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_语文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40730283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_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_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_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路难(唐)李 白李白醉酒李白醉酒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李白李白金樽清酒金樽清酒斗十千斗十千,玉盘,玉盘珍羞珍羞直万钱。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歧路,今安在?,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济沧海。沧海。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说明其对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有何作用。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欲渡黄河冰塞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受阻行路受阻姜太公姜太公溪边垂钓遇溪边垂钓遇周文王后周文王后一展宏图一展宏图伊尹伊尹梦见自己乘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后被在日月旁经过后被商汤商汤重用重用。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不是行路受阻是不是行路受阻是不是行路受阻是不是行路受阻让诗人感到苦闷让诗人感到苦闷让诗人感到苦闷让诗人感到苦闷茫然?茫然?茫然?茫然?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语气和感情上强调行路难,并且好像有很气愤的意思。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不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我李白可以走的路。3.标点符号,前面是强烈的感叹,感叹行路之难,后面有强烈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4.短句的运用。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诗人的感情诗人的感情欢乐欢乐苦闷苦闷希望希望失望失望奋发奋发宴宴停停想想实实感感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2.象征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3.用典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作者:韩愈作者:韩愈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其寓言性的杂文马说。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迎佛骨入宫供奉,作为刑部侍郎的韩愈上书进谏,列举此行的弊端,触怒了皇帝,最终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慨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之情。朗读与疏通诗意朗读与疏通诗意1、带上你的感情大声地朗读课文。2、理解诗歌的意思。鉴鉴 赏赏 诗诗 歌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两句叙述了什么?作者在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被贬的原因、被贬的原因2、运用对比的手法、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被贬之急、严。突出被贬之急、严。颔联表达了作者颔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感情?忠诚于朝廷,忠诚于朝廷,没罪遭贬的没罪遭贬的愤慨之情愤慨之情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颈联描写被贬途颈联描写被贬途中的所见之景,中的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的情感思家、依依不舍、思家、依依不舍、前途未卜的感前途未卜的感伤之情伤之情尾联向侄孙从尾联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容交代后事,进一步流露出进一步流露出()之情)之情激愤激愤咏煤炭咏煤炭于谦于谦作者简介于谦于谦(1398-1457)(1398-1457),明钱塘,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天顺元年(1457(1457年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万历中,改谥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忠肃。有于忠肃集。咏咏 煤煤 炭炭 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不辞辛苦出山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表达了作者对煤炭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煤炭的喜爱之情。爝火燃回春浩浩,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洪炉照破夜沉沉前句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前句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春回大地一般;后句写煤炭给人类带来光明。后句写煤炭给人类带来光明。小结: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小结: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鼎彝元赖生成力,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犹存死后心 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鼎彝鼎彝”指帝王宗指帝王宗庙的祭器,在此喻指庙的祭器,在此喻指“国家国家”;“铁石铁石”,古人认,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在此喻指诗人自己。为煤炭是铁石变的,在此喻指诗人自己。但愿苍生俱饱暖,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不辞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直抒胸臆。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愿意像愿意像“出山林出山林”的的“乌金乌金”一样熊熊燃一样熊熊燃烧自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诗人至死也要烧自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诗人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志向。为国家出力的志向。小结前四句描写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自我牺牲的精为国为民自我牺牲的精神神。全诗。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一生忧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春春花花秋秋月月李煜李煜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其前半生豪华奢侈,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亡国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其创作转向孤寂悲凉,多写思乡情、亡国恨。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关于李煜关于李煜:李李煜煜能能诗诗文文、善善书书画画、通通音音律律,尤尤以以词词闻闻名名。后后期期作作品品描描写写了了思思乡乡之之情情,亡亡国国之之恨恨以以及及对对昔昔日日生生活活的的怀怀念念,表表现现出出浓浓厚厚的的感感伤伤情情绪绪,在在题题材材与与意意境境上上突突破破了了晚晚唐唐五五代代以写艳主的限制。以写艳主的限制。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春春花花秋秋月月何何时时了了往往事事知知多多少少小小楼楼昨昨夜夜又又东东风风故故国国不不堪堪回回首首月月明明中中雕雕栏栏玉玉砌砌应应犹犹在在只只是是朱朱颜颜改改问问君君能能有有几几多多愁愁恰恰是是一一江江春春水水向向东东流流1.“春花秋月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它结束呢?请思考请思考 李煜降宋后被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生已经绝望,所以对春花秋所以对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反而觉得厌烦。2.“往事知往事知 多少多少”中中 的的“往事往事”具具 体指什体指什么么?锦衣玉食、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后宫佳丽、帝王尊荣帝王尊荣等。等。精神层面精神层面上的上的欢乐、尊欢乐、尊严、自由严、自由,甚,甚至生存的安全至生存的安全感等。感等。3.“小楼昨夜小楼昨夜又又东风东风”中的中的“又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又东风又东风”点明了他归宋后,点明了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时光时光在不断在不断流逝流逝,与,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人的生命随着花谢随着花谢月残而月残而长逝不返长逝不返,感慨感慨复国之梦复国之梦随随着花开月圆而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逐步破灭。鉴赏鉴赏问问君君能能有有几几多多愁愁 恰恰似似一一江江春春水水 向向东东流流比喻、夸张比喻、夸张 愁思像春水汪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里,写出了愁思的的多多;又像春水;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愁思的绵长绵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句把无形的愁思化在有形的流水上本句把无形的愁思化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暗恨”变为变为“悲恨激动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胆抒发了亡国之恨。以水喻愁以水喻愁 你还能说出以水喻愁的你还能说出以水喻愁的句子句子吗吗?李煜的这首词字李煜的这首词字字血泪,发自内字血泪,发自内心,心,词人追惜年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迁、哀叹命运,抒发了一位亡国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之君的故国之思。课文主旨课文主旨破破 阵阵 子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者简介:这首破阵子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题解破破 阵阵 子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八百里分麾下炙,分麾下炙,五十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马作的卢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五十弦:本指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泛指各种乐器。八百里:本指牛;语出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蹿角。”这里语意双关,兼指耿京义军连营之广。熟的肉。的卢:古代烈性的名马,三国时代刘备所乘马就叫的卢 诗词赏析1、上阕描写了阅兵的场面,那作者是实写还是虚写?2、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细节?写梦中的阅兵,写梦中的阅兵,所以是虚写所以是虚写闻角、分炙、闻角、分炙、奏乐、点兵奏乐、点兵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追忆是追忆杀敌杀敌的情景。的情景。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写诗人的诗人的理想追求理想追求,也是对友人的勉励之语。,也是对友人的勉励之语。3、“可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写现实,我人已老,得不写现实,我人已老,得不到重用。到重用。“可怜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一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悲愤之情 小结:下阕写杀敌的情景及理想追求,总结与归纳总结与归纳本词作者通过()的方式追忆了当年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