓解或自行缓解。)、上述症状经治疗可缓解或自行缓解。)、上述症状经治疗可缓解或自行缓解。)、上述症状经治疗可缓解或自行缓解。(4 4)、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5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A 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试验阳性;试验阳性;试验阳性;B 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FEV1增加增加增加增加15%15%以以以以上,且上,且上,且上,且FEV1FEV1绝对值增加绝对值增加绝对值增加绝对值增加200ml200ml););););C C,PEFPEF日内变异率日内变异率日内变异率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或昼夜波动率或昼夜波动率或昼夜波动率 20%20%即:即:即:即:典型者典型者典型者典型者:(1)(4)1)(4)条条条条 不典型者不典型者不典型者不典型者:(4)+(5):(4)+(5)条条条条1.诊断标准:2.分期:分期:(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2)慢性持续期:指在相当长时间内,每周慢性持续期:指在相当长时间内,每周均以不同频度和(或)程度地出现症状均以不同频度和(或)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3)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并维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并维持四周以上。持四周以上。2.分期:3.3.分级分级分级分级:治疗前:间歇状态(第治疗前:间歇状态(第治疗前:间歇状态(第治疗前:间歇状态(第1 1级)级)级)级)轻度持续(第轻度持续(第轻度持续(第轻度持续(第2 2级)级)级)级)中度持续(第中度持续(第中度持续(第中度持续(第3 3级)级)级)级)重度持续(第重度持续(第重度持续(第重度持续(第4 4级)级)级)级)治疗期间治疗期间治疗期间治疗期间(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判断依据为(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判断依据为(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判断依据为(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判断依据为目前临床表现目前临床表现目前临床表现目前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级别治疗方案级别治疗方案级别治疗方案级别急性发作:指急性发作:指急性发作:指急性发作: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突然发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突然发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突然发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突然发作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作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作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作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病情加重可在数分钟、数物或治疗不当所致。病情加重可在数分钟、数物或治疗不当所致。病情加重可在数分钟、数物或治疗不当所致。病情加重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分轻、中、重、危重度。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分轻、中、重、危重度。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分轻、中、重、危重度。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分轻、中、重、危重度。3.分级: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分分分分 级级级级临临临临 床床床床 特特特特 点点点点间歇状态间歇状态间歇状态间歇状态(第(第(第(第1 1级)级)级)级)症状症状症状症状22次次次次/周,短暂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周,短暂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周,短暂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周,短暂出现;夜间哮喘症状2222次次次次/月月月月FEV1FEV1FEV1FEV1占预计值占预计值占预计值占预计值%80%80%80%80%或或或或PEF80%PEF80%PEF80%PEF80%个人最大值个人最大值个人最大值个人最大值PEFPEFPEFPEF或或或或FEV1FEV1FEV1FEV1变异率变异率变异率变异率20%20%20%20%轻度持续轻度持续轻度持续轻度持续(第(第(第(第2 2级)级)级)级)症状症状症状症状1111次次次次/周,但周,但周,但周,但1112222次次次次/月,但月,但月,但月,但130%30%30%30%重度持续重度持续重度持续重度持续(第(第(第(第4 