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煤矿抽采瓦斯设计说明书模板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0472032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河煤矿抽采瓦斯设计说明书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夹河煤矿抽采瓦斯设计说明书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夹河煤矿抽采瓦斯设计说明书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河煤矿抽采瓦斯设计说明书1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前 言一、概况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夹河煤矿(以下简称夹河煤矿)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九里区境内。夹河煤矿于1965年2 月开建,1969年10 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 万t/a 。 1979年2 月开始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120 万t/a ,1994年9 月改扩建完成。核定生产能力140 万t/a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自以来,采掘活动全部进入-800m 水平以下,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呈明显增加趋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平均达到2 3 m3/min ,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达到 1315m3/min 。 夹河煤矿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夹河煤矿瓦斯鉴定结果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15.39 m3/t ,绝对量为 37.57m3/min ,为高瓦斯矿井。二、任务来源由于夹河煤矿要对低浓度瓦斯利用,受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承担了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夹河煤矿抽采瓦斯工程设计任务。抚顺分院的设计人员研究和分析了夹河煤矿各煤层的赋存、开拓开采及瓦斯涌出情况后认为:夹河煤矿具备建立地面永久性瓦斯抽采系统的条件,同意承担该项任务,并签定了合同书。三、设计的主要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8-96);- 2 -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3、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版);4、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 );5、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 );6、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夹河煤矿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突出危险性评价研究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11 月 20 日);7、夹河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夹河煤矿)8、夹河煤矿提供的其它地质资料和实测资料。四、设计的指导思想1、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2、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已有的土地,不占用良田,不增加开拓费用;3、设备、管材选型留有余地,能满足矿井改扩建后的需求;4、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且符合现场实际。五、设计的主要内容经过对夹河煤矿生产及通风瓦斯资料的收集、现场调研、实地考察以及分析、论证和技术方案比较,提出了夹河煤矿抽放瓦斯工程设计。本次瓦斯抽放工程初步设计主要包括设计说明书、机电设备与器材清册、概算书和图纸四部分。- 3 -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1 矿井概况1.1 交通位置夹河煤矿位于徐州市西北九里区境内,距徐州市约11km,以夹河矿主井为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7 513”,北纬3418 47”,地面标高 3742.92m。西陇海铁路干线从井田西南经过,矿铁路专用线在夹河寨与西陇海干线接轨,矿专用公路与徐沛公路干线连接,交通十分便。详见图 1-1。- 4 -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夹河煤矿1.2 自然地理1.2.1 地形、地貌、河流及气象情况本区地势较为平坦,西南略低,地形坡度为千分之一点五,地表迳流条件较好,大气降水以蒸发及地表迳流的形式排泄,余下部分滞缓地渗入地下。本区河流不发育,天然水系只有故黄河,由北西向南东横穿井田之中,与煤层及含水层露头的夹角为55 57,因第四系中部有粘土及粘土类沉积物30 40m 起到隔水作用,故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系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据徐州气象台的汇编资料,本区属南温带的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性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分,年降雨量充沛,夏季多雨,冬季干寒,常有寒潮霜冻,冰雹和旱风等气候现象,年平均气温14.4,最大风速达23.4m/s ,霜降期一般在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积- 5 -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雪深度为 247mm。1.2.2 电源夹河现有地面35/6kV 变电所一座,其35kV 双回路电源架空输电线路由柳新110kV 区域变电所馈出,一回路为LGJ-95+120,长 7.65km (其中LGJ-95,长 6.65km ; LGJ-120,长 1km);另一回路 LGJ-185,长 10.2km ,该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型号为 SFL1-16000/35,35/6kV, 16000kVA。1.3 地质特征与煤层赋存1.3.1 地层石炭二迭系地层是其含煤地层,在该区内均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本区钻探揭露的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和第四系。现按地层沉积顺序分述如下:1、上石炭统太原组(C3)整合于本溪组地层之上。全组厚约159m。本组为浅海相与滨海过渡相交替沉积形成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明显,岩相旋回结构清晰,一般含薄厚层灰岩十三层,含煤10 层,其中20、 21 煤为本区浅部可采煤层。全组地层大致可分六个旋回段,现将其岩性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第一旋回:铝土质泥岩,灰色砂质泥岩,偶见薄煤层煤,灰色砂岩, 22 煤,十三灰(局部缺失)灰色砂质泥岩,深灰色泥岩,21 煤,十二灰,灰黑色泥岩,十一灰,厚32m 。其中十二灰为深灰色,含燧石结核,中、下部富含蜓科化石,为本组主要标志层之一。十一灰为浅灰色薄层泥质灰岩,有时十一、十二灰合并为一层。- 6 -2020 年 4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