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_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051599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和碱_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常见的酸和碱_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常见的酸和碱_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单元备课(下) 序号五 单元 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3、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单元教 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 和重要性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习了有关单质、化学用语和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对化合物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本单元中除了学习有关酸和碱的知识外,对学过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对以后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重点 难点重点: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 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学法 建议1、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可以归纳出一般酸碱具有的性质。 2、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注重形成基本概念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 4、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单元教学计划节次教学时数主要知识点探究实验 第一节2课时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溶液分别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间接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测定溶液的pH 第二节2课时酸和碱的反应 对比实验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第三节2课时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酸碱的腐蚀性;稀释酸碱溶液;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2课时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建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学比例模型。 复习2课时 课题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学习 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过程与方法 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通过亲历探究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 难点1、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本节 知识 点1、酸碱指示剂2、酸碱的共性3、原子团4、酸和碱与溶液的酸碱性 5、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6、pH的测定7、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 8、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相关 知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物质,如食醋、西红柿等,也接触到一些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如肥皂水等。 方法 技巧采用类比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以及pH与酸碱性的关系,使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pH三者的关系理清。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碱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维 误区本节知识中酸与酸性,碱与碱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酸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但并不是只有酸的溶液中才有H+。碱与碱性的关系也是如此。 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本节的易错点,正确理解和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 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以及根据信息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结合其他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 3、溶液的酸碱性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课题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型新授 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学会用酸碱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2.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学生都有一些亲身经历: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时会感觉有油腻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涩味?怎样用化学方法去识别它们?这些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重点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难点 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关键点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媒体试管(或点滴板)、胶头滴管等。白醋、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等。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遇到碱变成红色。 2、常见原子团 氢氧根()、硫酸根()、 碳酸根()、硝酸根(No3)、铵根(NH4)等3、常见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2-、碳酸根离子 2-、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等 4、酸碱的概念 酸 碱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 随笔 创设问题: 1、我们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或涩味的物质,你最多能说出几种?它们分别含有什么物质? 、通常情况下:含有_的物质有酸味,含有_的物质有涩味和滑腻感。讨论、交流、争相抢答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问题: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那么在化学上我们能否用品尝的方法来识别酸或碱呢?思考、猜测交流得出一种特殊的物质 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酸,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熟悉的食醋、柠檬汁等含有酸的物质是否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等物质是否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思考、讨论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探究实验P116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反应 (注意:操作要规范、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 问题:1、上述溶液可分为几类? 2、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识别含有酸或碱的溶液呢? 3、实验表明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_,遇碱变_;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_,遇碱变_。像石蕊、酚酞这样的物质叫_,在化学上常用它们来识别酸和碱。 4、为了操作简便,通常用_鉴别来识别溶液的酸碱性。根据所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如实把实验现象填入课本表中- 知识迁移: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A、一定显红色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可能显蓝色D、一定显无色独立完成, 个别展示 提出问题:酸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H2o、和酸根离子)能使指示剂变色? 探究过程:在第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2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H2o_。 在第二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lNacl溶液(中性),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cl-_。 在第三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H+_。 得出结论:酸溶液中的_能使指示剂变色。小组内交流合作、展示各自成果,明确答案 拓展:你能设计实验证明碱溶液中的哪种离子能使指示剂变色吗? 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归纳:酸溶液中都含有_,显酸性,碱溶液中都含有_显碱性。 酸溶液_显酸性,碱溶液_显碱性;显酸性的溶液_是酸溶液,显碱性的溶液_是碱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 领悟酸、碱有共性的原因;及溶液的酸碱性与酸溶液、碱溶液的关系 迁移应用:某同学自制一种黄色的花汁,加入到不同溶液中,现象如下: 试剂稀盐酸食盐水蒸馏水草木灰石灰水 颜色红黄黄绿绿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进行如下实验:用该花汁去检验小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结果显绿色,此废水中含_该溶液显_性。 用该花汁检验家庭用的食醋,会显_色,原因是_。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了解:常见的原子团(熟记)有:氢氧根()、硫酸根()、 碳酸根()、硝酸根(No3)、铵根(NH4)等 它们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o3-、NH4+等 联想:1、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呢? 2、常见的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有什么关系?熟记常见的原子团,并判断其化合价。联系所学含原子团的物质,给出正确答案 多识一点: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课本118) 你的启示是_。认真阅读,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概括各自所得,提出本节课的困惑 挑战自我: 、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新鲜杨梅汁是() 、酸性的、碱性的、中性的、都有可能 、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和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 、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很多,以下食品或调味品中含有酸的是() 、水果、食盐、食醋、糕点 、柠檬汁、酸奶、食醋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_。