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资料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262839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综述施赟豪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 )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其成功应用将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对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低温化可加快SOFCs商品化的步伐,而其关键在于开发 高性能的阴极材料。本论文对近年来在中低温SOFCs阴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其中包括Ba0.5Co0.5Fe0.8O3-x,一系列材料、具有两维 氧离子传导特性的LnBaCo205+x双钙钛矿型材料及其他的钻基钙钛矿型材料、 非钻基阴极和贵金属修饰阴极,以及浸渍法制备的纳米修饰阴极等,指出了各种 材料的优缺点及将来的发展趋势。Abstract: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s) as a highly efficient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its successful application will effectivel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ed the e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 the process of energy u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Low temperature can accelerate the pace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SOFCs, and the key is to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materials. This paper on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FCs cathode materials were more comprehensive review, including Ba0.5Co0.5Fe0.8O3-x, a series of materials, with oxygen i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wo dimensional LnBaCo205+x double perovskite type materials and other cobalt based perovskite type materials, non cobalt based cathodes and noble metal modified cathode, and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nanoparticles modified cathod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aterials were pointed out.关键词:固体燃料电池阴极中低温化Keywords:Solidfuelcellcathodelowtemperature正文【1】引言: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和污染物排放少等突出优点。燃料电池有多 种类型,目前最为关注的是以聚合物导体膜为电解质的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s)和以快离子导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 除了具有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外,SOFCs还具有其他燃料电池所没有的突出 优点:(1)没有其他燃料电池(如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等)的电解液腐蚀和泄漏等问 题;(2)由于在高温下操作,电池排出的高质量余热可以充分回收利用,综合能 效可达70%以上;(3)燃料适用范围广,除氢气外,一氧化碳、氨气、碳氢化合 物,甚至固态碳都可以作为燃料,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我国发展新型替代能源的 战略需要;(4)SOFCs的大部分材料组成都含有稀土元素,开发SOFCs可以促使 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朝着具有高附加值的方向健康发展。1SOFCs也有许多缺点,不稳定,价格高,性能差是制约其商品化的主要障 碍。传统的SOFCs采用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stabilizedzirconia, YSZ)为电解 质,具有纯电子导电能力的La0.8St0.2MnO3-x(LSM)为阴极、NiYSZ金属陶瓷 为阳极及La0.8Ca0.2CrO3-x氧化物为连接体,操作温度通常在1000C左右2。 