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规定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19933303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电动机的平常检查与维护保养 电动机由定子架、绕组及绝缘材料、转子、两端妯承及端盖等组成,比较简朴。电动机故障的因素有:电源断相、电压或频率不对;绕组短路、断路、接地;妯承运转不良;内、外部脏,散热不好(外部涂油漆太厚也是散热不好的因素),和自带冷却风扇坏,通风不畅;与机械装备不良;长期高负荷运营;环境温度高等等。电动机的损坏,90%以上都是维修人员平常检查不细,维护保养局限性导致的,只要坚持认真看、听、摸、测、做,绝大多数故障都可釉防止和避免, 1、看:天天巡查时看电动机工作电流的大小和变化,看周边有没有漏水、滴水,会引起电动机绝缘低击穿而烧坏。还要看电动机外围是否有影响其通风散热环境的物件?看风扇端盖、扇叶和电动机外部是否过脏需要清洁?要保证其冷却散热效果。无论谁发现问题,都应及时解决。2、听:认真细听电动机的运营声音是否异常,因机房噪音较大,可借助于螺丝刀或听棒等辅助工具,贴近电动机两端听,假如经常听,不仅能发现电动机及其拖动设备的不良振动,连内部妯承油的多少都能判断,从而及时作出添加妯承油,或更换新妯承等相应的措施解决,避免电动机妯承缺油干磨而堵转、走外圆、扫膛烧坏。注意给电机加油时将下端放油口打开或另一边的闷头螺丝拆卸开,以便将旧油挤换出来防止加油时因压力大把油挤到电动机内部,运转时溅到定转子上,影响电动机的散热功能等。3.摸:用手背探模电动机周边的温度。在轴承状况较好情况下一般两端的温度都会低于中间绕组段的温度。假如两端妯承处温度较高,就要结合所测的妯承声音情况检查妯承。假如电动机总体温度偏高,就要结合工作电流检查电动机的负载、装备和通风等情况进行相应解决。根据电动机的所用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可拟定电动机运营时绕组绝缘能长期使用的极限温度,或者说电动机的允许温升(电动机的实际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各国绝缘等级标准有所差异,但基本分为:Y、A、E、B、F、H、C 这几个等级,其中Y级的允许温升最低(45)而C级的允许温升最高(135以上)。从轴承油和其它材料方面考虑,用温度表贴亲电动机测量的温度最佳控制在85以下。4、测:在电动机停止运营时,要定期(每月)用绝缘表测量其各相对地或相间绝缘电阻,并与上月测试结果相比较,以便及时发现绝缘缺陷,发现不良时用烘潮灯烘烤以提高绝缘,避免因绝缘太低(推荐值1兆欧)击穿绕组烧坏电动机。设有烘潮电加热的电动机除非特殊情况,不要随意关掉加热开关。在潮湿天气和冬季时要特别注意电动机的防水、防潮和烘干。对露天及潮湿场合的电动机要特别注意水密,对怀疑严重受潮或溅过水的电动机,使用前更应认真检查。假如发现电动机浸泡水,只要将电动机解体后抽出转子,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烤灯从电动机定子内两端烘烤,直止电动机绝缘升至正常。 有些电动机绕组的引线只有三根,不能检测绕组间绝缘,重绕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5兆欧。 在电动机运营时,可测量其三相工作电压和电流,看是否均衡。电压应基本相等,各相电流与平均值的误差不应超过10%,如用钳形表测得的各相电流差值太大,则也许有匝间短路。有时需要脱开负载测量空载电流大小,一般2极约2800rpm,(额定电流);4极约1600rpm,;6极约900rpm,。它会因极数与容量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电动机的Y、形接法不能搞错,若错将Y形接成形,工作电流会增大,这些要点可帮助我们判断平常运营电动机状况的好坏。5、做:不仅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用补救措施,还要按保养周期(每月)对电动机进行螺丝、接线紧固,拆解检查、清洁保养等。如电动机端盖4个固定螺丝所有松脱,会导致扫膛运转烧坏;电动机接线螺栓松动虚接导致缺相烧坏;电动机风扇叶脱落抵住机体导致堵转而烧坏;电动机妯承润滑不良、运营温度高,而未及时补充润滑油或更换妯承导致电动机烧坏;电动机因天气潮湿绝缘电阻下降,不及时烘烤提高绝缘导致击穿;工段内电动机烧坏是由于没有及时检查、紧固所致;还是由于虽已发现问题,但没做维护保养补救所致。无论是不看不做,还是只看不做,最终都会导致故障或事故。拆检电动机时如需更换妯承,要尽也许用进口的,国内的会有不少是翻新的旧妯承,质量难以保证。如发现妯承外圆与端盖妯承座配合不紧密,即妯承走外圆时,要根据其限度不同,视情采用端盖妯承座内圈打麻点、垫铜皮或镶铜套消除。一定要定准中心点否则不久又会损坏。投入运营前,要再次确认妯伸出端径向摆动与端盖等紧固情况,转子转动是否灵活,绕组引线连接是否对的等等。 二、控制系统的平常检查与维护保养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由开关、保险丝、主副接触器、继电器、温度、感应装置等组成,相对较复杂。故障多种多样,常需要借助控制原理图分析排查。平时要注意保持控制箱内、外清洁干燥,不能有水、油污,定期(每周)用小风机吹干净箱内各元件及接线柱、排上的灰尘,或用刷子蘸电器清洁剂刷干净,以免影响接触器、继电器的工作或绝缘。设有烘潮电阻的控制箱,一般不要随意关掉加热开关。还应保持箱体接地可靠,防止触电。要定期(每月)检查箱内接线和螺丝的紧固情况,防止接线和螺丝松脱。查看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组件有无损坏或烧蚀烧焦现象,各元件工作状态及起、停、连锁功能是否正常。要保持接触器动、静触头吸合、接触良好,避免因触头接触不好引起电动机缺相运营而烧坏。假如触头表面良好,仅是发黑,可用粗布擦一擦,不要容易打磨掉表面的耐热合金层,否则将缩短触头寿命;若触头表面烧蚀比较严重,可用“0”号沙纸将其磨平。动、静触头需保持线接触或面接触,而不是点接触。接触情况好坏可在动、静触头之间放张纸条来检查,吸合时如夹不紧,说明触头或弹簧需要调整或更换。