独立完成,组内互改、互评,班内展示 家庭小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自觉寻找多种植物花瓣或果实亲身化验制作化学药品的乐趣 课题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型新授 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知道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法。 2.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3.初步掌握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4.了解pH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石蕊、酚酞等等指示剂,能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如何表示和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知道了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学生是不了解的。所以“不同浓度的醋酸分别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有相同的现象”这一实验,引起学生思维冲突,以得出溶液的酸性以及碱性有强弱之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酸碱性强弱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且使学生初步掌握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了解pH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难点 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关键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系 教学媒体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pH试纸、烧杯、氢氧化钠溶液、醋酸、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矿泉水、汽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表示方法: 用pH试纸来表示 2、溶液酸碱性强弱与pH的关系 3、溶液的pH测定方法: 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的关系 2、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 随笔 知识回顾: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2、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制酸碱指示剂评价可行性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创设问题:浓的盐酸比稀盐酸的酸性强,原因是什么呢?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讨论、交流、猜测 问题:、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_有关,_越多酸性越强,_越多,_越强。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常用_来表示,p的范围通常在_之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_。完成相关内容用数轴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在线测试:P120独立完成 个别展示 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_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将其分类。 你获得的结论是:_。测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把理论应用于实际。 交流识别 120图判断酸碱性的强弱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意义 (指导阅读相关资料) 问题:、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_,碱性最强的是_。 、当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与喝水量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图像表示的是()。 认真阅读、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丰富自己的头脑 问题:从课本提供的两组pH范围的数据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思考、交流、发表见解 问题:若pH出现小数,应如何测得? 交流、猜测 解惑: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量溶液的pH,只能得整数,若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或pH计 介绍精密pH试纸或pH计的使用方法听讲、记录并掌握使用方法 本课时学习小结:(指导学生各自完成) 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完成各自学习小结 挑战自我:122)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本节课外活动:测定附近农田、花圃中土壤的pH。 自觉完成相关白醋奥秘的探究实验设计活动方案,亲自动手实践,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反馈练习:化学助学相关内容 课题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学习 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盐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本节 知识 点1、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2、中和反应3、盐的组成4、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5、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6、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7、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相关 知识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溶液p的测定方法:pH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测量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得出溶液的pH。 方法 技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方法: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思维 误区中和反应的判断往往忽略了反应物,认为有水生成的反应即为中和反应。 对中和反应的实质理解不深,中和反应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在改变过程中往往引起溶液密度的改变,这是易错点。 考点 分析1、中和反应的判断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中考命题的考点,主要考查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医疗方面的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通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环保进行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课题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课型新授 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和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 重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难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判断 关键点正确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教学媒体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pH计、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石蕊、酚酞、石灰水等。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盐: 例:Nacl、2So4、ca(No3)2、NH4No3 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创设问题:当你被蚊虫叮咬时,你通常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皮肤的痒痛?为什么?积极回答,多种答案 演示实验:用滴管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 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吗?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 仔细观察 大胆猜测 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规范操作)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根据实验结果,说说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若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反思评价:同学们对本实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你们认为哪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合理,最简便,最有说服力?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将方案写在课本方框里。 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可行且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 自由发言,客观评价 活动天地: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仔细分析课本P124表中数据,并绘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指导学生运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曲线、分析结果)。 由此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课堂展示 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提出问题:为什么之后溶液呈中性呢?H+和oH- 哪里去了? 多媒体展示: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的微观过程。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观看动画,分析反应实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展示,把相关知识写在黑板上。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归纳总结:既然Na+和cl-不是反应发生的原始动力,反应的关键是: H+oH结合生成了水,那么,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吗?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呢? 猜想 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与上一个反应的共同点: 1、_; 2、_; 3、_。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照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反应共同点。