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0735294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治疗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治疗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治疗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治疗益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益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贺佩祥贺佩祥糖尿病糖尿病威胁人类生命的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杀手,致盲致残的罪第三大杀手,致盲致残的罪魁祸首。魁祸首。仅次于癌症、心血管疾仅次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病和艾滋病。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n n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n n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综合征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综合征n n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n n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1、感染、感染(肺部、肠道、泌尿系、皮肤)(肺部、肠道、泌尿系、皮肤)(肺部、肠道、泌尿系、皮肤)(肺部、肠道、泌尿系、皮肤)最常见;最常见;2、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3、饮食失调、饮食失调(暴饮暴食、饥饿);(暴饮暴食、饥饿);(暴饮暴食、饥饿);(暴饮暴食、饥饿);4 4、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肌梗死、脑血管、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肌梗死、脑血管、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肌梗死、脑血管、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肌梗死、脑血管 意外等应激状态。意外等应激状态。意外等应激状态。意外等应激状态。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综合征的诱因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综合征的诱因1、应激:、应激:感染、外伤、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感染、外伤、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感染、外伤、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感染、外伤、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中暑、消化道出血、烧伤和胰腺炎等梗死、中暑、消化道出血、烧伤和胰腺炎等梗死、中暑、消化道出血、烧伤和胰腺炎等梗死、中暑、消化道出血、烧伤和胰腺炎等2、水摄入不足、水摄入不足3、水丢失增加:、水丢失增加:感染发热、烧伤、呕吐、腹泻、感染发热、烧伤、呕吐、腹泻、感染发热、烧伤、呕吐、腹泻、感染发热、烧伤、呕吐、腹泻、脱水治疗脱水治疗脱水治疗脱水治疗4、糖负荷:、糖负荷: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葡萄糖输入过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葡萄糖输入过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葡萄糖输入过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葡萄糖输入过多,高浓度葡萄糖作透析治疗多,高浓度葡萄糖作透析治疗多,高浓度葡萄糖作透析治疗多,高浓度葡萄糖作透析治疗5、药物:、药物:抑制胰岛素释放和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抑制胰岛素释放和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抑制胰岛素释放和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抑制胰岛素释放和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抗精神病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药等抗精神病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药等抗精神病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药等抗精神病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药等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乳酸酸中毒的诱因乳酸酸中毒的诱因 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脱水等情况下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压,脱水等情况下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诱因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诱因1、糖尿病前期餐前低血糖、糖尿病前期餐前低血糖2、降糖药物过量,特别是长效磺脲类药物、降糖药物过量,特别是长效磺脲类药物 过量过量3、用降糖药物后未及时进餐、用降糖药物后未及时进餐4、饥饿、饥饿5、过量饮酒,饮酒后未进食碳水化合物、过量饮酒,饮酒后未进食碳水化合物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下肢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病变(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疽)肢体坏疽)肢体坏疽)肢体坏疽)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2、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青光眼青光眼青光眼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4、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病(心肌病(心肌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肢,以下肢为主)(四肢,以下肢为主)(四肢,以下肢为主)(四肢,以下肢为主)6、糖尿病单一神经病变、糖尿病单一神经病变7、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胃肠道、(心血管、胃肠道、(心血管、胃肠道、(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系)泌尿系)泌尿系)泌尿系)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8、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水泡病、皮肤病、脂性水泡病、皮肤病、脂性水泡病、皮肤病、脂性水泡病、皮肤病、脂性 渐进性坏死渐进性坏死渐进性坏死渐进性坏死9、感染:、感染:泌尿系、呼吸道、皮肤。结核、真菌泌尿系、呼吸道、皮肤。结核、真菌泌尿系、呼吸道、皮肤。结核、真菌泌尿系、呼吸道、皮肤。结核、真菌 感染感染感染感染10、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糖尿病在我国呈爆发性流行糖尿病在我国呈爆发性流行糖尿病在我国呈爆发性流行糖尿病在我国呈爆发性流行IDF.Diabetes Atlas 4th ed.Yang WY,et al.NJEM.2010;362:1090DM患病率(患病率(%)中国中国 北京北京 益阳益阳 毛里求斯华人毛里求斯华人 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华人 美国美国1994年年 3.21 4.56 2.19(长沙为(长沙为3.0)_年年 20岁以上岁以上9.7%目前我国有目前我国有DM 9240万,万,DM总数居世界之首,为全世界总数居世界之首,为全世界DM的的1/4,95%为为T2DM。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定义 是由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相互是由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为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DKADKA、NHDCNHDC。