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6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042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6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6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6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讲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阶段特征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该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坐标通览整体感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继续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类历史分别推入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人类政治发展的趋势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1)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2)美国: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4)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民族主义不断发展的趋势工业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工业革命(1)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到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2)成就: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第二次工业革命(1)兴起: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3)影响: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进化论(1)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意义: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2)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3美术(1)现实主义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2)印象画派特点: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代表作:莫奈的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等。4浪漫主义音乐(1)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2)代表: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5电影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主题1| 政治上:工业文明时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1(2016全国丙卷)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A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C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2(2013全国卷)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导学号:02792065】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A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国是在容克贵族的指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选A项。3(2011全国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的被动局面。备选真题4(2016北京高考)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B两党制C议会制 D共和制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准确解读。提取关键信息“1796年”,此时美国是联邦制,据此排除A;“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两党制的重要起源,故选B;材料中没有体现议会制和共和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D两项。5(2013海南高考)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D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的事,故选D项。1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1)共同特点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2)历史作用对过去: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成果。对现在:早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尚不成熟,但渐趋完善;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和巨大进步,促进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民主化进程。2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促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从纵横对比角度命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和扩展命题猜想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德确立君主立宪制,美法确立民主共和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代议制呈现不同的特征,也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制度差异由各国国情决定,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资产阶级力量强弱、 民主思想的传播、确立方式、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解题时注意综合不同国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1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183218666436186718843523188519054029190619162526191719352582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B表格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数据变化表明贵族的数量在增加,故A项错误;总体上看,内阁中贵族数量减少,非贵族数量增加,中间出现曲折波动,并且经历的时间超过一百年,由此表明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显示内阁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阁中贵族的数量在第三阶段增加,第四阶段减少,说明工业革命并不能决定贵族的地位,故D项错误。2(2016黄冈质检)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导学号:02792066】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D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B材料中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被废除,使工人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切实保障”明显夸大,故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议员得到了请愿的权利、议会的辩论记录要公布”,说明民选议会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扩大,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元老院虽然受到削弱,但作为议会上院在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并非无足轻重,故C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法国皇帝的专制统治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备选习题3(2016太原模拟)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A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B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C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D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B根据材料“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可知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象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表明普鲁士在整个德意志帝国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大问题上的否决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国主义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皇帝的问题,故D项错误。 从革命的首创性和社会演进角度命题考查巴黎公社命题猜想巴黎公社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政权,如打碎旧机器,建立新机器等,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解题时需结合巴黎公社的措施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对以后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解题时需要从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方面分析。4(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B材料中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说明工人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终结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5清人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之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A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作者的观点正确、可信B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C从中国的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D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性质D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因为乡勇“撤而穷无所归”,而巴黎公社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作者的观点不可信,排除A项。该记载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但对中法交流并未产生促进作用,排除B项;当时中国与法国国情不同,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之说不正确,排除C项。D项符合题意。主题2| 经济上:工业时代的到来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2016全国甲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A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2(2016全国丙卷)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排除D项。3(2014全国卷)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A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4(2015全国卷)下面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准确解读表格信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备选真题5(2016海南高考)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题干时间1760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进口,故C项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通史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巩固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工人运动呈现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国际政治格局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命题猜想工业革命既是一次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联系密切。高考命题从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思想科技文化等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解题时注意从联系角度,结合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1(2016河北名校模拟)下面是17501890年间,英法两国一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对比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A英国的人口增长率高于法国B法国不注重城市经济的发展C英法两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D农业革命有助于工业化进程D英国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得益于圈地运动,大量农村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农村经营农场的也逐渐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故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而法国在农村存在着深厚的封建小农经济,故D项表述最贴合题意。