4级)级)级)级)每天有症状,频繁出现每天有症状,频繁出现每天有症状,频繁出现每天有症状,频繁出现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体力活动能受限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体力活动能受限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体力活动能受限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体力活动能受限FEV1FEV1FEV1FEV1占预计值占预计值占预计值占预计值%60%60%60%60%或或或或PEF60%PEF60%PEF60%PEF30%30%30%30%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分 级临 床 4.4.急性期分度和重症哮喘的诊断急性期分度和重症哮喘的诊断急性期分度和重症哮喘的诊断急性期分度和重症哮喘的诊断指标指标指标指标轻度轻度轻度轻度中度中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危重危重危重危重气短气短气短气短 步行时步行时步行时步行时 稍活动时稍活动时稍活动时稍活动时 休息时休息时休息时休息时 体位体位体位体位 可平卧可平卧可平卧可平卧 喜坐位喜坐位喜坐位喜坐位 前弓位前弓位前弓位前弓位 谈话方式谈话方式谈话方式谈话方式 成句成句成句成句 字段字段字段字段 字词字词字词字词 不能讲话不能讲话不能讲话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精神状态 可有焦虑尚安静可有焦虑尚安静可有焦虑尚安静可有焦虑尚安静 时有焦虑或烦躁时有焦虑或烦躁时有焦虑或烦躁时有焦虑或烦躁 常有焦虑或烦躁常有焦虑或烦躁常有焦虑或烦躁常有焦虑或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糊嗜睡或意识模糊嗜睡或意识模糊嗜睡或意识模糊 出汗出汗出汗出汗 无无无无 有有有有 大汗淋漓大汗淋漓大汗淋漓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增加增加增加增加 增加增加增加增加 常常常常3030次分次分次分次分 辅助肌肉活动辅助肌肉活动辅助肌肉活动辅助肌肉活动及胸骨凹陷及胸骨凹陷及胸骨凹陷及胸骨凹陷 常无常无常无常无 常有常有常有常有 常有常有常有常有 胸腹部矛盾运动胸腹部矛盾运动胸腹部矛盾运动胸腹部矛盾运动 哮鸣哮鸣哮鸣哮鸣 常见于呼气末期常见于呼气末期常见于呼气末期常见于呼气末期 响亮响亮响亮响亮 常响亮常响亮常响亮常响亮 无无无无 脉率分脉率分脉率分脉率分 100 100 100100120 120 120 120 心动徐缓心动徐缓心动徐缓心动徐缓 奇脉奇脉奇脉奇脉 无无无无可有无可有无可有无可有无常有常有常有常有 若无示呼吸肌疲劳若无示呼吸肌疲劳若无示呼吸肌疲劳若无示呼吸肌疲劳 初用支气管舒初用支气管舒初用支气管舒初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的张剂后的张剂后的张剂后的PEF%PEF%PEF%PEF%高于高于高于高于70%-80%70%-80%大约大约大约大约50%-70%50%-70%5050 ,成人,成人,成人,成人100L/min100L/minPaOPaO2 2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60mmHg 60mmHg 60mmHg60mmHg60mmHg60mmHgPaCOPaCO2 2 45mmHg 45mmHg 45mmHg45mmHg45mmHg 45mmHg SaOSaO2 2 9595 91%-95%91%-95%9090 4.急性期分度和重症哮喘的诊断指标轻度中度重度危重气短 步行重症哮喘重症哮喘是指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是指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并继续恶化或伴发严重并疗症状不能改善并继续恶化或伴发严重并发症者。文献中也称哮喘持续状态发症者。文献中也称哮喘持续状态(status asthmaticus)、潜在致死性哮喘、潜在致死性哮喘(potentially fatal asthma)、难治性急性、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重症哮喘(Severe acute intractable asthma)、突发致死性哮喘、突发致死性哮喘(Suddenonset fatal asthma)、突发窒息性哮喘、突发窒息性哮喘(sudden asphyxic asthma)。重症哮喘是指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并继续恶致死性哮喘是重症哮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分慢致死性哮喘是重症哮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分慢致死性哮喘是重症哮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分慢致死性哮喘是重症哮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分慢性持续型(性持续型(性持续型(性持续型(型)、突发急进型(型)、突发急进型(型)、突发急进型(型)、突发急进型(型)。型)。型)。型)。