长期。长期DMDM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眼、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并发症,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致死的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的分型:急性发病型和缓慢发病型(:急性发病型和缓慢发病型(LADA)2 2型糖尿病患病特点型糖尿病患病特点n n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比较困难,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比较困难,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比较困难,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比较困难,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查,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查,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查,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n nT2DMT2DMT2DMT2DM多多多多在在在在45454545岁岁岁岁以以以以上上上上起起起起病病病病,多多多多数数数数起起起起病病病病缓缓缓缓慢慢慢慢,半半半半数数数数以以以以上上上上无无无无任任任任何何何何症症症症状状状状。由健康普查发现;由健康普查发现;由健康普查发现;由健康普查发现;n n确诊时患者已可有病程确诊时患者已可有病程确诊时患者已可有病程确诊时患者已可有病程5-105-105-105-10年;年;年;年;n n患患患患者者者者多多多多数数数数无无无无需需需需依依依依赖赖赖赖胰胰胰胰岛岛岛岛素素素素而而而而达达达达代代代代谢谢谢谢控控控控制制制制或或或或赖赖赖赖以以以以生生生生存存存存,但但但但在在在在诱诱诱诱因因因因下下下下仍可发生酮症;仍可发生酮症;仍可发生酮症;仍可发生酮症;n n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或体脂分布异常,后者中尤其为腹型肥胖;或体脂分布异常,后者中尤其为腹型肥胖;或体脂分布异常,后者中尤其为腹型肥胖;或体脂分布异常,后者中尤其为腹型肥胖;n n常有家族史。常有家族史。常有家族史。常有家族史。n n要要要要关关关关注注注注青青青青少少少少年年年年2 2 2 2型型型型糖糖糖糖尿尿尿尿病病病病。青青青青少少少少年年年年2 2 2 2型型型型糖糖糖糖尿尿尿尿病病病病发发发发病病病病早早早早,常常常常伴伴伴伴有有有有肥肥肥肥胖胖胖胖,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酮症少见。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酮症少见。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酮症少见。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酮症少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n n糖尿病患者的发现n n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n n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糖尿病患者的年度健康检查n n管理流程管理流程n n管理要求管理要求n n考核与评估指标考核与评估指标(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n n目的n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早纳入管理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早纳入管理n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有效的控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制血糖水平n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发生(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n n发现渠道发现渠道发现渠道发现渠道n n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断糖尿病患者。断糖尿病患者。断糖尿病患者。n n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n n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病患者。病患者。病患者。病患者。n n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健康体检: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尿病患者。尿病患者。尿病患者。尿病患者。n n主动检测:主动检测:主动检测: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n n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一)糖尿病患者的发现n n筛查方法筛查方法筛查方法筛查方法n n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FPGFPG)FPG7.0mmol/LFPG7.0mmol/LFPG7.0mmol/LFPG7.0mmol/L、或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或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或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或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OGTTOGTTOGTTOGTT确确确确诊。诊。诊。诊。n n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OGTTOGTT)l l晨晨晨晨7 7 7 79 9 9 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200200200200300ml300ml300ml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水内的无水葡萄糖水内的无水葡萄糖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g,75g,75g,75g,如用如用如用如用1 1 1 1分子水葡萄糖则分子水葡萄糖则分子水葡萄糖则分子水葡萄糖则为为为为;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总量不超过,总量不超过,总量不超过,总量不超过75g75g75g75g,糖水在,糖水在,糖水在,糖水在5 5 5 5分钟内服完。分钟内服完。分钟内服完。分钟内服完。l l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2 2 2 2小时取血。小时取血。小时取血。小时取血。(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n n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n n年龄年龄年龄年龄45454545岁,岁,岁,岁,BMI24BMI24BMI24BMI24,以往有糖耐量低减(,以往有糖耐量低减(,以往有糖耐量低减(,以往有糖耐量低减(IGTIGTIGTIGT)或空腹血糖受)或空腹血糖受)或空腹血糖受)或空腹血糖受损(损(损(损(IFGIFGIFGIFG)者;)者;)者;)者;n n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n n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DL-CHDL-CHDL-CHDL-C)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TGTGTGTG)者;)者;)者;)者;n n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n n年龄年龄年龄年龄303030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巨大胎儿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巨大胎儿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巨大胎儿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n n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n n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n n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1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糖尿病预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糖尿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让高危人群知晓自身存在等相关知识,让高危人群知晓自身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和疾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关系。