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583107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6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用药禁忌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配伍禁忌中“十八反”“十九畏”具体内容。2、熟悉妊娠用药禁忌包含内容。3、了解服药时饮食禁忌。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1第六章用药禁忌为确保疗效,或避免出现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临床上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某些药,或不能将特定的两种药一起使用。用药禁忌包括四个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证候禁忌一、配伍禁忌两种特定的药不能配伍同用。实即相反或相恶,以前者为主。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应用,也即神农本草经所谓:“勿用相恶、相反者。据蜀本草谓本经载药365种,相反者18种,相恶者60种。新修本草承袭了18种反药的数目。证类本草载反药24种。金元时期将反药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累计37种反药,并编成歌诀,便于诵读。第六章用药禁忌2 (一)十八反(一)十八反 最早见于儒门事亲张子和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一)十八反3(二)十九畏:(二)十九畏:最早见于医经小传刘纯按:并非相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即: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二)十九畏:最早见于医经小传刘纯4 用药禁忌,原则上不能同用,但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同用的例子:如金匮治痰饮的甘遂半夏汤,还有党参与五灵脂同用,可以补脾胃止疼,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研究。用药禁忌,原则上不能同用,但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同用5二、妊娠用药禁忌二、妊娠用药禁忌 概念:概念:因可能造成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或易导致生产困难;或损伤母体,妇女在孕期不能使用或须谨慎使用某些药物。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药禁用药大都是毒性较强或破瘀血、峻泻等药性峻猛之品。凡孕妇均不得使用。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螫、雄黄、砒霜等。慎用药慎用药可能对胎儿或母体形成伤害,如特殊需要,可视孕妇体质、病情酌情谨慎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多为活血通经、行气破滞、攻下、大寒大热、辛热走窜、药性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二、妊娠用药禁忌概念:因可能造成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或6 妊娠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妊娠禁忌歌7附:医学心悟妊娠禁忌歌乌头附子与天雄牛黄巴豆与桃仁芒硝大黄牡丹桂牛膝藜芦茅茜根槐角红花与皂角三棱莪术薏苡仁干漆卢茹瞿麦穗半夏南星通草同干姜大蒜马刀豆延胡常山麝莫闻此系妇人胎前忌常须记念在心胸附:医学心悟妊娠禁忌歌8妊娠三大忌:1、大辛大热大毒辛热升阳助火,耗伤气阴;大毒损害胎儿2、攻下逐水硝黄、芫花、巴豆类,沉降之品易损胎元3、通经祛瘀活血祛瘀、散结,不利胎元妊娠三大忌:9妊娠禁忌的理由1、对母体不利。辛热药物易升阳助火,对孕妇不利。2、对胎儿不利。毒性、攻下、祛瘀等药物易损胎元。3、对产程不利。怀孕期服药,分娩过程中易出现难产、产程过长。4、对小儿不利。怀孕期服用禁忌药,会影响小儿智能发育。妊娠禁忌的理由10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概念:概念:即食忌、忌口。指服药期间不能同时食用某些食物。目的:目的:避免影响疗效;避免加重病情;避免食物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一般而言,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概念:即食忌、忌口。