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024478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 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 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下载 考纲解读 1.识记:森林的环境效益、热 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 境效应及其脆弱性。 3应用:根据不同区域分析 森林破坏后的负面影响, 并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森林的重要作用 (1)经济价值:重要的 ,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 自然资源 请你结合示意图,以 “ 气、水、净、美、物、尘、沙 ” 为线索简答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答案:气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水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净 净化空气。 美 美化环境。 尘 吸烟除尘。 沙 防风固沙。 物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温馨提示 不同区域内森林的生态功能有所差异,如 在湿润地区,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 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 用;在沿海地区,森林能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在城市,森 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的作用。 2森林分布 温馨提示 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有两片:亚寒 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主要因为这些地区地广人稀、 自然条件恶劣,或者难以通行而开发较晚,从而得以 大面积保存。 3世界森林现状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 原始林正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 “ ” 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 (3)世界 宝库。 地球之肺 水平衡 生物基因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强烈 旺盛 生物生 长迅速 群落 高 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 生 产力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物体内 , 地上植物体最容易遭到破坏 。 温馨提示 (1)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 素间的协调程度。 (2)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条件。在热带雨 林地区,虽然土壤贫瘠,但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导 致生物循环旺盛,使雨林成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 作用,土壤非常 。 淋洗 贫瘠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 2 ) 开发计划 修建 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开发 亚马孙横贯 五、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 “ 地球之肺 ” 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 CO2增多, 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 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因此被誉为 “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 。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例 1 (2011 北京高考节选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 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 环境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 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 。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 “ 吸收二氧化碳 吸附飘尘 ” 可获取防风固 沙, ,增加碳储量的信息。 (2)从 “ 蒸腾水汽 水循环 ” 可获取 ,增加 降水的信息。 (3)从 “ 根系固持土壤 降水 ” 可获取 ,保 持水土的信息。 (4)从 “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 可获取保护 的信息。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生物多样性 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 2保护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尤其是发达国 家更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措施可总结为 “ 三 保、二设、一结合 ” (1)三保: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鼓励保护性 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二设: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 获益。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 雨林区的机会。 (3)一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例 2 (2010 浙江高考 )下图是 “ 世界某区域略 图 ” 。读图,完成下问题。 据报道,近年来 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 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析 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会造成热带雨林 被大面积砍伐,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等。 答案 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 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由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 位于巴西的 地区。 热带雨林 “ 综合迁移能力 快得分 ” 系列之 (八 ) 湿地的形 成原因及功能 知识整合 1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 (水位季节变化 )、蒸发 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例如: (1)三江 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 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 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不易下渗。 (3)长江中 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 (1)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 (如 一万年以来 )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 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 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 降水有关。 (2)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 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 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 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 造成的。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 温的变化、冰雪融量的多少等原因。 3湿地的功能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 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 资源的宝库 ” )。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 天然空调机 ”“ 天然水库 ” )。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 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 生命的摇篮 ” )。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 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 环境污染 (“ 地球之肾 ” )。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 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 鸟类的乐园 ” )。 应用提升 (2010 浙江高考 )下图是 “ 世界某区域略图 ”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 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解析:从 两地所处的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 沿河多沼泽。 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一、选择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 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 2012年 1月 23日消息: 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 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 积从 2011年 8月的 243平方千米激增到 12月的 948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相当于 2004年同期的 4倍。据此回答 1 2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 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为了获取更多的 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 业性伐木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 B C D 解析:第 1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 因为雨林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第 2题, 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 题,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 答案: 1.B 2.D (2012 皖北协作区联考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 区水系示意图。完成 3 4题。 3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4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 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环境特征成因和地区差异。第 3题, 图示区域从图中注记可知该地位于东非高原,热带地区, 沼泽广布是由于地势海拔高,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第 4 题,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影响因素有多种,但 大气环流状况的不同是最主要因素,地中海气候是气压 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图示区域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另外地形、海陆分布也有影响。 答案: 3.C 4.D 二、综合题 5 (2013 南昌一模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 “ 绿色 腰带 ” 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 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 “ 世界某区域图 (图 )” 。 材料 2: “ 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图 )” 。 材料 3: “ 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图 )” 。 (1)简述材料 1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结合材料 2,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 量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 千克 /米 2 年 )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材料 3中 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 2 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 解析:第 (1)题,依据两地位置,结合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及成因分析即可。第 (2)题,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 区,植物光合作用强而生物量大;而亚寒带针叶林位于 亚寒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而生物量小。第 (3)题,由图 可知,土壤通过地表径流、淋溶、供给三条途径丧失 肥力。 答案: (1)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乙 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丙地位于来自大西洋的东 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2)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 较小。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 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 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 (3)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出的养分被地表 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 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 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 章末回味一刻钟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联系网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 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等全 球性环境问题,以及日益发展的荒漠化问题和水土流失 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要加深对这部分内容 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其分析方法和应对措施,并能够迁 移运用到各种环境问题中。 连线关键词 全球环境效益 雨林的前途 人为因素 措施 脆弱性 (1)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 生态问题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破 坏等。 (2)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的生态意义十分重要,但是 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很容易被破坏且不易恢复,加上 人类在开发和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导致雨林被毁,因 此必须进行有力的保护。 解读主旨句 (3)影响荒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但人为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治理荒漠化必须针对人为 因素采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