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1019942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 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2、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二、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生物因素: 光、水分、温度等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两部份的组成:一是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二是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4、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 应该薄而透明,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地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球之肾)、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者区别)三、练习使用显微镜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虎克观察软木薄片,1、显微镜的构造发现了细胞。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四、细胞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1、结构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2、细胞结构各部份作用: 细胞壁: 支持、保护 2、显微镜的使用 :( 1)取镜和安放( 2)对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新陈代光 ( 3)观察( 4)收镜装箱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在细胞质中,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颜色、味道等物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质)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观察到数目就越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少。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由形态相似、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4、临时片制作: ( 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做组织。动物和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的制作过程:擦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形态)撕展盖染吸(2)、制作人的口腔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构,形成器管。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细胞正常的形态)刮涂盖染吸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五、细胞的生活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位。4、植物体结构层次: (从微观到宏观) :细胞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如糖组织器官植物体。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物: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分子比较小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动植物)和花、果实、种子;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叶绿体(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6、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P.68 )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4、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六、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1、动(植)物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合作用。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动物和人才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有,植物没有)进而形成动(植)物体。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2、几个基本概念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区、成熟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根尖的伸长区 。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产生孢子,孢子成熟区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的主要部位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2、种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着的)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 。大。(1)、种子的结构(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4)、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2)、子叶和胚乳里有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苗。水、无机盐、有机物(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 5)、开花和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花的结构:一朵花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3、被子植物的一生和雄蕊等组成( 1)、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 :根冠、分生区、伸长(6)、传粉和受精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八、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叶片的结构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叶肉、叶脉组成。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4、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水循环。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淀粉遇碘变蓝,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十、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1、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生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3、呼吸作用实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简称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内容部位叶绿体线粒体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十一、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3、 1984 年、 1985 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003年 1 月 20 日执行退耕还林条例 。我国植树节:每年 3 月 12 日4、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十二、实验探究1、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 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 30 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 3 份,分别放入 A、 B、 C 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 C 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 B 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 A 杯不作处理。如图 11 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二)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 A、 B 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 杯内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问题:(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 A、 B 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 A、 B、 C 中,除了A 与 B 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11 乙)。请写出图乙中各部位分别来自大豆胚的哪些组成部分。; ;。答案:( 1)光光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 2) A 与 C 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3)胚芽 子叶 胚根2、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如果用培养皿 A 与 B 进行对照实验, 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 _?(2) 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和 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3) 如果用培养皿 A( 有空气 ) 和 D( 无空气 ) 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 A 组种子能正常萌发, D 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_。(4) 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 温度控制在 20 )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 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_( 填“没有”或“有” ) 影响。答案: (1) 温度(2)A C(3)空气 ( 或氧气 )(4) 光照 没有9. ( 6 分)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 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请据图回答:(1) 图中【 A】 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 _和【】_。(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 _和【】_。(4) 绿 色 植 物 进 行 光 合 作 用 的 主 要 器 官 是_.答案: (1) 叶绿体 (2) 水 二氧化碳 (3) 淀粉 氧气 (4) 叶3、左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题: 全品中考 (1) 甲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2) 乙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3) 丙 处 蓝 ( 填 “ 变 ” 或 “ 不变 ” ) ,原 因是。(4) 此 实 验 中 的 两 组 对 照 分 别 是和。答案: (1) 不变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2) 不变 没有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3)变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4)甲丙 乙丙4、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2) 请 写 出 图 中 各 序 号 所 代 表 的 物 质 。(3)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A 有光无光均可B有光(4)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叶绿体(5) 图中的和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 _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答案: (1) 叶(叶片) (2) 二氧化碳 (C02) 氧气(02) (3)B (4)B(5)气孔、筛管5、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0 分)(1) 在白天光照条件下,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 用 时 , B 为 氧 气 , 则A 为, C为。(2) 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 为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3) 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种生理作用。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蒸腾水蒸气( 3) 3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 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 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 境 中 ,其 目 的 是 防 止 植物 进行。(3) 在实验过程中, 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答案:( 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乙 二氧化碳(2)黑暗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气孔7、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 10 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 , 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 将 此 装 置 放 入 黑 暗 处 一 昼 夜 的 目 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这说明。( 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答案:( 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只答一项不得分)( 3)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色,其余部分变成蓝色光合作用需要光(4)乙叶片不变色, 丙叶片变成蓝色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5)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瓶中8、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甲:绿叶在阳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究竟是不是淀粉,可用碘液来检验。乙:关键是实验方法的设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这样在一片叶子上就形成了对照。丙:我猜测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而不见光部分应该不变色。丁:我认为想要看到清晰的结果不仅要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还是将叶片中的号绿素去除。(1) 乙 同 学 提 出 的 实 验 方 法 在 科 学 研 究 中 称 之为,实验的变量是。(2) 甲 同 学 提 出 的 检 验 方 法 , 应 该 是 受“”实验的启发,利用了的特性。(3) 丙同学是对实验结果的猜测, 猜测或假设一般是根据作出的。(4) 丁 同 学 的 观 点 是 消 除 叶 中 原 有 淀 粉 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消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答案: (1) 对照实验光 (2) 观察种子的结构(测定种子的成分)淀粉遇碘变蓝(3)已有的知识或经验(4) 叶绿素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第 2 页共 5 页第 3 页共 5 页第 4 页共 5 页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