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24071878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固 有有 免免 疫疫授课教师:杨敬宁授课教师:杨敬宁innate immunity教教 学学 目目 的的 要要 求求 掌握 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特点和组分;固有免 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熟悉 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机制。了解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免疫应答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抗原异物机体 刺激产生清除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及其效应机制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固有免疫的概述固有免疫的概述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而具有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其作用迅速、广泛而无特异性,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的特点及意义n特点特点*出出生生时具有,遗传决定时具有,遗传决定*作用出现作用出现早早*非特异作用,作用范围非特异作用,作用范围广广*无无免疫记忆性免疫记忆性n意义意义构成抗感染构成抗感染第一第一道防线,道防线,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第一节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及其效应机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及其效应机制制(一)、屏障结构1 1、皮肤粘膜屏障、皮肤粘膜屏障 2 2、内部屏障、内部屏障 物理屏障作用化学屏障作用生物学屏障作用血-脑屏障血-胎屏障机械阻挡作用分泌物的化学杀抑菌作用正常菌群的竞争抑制作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保护胎儿免受感染血-胸腺屏障保护胸腺免受干扰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血流脑脊液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营养物质脑毛细血管绒毛膜滋养层子宫内膜营养物质胎儿血母体血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所组成。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底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所构成。血-胸腺屏障n由下列结构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完整的紧密连接;2.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3.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n作用: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不易透过此屏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障,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二)、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二)、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防御素防御素(defensindefensin)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溶菌酶溶菌酶其他效应因子其他效应因子非特异性效应的多肽,人中有-防御素-防御素;作用为杀伤细菌、真菌和有包膜的病毒。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趋化作用、杀伤病毒及肿瘤细胞水解细菌、激活补体、促M吞噬氧自由基、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三)、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三)、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NKNK细胞细胞T T细胞细胞B1-BB1-B细胞细胞肥大细胞肥大细胞+T T细胞细胞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单核吞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系统(MPSMPS)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巨噬细胞n 分布:邻近血管、分布:邻近血管、神经、和腺体,易遭神经、和腺体,易遭遇入侵的病原体遇入侵的病原体 n 在在LPSLPS、C3aC3a、C5aC5a作用下作用下释放生物活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性介质发挥趋化、发挥趋化、激活补体和致炎效应激活补体和致炎效应n注意:注意:蜂毒、造影剂、万古蜂毒、造影剂、万古霉素等可使其脱颗粒,霉素等可使其脱颗粒,引起类过敏反应引起类过敏反应肥大细胞肥大细胞第二节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一)(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二)固有免疫的(二)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应答特点固有免疫的识别方式固有免疫的识别方式-模式识别模式识别通过通过PRRPRR识别识别PAMPPAMP或或DAMPDAMP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ion molecular pattern,PAMP)(一)(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ion molecular pattern,PAMP PAMP: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其可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1、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 2、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需 3、宿主泛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 PAMP的特征有:的特征有: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PRR是一类主要表达在天然免疫细胞表 面或体液中、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PRR PRR的特征有:的特征有:1、较少多样性2、非克隆性表达3、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PRR膜型膜型分泌型分泌型Toll样受体(样受体(TLR)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受体(MR)清道夫受体(清道夫受体(SR)MBL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肽聚糖肽聚糖磷壁酸磷壁酸脂蛋白脂蛋白酵母多糖酵母多糖LPS双链双链RNA非甲基化非甲基化CpG甘露糖残基甘露糖残基HSP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PAMP/DAMP几类重要的几类重要的PRRPRR 3、Toll样受体(TLR)2、巨噬细胞表面的PRR 1、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补体或发挥调理作用巨噬细胞表面的PRR又称为内吞型PRR,包括:1.