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 问题:什么叫盐? 点拨盐的组成特点: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拓展:比较上述两个反应的生成物,得出盐的概念 说明:NH4+是原子团,它不是金属离子,但可把它看作金属离子。 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 A、Na2oB、g(oH)2c、H2So4D、NH4clE、Na2co3根据盐的定义正确理解并判断 小结: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据各自学习情况如实进行总结 练习:化学助学相关题目 课题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课型新授 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和反应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正确判断一些中和反应,但对于中和反应的应用认识不多,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中和反应的应用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把中和反应应用于实践中去。 重点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去解决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点关于中和反应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材料收集。 教学媒体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组内交流、合作探究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 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H2So4+NaoH= HNo3+ca(oH)2= go+Hcl= Hcl+AgNo3=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它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是_。认真书写 小组互改 创设问题: 你能帮帮他们吗? 1、酸性土壤不适宜种植,农民发了愁。 2、化工厂排放碱性污水,鱼儿遭殃。 3、小红不小心将稀盐酸溅入眼中。思考讨论 相互交流 展示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课件)仔细观看,知道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 说明:人体体液必须维持正常的pH才能保证人的正常待生理机能。人体体液的pH超出范围,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需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调节人体体液的pH 例: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食物消化。若盐酸过多,人会感到胃不舒服。有下列几种物质:NaoHca(oH)2Al(oH)3NaHco3你认为可以用途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 ) A. B. c. D.了解中和反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说明:植物的生长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酸性太强(pH8)作物难以生长,因此需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例题: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 是()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了解中和反应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完成例题 3、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酸性或碱性超过环保标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需加入酸或碱性物质,调节废水的pH在标准范围内。 例题: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联系生产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污 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试推断各车间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 A_,B_,c_,D_。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_。 写出各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反应池_; 第二反应池_; 第三反应池。_。讨论完成相关题目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反应后H和oH-结合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酸碱性也伴随改变。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或pH大小。 例:经测定某种溶液的pH=4,要使溶液的pH=6,需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A、pH=2的溶液B、pH=7的溶液 c、pH=10的溶液DpH=4的溶液学会溶液酸碱性的调节 挑战自我: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 回顾与反思:回忆一下,探索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反馈练习:化学助学相关内容 课题酸和碱的性质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碱的化学性质的实质就是H+和oH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认识几种重要的酸和碱,掌握使用酸碱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酸和碱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关知识(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2)检验co2气体的方法:ca(oH)2+co2=caco3+H2o (3)酸碱指示剂,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重点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稀释和使用 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掌握物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采用演绎归纳法总结酸碱的共性,并推广到一般酸或碱的性质。 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采用列表比较法,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使零散的化学知识变得合理清晰,便于掌握。 本节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注意把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思维误区 (1)本节知识中,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断,是本节的易错点,由于开始时不熟悉物质的溶解性,造成错误的判断。 (2)本节知识中浓硫酸和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都可作干燥剂,但干燥的原理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干燥剂,这是易混点。 考点 分析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酸或碱的性质,常见题型为填空题。 2、几种重要的酸和碱,以及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 3、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通常以判断溶液物质或离子共存的题目,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课题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课型新授 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2、理解酸的碱的化学性质的实质就是H+和oH的性质。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有哪些性质?有哪些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酸、碱性质的探究活动。 重点酸的性质。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稀释和使用 难点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稀释和使用 关键点实验的规范操作 教学媒体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烧杯、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盐酸、镁条、碳酸钙、浓硫酸等。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板书设计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一、酸的性质 1、浓盐酸和浓硫酸 浓盐酸浓硫酸 色、态、味 溶解性 挥发性 吸水性 腐蚀性 2、稀释浓硫酸 3、酸的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 (2)与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 (4)与碱反应 (5)与盐反应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活动天地: 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阅读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颜色的状态;打开瓶塞,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闻一闻浓盐酸和浓硫酸是否有气味。 注意: 酸和碱都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让酸和碱溅到皮肤上。 闻酸的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瓶口。 烟是固体,雾是液体。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仔细观察,谈一谈自己观察的现象并将结果填入P129表格中 浓盐酸浓硫酸 色、态、味 溶解性 挥发性 吸水性 脱水性 腐蚀性 强氧化性 浓盐酸和浓硫酸还有哪些性质上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其他性质,填入下列表格中 总结归纳,了解,填表 演示实验: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沿器壁慢慢注入_里,并_。且不可_! 若浓硫酸倒入水中会怎样?领悟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要小心的原因; 大胆猜测 实验探究: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稀硫酸呢?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规范操作) 反应物盐酸稀硫酸 镁条或铁 丝(金属) 生锈铁钉 或氧化铜 (金属氧化物) 碳酸钙或 碳酸钠(盐) 氢氧化钠或 氢氧化钙(碱)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反应共同点。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注意: cucl2、cuSo4的水溶液为蓝色或蓝绿色 Fecl3、Fe2(So4)3的水溶液为黄色 Fecl2、FeSo4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学生识记,便于以后应用 回顾与反思:回忆一下,探索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说说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思考:稀硫酸和稀盐酸和以上物质的反应中,现象相似,它们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讨论、交流、评价 挑战自我: 1、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两者都变小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和碱都有腐蚀性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水倒入浓硫酸中c、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冒出白烟D、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3、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溶液变黄,常有气泡冒出。