病的关系。(2 2)为高危人群提供合理膳食、运动、控)为高危人群提供合理膳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生活方式指导。制体重、戒烟等生活方式指导。(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n n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 (3 3 3 3)每年至少检测)每年至少检测)每年至少检测)每年至少检测1 1 1 1次空服血糖和次空服血糖和次空服血糖和次空服血糖和1 1 1 1次餐后次餐后次餐后次餐后2 2 2 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小时血糖。小时血糖。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1 1 1 1次血糖。次血糖。次血糖。次血糖。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较高,较高,较高,3 3 3 3个月个月个月个月随访。随访。随访。随访。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3 3 3 3天天天天内内内内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建议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建议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建议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建议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2 2 2 2周内周内周内周内随访,若未被确随访,若未被确随访,若未被确随访,若未被确诊,嘱其诊,嘱其诊,嘱其诊,嘱其3 3 3 3个月后个月后个月后个月后再测再测再测再测1 1 1 1次血糖。次血糖。次血糖。次血糖。(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随访管理的目的随访管理的目的n n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疾病的变化疾病的变化疾病的变化疾病的变化n n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n n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n n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又能减轻就医负担又能减轻就医负担又能减轻就医负担又能减轻就医负担 (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1 1)测量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测量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出现以下出现以下危险情况之一,须在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危险情况之一,须在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空腹血糖空腹血糖16.7mmol/L16.7mmol/L或或3.9mmol/L3.9mmol/L;收缩压收缩压180mmHg180mmHg和和/或舒张压或舒张压110mmHg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100次);次);(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 体温超过39度;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眼痛;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转诊目的转诊目的n n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n n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同作用势和协同作用势和协同作用势和协同作用n n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2 2)询问)询问)询问)询问 症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症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疾病史及用药情况。疾病史及用药情况。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吸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吸烟、饮酒、睡眠、心理状态等情况。烟、饮酒、睡眠、心理状态等情况。(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 (3 3)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脉博,计算体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脉博,计算体重指数(指数(BMIBMI),),BMI=BMI=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m)(m)2 2 ,BMIBMI值的意值的意义:义:18.5 18.523.923.9为正常,为正常,24.024.027.927.9为超重,为超重,2828为肥为肥胖。腰围:男性胖。腰围:男性85cm85cm,女性,女性80cm80cm,提示向心性肥胖。,提示向心性肥胖。检查足背动脉博动,如触摸不到足背动脉博动,应转诊。检查足背动脉博动,如触摸不到足背动脉博动,应转诊。(4 4)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 记录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5 5)干预)干预)干预)干预 告诉患者及家属如异常情况须立即复诊告诉患者及家属如异常情况须立即复诊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进行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进行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戒烟、心理指导等。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戒烟、心理指导等。(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n n分类干预:分类干预:分类干预:分类干预:n n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_月时随访。月时随访。月时随访。月时随访。n n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的患者,应的患者,应的患者,2 2周时随访。周时随访。周时随访。周时随访。n n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转诊,的患者,建议转诊,的患者,建议转诊,的患者,建议转诊,2 2周内主动随访。周内主动随访。周内主动随访。周内主动随访。(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n n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n随访方式随访方式 门诊随访:门诊随访:门诊随访:门诊随访: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家庭随访:家庭随访:家庭随访:家庭随访: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访管理访管理访管理访管理 ;电话随访:电话随访:电话随访:电话随访: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项目者;项目者;项目者;项目者;集体随访:集体随访:集体随访:集体随访: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随访。