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专项练习及答案.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000654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7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云识天气专项练习及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看云识天气专项练习及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看云识天气专项练习及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阅读: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本段的中心句是?简洁的语言概括?“姿态 万千,变化无常”这八个字总说了云的 和 ?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密切,看云可以识天气。 形态 特征 2“招牌”用的贴切、准确,请回答这是用的 是什么修辞 ?其作用是什么 ?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通俗易懂。“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 化的标志。 3文中运用了许多比喻,说说它们的重要作用。 举例略 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 种形态,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文学性,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 对比。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 5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总分总 6、文段最后一句加点的词语“天气”能否 换成“气候”?为什么? “ 气候”一般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 气候状况;“天气”往往指较小区域和较 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气象变化。 所以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较短时间内 的气象情况,用“天气”恰当准确。 (二)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卷云、卷 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 /” 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2四个小层的说明对象分别是: 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3本段的中心句是: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哪两 种说明方法? 说明、描写 分类别、打比方 5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分总式 6这段文字采用了?说明顺序,说明?是现象, 说明?是本质。 从现象到本质的 云的形态 云和天气变化的关 系 7这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 明,各举一个例子。 平实说明: 第五句 生动说明: 第九句 8文中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 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加点词语表示一般和经常,去掉太绝对化,与事 实不符,加上后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 性,给作者说话留有余地。 (三)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所以有“朝霞 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情况。(云彩与天气变化的 关系) 。 2、文段为我们介绍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几种云彩,它们依次是 晕、华、虹、霞 。 3、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在光环的大小以及云彩颜色的排列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 的总结。 D选文第一句中用“推测”而不用“断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B 4认真阅读选文,找出作者说明“晕”和“华”的语句,比较一下 这两处语句,你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的发 现写到下面指定位置上。 相同点:都是圆环形。 不同点:产生地点不同,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 分。光圈色彩排列顺序不同,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 7读过这段选文,你掌握了许多判断天气发展趋势的知 识。夏季黄昏,一场雷阵雨过后,你开始观察当时的天气 现象。假如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了彩虹、晚霞、月亮 周围的彩色光环,请你说一说,天气趋势将如何发展。 傍晚观察到彩虹必在东方,晚霞也在东方,预示天气不会 再下雨。 晚上又观察到月亮周围有光环,如果是月晕,明天午时会 有风; 如果是月华,华环一般会由小变大,预示明天好天。 8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 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你同意这一说法 吗 ?请说明理由。 人们有时需要在野外活动,有时还会遇到意外,学会看云 识天气还是有好处的。 9、“ 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征候,先兆。 10、第二段文字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诠释、引用 11、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总 分 12、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 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略 13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 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都是先说云的光彩现象,然后说与天气变化的 关系,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14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 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谚语是群众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 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谚语来说明知识既有科学性, 又有趣味性,通俗、生动、浅显易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