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16701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国际名模国际名模吕燕吕燕过节你吃月饼了吗?过节你吃月饼了吗?一、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概述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保存、加工和提取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的心理过程。其中,信息的保存和其中,信息的保存和加工就是加工就是“识记识记”,信息的,信息的提取包括提取包括“再认再认”和和“回忆回忆”。记忆的种类记忆的种类从记忆的内容分为从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从记忆的态度分为从记忆的态度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从记忆的方式分从记忆的方式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从记忆中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分从记忆中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分感觉记忆、短时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能保存感觉记忆能保存0.25-2秒秒;通过;通过复述复述,感觉记,感觉记忆就转化成短时记忆,可保持忆就转化成短时记忆,可保持1分钟分钟以内;再以内;再通过通过复述和编码复述和编码,短时记忆又转化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又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持可保持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分钟以上直至终身。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研究发现的,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能力。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先快后慢后慢”的原则。的原则。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20分钟分钟)进展最快。)进展最快。记忆的方法记忆的方法一般记住后,在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小时后,12小时小时后,后,1天后,天后,2天后,天后,5天后,天后,8天后,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天后就会记得很牢。三、婴儿的记忆三、婴儿的记忆大约第二周开始,当母亲或其他人把孩子大约第二周开始,当母亲或其他人把孩子抱在怀里。新生儿就作出吃奶的反应,似抱在怀里。新生儿就作出吃奶的反应,似乎对这种姿势有熟悉之感。乎对这种姿势有熟悉之感。婴儿记忆的三大表现婴儿记忆的三大表现1.再认能力再认能力2.回忆能力回忆能力3.分类编码能力分类编码能力1.再认能力再认能力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再认再认)能力)能力的提高。的提高。2-3个月的婴儿发现系在自己腿部的绳子与个月的婴儿发现系在自己腿部的绳子与一个玩具活动有联系,腿上的绳子撤走一一个玩具活动有联系,腿上的绳子撤走一周后,实验人员重新把绳子系在婴儿腿上,周后,实验人员重新把绳子系在婴儿腿上,发现婴儿立即使劲用腿蹬起来。发现婴儿立即使劲用腿蹬起来。结论:婴儿清楚地再认了扯动绳子的动作结论:婴儿清楚地再认了扯动绳子的动作与带来的快乐。与带来的快乐。2.回忆能力回忆能力延迟模仿实验延迟模仿实验将将6周的婴儿带进实验室,由成人向婴儿不周的婴儿带进实验室,由成人向婴儿不断地呈现张嘴、伸舌的面部动作。断地呈现张嘴、伸舌的面部动作。24小时小时后婴儿开始模仿成人张嘴伸舌。后婴儿开始模仿成人张嘴伸舌。到了到了2岁,儿童开始在角色游戏中利用(岁,儿童开始在角色游戏中利用(延延迟模仿迟模仿)扮演社会角色。)扮演社会角色。3.分类编码能力分类编码能力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识记和再认中,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识记和再认中,还表现在更复杂的(还表现在更复杂的(分类编码活动分类编码活动)中。)中。12个月的婴儿会对一堆玩具的一类特别感个月的婴儿会对一堆玩具的一类特别感兴趣,他们会挑拣自己感兴趣的一类玩具;兴趣,他们会挑拣自己感兴趣的一类玩具;18个月的婴儿会将物品分成两类。个月的婴儿会将物品分成两类。这些都要靠记忆进行编码才能完成。这些都要靠记忆进行编码才能完成。婴儿记忆的分期婴儿记忆的分期1.婴儿记忆缺失婴儿记忆缺失2.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婴儿记忆缺失婴儿记忆缺失婴儿从很早就开始有记忆,但是没人能记婴儿从很早就开始有记忆,但是没人能记得自己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这一现象得自己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这一现象叫做叫做记忆缺失记忆缺失。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忆缺失阶段的结束。儿童自传体记忆的水平与(儿童自传体记忆的水平与(语言语言)发展水)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平有密切联系。成人在与儿童交谈中要有明确的特指性,成人在与儿童交谈中要有明确的特指性,不要提答案属开放性的问题。不要提答案属开放性的问题。幼儿的记忆幼儿的记忆(一)识记(一)识记(二)再认与回忆(二)再认与回忆(三)记忆恢复现象(三)记忆恢复现象(四)幼儿的记忆策略(四)幼儿的记忆策略(一)识记(一)识记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与与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依据在识记中:依据在识记中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特定的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识记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是幼儿的主要记忆形式。无意识记是幼儿的主要记忆形式。在整个幼儿期,(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无意识记)始终占据主导地)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位。幼儿的无意注意受内部因素(兴趣、情绪状态、幼儿的无意注意受内部因素(兴趣、情绪状态、态度)和外部因素(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态度)和外部因素(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的影响,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无意动)的影响,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识记的关键因素。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幼儿有意识记的效果,受活动动机和活动幼儿有意识记的效果,受活动动机和活动性质制约。性质制约。游戏的方式比学习的方式效果要好。游戏的方式比学习的方式效果要好。2、机械识记机械识记与与意义识记意义识记:依据识记:依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材料的性质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机械识记是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机械识记是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用复述完成的识记;意义识记则是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意义识记则是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但记忆的效果还是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但记忆的效果还是意义识记好。意义识记好。