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句型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240714316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6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句型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句型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句型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和技巧。2、正确转换句型。缩句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老奶奶等待灵车。2.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的、地”前面、“得”后面 3.保留“了、着”。如:小狗打着呼噜睡着了。缩句时,要注意三条: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训练题:缩句训练题: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修改病句修改病句1、病句成因、病句成因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词序颠倒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前后矛盾“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此外比喻比拟不当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改法要巧。保持原句的本意,保持原来句式保持原句的本意,保持原来句式。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扩句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例句: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2、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之前)(“什么”之前)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3、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4、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扩句应注意什么呢?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1.小兰上学去。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病句2.禾苗点头。禾苗在微风中点头。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1、老师批改作业。2、战士保卫边疆。转述句转述句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可循转述句小歌谣: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要去掉;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改成谁。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有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不是不”难道不 怎么会不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1、词语的变化。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否定的意思,去掉“难道”或“怎能”。2、标点的变化。将?改为。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陈述句和感叹句陈述句和感叹句“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修辞方法(1)比喻。俗话叫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3)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4)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5)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6)设问。自问自答(7)反问。特点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8)双关。在特定的场合,故意让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例: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9)引用。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10)反语。审问没多久,秘密警察就很不小心地“碰”了我一下。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修饰的。1、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2、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5、茉莉花开,香飘万里。()6、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7、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8、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9、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11、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1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关联词1、()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2、许多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3、()不畏劳苦的人,()攀登科学高峰。4、张海迪在困难面前,()畏难而退,()知难而进。5、晚上,我()看书,()听广播,()帮妈妈干活。1、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2、他爱读书。他注意做读书笔记。3、他从来不说谎话。大家很信任他。4、小明上课听讲很认真。小明的学习成绩优良。5、我们愿意自己多辛苦。我们不能给别人增加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