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六)

上传人:1395****376 文档编号:240717694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六)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六)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六)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六六)概述2003年的SARS之后,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重视,公众对院前急救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飞速发展,从单纯的院前转运变成集医学急救、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危重症监护转运等功能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急救中心也向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转变,院前急救向专业化、综合化、集成化转变。各地兴建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其硬件和人员能力建设都得到了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应急管理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清远市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预案清远市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灾难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受到外来因素造成冲击,超过其原有处理能力。分类:自然灾难 人为灾难自然灾难(一)突然或紧急的事件1、地质相关因素的灾难:地震、海啸、雪崩、火山爆发2、气象相关因素的灾难:飓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极端温度3、传染性疾病(二)缓慢或慢性的灾难干旱、饥荒、蝗虫人为灾难1、工业或技术上的意外火灾、危险物质外泄、污染、爆炸、化学灾害、恐怖袭击2、交通运输事故坠机、连环车祸、火车脱轨、翻船3、物质短缺大停电、饥荒4、复杂的人道事件战争、暴动、难民目前,世界上主要灾难事件前五位是:事故、洪水、暴风雨、流行病和地震。亚太地区87.6%的灾难由五种危害造成:重大事故、暴风雨、洪水、地震和流行病。灾难创伤的卫生影响:1、灾后第一周,95%的发病和死亡原因是由于创伤。2、在亚太地区,72%的灾难创伤受害者(死亡和伤员)少于50人,60%的创伤只需要简单的急救。3、95%的灾难死亡发生在受害者到达医院之前4、72%的事件中没有达到一次处理50个伤亡的能力。这些灾难48%是由于重大事故造成(工业、交通和城市火灾)大量伤患的实际状况是伤患的到达是未经协调的到达时间未定最近或大型的医院经常人满为患常见的错误没有检伤分类没有联络员-病人都送到一个地方没有做救护-一味快速的后送没有计划,没有统一的步骤紧急医疗救援灾难现场检伤分类一、现场评估现场评估是重大伤亡事件管理的第一个程序,通过评估建立现场指挥和控制能力,尽快组织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二、检伤分类检伤分类是重大灾难事故医疗救援的一个重要环节。灾难现场有众多伤患时,只有少数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检伤分类能迅速鉴别需要立即稳定或手术的伤病员,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一)检伤方式1、经典的伤员分检方式根据紧急程度,再根据生存的可能性,鉴别需要立即转运到医院的伤患者和可延迟转运的伤患者。2、新型的伤员分检方式根据紧急程度、生存可能性以及可用的医疗资源。(二)检伤分类标识采用国际标准的四色伤情分类卡红色:伤情危重,立即。需要稳定或手术治疗(救命手术),安排医务人员和抢救型救护车立即转送。黄色:伤情重、较重,紧急。有生命危险,但可稍延迟救治,在红色之后转送。绿色:伤情轻、较轻,可延迟或不需送院治疗,视情况安排转送。黑色:死亡或不可救治的创伤。已死亡者安排在停尸区。(三)检伤分类原则首先治疗垂危但有救的病人不断的走动,再分类勿在一个人身上停留太久,每位病患最多花一分钟(呼吸道、颈椎、控制出血)只做简单可以稳定但不耗人力的急救动作心脏停止跳动视为已死亡,为最不优先明显感染的患者要隔离除了拯救生命的必要措施外,不要中断检伤在有限的资源、人力以及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最有效率的工作。依据需要处理的迫切性,加以评估、归类整理,确定需要立即或暂缓处理。生存率极微的病人开放性颅骨骨折,脑组织外露头部严重畸形心因性休克心包填塞胸部吸入性伤口(张力性气胸)严重的内脏膨出头胸部重伤气管破裂气道阻塞且不能以传统的方法复原者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四)快速伤情分检方法(START)(五)检伤分类的现场登记和统计通过现场登记和统计,准确计算伤亡人数,准确了解伤情程度(轻、重伤员数),准确掌握伤员后送去向与分流人数;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救治和后送,及时、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增员力量,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汇报伤情。(六)检伤分类的技术问题允许轻伤重判。现场急救由于时间紧迫、情况复杂,条件有限等院前急救的特殊性,为避免将重伤员误判成轻伤,导致延误救治而造成严重后果,允许在现场将一定数量的轻伤员评判为重伤,即容许出现假阳性“重伤员”。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