随访。随访。随访。n随访频次随访频次 对确诊的对确诊的对确诊的对确诊的2 2 2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4 4 4 4次面次面次面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次数每年不少于对面的随访,随访次数每年不少于对面的随访,随访次数每年不少于对面的随访,随访次数每年不少于12121212次。次。次。次。(四)患者的年度健康检查(四)患者的年度健康检查n频次与方式频次与方式n n每年至少应进行每年至少应进行每年至少应进行每年至少应进行1 1 1 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n n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n内容内容n n一般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n n血压、空腹和餐后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血压、空腹和餐后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血压、空腹和餐后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血压、空腹和餐后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检查;背动脉检查;背动脉检查;背动脉检查;n n有条件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有条件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有条件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有条件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HbA1CHbA1C)、尿常规、血脂、)、尿常规、血脂、)、尿常规、血脂、)、尿常规、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眼底、心电图、胸部眼底、心电图、胸部眼底、心电图、胸部X X X X片、片、片、片、B B B B超等检查;超等检查;超等检查;超等检查;n n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五)管理流程(五)管理流程n确定管理对象n测量血糖、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危险情况n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n按要求及时随访(五)管理流程(五)管理流程流程图流程图流程图流程图(六)管理要求(六)管理要求n n宣传动员宣传动员宣传动员宣传动员 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管理。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管理。n n掌握患者情况掌握患者情况掌握患者情况掌握患者情况 通过各种渠道发现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通过各种渠道发现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居民居民2 2型糖尿病的患者情况。型糖尿病的患者情况。n n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 按要求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按要求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完整记录每次服务信息。及时完整记录每次服务信息。n n连续性管理连续性管理连续性管理连续性管理 2 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门诊服务相结合,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七)考核与评估指标(七)考核与评估指标(七)考核与评估指标(七)考核与评估指标n n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评估指标 1 1、糖尿病患者管理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年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年内辖区内糖尿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病患者总人数(由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进行估算由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进行估算)100)100。2 2、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100。3 3、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最近1 1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尿病患者数100100。4 4、档案资料完整率档案资料完整率档案资料完整率档案资料完整率=非空项的个数非空项的个数/检查档案的全部项目数。检查档案的全部项目数。5 5、失访率失访率失访率失访率=3=3个月及以上未就诊患者数个月及以上未就诊患者数/管理的全部患者数。管理的全部患者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n n糖 尿 病 教 育n n自 我 监 测n n控 制 饮 食n n体 育 运 动n n药 物 治 疗: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并发症及合并症治疗常见病终身疾病可控制病需要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糖尿病特点糖尿病治疗目标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控制症状防止急性并发症远期目标远期目标良好的代谢控制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五驾马车”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教育五驾马车五驾马车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56-1479 通过“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和良好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方面的代谢控制,糖尿病是可以控制、避免急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的。2 2 型糖尿病降糖治疗流程型糖尿病降糖治疗流程糖尿病教育、营养、运动糖尿病教育、营养、运动肥胖肥胖非肥胖非肥胖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苷酶抑制葡萄糖苷酶抑制(单一)(单一)胰岛促泌剂:胰岛促泌剂:磺脲类磺脲类 苯甲酸衍生物苯甲酸衍生物 D-苯丙氨酸衍生物苯丙氨酸衍生物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苷酶抑制葡萄糖苷酶抑制(联合)(联合)联合联合胰岛素补充治疗胰岛素补充治疗胰岛素替代治疗胰岛素替代治疗糖糖 尿尿 病病 教教 育育自 我 监 测控 制 饮 食体 育 运 动药 物 治 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n n是糖尿病防治之本是糖尿病防治之本n n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n n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n n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必不可少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n n疾病的自然进程疾病的自然进程疾病的自然进程疾病的自然进程n n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n n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n n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个体化的治疗目标n n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n n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n n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n n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n