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1829217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千克和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下《千克和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下《千克和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千克和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内容。陈述性知识:1.千克和克是质量单位,分别用kg和g表示。2.秤面上1kg就是1千克 ,几kg就是几千克。程序性知识: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千克和克。2. 通过掂、估与称 ,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3. 会用秤称出1千克的物体。4. 用不同质量单位来表示相同重量的物品 ,理解1000克=1千克。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1000克=1千克。2.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具准备:两袋礼物(重量相同 ,大小不一)、盐两袋(500克)、盘秤、健康秤。学具准备:每组学生准备:盐、糖、果冻、矿泉水和糖果 ,弹簧秤、数学书、2分硬币 ,1克砝码 ,塑料袋一个。教学意图: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本节课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现有生活经验 ,灵活处理教材 ,先认识千克 ,再认识克 ,最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 ,好动、好玩、好奇心强 ,根据这一特点 ,本节课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 ,设计了五个活动环节 ,让学生充分去发现和体验。活动一:感知轻重 ,导入新课。要衡量物品的轻重 ,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通过“猜一猜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 ,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 ,就必须使用质量单位 ,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 ,激起学生学习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的需要。由此导入新课“千克和克。活动二:认识“千克 ,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让学生体验1千克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又是难点。因而用一系列活动体会1千克 ,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先让学生学用弹簧秤并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找一找 ,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 ,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 ,“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 ,“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还让学生拎一拎几千克的物品 ,轮流谈感受。最后让两个学生称体重 ,其他学生估自己体重。以此化抽象为具象 ,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活动三:认识“克 ,感受1克。克相对千克而言 ,没有那么直观 ,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小鸟重几千克?引起学生质疑:称不出来 ,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 ,从而导入“克。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 ,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比照 ,先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 ,再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 ,说出自己的感觉 ,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最后通过估一估文具的质量 ,强化了学生对“克的体验。活动四: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在称两包盐的活动中 ,让学生认识到同样两包盐可以用不同单位表示 ,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活动五:比照辨析。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 ,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 ,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设计了三个问题:1.填单位。2.找朋友。3.估一估 ,称一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思维到达最活泼 ,情感到达最高潮 ,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教学设计:活动一:感知轻重 ,导入新课。1. 猜一猜 ,确立标准。(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猜一猜 ,哪袋轻 ,哪袋重?(2)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检验?(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方法。)(3)介绍生活中的秤。(4)用盘秤检验。2. 试一试 ,导出课题。(1)物品究竟有多重?怎样表示物品的轻重?(2)出示课题:千克和克。(板书:千克和克)活动二:认识“千克 ,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1.认一认 ,学看盘秤。(板书:千克 ,kg)2.试一试 ,学用弹簧秤。3.称一称 ,用弹簧秤找重1千克的物品。4.掂一掂 ,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2)掂一掂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3)数一数 ,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4)掂一掂2千克的物品。(小组合作。)(5)掂一掂4千克重的物品。(小组合作。)5.估一估 ,稳固应用。(1)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2)学生估自己的体重并验证。活动三:认识“克 ,感受1克。1.称一称 ,议一议。小鸟重多少?­导入“克。(板书:克 ,g)2.掂一掂 ,说一说 ,感受1克。(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码 ,两分硬币。)(2)同时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 ,谈谈感受。3.估一估 ,称一称 ,建立几克的表象。(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验证。(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4.估一估 ,认一认 ,积累更多经验。(1)估一包盐有多少克?(2)介绍“净含量表示的意思。活动四: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1.算一算 ,一包盐重500克 ,2包呢?(1000克)2.称一称 ,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3.想一想 ,你发现什么?(1千克=1000克)4.议一议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适宜?什么情况下用克适宜?活动五:比照辨析 ,应用千克和克的知识解决问题。1.填适宜的单位。2.找朋友。回形针 西瓜 数学书 小朋友4千克 30千克 300克 2克3.填一填。书包桌上物品 体重你喜欢的东西估一估称一称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活动六:谈谈收获 ,课外延伸。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