致死性哮喘的分型致死性哮喘的分型致死性哮喘的分型致死性哮喘的分型 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比例比例比例比例 较常见较常见较常见较常见 较少见较少见较少见较少见易发人群易发人群易发人群易发人群 女性,各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 男性,青年男性,青年男性,青年男性,青年病史病史病史病史 哮喘长期控制不良哮喘长期控制不良哮喘长期控制不良哮喘长期控制不良 哮喘症状较轻哮喘症状较轻哮喘症状较轻哮喘症状较轻气道慢性炎症气道慢性炎症气道慢性炎症气道慢性炎症 明显明显明显明显 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气道痉挛气道痉挛气道痉挛气道痉挛 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 明显明显明显明显首选药首选药首选药首选药 大剂量激素大剂量激素大剂量激素大剂量激素 2222激动剂激动剂激动剂激动剂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机械通气 数天数天数天数天 24 24 24 24小时小时小时小时致死性哮喘是重症哮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分慢性持续型(型)、引起重症哮喘的常见诱因有:引起重症哮喘的常见诱因有:(1)变应原或其它至喘因素持续存在;)变应原或其它至喘因素持续存在;(2)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3)抗炎治疗不充分;)抗炎治疗不充分;(4)突然停用激素,引起)突然停用激素,引起“反跳现象反跳现象”;(5)精神因素;)精神因素;(6)理化因素影响;)理化因素影响;(7)有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症。)有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症。引起重症哮喘的常见诱因有:慢性哮喘伴有下列特点者易发生重症哮喘慢性哮喘伴有下列特点者易发生重症哮喘慢性哮喘伴有下列特点者易发生重症哮喘慢性哮喘伴有下列特点者易发生重症哮喘:(1)(1)肺功能大幅度快速波动肺功能大幅度快速波动肺功能大幅度快速波动肺功能大幅度快速波动;(2)(2)夜间症状严重夜间症状严重夜间症状严重夜间症状严重;(3)(3)需要长期口服激素治疗需要长期口服激素治疗需要长期口服激素治疗需要长期口服激素治疗;(4)(4)需要使用需要使用需要使用需要使用3 3 种以上抗哮喘药物种以上抗哮喘药物种以上抗哮喘药物种以上抗哮喘药物;(5)(5)频繁急诊者频繁急诊者频繁急诊者频繁急诊者;(6)(6)哮喘发作时伴有低氧性抽搐哮喘发作时伴有低氧性抽搐哮喘发作时伴有低氧性抽搐哮喘发作时伴有低氧性抽搐;(7)PEFR (7)PEFR 逐渐降低逐渐降低逐渐降低逐渐降低(100 L/min);(50 mmHg,pH7.25;(3 3)出现心跳停止或呼吸抑制,神志不清或昏迷;)出现心跳停止或呼吸抑制,神志不清或昏迷;)出现心跳停止或呼吸抑制,神志不清或昏迷;)出现心跳停止或呼吸抑制,神志不清或昏迷;(4 4)咳嗽无力)咳嗽无力)咳嗽无力)咳嗽无力,深部痰多且须经气管导管才能吸出。深部痰多且须经气管导管才能吸出。深部痰多且须经气管导管才能吸出。深部痰多且须经气管导管才能吸出。机械通气目的:机械通气方法:机械通气方法:(1)经面罩方式行机械通气)经面罩方式行机械通气 采用采用CPAP或或BiPA模式模式(2)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 模式:模式:A/C+PEEP PSV+CPAP 降低气道阻力及气道峰压是关键,方法降低气道阻力及气道峰压是关键,方法有:有:PEEP、CPAP的应用,控制性低通的应用,控制性低通气量的应用,镇静剂、肌松剂和麻醉剂气量的应用,镇静剂、肌松剂和麻醉剂的应用的应用机械通气方法:机械通气的时机?机械通气的时机?肺保护策略和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肺保护策略和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主要措施:控制性低通气和主要措施:控制性低通气和PEEP。具体的潮气量、流速、时间、压力等参数具体的潮气量、流速、时间、压力等参数的设置应按个体化的原则。的设置应按个体化的原则。一般原则是:减少分钟通气量(一般原则是:减少分钟通气量(810),),避免肺过度通气;同时提高吸气流速(可避免肺过度通气;同时提高吸气流速(可达达100),缩短吸气时间,延长呼吸比,),缩短吸气时间,延长呼吸比,减少肺残气。减少肺残气。PEEP=0;吸气波选择方波。;吸气波选择方波。机械通气的时机?撤机指标:撤机指标:(1)哮喘症状完全控制后(哮鸣音消失,)哮喘症状完全控制后(哮鸣音消失,气道阻力下降)气道阻力下降)12天天(2)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气道分泌物得到)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气道分泌物得到充分引流。充分引流。(3)镇静剂、肌松剂和麻醉剂已停用)镇静剂、肌松剂和麻醉剂已停用预后:预后:主要与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有关主要与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有关撤机指标:建建 议议急诊科医生应了解急诊科医生应了解GINA;急诊科出诊急救箱应常规配备万托林或急诊科出诊急救箱应常规配备万托林或舒喘灵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急诊科药房应配备沙丁安醇原液和溴化急诊科药房应配备沙丁安醇原液和溴化异丙托品原液(爱全乐)。异丙托品原液(爱全乐)。建 议急诊科医生应了解GINA;三、本人哮喘研究的成果三、本人哮喘研究的成果分三阶段治疗:分三阶段治疗:1.控制急性发作控制急性发作2.免疫调节,逆转免疫调节,逆转Th1/Th2失衡失衡3.特异性抗原吸入脱敏特异性抗原吸入脱敏三、本人哮喘研究的成果分三阶段治疗:谢谢 谢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