n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n n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 尿 病 教 育自自 我我 监监 测测控 制 饮 食体 育 运 动药 物 治 疗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监测的重要性n n鼓励患者参与糖尿病管理n n评估治疗有效性n n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n n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的调整n n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血糖监测频率n n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n n血糖血糖控制差控制差的病人或的病人或病情危重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者应每天监测 4-74-7次,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1-2次次n n使用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测血糖5 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2-4 4次次n n使用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2-4次次血糖监测时间血糖监测时间n n餐前血糖监测餐前血糖监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也应测定餐前血糖n n餐后餐后2 2小时血糖监测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能达到治疗目标者n n睡前血糖监测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长效胰岛素的患者n n夜间血糖监测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血糖仍高者n n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应及时检测血糖n n剧烈运动前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宜监测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尿糖的自我监测n n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可以采用尿糖测定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来进行自我监测。n n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n n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n n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2型糖尿病的临床监测方案:型糖尿病的临床监测方案:糖 尿 病 教 育自 我 监 测控控 制制 饮饮 食食体 育 运 动药 物 治 疗饮食治疗的目标饮食治疗的目标l l饮食治疗的目标饮食治疗的目标饮食治疗的目标饮食治疗的目标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维维持持合合理理体体重重:超超重重的的患患者者体体重重减减少少的的目目标标是是体体重重在在3-63-6个个月月期期间间减减轻轻5%-10%5%-10%。消消瘦瘦的的患患者者应应通通过过均均衡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l l饮食治疗总原则饮食治疗总原则饮食治疗总原则饮食治疗总原则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_年版,P8饮食治疗原则(一)饮食治疗原则(一)控制总热量控制总热量控制总热量控制总热量劳动强度劳动强度举例举例消瘦(千卡)消瘦(千卡)正常(千卡)正常(千卡)肥胖(千卡)肥胖(千卡)卧床休息卧床休息202520251520 1520 1515轻体力劳动轻体力劳动办公室职员、办公室职员、老师、简单家老师、简单家务务35 35 303020252025中等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学生、司机、学生、司机、外科医生、一外科医生、一般农活般农活40 40 35353030重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建筑工、搬运建筑工、搬运工、运动员工、运动员454540403535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天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成人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要热量:饮食治疗原则(二)饮食治疗原则(二)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均衡各种营养物质n n三大营养物质分配三大营养物质分配n n食物种类:食物种类:四大类(八小类)四大类(八小类)脂肪:脂肪:30%30%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55%-60%55%-60%蛋白蛋白质:15%-20%15%-20%谷薯类谷薯类菜果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大豆类、奶类、肉蛋类油脂类坚果类、油质类限酒禁烟限酒禁烟n n限酒限酒限酒限酒n n限制饮酒量,不超过限制饮酒量,不超过限制饮酒量,不超过限制饮酒量,不超过1 1 1 12 2 2 2份标准量份标准量份标准量份标准量/日(不超过日(不超过日(不超过日(不超过12121212份标准量份标准量份标准量份标准量/日(一份标准量为日(一份标准量为日(一份标准量为日(一份标准量为285ml285ml285ml285ml啤酒,啤酒,啤酒,啤酒,375ml375ml375ml375ml生啤,生啤,生啤,生啤,100ml100ml100ml100ml红酒或红酒或红酒或红酒或30ml30ml30ml30ml白酒,约含白酒,约含白酒,约含白酒,约含10g10g10g10g酒精)酒精)酒精)酒精)n n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n n禁烟禁烟禁烟禁烟 长期吸烟可导致血脂异常、形成血栓、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长期吸烟可导致血脂异常、形成血栓、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长期吸烟可导致血脂异常、形成血栓、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长期吸烟可导致血脂异常、形成血栓、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病变,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大血病变、眼病、肾病等病变,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大血病变、眼病、肾病等病变,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大血病变、眼病、肾病等病变,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管病变高度危险的管病变高度危险的管病变高度危险的2 2 2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_年版,P9糖 尿 病 教 育自 我 监 测控 制 饮 食体体 育育 运运 动动药 物 治 疗运动治疗适应症运动治疗适应症n n运动治疗优势运动治疗优势运动治疗优势运动治疗优势n n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n n改善血糖控制改善血糖控制n n有利于减轻体重有利于减轻体重n n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12-1412-14年可以显著降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低死亡率。n n运动治疗的适应症运动治疗的适应症运动治疗的适应症运动治疗的适应症n n病情控制稳定的病情控制稳定的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n n体重超重的体重超重的2 2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n n稳定期的稳定期的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n n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禁忌症运动治疗的禁忌症n n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动后加重动后加重n n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肾病n n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糖尿病足n n严重糖尿病眼底病变严重糖尿病眼底病变n n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n n新近发生的血栓新近发生的血栓n n频繁发生的脑供血不足者频繁发生的脑供血不足者n n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急性感染等,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急性感染等,并发急性并发症时。