2(2016湖北八校联考)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材料表明()A预测到帝国主义阶段东西方的差距B所有落后国家早晚要走发达国家道路C不发达工业国家以及非工业国家也将被迫卷入到普遍的竞争的斗争之中D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也会内部产生类似于工业发达国家那种内在的矛盾B发达国家在向落后国家扩张的同时,也在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推动落后国家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存在殖民扩张客观上的建设性。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两者间的差距,故A项错误;由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可知,所有落后国家早晚要走发达国家的道路,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两者间的对抗,故C项错误;D项与客观上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 从多元史观角度命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命题猜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高考命题可以从整体史观角度考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积极影响;从革命史观角度考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掠夺;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认识其影响。解题时需结合相关史实,根据不同角度进行分析。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全面转向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是指()依靠资本原始积累依靠科技发展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依靠殖民扩张A BC DC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结构的变化。A项不符合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发展史实;B、D两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也不符合史实。本题答案为C项。4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B题干中并未提到劳动分工,故A项错误;“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体现出了科技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商品的作用及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故C、D两项错误。主题3| 文化上: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2016全国丙卷)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D题干中四幅作品依次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反映的是近代以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选D项。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不同时期曾起到主导作用,图片并不能说明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排除A项。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故B项不正确。四幅作品没有反映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故排除C项。备考真题2(2016江苏高考)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的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是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材料中所述符合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故选B项。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绘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不符合材料描述的特征,排除A项。印象派绘画则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材料体现不出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排除C项。现代派绘画手法夸张、扭曲、变形、抽象,不符合材料描述的特征,排除D项。3(2016天津高考)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世界市场的发展ABC D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1899年初,中国安装无线电报机用于军事指挥,而据“同一年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可知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当时处于晚清时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科技落后,错误。当时中国已进入学习西方制度阶段,错误。19世纪末,英国等主要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迅速发展,正确。故选C项。工业革命与思想、文学和影视艺术发展的关系(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2)文学艺术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等。(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从发展角度考查科学理论的诞生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命题猜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动力。解题时应结合具体的科技成就来分析其影响。1(2016平顶山调研)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导学号:02792067】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B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C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A达尔文基于严密的实证生物学考察得出生物进化观点,能够使人信服,故A项正确;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经济思潮无关联,故B项错误;严密的实证生物学考察得出生物进化观点,才能使进化论的观点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故C项错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偏离材料,故D项错误。2(2016武汉调研)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D材料未体现马克思认为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马克思认为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B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来源之一,故C项错误;根据“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可知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故D项正确。 从社会发展角度认识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命题猜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工业文明的成就在文学艺术领域以各种方式体现。解题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3(2016衡阳联考)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疾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B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存在于19世纪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量描述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4(2016湖南四校联考)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独立主义A根据“20世纪初”“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传播丑陋的人”等关键信息可知此派画家真实描绘了现实社会,揭露了城市生活的阴暗面,属于现实主义画派,A项符合题意。主题4| 多维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探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转型(近五年全国卷未在此处命题)备考真题(2015山东高考)(节选)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依据材料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解析】注意是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的角度去说明。【答案】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1何谓“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研究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西欧、北美率先向现代社会转型,由经济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政治大革命的“双元革命”共同推动第一次社会转型浪潮。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第二次社会转型浪潮。2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上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向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2016烟台二诊)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导学号:02792068】A颁布了航海条例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C颁布了航海条例、确立了责任内阁制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故A、B两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工业革命的进展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可知是工业革命后在政治方面的变革,故C项正确;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不符合“光荣革命”的遗产,故D项错误。2(2016衡阳联考)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出身高贵、温文尔雅、教养良好等绅士理念逐渐弱化,边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成为信条,形成所谓“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下面与“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产生相关的是()民主代议制工业革命对外扩张启蒙运动ABC DD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837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多利亚时代,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故正确;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故正确;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原料的需求,对外殖民扩张,故正确;启蒙运动最先在英国起源,思想方面的启蒙运动也必然会对“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纵横交汇通古今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历史条件(1)农民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2)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严厉控制和肆意掠夺。(3)统治阶级内部的中下级武士产生了反抗思想。(4)“黑船事件”使日本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5)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2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2)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化教育上: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生活习俗推进西化。(4)军事上: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3历史影响(1)进步性: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强国;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法国“雄狮”拿破仑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主要活动与贡献(1)1795年平定王党叛乱。(2)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政治军事大权。(3)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组织编撰民法典。(4)对外战争: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历史评价(1)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2)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3)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其后期进行的战争中,他侵犯了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理论贡献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出版资本论。(2)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初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成立“国际工人协会”。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2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1)理论研究创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2)革命实践:指导和推动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