如此高的操作温度引入了系列的问题,如材料价格昂贵,电池组件之问的相反应 加速进而影响电池的寿命,对电池附属设备的要求异常苛刻等。近年来人们普遍 认为,降低操作温度是SOFCs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的关键。低温操作可以显著 降低电池组件间的相反应及电极的烧结速率,进而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寿命。当电 池温度降至800C以下时有望采用不锈钢金属连接体,从而大大降低电池的材 料成本。SOFCs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实现其低温化。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质的欧姆电阻与电极的极化电阻急剧增大。电解质欧 姆电阻与电导率成反比而与膜厚度成正比,通常采用减小电解质膜的厚度来实现 SOFCs在低温下具有较低的欧姆电阻,以实现高的功率输出。将电解质的厚度 降低到510m,YSZ,钪稳定的氧化锆(scandiastabilizedzirconia,ScSZ)和钐掺 杂的氧化铈(samariumdopedceria,SDC)电解质的最高操作温度可降至650,600 和500摄氏度仍能保证电解质的欧姆电阻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3特别是采用 质子导电型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如BaCe0.8Y0.2O3-x,当膜的厚度达到510m时, 电池的操作温度有望降到400C左右。目前薄膜电解质的规模化制备已取得了 可喜的进展,通过控制原始粉体的形貌和颗粒尺寸,采用流延、丝网印刷和喷涂 法可以成功制备出廉价大面积阳极支撑型薄膜电解质u。4传统的SOFCs阴极 材料为LSM,由于其与YSZ具有优异的相容性,高结构化学稳定性和高电子电 导率等突出优点,其仍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高温阴极材料。LSM的一个显著特 点是在没有极化电流的情况下为纯电子导体,因而氧在以LSM为阴极的电池上 的电化学还原严格局限在电极-电解质一空气三相界面上。这种意义上的三相界 面对于经高温烧结后的LSM来说通常很小,同时由于氧的电化学还原反应通常 表现出高活化能,LSM电极对氧的活化催化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急剧下降,因 而人们普遍认为在800C以下LSM就不能使用,如何提高阴极的低温性能成为 目前SOFCs中低温化的关键所在。采用混合氧离子电子导体氧化物作为阴极材料。可成功地将电极反应区域从 传统的三相界面扩展到整个电极的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电极在低温下对氧的活 化性能,因而近年来开发新型的混合导电型阴极材料成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低 温化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混合导体氧化物多为含钻氧化物,其突出特点是对氧 电化学反应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是此类含钻氧化物通常都具有高的热膨 胀系数及较低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发展非钻基混合导体氧化物也是目前阴极材料 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氧的活化涉及表面交换及离子扩散等过程,在许多情况下 氧的表面交换过程往往是阴极过程的速控步骤,某些贵金属如Pd、Pt和Ag对 氧具有非常好的活化能力,采用贵金属修饰的阴极也是目前阴极中低温化的一个 发展方向。溶液浸渍法是一种有效制备纳米结构电极的方法,可降低电极制备温 度,缓解电极与电解质膨胀系数的不匹配问题并提高电极的有效面积,近年来受 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I如M U% C板圭Q4仙州ILiulLaC”。 ( 1 .it - Pri I f Gil. . . 血 .J nFea Rm Sr M Fe. 0,信Z 4 4- dj? u x I - x t I - t J flmwIhI Ekudofiiil L Pl. PL Ag . . . + 4.出 1.1“讪心i ih Hi -s Lrut.1 Ili m I L p re 卜日 rrd by iuLfnllrl iiun -I -i i r p r-i i L4 j eiEh I nt* L dei g SOFCs图1本文综述的咽极材料分类Fig. 1ofnmteriah 牡吕 reviewed【2】Ba0.5Sr0.5Co0.8Fe0.2O3-x 系列阴极对于ABO钙钛矿型氧离子导体氧化物,氧空穴通常为其氧离子传输的载体, 因而氧离子电导率与氧空穴浓度密切相关。氧空穴的产生通常通过对钙钛矿A 位进行低价金属离子的掺杂得以实现。