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硫酸亚铁的是()A、Fe2o3B、Fe(oH)3c、FeD、Fe(oH)2 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 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课题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课型新授 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2、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H+和oH的性质。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酸的性质的实验方法,但碱有哪些性质?有哪些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些问题将引起学生继续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碱的性质实验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碱性质的探究活动。 重点碱的性质。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中和反应 难点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中和反应 关键点实验的规范操作 教学媒体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镊子、羊毛、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溶液、碳酸钙、生锈铁钉等。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板书设计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二、碱的性质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腐蚀性 吸水性 2、生石灰 3、碱的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与酸反应 (4)与盐反应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活动天地: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用镊子分别夹取(切勿用手拿)23块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放入小烧杯中。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2、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观察颜色和状态的变化。3、向盛有这两种固体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手摸杯壁并观察溶解情况。 4、用玻璃棒分别蘸少量两溶液在手上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过后立即用水冲干净) 5、把一段羊毛线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煮沸,观察变化。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仔细观察,谈一谈自己观察的现象并将结果填入P132表格中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腐蚀性 吸水性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有哪些性质上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其他性质,填入下列表格中 认真听取老师讲解,总结归纳,填表,领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归纳总结: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我们就说氢氧化钠易潮解。 2、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3、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氢氧化钙可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ao+H2o=ca(oH)2 4、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oH)、氢氧化钡;Ba(oH)2,氨水(NH3H2o)等。领悟使用氢氧化钠的方法和要小心的原因; 熟记化学方程式并了解工业上生产生石灰的方法和生石灰常作干燥剂的原因 变式练习: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B、石灰水、熟石灰、ca(oH)2 c、碳酸钠、火碱、Na2co3、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独立完成,小组互改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二、实验探究: 1、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2、另取3支试管,再次分别放入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思考: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规范操作)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根据实验结果,说说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若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反思评价:同学们对本实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你们认为哪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合理,最简便,最有说服力? 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将方案写在课本方框里。 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可行且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 自由发言,客观评价 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填写化学方程式) NaoHca(oH)2 co2(非金属氧化物) 盐酸、硫酸(酸) Na2co3、 cucl2(盐) 酸碱指示剂 先思考哪些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再试着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填入表格中。 注意:cu(oH)2为蓝色沉淀挑战自我: 1、给下列碱命名或写出化学式并注明其溶解性。 NaoH_、_氢氧化钡_、_cuoH_、_cu(oH)2_、_氢氧化铁_、_。 2、能一次性鉴别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和食盐溶液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c、酚酞试液D、氯化钠溶液识记先听讲,熟悉碱的命名、溶解性,再做练习 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否判断上表中的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若不能,分析一下这些反应的特点阅读课本P134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熟悉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阅读课文、讨论,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 挑战自我 下列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3No2+H2o=2HNo3+NoB、cH4+2o2=co2+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2no4=2no4+no2+o2讨论,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挑战自我: 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 课题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 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关知识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方法。 本节知识点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3、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4、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重点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答案要准确。 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思维误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全册的重点,是出错率最多的地方。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计算解题格式不规范,设的未知量与求的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计算不准确,不按题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把含杂质的是直接代入计算或把体积直接代入议程。 (2)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易忽略的地方有:对题意审理不清。如“部分反应”、“加热一段时间”当成“完全反应”答非所问。体积、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单位问题等。 考点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中考命题中必设的考题,通常为大型综合计算,结合金属、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计算,既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技巧,又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常见题型为计算题。 课题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课型新授 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在第四单元中,学习了质量守衡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具体物质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是本节教学的起点。因此,教材首先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建立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重点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难点 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键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板书设计 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解题步骤 例1:求18g水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设求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找出已知量和求知量的关系 列比例式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二、题例 例题2: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例题3: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