甘露糖受体2.清道夫受体(SR,scavenger receptor)识别:识别: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LPS,磷壁酸等阴离子聚,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也可识别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膜外的磷脂酰丝合体,也可识别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膜外的磷脂酰丝氨酸。氨酸。功能:它们参与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同时也对丧失功能:它们参与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同时也对丧失唾液酸唾液酸的衰老红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的衰老红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3.CD14 :识别LPS/LBP复合物 Toll样受体(TLR)n类型:n所致效应为:1.介导吞噬细胞黏附和调理 2.激活APC,促进其成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3.活化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与炎症性相关疾病有关MD2MD2肽聚糖、磷壁酸(G+)细菌脂多糖LPS(钩端螺旋体)分枝杆菌细胞壁组分酵母多糖(酵母菌)LPS(G-)磷壁酸(G+)RSV F蛋白dsDNA鞭毛蛋白非甲基化CpGDNATLR6TLR6TLR2TLR2TLR1TLR1CD14CD14TLR3TLR3TLR5TLR5TLR9TLR9各种各种TLRTLR及其相应配体及其相应配体TLR4TLR4识别特点n非特异性或泛特异性非特异性或泛特异性n模式识别模式识别n识别受体分布广泛识别受体分布广泛第二节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一)(一)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二)固有免疫的(二)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应答特点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a.a.PRRPRR识别识别PAMPPAMP,具有非特异性与,具有非特异性与泛泛特异性特异性b.b.无无cloneclone性扩增性扩增c.c.迅速产生效应迅速产生效应d.d.维持时间短、无免疫记忆维持时间短、无免疫记忆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04h4 96h96以后以后屏障、补体、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菌少则愈屏障、补体、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菌少则愈炎症加强、发热、急性期反应、炎症加强、发热、急性期反应、B1、T、NKTM、DC激活(提呈抗原、表达协同刺激活(提呈抗原、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迁入外周免疫器官激分子)、迁入外周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出生时具有出生时具有v在免疫的早期起作用在免疫的早期起作用v非特异作用,抗原识别非特异作用,抗原识别谱较广;不经克隆扩增谱较广;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即可发挥作用和分化即可发挥作用v不产生免疫记忆,作用不产生免疫记忆,作用时间短时间短v参与细胞:粘膜和上皮参与细胞:粘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细胞、吞噬细胞、NKNK细细胞、胞、TT细胞、细胞、B-1BB-1B细胞细胞v后天获得后天获得v感染后感染后4-54-5天后才生成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效应细胞v特异性作用,抗原识别特异性作用,抗原识别专一;经克隆扩增和分专一;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发挥化成为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免疫效应v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长长v参与细胞:参与细胞:TT细胞、细胞、B-2B-2细胞细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三节第三节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n抗感染抗感染第一第一道防线道防线n抗肿瘤抗肿瘤n参与维持机体自稳参与维持机体自稳n参与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n参与免疫病理:参与免疫病理: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天然免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n提供提供T 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细胞第一活化信号:n提供提供T T细胞第二活化信号:细胞第二活化信号:n诱导细胞因子表达:诱导细胞因子表达: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如巨噬细胞、补体等如巨噬细胞、补体等 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强度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强度*抗原被补体活化片段抗原被补体活化片段C3dC3d包被包被 同时与同时与BCRBCR和和CD21CD21(CR2)CR2)结合结合 B B细胞对抗原产生应答的阈值细胞对抗原产生应答的阈值 B B细胞对细胞对TD-AgTD-Ag应答强度应答强度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激活激活APCAPC,促进表达促进表达B7B7 B7/CD28B7/CD28提供共刺激信号提供共刺激信号 T T细胞活化的阈值细胞活化的阈值 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天然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天然免疫细胞表面天然免疫细胞表面PRRPRR 识别不同识别不同PAMPPAMP而被激活而被激活 表达不同细胞因子谱表达不同细胞因子谱 诱导初始诱导初始T T细胞分化为不同亚群细胞分化为不同亚群 决定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决定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 第三节第三节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n抗感染抗感染第一第一道防线道防线n抗肿瘤抗肿瘤n参与维持机体自稳参与维持机体自稳n参与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调节n参与免疫病理:参与免疫病理: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炎性疾病小结与思考题小结与思考题n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其组成?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其组成?n简述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简述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n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n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n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