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和学历对于传言的辨识程度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86538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别和学历对于传言的辨识程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性别和学历对于传言的辨识程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性别和学历对于传言的辨识程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不同性别与学历的群众的传言真伪辨识能力调查报告院系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年级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2016 年 1 月 12 日、摘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下,媒体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传言也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传播 途径,而人们面对的各式各样的传言也呈爆炸式增长。因此,我们对群众对传言真伪的辨识 能力进行一次网上问卷调研,并用加权方法探究不同性别和不同学历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与生物学有关的传言的真伪辨别能力差异。根据分析结果,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辨别真伪 传言的能力;本科学历的群众在辨别传言真伪上也比高中学历的群众更强。经过t-test,可 以确定这种差异非常显著。关键词:传言、辨识、网上问卷调研、性别、学历、t-test二、引言对于传言,普罗大众的观念各式各样,人们对传言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歇。尤其是社会科学 工作者,早就有针对大众关于传言的研究,主要针对群众的传言本身与生活的密切程度、人 们的关注程度、情感等因素做了定性的阐述1。在此之前,也曾有人探究谣言的重要程度 (importance)和模糊度(ambiguity)对谣言的传播的影响,研究者用了 Ri*a的模型,半定量地 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2。这些都说明了社会科学家对于传言问题的关注。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研究手段更加丰富。最主要的便是按照既定的模型去探究社会和自然科 学问题。关于谣言,如可以用0 (t) = (p-qle. q,来考虑记忆累积效应对于谣言传播的影 响(p、q、c是参数,p可以理解为谣言相关之物的重要程度;q可以理解为累积效应的最大 值;C指记忆速度;t为时间)3。这样的模型自然需要调查更大的样本和更全面的数据,而 且主观赋值影响统计的真实性。因此,本调查研究没有采用模型拟合,而从数据本身入手进 行统计分析,参考关于农民工收入因素的调查统计4和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文化程度影响 的案例5,用了独到的调查方式和加权方法探究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学历对于与生活息息相 关的生物学传言的辨别能力差异。三、调查统计方法和结果处理1. 对于变量的控制:本调查区分男女、不同学历。共调查213 人, 100 名男性, 113 名女性。高中学历 22 名, 大学本科学历181名,其余10名。特别指明,高中学历中有19人年龄为18到35岁之间, 因此这群高中学历人群的身份应当是高中以后没有继续读书的人员而并非在读人员; 对于传言的选项都设置了:相信、大部分相信、半信半疑、大部分不信、不信五个选项。2. 关于问题回答的原始数据:本调查设置原始题目如下:第5题某养生节目: “可乐杀精呀,大家少喝点。 ”请问您相信吗?第 6 题微信推送:您知道为什么肯德基总是有那么多鸡腿鸡翅吗?因为他们用的是有几只翅 膀,几只鸡腿的打了激素的鸡,所以我们要少吃呀。您相信吗?第 7 题媒体报道:吃槟郎会致癌。您相信吗? 第8 题媒体报道: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 分钟,有胃病的人更不宜长时间咀嚼。长 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您相信吗? 第9题360路由器推出“孕妇模式”,号称可以降低辐射强度,保护孕妇健康。请问您相信吗? 第10题媒体报道,0型血和B型血父母生出了 AB型孩子,专家解释是稀有血型孟买血型 造成的,对此您相信吗?第 11 题某养生节目称:每天晚上 9 : 0011: 00 的时候,是人体淋巴的排毒过程,免疫系 统活跃起来,你应该使自己尽量的保持安静。这样免疫系统就会很顺利地完成排毒工作,让 你的免疫力增加。第 12 题某养生节目:千滚水(反复煮开的水)会增加亚硝酸盐(一种致癌物)的含量。 第 13 题朋友圈推送:在电脑旁放仙人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辐射,对此您相信吗? 