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轻的时候,因接触不良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电流),也就意味着负载增大,导致过载保护继电器动作跳闸,重则会引起电动机缺相运营而烧坏。 更换继电器、接触器时需要注意电磁线圈工作电压,以免换错烧坏线圈。一般有24V、220V和380V,对时间继电器,除了要注意线圈电压规定外,还要弄清时间继电器的时间调节单位(时、分、秒)及范围;热继电器整定电流是否合理适当。 对采用星形-三角形(Y-)方法启动的(转换延时约5秒)电动机,要察看其转换启动情况是否正常。通常,生产厂家对电动机的启动周期(即每分钟启动次数)有严格规定,会在起动控制箱上有警示标贴,提醒使用者防止电动机因频繁启动而损坏,同时,也为防止起动控制箱内的一些电器组件(如起动电抗器等)发热烧毁。所以,对起停频繁或电流大的电动机控制系统,应缩短检查保养周期。定期检查热过载继电器的保护功能(可拨动旁边的小红标色制)其设定动作值不要超过电动机铭牌的额定电流值,保证能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三、电动机故障是影响安全生产最重要因素之一,电动机损坏因素和自身质量、工作环境、运营状态、保护电路、操作维护、使用年限等有直接关系,异步电动机正常使用和周期维护是保证其安全运营的基础。电动机故障大部分都是缺相、超载、人为因素和电动机自身因素导致,线路部分应当做到开机前必查,启动完毕也应当查看三相电流是否均衡。工作环境的好坏决定电动机的保养周期。潮湿大,粉尘多,露天的工作环境就要经常检查保养。工作环境差的建议每月检查一次,看看接线接头是否松动,妯承是否损坏,缺少油脂。只要通过系统分析,采用相应的措施,加强电动机的管理水平,做好定期检查,就能大大减少电动机故障和事故,从而提高电动机的使用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在施工时执行“规范”,认真安装,在正常运营及维护检修过程中总结经验,熟悉电动机常见故障弟地点和因素,做到定期检查,就可釉保证电动机安全可靠的运营。总之经验是靠平时实践工作得来的,希望大家做好以上工作。对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维护进行下列分析。1 机械方面故障 异步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很小,由于轴承损坏,妯弯曲等因素致使扫膛,引起铁芯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绕组接地、匝间短路、相间短路、烧毁电动机。严重时定子铁芯倒槽、错位、转妯磨损、端盖报废等。 (1) 轴承损坏故障 其重要因素有:轴承与轴颈或端盖装配不妥(过松或过紧),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使妯受到磨损,导致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失去过盈量或过盈量变小,出现跑内圈现象,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妯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轴承腔未清洗干净或油质不好具有杂质,轴承补充加油不及时导致轴承缺油。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重新更换加工,电机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油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营时摩擦力增长。由于不同油脂混用导致轴承损坏。电动机与负载间连接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轴承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安装前必须对其进行仔细检查。 故障消除方法:装卸轴承时一般要对轴承加热至80100,如采用轴承加热器加热。在装配妯承时运用内径稍大于电机轴直径的钢管敲击轴承内圈使其均匀受力来保证妯承的装配质量。装配前认真清洗轴承内膛,更换清洁润滑脂。加油不易过多,一般约为妯承盒内圈容积的1/21/3即可,否则会引起轴承过热。电机重新嵌套加工更换新的妯承。4)电动机与负载连轴器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 电动机在正常运营机会身应当平稳,声音应当低而均匀,电动机的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自身引起的还是转动装置安装不良导致的,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除。振动会导致噪声,还会产生额外的负载。(2) 电动机自身引起的振动故障 其重要因素:磨损妯承间隙过大、气隙不均匀。转子不平、转妯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联妯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风扇不均衡、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笼形转子开焊或短路。绕线转子断路。故障消除方法:检修妯承必要时更换、调整气隙,使之均匀。校正转子均衡、校正转妯。校正重叠铁芯、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检修风扇、校正均衡、紧固地脚螺丝。修复转子绕组。2 电气方面常见故障 电气方面常见故障有三线电流不均衡,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缺相运营等。其中因缺相运营的电动机烧毁所占比列最大。三相电流不均衡使电动机产生额外发热外,还会导致三相旋转磁场不均衡使电动机发出低沉的声音,机身也因此而振动。 (1) 三相电流不均衡故障 其重要因素:重绕时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绕组首尾端接错。