2000年,shao等首次报道了 BSCF作为 无机致密膜材料用于高温下从空气中选择分离氧,由于其A位完全被低价金属 离子Ba2+,Sr2+取代,材料表现出异常高的氧空穴浓度,进而BSFC膜在高温下 表现出优异的透氧能力,同时A位Ba2+离子的部分掺杂也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 热化学稳定性,其已成为了目前最为热门的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之一52004年, shao和haile进一步将BSCF用作中低温SOFC阴极材料,以氢气为燃料及空气 为阴极气氛,以BSCF作为阴极和SDC为电解质的阳极支撑型燃料电池在600 摄氏度下获得了高于1000mW*cm-2的峰值功率密度。随后,BSCF受到了国际 上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目前最为热门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6。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BSCF也具有一些突出的缺点:(1)与其他含钻阴极材 料类似,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TEC),在301000度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高达(20 24)X10-6K-1,远高于 SDC(11. 0X10-6K-6)和 YSZ(10. 5X10-6K-1); (2) 具有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在电池的操作温度范围内,空气氛下的电导率通常小于 50S cm-1,在低氧分压下甚至小于10S cm-1,低电导率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导 入大的接触电阻;对CO2中毒效应明显,在低温下空气中少量的CO2也可能 造成BSCF阴极材料性能的明显衰减,而环境气氛中CO2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时,当电池的密封不是很理想时,阴极气氛中可能含 有较高浓度的CO2; (4)与部分电解质材料相反应严重,研究发现BSCF与YSZ、 ScSZ及部分质子导体在高温下均可能产生相反应。针对以上问题,人们对BSCF进行了相应的改性研究。等试图通过对BSCF 钙钛矿的A、B位离子进行掺杂以提高BSCF的性能,如电子电导率和结构化学 稳定性等。在纯电子导体LSM阴极材料中引入YSZ离子导电相形成复合电极如 LSM+YSZ进而提高电极的三相界面反应区面积,是提高LSM阴极材料低温性 能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BSCF本身具有很高的氧离子电导率,与纯BSCF 电极相比,BSCF+SDC复合阴极对氧的电催化活性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但 是SDC的热膨胀系数远小于BSCF,BSCF与SDC形成复合阴极可有效提高BSCF 阴极与SDC的相容性,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抗CO2中毒能力,因而在单室固体氧 化物燃料电池中仍显示出比BSCF更为优异的性能。【3】LnBaCo2O5+x双钙钛矿型阴极双钙钛矿结构的阴极材料(AA.B2O5+X,其中A.为稀土金属,A通常为钡, B为过渡金属),顾名思义,其最小结构单元为普通钙钛矿最小结构单元两倍的 一类A位元素有序化的材料,其中被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分子式为LnBaCo2O5+x 的复合氧化物,其中Ln为Pr,La,Gd,Sm,Nd和Y等。在该化合物中,稀土 离子和钡离子以有序化的形式占据着A位的晶格位置,并按 CoO: -CBaO-CoO. LnO顺序排列,而氧空位被局限在稀土层中。这种特 殊的离子排列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氧和稀土元素的结合能力,进而提高了氧的体相 扩散能力。Taskin等研究了通过不同方法合成的A位有序的和无序的 GdBaB2O5+x(B=Mn,Co)氧化物,发现A位有序化材料的体相化学扩散系数相 比A位无序的材料显著提高,说明A位金属离子的序化的确对氧的体相扩散是 非常有利的。尽管由于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的不一致性,不同研究者所给出在此 类材料中氧的体相扩散系数(D )和表面交换系数(k)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巨大, 但该类材料在中低温下表现出高的体相扩散系数是毋庸质疑的。采用对称电池研究的GdBaB2O5+x(B=Mn,Co)比表面电阻(ASR),发现当稀 土元素为Pr时,材料的ASR最小,在600C空气氛下为0. 2131Q - cm2。我们 对PrBaCo2O5+x(PrBC)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阴极焙烧温度对电池的性 能影响非常明显,尽管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内PrBC与电解质之间并没有观察到 明显的相反应,但是不同的焙烧温度会影响PrBC电极的孔隙率、颗粒之间以及 和电解质之间的结合能力。当阴极焙烧温度从900C升1000C时,颗粒之间的 结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但颗粒尺寸并未显著变化,当进一步提高阴极焙烧温 度时,阴极烧结明显而导致孔隙率降低,特别是当焙烧温度达到1100C时,出 现显著的烧结现象。