第 14 题朋友圈推送:我们养的巴西龟一类的动植物如果不想养了,应该直接放生。对此您 相信吗?闫m题号相信”大部分相信半信半疑”大部分不信-不信”人数扌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勲百分比人数白乳“人数白二5卫2310.80%22*-10.昭56-26 29%43,2C 19%P.亦L9-8.92?17.媚 p55 p光I.b4%J 9.44o$昭16.90%25*-11.利吩68 -?L.92fl/s4C18.78?4420.66%912p5.6珈畀4.2394*42p1弓541*19.25%p10畀L1PIB. 78%4 ?22.0:%46p21.60%3G14.38%于223.413畑17.37%h.37i1.37%50.23.47%211-2码討30.52%1415p7.04%f1*6.57%24p11 “2U9.86%4 26嫁丁目斗SU.78%26i-12.3175 p35.21%3616.90%对16.90%10 1 3415.96%2413.6253 p24.38%22、10.3 3%7知35.21%1? n4範.(b沿44*49-23.00%必5.63%44 :20昭表 2-11S.00%4.26%0.00%11.-17.0.9515.90%10.00% 、12.215XKJ%调查人群对于传言相信程度相信qo.oo%大部分不信Y-矚言真实不信珀E大部分相信15.49%22.37%7.70%半信半疑3S.00%50.00%25.tm 2kfi0W图 2-1 调查人群对于传言中真假命题的相信程度其中不信程度为 37.56%的为谣言(假命题)的曲线;半信半疑程度为22.87%的为真实(真命题)的 曲线。(由于打印原因特此标明。)从图 2-1 中基本可以看出被调查群体对于假命题的判断力优于对真命题的判断力。而且 对真命题的传言抱着更大的怀疑态度。3. 对不同性别对于传言判别能力的探究将所有问卷的相同答案人数相加后并除以总回答数,得下面的比例。相信大部分相信半信半疑大部分不信不信男25%15.33%26.33%10%23.33%女18.58%15.63%28.91%11.8%25.07%表 3-1 不同性别对于真命题的传言的判断统计相信大部分相信半信半疑大部分不信不信男10.71%10.29%21.71%13.14%44.14%女13.53%12.52%23.89%18.33%31.73%表 3-2 不同性别对于假命题的传言的判断统计从表 3-1、表 3-2 可以初步观察出男性对于真假命题的判断相较于女性更加准确,然而 这种观察是否合理,是否由于统计样本太小造成的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利用StataMP-64做了 t-test,检验男女之间对于真假命题的判 断差异是否为人的先入为主思想引导,或是否为数据的偶然性。创新数据处理由于表二中的数据不相互独立,而且选项之间若直接比较,将会导致t-test结果的缩小, 容易犯I型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将作t-test的数据进行优化,使得两者可以检验,并且得到 科学的结果。我们参考了多项选择的处理6,因此将每一题的选项进行加权,对于命题的 相信有如下:相信:1,大部分相信:0.75,半信半疑:0.5 不相信的结果也如此处理。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单纯的相信与不相信的数据。由于各个问 题是独立的,我们将每一题的数据单独列出,故有足够的数据比较男女之间的差异并检验, 而且每道题男女之间可以视为配对数据。这样做以样本的模糊作加权作为传言的实际效应加 权,相当于扩大了样本,使得统计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先从假命题(谣言)入手,每一题选项数除以答题数得表3-3题号1男相信2女相信3男不相信4女不相信50.32250.3119470.60.61283185860.2350.3163720.72250.59955752280.390.4402650.5450.47345132790.17250.1991150.7850.727876106110.410.5066370.50.402654867130.3450.4889380.58750.435840708140.1750.1769910.80.767699115表 3-3 不同性别对于假命题的相信程度分别对1、2做t-test和对3、4做t-test得到如下结果(图3-1、图3-2)Faized t testVariableObsMeanSz:d. Err.Sizd. Dev.35% Conf.Intervalmale7.2&285710373147D987255-2015513-384163female7.3486094-050533.133697S.2249596.4722592diff7-.0557522.0208569D551B21-A0C7872-.0047173He:mjSEn (diff) ma an (diff)=mean(nale - female)t; =-2.6731壬 fr eedonr. =0degreesHa:mecn(diff) 0Pr (T 11|) = 口 . 0363Fr(r t) = .981fi图 3-1 不同性别对假命题的相信程度从图3-1可得,t=-2.6731,绝对值大于t6=2.4469,故能拒绝原假设:mean (diff) =0, 而且t值为负,故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对于假命题的判断有显著差别,女性的判断程度比男性 的差一些。