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1573998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东邻X市和X县区,南接X县区和XX市,西与XX省X县区交界,北与XX省市接壤,是川、滇、黔三省要冲。全区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下辖一市七县一区,总人口70万人。20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总收入9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6元。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2年,我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0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万亩,荒山造林20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7.87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715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02年开始到22X年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6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区造林总面积的94.56,森林覆盖率从22年的842%提高到02X年的7.8%,平均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有关监测数据表明,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4吨下降到现在的39吨。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1万人。据统计,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442元。特别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我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开发绿色食品,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X年,我区X县区被列为国家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县。202年,毕节、威宁、赫章等三县市也随后被纳入试点范围。规划建设基本口粮田245亩,总投资158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万元,地方投资337万元。截至目前,共完成坡改梯26亩,土壤改良5亩,建蓄水池375口,拦山沟1300米,机耕道1米,生产便道500米,引水渠1.0公里,整治山塘2座,排洪渠00米。整个项目区共有1万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7户、3235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基本口粮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原来的受淹地、干旱地变成了现在的受益地,大大增强了退耕还林地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老百姓能致富的目标。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区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亩增加到0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XX县区古达乡水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退耕地里种植40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户均收入已增加到3.5万元左右;X县区黄泥塘镇年种植辣椒50亩左右,工程实施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农田灌溉得到基本保证,亩均产量由原来的180斤提高到250斤,每亩增加经济收入约00元。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 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区在重点退耕还林区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目前项目区舍饲圈养牲畜存栏量160万羊单位,建设棚圈面积79万平方米,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我区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四、几点建议 一是结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二是鉴于基本口粮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其它项目能够配套实施,如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等,通过项目配套实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三是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发展,在加大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同时,加大相关后续产业如草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退耕还林农户对补助期满后“粮食收入低,吃什么,经济来源少”的思想顾虑,为解决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奠定了好的基础。我们将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精神,尽心尽责,艰苦奋斗,确保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这一浩大工程真正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利民工程。 内容总结(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东邻XX市和X县区,南接XX县区和X市,西与X省XX县区交界,北与XX省XX市接壤,是川、滇、黔三省要冲(2)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X年,我区X县区被列为国家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