并发急性并发症时。n n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 体育运动要点体育运动要点n n运动频率和时间为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每周至少150150分钟分钟n n中等强度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和园艺活动n n较强较强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上坡骑车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上坡骑车n n每周最好进行每周最好进行2 2次肌肉运动次肌肉运动如举重训练,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如举重训练,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n n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适应n n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到日常生活中n n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以免发生低血糖发生低血糖糖 尿 病 教 育自 我 监 测控 制 饮 食体 育 运 动药药 物物 治治 疗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n口服药治疗口服药治疗n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适应症口服降糖药适应症q用于治疗用于治疗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q2 2型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则应采用型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则应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合并感染、创伤或大手术、急性心梗或脑血管意外合并感染、创伤或大手术、急性心梗或脑血管意外及其它应激状态及其它应激状态妊娠、分娩妊娠、分娩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者(1 1 1 1)安全、有效)安全、有效)安全、有效)安全、有效(2 2 2 2)副作用小)副作用小)副作用小)副作用小(3 3 3 3)依从性好)依从性好)依从性好)依从性好(4 4 4 4)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降低餐后血糖)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降低餐后血糖)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降低餐后血糖)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降低餐后血糖(5 5 5 5)降低)降低)降低)降低HbAHbAHbAHbA1 1 1 1C C C C(6 6 6 6)无严重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使用口服药的注意要点使用口服药的注意要点(1 1 1 1)个体化)个体化)个体化)个体化(2 2 2 2)随机性)随机性)随机性)随机性(3 3 3 3)选择病人的合理性)选择病人的合理性)选择病人的合理性)选择病人的合理性(4 4 4 4)告之病人口服降糖药是非根治性)告之病人口服降糖药是非根治性)告之病人口服降糖药是非根治性)告之病人口服降糖药是非根治性对口服药的要求对口服药的要求口服降糖药分类口服降糖药分类q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D-860D-860、格列奇特、格列吡嗪等格列奇特、格列吡嗪等 非磺脲类药物非磺脲类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瑞格列奈、那格列奈q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二甲双呱二甲双呱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q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诺和龙诺和龙(瑞格列奈瑞格列奈)(Repaglinide)Repaglinide)磺脲类磺脲类胰腺胰腺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分泌受损葡萄糖葡萄糖葡葡 萄萄 糖糖 苷苷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 肠道肠道高血糖高血糖HGPHGP肝脏肝脏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肌肌肉肉脂肪脂肪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口服降糖药分类口服降糖药分类胰胰岛素促泌素促泌剂-磺磺脲类 -非磺非磺脲类脲类双胍双胍类-葡萄糖苷葡萄糖苷酶酶抑制抑制剂剂胰胰胰胰岛岛素增敏素增敏素增敏素增敏剂剂噻唑烷噻唑烷二二二二酮类酮类磺脲类药物分类磺脲类药物分类qq第一代第一代第一代第一代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 (D-860 D-860 D-860 D-860 tolbutamidetolbutamidetolbutamidetolbutamide)氯磺丙脲氯磺丙脲氯磺丙脲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chlorpropamidechlorpropamidechlorpropamide)qq第二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二代格列苯脲格列苯脲格列苯脲格列苯脲 (优降糖优降糖优降糖优降糖 glibenclamideglibenclamideglibenclamideglibenclamide)格列奇特格列奇特格列奇特格列奇特 (达美康达美康达美康达美康 gliclazidegliclazidegliclazidegliclazide)格列吡嗪格列吡嗪格列吡嗪格列吡嗪 (美吡达美吡达美吡达美吡达 glipizideglipizideglipizideglipizide)格列喹酮格列喹酮格列喹酮格列喹酮 (糖适平糖适平糖适平糖适平 gliquidonegliquidonegliquidonegliquidone)格列波脲(格列波脲(格列波脲(格列波脲(克糖利克糖利克糖利克糖利 glibornurideglibornurideglibornurideglibornuride )qq第三代第三代第三代第三代 格列美脲格列美脲格列美脲格列美脲 (glimepirideglimepirideglimepirideglimepiride)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l刺激胰岛刺激胰岛B B细胞分泌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与可与B B细胞膜上的细胞膜上的SUSU受体特异性结合关闭受体特异性结合关闭K+K+通道,使膜电位改变开启通道,使膜电位改变开启Ca+Ca+通道,细通道,细胞内胞内Ca+Ca+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l外周作用外周作用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的胰外作用磺脲类药物的胰外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健康的禁食狗给予同等强研究人员发现在健康的禁食狗给予同等强度而剂量不同的各种磺脲类药物,其度而剂量不同的各种磺脲类药物,其PI/BG PI/BG 比值的排列顺序如下:比值的排列顺序如下:格列美脲格列美脲 格列吡嗪格列吡嗪 格列齐特格列齐特 15mmol/lFBS 15mmol/lFBS 15mmol/lFBS 15mmol/ll l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l l应激情况应激情况应激情况应激情况(感染感染感染感染,外伤外伤外伤外伤,手术手术手术手术,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等等等)l l严重疾病严重疾病严重疾病严重疾病(如结核病如结核病如结核病如结核病),围术期,妊娠分娩围术期,妊娠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