11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有所区别: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脾胃虚弱-忌食油炸、寒凉固硬、不易消化食物。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等辛热助阳之品。水肿病人-应少吃或不宜吃盐。古代文献记载:常山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蜜反生葱。以上是用药禁忌的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禁忌,在临床运用时,要谨慎小心,不可粗心大意,以免造成恶果,给病人带来痛苦。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有所区别:12分类:分类:1、服药期间的一般饮食禁忌服药期间的一般饮食禁忌:生冷、油腻、辛辣、腥膻、干硬等品。2、针对具体病证的饮食禁忌:、针对具体病证的饮食禁忌:如热性病辛辣、油腻;皮肤病辛辣、鱼虾、羊肉;水肿盐、碱等;阳亢辛辣、酒等。3、针对某种具体药物的禁忌:、针对某种具体药物的禁忌:薄荷蟹肉;荆芥无鳞鱼、河豚;茯苓醋;土茯苓、使君子茶;人参萝卜、茶;猪肉甘草、黄连、桔梗、乌梅等。4、古代文献记载的一些禁忌、古代文献记载的一些禁忌。如鳖甲忌苋莱,常山忌葱等,也作参考。分类:13四四.证候禁忌证候禁忌 定义定义-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称“证候禁忌证候禁忌”。麻黄辛温麻黄辛温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咳喘,而对表虚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咳喘,而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则禁用。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则禁用。又如黄精甘平,功能滋阴补肺、补脾益气,主要用于肺虚又如黄精甘平,功能滋阴补肺、补脾益气,主要用于肺虚燥咳、脾胃虚弱及肾虚精亏的病证。但因其性质滋腻,易助燥咳、脾胃虚弱及肾虚精亏的病证。但因其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因此,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则不宜湿邪,因此,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则不宜服用。所以除了药性极为平和者无须禁忌外,一般药物都有服用。所以除了药性极为平和者无须禁忌外,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用药禁忌,其内容详见各论中每味药物的证候用药禁忌,其内容详见各论中每味药物的“使用注意使用注意”部部分。分。四.证候禁忌14练习练习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地道药材地道药材 2.水飞水飞 3.四气四气 4.七情七情 5.相须相须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炮制的目的。举例说明炮制的目的。2.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3.试述试述“十九畏十九畏”的内容。的内容。4.试述中药七情的内容。试述中药七情的内容。练习15:作业:1、何谓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包括几方面?2、“十八反”“十九畏”具体内容是什么?3、妊娠用药禁忌包括哪些内容?:作业:16第七章中药剂量与用法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剂量的含义。2、熟悉确定中药剂量大小的原则。3、了解特殊煎法有哪些?4、熟悉中药服用方法。第七章中药剂量与用法教学要求:17二、中药应用剂量的含义 概念:临床使用某味药物的分量。概念:临床使用某味药物的分量。用药量称剂量,剂量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单味药物的成人一日量。(一般指这1项)如:麻黄用量3-10g,桂枝3-10g2、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如:六一散中的滑石与甘草的分量比是6:13、制剂中的实际服用量,除特殊标明外,均指干燥后的生药。如:六一散,每次服9g左金丸每次服1.5-3g二、中药应用剂量的含义18第一节第一节 用药剂量(用量)用药剂量(用量)一、中药应用剂量的单位一、中药应用剂量的单位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与现今有很大差异。