Paired t testObsMean.百七皿-Zee.Std- Dot.Cczie.Tnt:male7.C485714.0452238.115651.5379127.7592302female7.5742731.0538771.1425453.4424407.7Q61055di7.07429S4.口2101Q2.05EES79-.2255911257DSCzuean:diff) = mfimnfmale: - female;t =3.5363He: naan:diff) = 0degreesof freedem =6Ha: xifianCdirf) a口3 二 ma a h. 0Pi (T 11| ) = 00123Pr(T a t)=00061图 3-2 不同性别对假命题的不相信程度同理分析,可以拒绝 mean(diff) =0 的原假设,也就是说不同性别对假命题的不相信 程度有明显差异,由于t值为正,可以说明男性比女性对于假命题的判断能力更好。再探究不同性别对于真命题的判断(表3-4):题号1男相信2女相信3男不相信4女不相信70.5050.4115040.430.50885100.480.3030970.4550.641593120.5050.6283190.4350.300885表 3-4 不同性别对于真命题的相信程度和对假命题作相同的处理,得以下结果(图3-3)Va.riab-leObsMsazi百七日.Err -2 d. De-v-牛呂召Can.I:n.tmale3.4966667.0083333 0144338.4S08112-53252.21female3.4476401.0956061 1655946.0362S04 8 58 S3 9 811 rc3-04502-65.0894731.154972-.3359453.4335933nean(diff 口a- naan(di!= mean (nale - femalet =05479o-f Eracd-cin =2=QdagEfiasHa: nean(diI 0FrT |t|) = 口.fi3S7Fr(T t) = 0.3134图 3-3 不同性别对真命题的相信程度从 t 值判断可见不同性别对真命题的相信程度没有显著差异。Faired t test:VariableObaMeanStd. Err-Std. Dav.95% ConfIntervalxnalfi3-44.Q7a7fi.0132296.407137S472021Eeinale3.4037756.0391437 17173230571C3diff3-.043775S.0342267.1632055449200C.34143mean !dif i) = mean (male - fenaml 巳)t = -Cl. 4545Ho: mean Jdiff) = 0dsarses 口丘 freedcm =2Ha: mean dizf) 0Pr i;T -E| = 0.344口Er | T I 才 I L | = 0 879Fr(T =- L) = 0 .fi560图3-4不同性别对真命题的不相信程度从 t 值判断不同性别对真命题的不相信程度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面所述图 1 的数据 相吻合大量的半信半疑,大众对于真命题的判断能力不高。4. 对不同学历(高中与本科)对于传言判别能力的探究对于数据的处理和上述对不同性别对于传言判别能力的探究的做法相同。故有: 首先对假命题(谣言):Paired t.匸eacVarldisleOtiSMjSdH日匸a.一 Zee.SLd. DBr.35% ConrInT-erval7.431313O3372SZ.QS92355.SSOtiElS.3257113colLege7.2387372-04 SO 3-31.121551.1B53513.吗丄152311L7.Z43163.0653ZZ3.E34767.2U541Z6mean= me an | tilgha Dhocl - college)t =5.7972曰口二 mewG (Qi二f= 0dsgrees 匚 Ereedoin =6Ha: mean(dJ.st)弋 aHa.: msbeliairs) l= oHa: iEeanmi) a oEr(r tj =图 4-1 不同学历对假命题的相信程度我们可以看到t=5.7972t7=2.4469,而且t为正值,因此可以做出判断:不同学历对假 命题的相信程度差异显著,而且高中学历对假命题的相信程度要大于本科学历的,可以初步 引申为对假命题的判断能力,但还需要针对不相信程度作比较(图4-2)Ohs站匸nr.Gtd. E=z.Gtd- 3叽h.iglifla*Lcollege.629045.04227J.1L21113963147diff-129045uears (dif f) = ma an (higha cho-slHo z na arh dif E) = 0TTiz raaarh difr 0?r(T 0PE ( 11 I I t | ) . DQZ9FE (T t).3SSfi图 4-2 不同学历对假命题的不相信程度同理分析,可见不同学历对假命题的不相信程度差异明显,而且本科学历的判断力更强。其次对真命题不同学历对真命题的不相信程度的t-test所得t值为1.8641,不可以拒绝原假设,因此 其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学历对真命题的相信程度的t-test所得t值为-1.5424,同样不可以拒 绝原假设。也即是不同学历对于真命题的判断也没有显著差异,和上述图2-1的数据也吻合, 具体的原因猜想将会在讨论部分给出。