电源电压不均衡。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现象。故障消除方法:重新绕制定子绕组。检查并纠正。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均衡。消除绕组故障。三相电动机缺一相后,如在停止状态,由于合成转矩为零而堵转,堵转电流为正常电流的3.464倍6.062倍。因此在此情况下接通电源时间过长或多次频繁的接通电源将使电动机烧毁。运营中的电动机缺一相时,如负载转矩很小,仍可维持运转时仅转速略有下降并发出异常响声。负载重时运营时间过长,将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 (2) 缺相运营故障 其重要因素:熔断器熔断。故障熔断是由于电动机主回路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而导致熔断器熔断,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周边环境条件的电动机和对的安装的低压电器及线路,并且定期检查维护。在主回路方面导致缺相运营的因素有:接触器动静触头磨损,严重接触不良。环境恶劣,触头氧化。热继电器选择不妥、负载重多次动作,双金属片烧断。导线烧断、接线盒内螺栓虚接。 故障排除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合理的检查维护周期。选择满足环境规定的电气元件,定期更换元器件。选择合适的热继电器、更换多次动作的热继电器。在导线和电缆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范,文明施工,定期检查。 (3) 熔断器熔体的非故障性熔断:一般由于熔体接触不良或熔丝拧得过紧几乎压断熔体,电流选择过小,这样通过的电流稍大就会熔断,特别是在电动机启动电流的冲击下更容易发生熔体非故障性熔断。熔断器熔断电流一般按下列两种原则选定:对于启动次数小及启动时间较短的电动机按IH=IZ/2.5选定。对于反复启动及加速慢的电动机按IH=IZ(1.62)选定。其中,IH为熔断器额定电流;IZ为电动机启动电流。此外熔断器的熔体和熔座之间必须接触良好,对于铜铝连接尽也许使用铜铝过渡接头,接线时紧固熔丝要适中,焦化多数采用自动开关,注意选择额定电流值。 3 电动机的定期检修为了避免和减少三相异步电动机忽然损坏事故,三相异步电动机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如遇有电动机过热和定子绕组绝缘太低时,须立即进行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方法是:将电动机进行解体,对各零件先进行清理,再对它们作表观检查,是否有异常。对电机绕组作电气检查。(1) 机械检查 检查电机的外壳和端盖是否有裂缝现象,如有裂缝应进行焊接和更换。应检查转妯是否弯曲,装配工艺是否妥当。此外用手拨动转子,看是否能转动,如转不动看是否有异物卡住,轴承是否良好。然后根据情况更换妯承、妯套。测量检查叶轮的上、下外止口和与它们相配合的扣环及电机内径的尺寸,这两个配合间隙是否在检修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超差时需更换零件或采用其它措施(如:堆焊、镶套)使配合间隙达成规定规定。否则将影响电机的性能、轴向均衡力等。观测检查定、转子的表观情况,特别要注意焊缝处有无异常情况。 (2) 电气检查 直流电阻检查:三相电阻的不均衡度不得超过2%。绝缘电阻检查: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一般能达成100M以上。如低于5M时需分析因素,绝缘是否受潮,或绕组因绝缘不好而接地等,如经电桥实验检测三相电阻均衡无问题,则纯属绝缘受潮,需进行干燥解决,如定子三相电阻不均衡,则需对电机线圈三相分别做对地耐压实验及匝间实验,查出接地点。 4、常见故障分析1、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1.1故障因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控制设备接线错误;等等。1.2故障排除: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因素,换新熔丝;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改正接线。2、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2.1故障因素: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线圈一相反接;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接线错误;熔丝截面过小;等等。2.2故障排除: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或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消除接地;查出误接,予以更正;更换熔丝;3、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3.1故障因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电源电压过低;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妯承内油脂过硬;妯承卡住;等等。3.2故障排除:查明断点予以修复;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末端是否对的;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检查是否把规定的误接为Y;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修复妯承。4、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4.1故障因素:电源电压过低;电机误接为Y;笼型转子开焊或断裂;定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修复电机绕组时增长匝数过多;电机过载;等等。