明清以来采用16进位制:斤、两、钱、分,即1斤=16两=160钱现今中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换算:一两(16进位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剂量的单位: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剂量的单位: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等)等)容量(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容量(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重量(斤、重量(斤、两、钱、分、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两、钱、分、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1979年国务院年国务院令)。令)。第一节用药剂量(用量)一、中药应用剂量的单位19公、市制的单位换算:公、市制的单位换算:中药的用药量,称为剂量,中药的用药量,称为剂量,1公斤公斤=1000克克 1两约两约=31.25克克一两一两=30克克 1钱约钱约=3.125克克1钱钱=3克克 1分约分约=0.3克克 1厘约厘约=0.03克克常规剂量:常规剂量:1.花、叶等质地轻的药物,花、叶等质地轻的药物,3-10克。克。2.金石、贝壳等质地重的药物,金石、贝壳等质地重的药物,10-30克。克。3.鲜品,鲜品,30-60克。克。此常规剂量均指无毒者。此常规剂量均指无毒者。4.小儿用量:小儿用量:5岁以下岁以下1/4成人量;成人量;512岁岁1/2成人量。成人量。1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向成人量靠齐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向成人量靠齐 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20三、确定用药剂量的原则三、确定用药剂量的原则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 凡有毒、峻烈的药物,剂量宜小,应严格控制在 安全限度内。质地轻、较易溶解的花、叶类剂量宜小。如菊花、薄荷、灯心草,质轻,以发挥药效,用量宜轻。3-10g 质地重、难于溶解的药物、矿石、贝壳类,剂量宜重。如:磁石、珍珠母、代赭石等药物用量宜大,一般在30g以上。三、确定用药剂量的原则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21 2、根据配伍、剂型确定剂量、根据配伍、剂型确定剂量处方用药多时,其单味药用量宜小;处方用药少时,其单味药用量宜大;主药用量宜大,辅药用量宜小;单味药用量大,复方药用量小;同样药入汤剂用量宜大,入丸散剂用量宜小。223、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剂量、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剂量急病、重症用量宜大;急病、重症用量宜大;轻病、慢性病剂量宜小;轻病、慢性病剂量宜小;体质壮实剂量宜大,体质壮实剂量宜大,年老体弱、小儿用量宜小。年老体弱、小儿用量宜小。老年人可稍低于成人量老年人可稍低于成人量3/4;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23 4、根据季节、地区确定剂量、根据季节、地区确定剂量夏用热药,冬用凉药,用量宜小;夏用凉药,冬用热药,用量宜大;寒冷地区、低洼潮湿地区用温热药,用量宜大。温热地区,用寒凉药用量宜大,用温热药用量宜小。4、根据季节、地区确定剂量夏用热药,冬用凉药,用量宜24药物剂量的确定:药物剂量的确定:与药物本身的关系:与药物本身的关系:作用强弱、毒性大小、价格、质地、用法作用强弱、毒性大小、价格、质地、用法 药材质量药材质量质量好者,量宜少;质量差者,量宜多。质量好者,量宜少;质量差者,量宜多。药材质地药材质地质地轻者,量宜少;质地重者,量宜多;鲜质地轻者,量宜少;质地重者,量宜多;鲜 品,量宜多。品,量宜多。药物性味药物性味性弱力平味淡者,量宜多;性强力峻味浓者,性弱力平味淡者,量宜多;性强力峻味浓者,量宜少。量宜少。有毒无毒有关有毒无毒有关有毒者,严格控制剂量;无毒者可增大变化有毒者,严格控制剂量;无毒者可增大变化 幅度。幅度。与剂型、配伍有关:与剂型、配伍有关:配伍:单味或复方;主药或辅药。配伍:单味或复方;主药或辅药。剂型:煎剂量大;丸散量小。用药目的等有关:剂型:煎剂量大;丸散量小。用药目的等有关:与患者有关:与患者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病程的长短及病势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病程的长短及病势轻重、轻重、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等有关。等有关。其他:其他:季节、地域等。季节、地域等。