通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的方法,发现极化电阻中的非电荷转 移过程的电阻随着阴极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电阻随着焙 烧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最优焙烧温度是这两种电阻之和达到最小值,即1000C。 采用薄膜型SDC电解质(20m),阳极支撑的单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在650C时 达到 835mW cm-1。双钙钛矿结构材料已经成为研究者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阴极,但是现在很多研究者现阶段主要停留在对组成离子的掺杂或替代,对于 电极的长时间热化学稳定性,极化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偏少,而这对于电池 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4】其他钻基钙钛矿型阴极目前大部分钻基钙钛矿型的阴极材料都是基于BaCoO3-x和SrCoO3-x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BaCoO3-x和SrCoO3-x都具有2HBaNiO3型结构,氧离子 几乎不具备迁移能力,通过对材料的A、B位进行合适的离子掺杂可以有效地稳 定氧空穴无序化的钙钛矿相结构,进而大大提高材料的氧离子导电能力。如通过 对A位掺杂La等稀土元素,及B位掺杂Fe等过渡金属离子,可以使得材料的 容限因子在1附近,进而成功保持钙钛矿型结构。然而A位高价离子的掺杂会 导致材料晶格内部氧空穴浓度的降低,这对氧的催化活性不利。最近我们发现通 过B位某些特定离子的少量掺杂可以有效地稳定BaCoO和SrCoO的钙钛矿相结 构。如 Ba0_6Sr04Co09NbolO3 6(BSCNb),SrCo09NbD_lO3 一 (SCNb)和 SrScCo08O(SScC)都表现出立方钙钛矿型的结构。由于此类材料的A位都为低价 Ba/Sr离子占据,因而表现出非常高的氧空穴浓度。研究发现SScC和SCNb都 表现出与BSCF相近的电极性能,以SScC和SCNb为阴极和SDC为电解质,电 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在600C下分别达到了 902和1008mw - em。与BSCF相比, SScC具有更低的热膨胀系数16. 9X10K。而与BSCF相比,SCNb表现出更 高的电子电导率,在600C下SCNb的电导率在空气氛下为90S cm-1,相同情 况下BSCF的电导率仅为37Scm-1。进一步研究表明,Nb和Sc只有在少量的 掺杂时,才能有效地稳定立方钙钛矿型结构,同时获得优异的电极性能。钙钛矿 结构的稳定化可能来自于Nb和sc的掺杂成功改变了钻离子的价态与自旋态,从 而使材料的容限因子成功保持在1附近。而过多的Nb或sc离子掺杂反而使得氧 空穴可能发生有序化,从而未能获得纯相的立方钙钛矿结构。我们针对M离子 对SrCo。MO, 一材料的结构、热、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考察 了 Bi、zr、Ce、Sc、La、Y、Al和zn离子。发现不同的掺杂离子对SrCoMO材 料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离子的最外层分子轨道结构为d时材料通常表现出 2HBaNiO的晶体结构,而为d构型时,材料通常具备立方钙钛矿或针镍矿型结 构。【5】非钻基阴极钻基阴极相比其他阴极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性能,但是由于其高的热膨胀系 数,低的化学稳定性,与YSZ电解质高的反应活性以及钻的易挥发性和相对较 高的价格,使得开发高性能的非钻基阴极成为目前另一重要研究方向。目前的非 钻基阴极材料主要可以分为:Ln2NiO4+x型,LnFeO3-x型和 BaxSrl-xMyFe1-yO1-y(M为非钻金属)型复合氧化物等。Ln: NiO+(Ln=La,Pr,Nd等)是一类具有KNiF型结构的氧化物,该类化合 物可以认为是由ABO钙钛矿结构层和AO岩盐层交替排列而成。LnNiO+中非计 量比的氧以间隙氧的方式在AO岩盐层存在,这种结构得氧非计量比的值能达到 比较大的水平,如PrNiO+达0. 22。该类材料还具有高的电子电导率、高的氧 传递速率以及和传统电解质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因而其作为SOFCs的阴 极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LnNiO+氧化物容易和传统的YSZ电解质发生相反 应,且该材料本身的结构稳定性不是很好,所以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目前的研 究主要包括对该材料的A、B位进行掺杂或替代8J。非钻基阴极某些性能非常优异,和LSM相比,在中低温时具有更高的电化 学性能,和含钻的钙钛矿型材料相比,又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的热稳定性和化 学稳定性,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阴极材料。但是低的电子电导率是此类材料的一 个普遍现象与缺点。另外此类电极的形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相比钻基电极更为明 显。