4.2故障排除: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纠正接法;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恢复对的匝数;加重负载。5、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均衡,三相相差大5.1故障因素:重绕时,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绕组首尾端接错;电源电压不均衡;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等等。 5.2故障排除:重新绕制定子绕组;检查并纠正;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均衡;峭除绕组故障。6、电动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6.1故障因素:笼型转子导条开焊或断条;绕线型转子故障(一相断路)或电刷、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等等。6.2故障排除: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检查绕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7、电动机空载电流均衡,但数值大7.1故障因素:修复时,定子绕组匝数减少过多;电源电压过高;Y接电动机误接为;电机装配中,转子装反,使定子铁芯未对齐,有效长度减短;气隙过大或不均匀;大修拆除旧绕组时,使用热拆法不妥,使铁芯烧损;等等。7.2故障排除:重绕定子绕组,恢复对的匝数;设法恢复额定电压;改接为Y;重新装配;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检修铁芯或重新计算绕组,适当增长匝数。8、电动机运营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8.1故障因素: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妯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定转子铁芯松动;妯承缺油;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定转子铁芯相擦;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均衡;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等等。8.2故障排除:修剪绝缘,削低槽楔;更换妯承或清洗妯承;检修定、转子铁芯;加油;清理风道;重新安装置;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9、运营中电动机振动较大9.1故障因素:由于磨损妯承间隙过大;气隙不均匀;转子不均衡;转妯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联妯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风扇不均衡;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加定子绕组故障;等等。9.2故障排除:检修妯承,必要时更换;调整气隙,使之均匀;校正转子动均衡;校直转妯;校正重叠铁芯,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检修风扇,校正均衡,纠正其几何形状;进行加固;紧固地脚螺丝。10、妯承过热10.1故障因素:滑脂过多或过少;油质不好具有杂质;妯承与妯颈或端盖配合不妥(过松或过紧);妯承内孔偏心,与妯相擦;电动机端盖或妯承盖未装平;电动机与负载间联妯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妯承间隙过大或过小;电动机妯弯曲;等等。10.2故障排除:按规定加润滑脂(容积的1/3-2/3);更换清洁的润滑滑脂;过松可用粘结剂修复,过紧应车,磨妯颈或端盖内孔,使之适合;修理妯承盖,消除擦点;重新装配;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更换新妯承;校正电机妯或更换转子。1 1、电动机过热以至冒烟11.1故障因素: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发热大大增长;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营,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修理拆除绕组时,采用热拆法不妥,烧伤铁芯;定转子铁芯相擦;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笼型转子断条;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营;重绕后定于绕组浸漆不充足;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等等。11.2故障排除:减少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若是电机Y、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粗供电导线;检修铁芯,排除故障;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挫、车转子);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恢复三相运营;采用二次浸漆及真空浸漆工艺;清洗电动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