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25第二节中药的用法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包括煎药法、服药法。一、给药途径一、给药途径 口服:通过肠黏膜吸收,可用于各种疾病。口服:通过肠黏膜吸收,可用于各种疾病。皮肤:用于皮肤病、疮疡,也可用于内病外治。皮肤:用于皮肤病、疮疡,也可用于内病外治。直肠:用于肠道远端疾病,也可用于发热等。直肠:用于肠道远端疾病,也可用于发热等。吸入:用于肺及心脏疾病等。吸入:用于肺及心脏疾病等。注射:分为肌肉、皮下、静脉、穴位等多种注射部注射:分为肌肉、皮下、静脉、穴位等多种注射部位。位。第二节中药的用法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包括煎药法、服药26二二、剂型、剂型 药物应用到临床治疗,还须制成一定的剂型。制剂,就是把药物应用到临床治疗,还须制成一定的剂型。制剂,就是把生药通过加工制成的各种剂型(如丸、散、羔、丹、酒)。生药通过加工制成的各种剂型(如丸、散、羔、丹、酒)。中药的剂型是根据药性的不同和治疗上的需要而定的。中药的剂型是根据药性的不同和治疗上的需要而定的。汤剂最多用。汤剂最多用。古代还有栓剂、散剂、洗剂、软膏、浸膏、糖浆等;古代还有栓剂、散剂、洗剂、软膏、浸膏、糖浆等;后来又出现丸剂、锭剂、丹剂、灸剂,明代出现露剂。后来又出现丸剂、锭剂、丹剂、灸剂,明代出现露剂。现代出现胶囊、片剂、冲剂、气雾剂、膜剂、橡皮膏、合剂、现代出现胶囊、片剂、冲剂、气雾剂、膜剂、橡皮膏、合剂、酒剂、注射剂、茶剂、袋泡剂、注射剂、口服安瓿等。酒剂、注射剂、茶剂、袋泡剂、注射剂、口服安瓿等。丸剂现代分为丸剂现代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糊丸等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糊丸等 胶囊分为胶囊分为:软、硬两种。现代尝试将纳米技术用于中药生产。软、硬两种。现代尝试将纳米技术用于中药生产。二、剂型药物应用到临床治疗,还须制成一定的27常用的几种剂型,其特点分述如下:常用的几种剂型,其特点分述如下:1、汤剂:、汤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桑菊饮,生化汤,玉女煎)特点:古谓:“汤者荡也”。服后,吸收快,疗效速,适用于初病,急性病。2、丸剂:、丸剂:慢性疾患者,药物有大毒者,不宜作汤 剂,宜制成丸剂服用。特点:古谓:“丸者缓也”,吸收缓慢,药效持久,适用(1)慢性病患者;(2)病后调养;(3)毒性药物服后需慢慢吸收,药性持久免中毒;(4)服用方便,容易保存;(5)珍贵药挥发性大,不宜入汤者。丸剂是个概括的名称,具体的又有蜜丸、水丸、糊丸、蜡丸等常用的几种剂型,其特点分述如下:283、散剂:、散剂:将药物制成粉末。特点:“散者散也”,清热发散的方剂。不宜煎煮。银翘散、鸡苏散、紫雪散;疗效好,吸收快,适用于急性病(牛黄散)。另有外敷的散剂、拔毒散、生肌散。4、膏剂:、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二种。(1)内服的膏是将药料煮透,去渣取汁,浓缩加蜂蜜或糖。特点:适用于慢性病;气血亏损之虚弱病;调经血的药物。(2)油膏:用于外科疮疡皮肤病。(3)膏药:用于疮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5、丹:、丹:丸散中、药性峻烈、用量较小称“丹”。代表贵重之意。“炼丹”、“仙丹”。小金丹即丸药,紫雪丹即散剂。6、酒剂:、酒剂:用酒浸药料,去渣,服酒。酒本身能“温行血脉”。适用于风湿筋骨疼。如虎骨酒、五加皮酒等。中药学总论第六七章课件29三、煎药法煎药法 徐灵胎:徐灵胎:“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尚能伤人,况药之治疗,可不讲乎?尚能伤人,况药之治疗,可不讲乎?”(一)一般煎药法(一)一般煎药法 器皿:器皿:砂锅或砂罐。砂锅或砂罐。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水:水:水源:洁净凉水;水源:洁净凉水;一般可用泉水、河水、自来水、井水等。水量:高出药面水量:高出药面3厘米左右;厘米左右;煎前浸泡:煎前浸泡:2030分钟。分钟。火候:火候:先武后文。先武后文。时间:时间:一般一般2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指文火煎煮的时间指文火煎煮的时间 榨渣取汁:榨渣取汁:以提高利用率。以提高利用率。煎煮次数:煎煮次数:23次。次。三、煎药法徐灵胎:“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30(二)特殊入药法(二)特殊入药法 先煎:先煎:矿石贝壳及特殊药性者。先煮矿石贝壳及特殊药性者。先煮30分钟,后纳入余药。分钟,后纳入余药。如:磁石、牡蛎等;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久煎可降低毒性,故应先煎30-60分钟,再入它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 后下:后下:芳香挥发、质轻味薄、不耐高温者。