(由于避免赘余,对于不同学历对真命题的相信程度 的 t-test 的 Stata 数据没有给出。)四、结果讨论通过上述的结果,结合对于真命题、假命题的相信和不相信两方面的相互映证,我们可 以得出结论:在18-35 岁(主要是本科学历和高中学历的学生或者较为年轻的在职人士)的 人群中,男性对于社会中广为流传的谣言的判断能力强于女性;拥有本科学历的人群对于谣 言的判断能力强于拥有高中学历的人群。而对于一些真实的传言,普遍没有显著差异。挖掘深层原因,从性别之于假命题(谣言)开始说起。在人们普遍的印象当中,男性更 为理性,女性更为感性,而且男性对于时事和科学的关注度一般较女性更高。而谣言本身既 然为假,自然存在一部分不合理的地方,有更强理性的男性便在样本中表现为更多的男性能 够判别出谣言,而女性表现为更少能够判别出谣言的(相比于男性群体)。这份数据也为普 遍印象中男性更加理性作了小小的支持。再从学历之于假命题来说,道理和性别基本相同。大学本科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明显大于 高中知识,本科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判别传言的知识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得到上述结果 的原因之一。另外便是只拥有高中学历的而且如此年轻的人群,究其社会原因可能有一部分 人群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于是得出上述的统计结果。对于真命题各人群没有形成良好的判别能力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因为社会上与 生活密切相关的传言太多,真假掺杂在一起,真实的传言由于漏洞不多,但是人们却仍然谨 慎对待,因此持有大量的怀疑态度;二是因为假的传言会有人出来辟谣,在网络发达手机普 遍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就能够从各个途径获得关于谣言的消息。而真实由于没有人加以评判, 因此人们也拿不准到底是否真实。五、结语从有社会开始,传言就伴之而行,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谣言横行,那么 我们的生活也将遭到极大的干扰。正如我们都能看到的,养生电视节目、公众号、各式各样的专家或者砖家横行,每天都向社会传出大量的传言,自然也有大量的谣言掺杂其中。曾有 人用模型去拟合谣言的传播程度,发现只要谣言的源头受众在一定程度之下便可以让谣言消 失7。因此,相关谣言的始作俑者需要本分守己,我们也需要加强自己辨别传言的能力, 积极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另外,谣言的盛行就使得关于传言的研究变得 十分必要,甚至有人说过对谣言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谣言8。随着统计学等学科 的发展,如今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传言的研究能够做得更加深入,因此我们也号召大家积 极开展探究,为我们的美好生活铺一条美好的道路。References:1 . Peterson, W.A. and N.P.G. Source, Rumor and Public Opin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1. 57(2): p. 159-167.2 . Allport, G.W. and L. Post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XFORD ART JOURNAL, 1946. 10(4): p. 501-517.3 . Zhang, Y. and J. Xu, A Rumor Spreading Model considering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Memory.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5. 2015(1): p. 1-11.4. 陈珍珍与游家兴 , 基于分位回归法的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高统) . 统计研究, 2009. 26(6).5. 仇立平与肖日葵, 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 中国社会科学, 2011(6): 第121-135页.6. 魏捷, 关于调查问卷中定性数据处理方法的探讨. 统计与决策, 2008(20): 第24-26页.7. Dodds, P.S. and Duncan J. Watts, Universal Behavior in a Generalized Model of Contag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4. 92(21): p. 1-4.8. DiFonzo, N., Rumour research can douse digital wildfires. Nature, 2013. 493(7431): p. 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