【6】贵金属修饰阴极早期SOFCs阴极的研究主要为铂、钯和银之类贵金属,它们对氧还原具有 很好的催化活性,在SOFCs中表现出良好的电极性能。然而由于昂贵的价格, 以纯贵金属为电极材料在SOFCs中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采用贵金属修饰复合 氧化物阴极不仅可以降低贵金属的用量,同时可减小其对离子在体相中扩散的阻 碍作用,与纯贵金属相比,电极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最近几年来受到了人们的 重视,已成为目前SOFCs阴极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此类电极材料的一个 突出优点是组成简单,电极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相反应被最小化。目前华中科技 大学李箭教授在此领域作了较多的工作.卜_。如采用浸渍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结 构的Pd改性LSM / YSZ复合阴极。发现Pd均匀分布在多孔基体的表面,浸渍 的Pd颗粒以Pd(0)的形式存在于阴极中,并与氧化物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相 容性,在750C下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高达1420mw - cm-2126。然而Pd容易 烧结而失活,可通过加入Mn,Co与Pd形成PdMn,PdCo合金,Mn,Co成功 进入Pd晶格,降低了烧结传质过程,从而抑制了颗粒烧结,提高了贵金属的高 温稳定性,进而可以满足IT. SOFCs对阴极的要求。针对BSCF较低的电子电导率,我们采用Ag来修饰BSCF1281。Ag不但可 有效地避免与BSCF可能的相反应,同时Ag本身对氧还原的良好催化性能对提 高电极性能也十分有利。我们进一步采用还原沉积法制备了 Ag修饰的BSCF阴 极,发现Ag的还原剂选择非常重要,当采用HCHO作为还原剂时,在反应过程 中容易与BSCF生成碳酸盐,不利于氧的表面吸附与电荷转移L而采用NH作 为还原剂时,可避免碳酸盐的生成而对BSCF结构造成的破坏作用。Ag的加入 有效地提高了电子电导,同时增加了氧气吸附界面积,因而电荷转移电阻显著降 低。然而过多的Ag修饰量会导致BSCF表面的氧空穴位被占据,影响氧气的还 原。研究表明Ag的加入量为3wt%时阴极性能最佳,600C时极化电阻仅为 0. 04n cm。针对贵金属高温下容易烧结这一缺点,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呼吸” 能力的新型阴极材料,贵金属离子可在极化电流的作用下可控地进出钙钛矿的晶 格结构,进而当贵金属烧结失活时可以通过阳极极化强制贵金属重新进入钙钛矿 的晶格结构,从而实现材料的再生。【7】浸渍法制备的纳米修饰阴极阴极的性能不仅与电极的材料组成密切相关,而且也与电极的微结构息息相 关。阴极的制备通常需要经历粉体合成、成型和高温烧结等过程。将采用各种方 法合成的粉体沉积在电解质的表面后,需要较高温度烧结使得电极与电解质及电 极颗粒之间的密切结合,以保证电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电子离子传输 路径。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烧结温度通常在1000C以上,如此高的温度烧结 引入系列问题如:(1)电极表面积减小,电极材料颗粒的长大,从而减小氧活化 的三相界面积;(2)某些电极与电解质在高温下易发生相反应,如LSCF和LSC 等在850%以上易与锆基电解质反应生成高阻相如La,Zr,O; (3)一些阴极材料 与电解质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大,直接将电极负载在电解质上,在长时间操作中容 易造成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剥离,从而造成电池性能的衰减。溶液浸渍法是一种有效制备纳米结构电极的方法,它通过分步的电极制备方 法,在某些程度上能有效地解决常规制备方法所带来的上述系列问题。溶液浸渍 法制备纳米结构电极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多孔电极结构的制备,二是溶液浸 渍与焙烧。多孔电极骨架结构的制备可采用通常的方法制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 造孔剂以增加孔隙率。用于制备骨架结构的材料很多,如各种陶瓷阴极材料,也 可以为电解质材料。H等将LSM浸渍YSZ复合阴极材料与传统LSM+YSZ阴极 进行了对比,当YSZ浸渍lOvo1%LSM溶液后,阴极表观电导率为0. 5Scm, 而LSM+YSZ阴极不足0. 01Scm_1“。通常采用浸渍法制备的电极的机械性能 和膨胀系数等主要取决于骨架的性质,因而浸渍法制备阴极可有效地消除常规法 制备电极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如以YSZ为骨架结构浸渍法制备的LSC+YSZ 复合阴极的热膨胀系数与YSZ相似,而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阴极,热膨胀系数 通常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权重平均值。目前各种材料结构组成的阴极都被采用浸渍 法进行尝试,并已有多篇综述文章报道。