芳香挥发、质轻味薄、不耐高温者。先煎它药,离煎毕先煎它药,离煎毕510分钟时入本类药。分钟时入本类药。以防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木香、砂仁等。包煎:包煎:细小颗粒、粉末、绒毛等药。以白面布或纱布包裹后入煎细小颗粒、粉末、绒毛等药。以白面布或纱布包裹后入煎,避免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旋复花、辛夷花(药材有毛)另煎:另煎:贵重药,以免损耗。贵重药,以免损耗。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宜切小片放入加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服时再兑入药液内,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吸收,造成浪费。如贵重而又难煎出味的羚羊角,应另煎2小时取汁服。烊化:烊化:以温药液、温酒或水溶化后兑服。以温药液、温酒或水溶化后兑服。胶质、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如同煎易粘附其它药渣及锅底,煎焦影响疗效。宜另行烊化,在与其它药汁兑服。如阿胶、饴糖。(二)特殊入药法31 冲服:冲服:液汁类及入水即化类药物。液汁类及入水即化类药物。散剂、丹剂、小丸、自然汁以及其它芳香或贵重药物不需煎煮,宜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肉桂末、三七粉、紫雪丹、六神丸等。(7)泡服泡服 含挥发油、容易出味、用量又小的药物,可用开水半杯,或将煎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如西红花、肉桂等。冲服:液汁类及入水即化类药物。32四、服药法(一)服药时间 一剂药一剂药2到到3次煎煮的药液混后再分次煎煮的药液混后再分23份服用;份服用;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来说,多数药宜在饭前服。一般要与进食间隔一般要与进食间隔1-2小小时。时。驱虫药、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晨起)。健胃药、对胃药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宜在饭前服。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服(30分-1小时)。截疟药宜在发作前1-2小时服。急病则须迅速服用。时间:时间:饭后饭后多数药选择此时,尤其是消食健胃药及多数药选择此时,尤其是消食健胃药及 对胃有刺激性者。对胃有刺激性者。饭前饭前补益药。补益药。空腹空腹驱虫、泻下药。驱虫、泻下药。睡前睡前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四、服药法(一)服药时间一剂药2到33温度:温度:温服温服多数药物,尤其是和解剂。多数药物,尤其是和解剂。热服热服辛温解表药;热药热服以治疗大寒证;辛温解表药;热药热服以治疗大寒证;寒药热服以治疗假寒真热证。寒药热服以治疗假寒真热证。冷服冷服寒药寒服以治疗大热证;寒药寒服以治疗大热证;热药冷服以治疗假热真寒证。热药冷服以治疗假热真寒证。服药宜适度:服药宜适度:发汗、泻下、清热等药以得汗、得泻、热退为止,不可尽剂,以免病去药存,发汗、泻下、清热等药以得汗、得泻、热退为止,不可尽剂,以免病去药存,克伐正气。克伐正气。服药频度:服药频度:顿服顿服病重或病在下部;病重或病在下部;频服频服入口即吐或病在咽喉。入口即吐或病在咽喉。吐药的处理:吐药的处理:小量频服;小量频服;寒药吐者,可服少许姜汁;寒药吐者,可服少许姜汁;热药吐者,可服少许凉水。热药吐者,可服少许凉水。其他:丸剂其他:丸剂温开水送服;温开水送服;丸太大,可分为若干粒送服;丸太大,可分为若干粒送服;丸太硬,可温水化开后服;丸太硬,可温水化开后服;散剂散剂直接温水冲服或用蜂蜜调后服,直接温水冲服或用蜂蜜调后服,或装胶囊、桂圆肉;或装胶囊、桂圆肉;膏剂膏剂温水冲稀后服。温水冲稀后服。温度:温服多数药物,尤其是和解剂。热服辛34 (二)服药次数(二)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1日1剂,分23次服用;病重病急的,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三)服药冷热(三)服药冷热1.汤剂宜温服;止呕药宜冷服、频服;2.发汗药宜热服,服后加被以助药效;3.祛寒药宜热敷,清热药宜冷服;4.真寒假热用热药热药宜冷服;真热假寒用凉药凉药宜热服;5.丸散剂一般宜用温开水冲服。(二)服药次数351何谓剂量?剂量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有哪些?3中药入煎剂时,常有哪些特殊的煎法?4简述中药的服药法。作业:1何谓剂量?剂量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作业: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