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记忆的特点1、无意识记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识记开始发展;开始发展;2、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二)再认与回忆(二)再认与回忆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再认能力,而且再认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再认能力,而且再认能力比回忆能力强;能力比回忆能力强;(三)记忆恢复现象(三)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记忆恢复现象现象在识记后的某一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在识记后的某一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量比刚学习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后的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后的(12天天)内。)内。(四)幼儿的记忆策略(四)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记忆策略的种类记忆策略的种类1.视觉复述策略视觉复述策略2.特征定位策略特征定位策略3.复述策略复述策略4.组织性策略组织性策略5.提取策略提取策略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作业:第二章提纲作业:第二章提纲选择题:选择题:1930;5966填空题:填空题:18简答题:简答题:1、什么是记忆?幼儿的记忆种、什么是记忆?幼儿的记忆种类及特点?类及特点?2、幼儿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幼儿的记忆策略有哪些?19、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保存,加工和(、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保存,加工和()的心理过)的心理过程程A回忆回忆B再认再认C提取提取D识记识记2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进展)进展最快。最快。A3天天B6天天C1天天D20分钟分钟21、(、()研究,人的遗忘表现先快后慢的规律。)研究,人的遗忘表现先快后慢的规律。A艾宾浩斯艾宾浩斯B格塞尔格塞尔C斯金纳斯金纳D比纳比纳22、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P54A保持保持B记忆记忆C再认再认D回忆回忆23、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保持量高,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的(习后立即测量到保持量高,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的()A记忆扩张现象记忆扩张现象B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现象C记忆潜伏记忆潜伏D记忆提取现象记忆提取现象24、(、()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A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现象B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C延迟模仿延迟模仿D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25、到了、到了2岁,儿童开始在角色游戏中利用(岁,儿童开始在角色游戏中利用()扮演社会角)扮演社会角色。色。P55A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现象B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C延迟模仿延迟模仿D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26、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衰亡和再认中还表现在更复、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衰亡和再认中还表现在更复杂的(杂的()中)中27、儿童自传体记忆的水平与(、儿童自传体记忆的水平与()水平有密切联系。)水平有密切联系。A语言发展语言发展B智力发展智力发展C感知力感知力D想象力想象力28、在整个幼儿期,(、在整个幼儿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A无意识记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有意识记C意义识记意义识记D随意识记随意识记29、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衰亡后(、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衰亡后()天。)天。A3-4B1-2C5-6D7-830、(、()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A记忆策略记忆策略B记忆缺失记忆缺失C记忆恢复记忆恢复D提取策略提取策略59.下列有关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B.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C.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D.“记记”是是“忆忆”的前提。的前提。60.“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属于(属于()。)。A.机械识记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意义识记C.有意识记有意识记D.无意识记无意识记61.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同学,能立即把他认出来,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同学,能立即把他认出来,这种心理现象叫作()。)。A.回忆回忆B.识记识记C.再认再认D.记忆恢复记忆恢复62、.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力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有意识记B.意义识记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机械识记D.无意识记无意识记63.我们学习数理化、语文、外语等文化课,主要属于(我们学习数理化、语文、外语等文化课,主要属于()。)。A.情绪记忆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运动记忆64.保持时间为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P53A.感觉记忆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无意识记6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P53A.先慢后快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均匀递减66.通过(通过()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A.思维思维B.想象想象C.注意注意D.复述和编码复述和编码二、填空二、填空1.德国心理学家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即并绘制了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即().2.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心理过)心理过程。程。3.记忆主要包括(记忆主要包括()、再认和回忆几个基本环节。)、再认和回忆几个基本环节。4.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和按照识记材料的性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和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质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5.成人通常很少能回忆起三四岁之前发生的事情,这种现象叫做成人通常很少能回忆起三四岁之前发生的事情,这种现象叫做()。)。6.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测得的保持量,这种现象被称为()。)。8.幼儿对处于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信息回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幼儿对处于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信息回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和()和()。)。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