在国内,中国科技大学夏长荣课题组在 此领域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李箭教授课题组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8】结论与展望阴极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低温化的关键所在,合适的阴极材料除了需要具 备对氧电化学还原高的催化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与电解质类似的热膨胀系数与行 为,不与电池其他组件发生相反应,高的电子导电率以保证在高极化电流下不会 引入大的接触电阻,对环境气氛中微量杂质的化学惰性等特点。在材料的开发中 需综合考虑以上的因素。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如何获得阴极材料在实 际应用的情况下(高温、电流极化等)的构效关系非常重要,也是研究的难点。参考文献1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化学进展2011.3418-429韩敏芳(HanMF),彭苏萍(PengSP).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及制备 (SolidOxideFuelCellMaterialsandFabrication).北京:科学出版社 (Beijing:SciencePress),2004.7一 143 MinhNQ. J. Am. Ceram. Soc.,1993,76: 5635884 HaileSM. AetaMater. 2003,51: 59816OOO5 SteeleBCH, HeinzelA. Nature, 2001, 414: 3453526 SinghalSC. SolidStateIonics. 2000. 135: 3O53l37 YamamotoO. Electrochim. Acta, 2000, 45: 242324358 BadwalSPS,FogerK.Ceram. Int.,1996,22: 2572659 HohappelsP,VogtU,GrauleT. Adv.Eng.Mater., 2005,7: 2923O210 AlcaideF, CabotPL, BrillasE. J. PowerSources, 2006, 153: 476O11 梁凤丽(LiangFL).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octoralDissertation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200912 ZhouW , RanR , ShaoZP , CaiR , JinWQ , XuNP , AhnJ. Electrochim. Acta. 2008. 53: 4370438O13 ZhouW,RanR,CaiR,ShaoZP,JinWQ,XuNP.J.PowerSources,2009, 186: 244-25114 邵宗平(ShaozP),周嵬(Zhouw),冉然(RanR),高冬梅(GaoDM),金万勤 (JinWQ). CN200810156129. 6. 2008131SholklapperTZ, KurokawaH, JacobsonCP, ViscoSJ.deJongheLCNanoLett.,2007,7:2l362l4115 ArmstrongTJ, RichJG. J. Electrochem. Soc, 2006, 153: A515 一 A52016 HuangY,VohsJM,GorteRJ.Eleetrochem.Solid-StateLett.,2006.9:A237 一 A24O17 HeHP, HuangYY, RegalJ, BoaroM, VohsJM, GorteRJ.18 J. Am. Ceram. Soe. 2004, 87: 33133619 JiangSP.Mat.Sci.Eng.A.2006.418:19921020 VohsJM,GorteRJ.Adv.Mater.,2009,21:94395621 JiangZY,XiaCR,ChenFL.Electrochim. Aeta,2010,55:359536O522 KreuerKD. Annu. Rev. Mater. Res.。2003. 33: 33335923 NiM, LeungDYC, LeungMKH. J. PowerSources, 2008, 183-13314224 TolchardJ,GrandeT.J.SolidStateChemistry,2007,180:2808281525 LinY,RanR,ZhangCM,CaiR,ShaoZP.J.Phys.Chem.A.2010, 114:3764377226 YangL,ZuoCD,WangSZ,ChengZ,LiuML.Adv.Mater.,2008,20: 3280-328327 LinY, RanR, ShaoZP. Inter. J. HydrogenEnergy, 2010, 358281828828 HibinoT, HashimotoA, SuzukiM, SanoM. J. Electrochem. Soc., 2002, 149: A1503-A150829 HeF, SongD, PengRR, MengGY, YangSF. J. PowerSources, 2010,195: 3359-336430 DingHP, LinB, LiuXQ, MengGY. Electrochem. Commun.。2008。10:138813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