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海绵城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843749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海绵城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陕西海绵城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陕西海绵城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组2016年8月前言本导则根据陕西省住建厅关于对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立项的批 复(陕建函2016445 号),为落实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陕西 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变,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规划 引领,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深化、细化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 求,指导和促进陕西省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特编制本导则。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国内和我省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经验,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并广泛 征求了我省有关单位及相关专家的意见。最后,由住建厅会同相关部门审查定稿。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2、术语与定义; 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 系; 4、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 5、海绵城市规划指引; 6、低影响开发设计指 引;7、植物选择与应用;8、保障措施;附录A;附录B;附录C。本导则由住建厅负责管理,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办公室负责发行,陕西省城乡 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和补充的建议, 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海绵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地 址:西安市莲湖区高新路 2号,邮编:7100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秦安永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略)目录1 总 则 12 术语与定义 23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 44 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 55 海绵城市规划指引 86 低影响开发设计指引 157 植物选择与应用 278 保障措施 31附录 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附录 B 陕西省土壤类型及渗透系数 34附录 C 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 351.0.1 为了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促进陕西省城市水生态环境改善和雨水资源综 合利用,缓解城市防洪排涝压力,规范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技术,落实海绵城市 建设,推动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设市城市、县城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其他 乡、镇可参照执行。1.0.3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 筹建设和经济高效的原则。1.0.4 海绵城市的规划及设计,除满足本导则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陕西省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指南等的规定。2 术语与定义2.1 一般术语与定义2.1.1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 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 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1.2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低影响开发是一种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措施来实现对场地开发 后径流雨水水量和水质控制,以维持或重现场地开发前水文形态为目的的设计 策略。2.1.3 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2.1.4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retention and storage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统称。2.1.5 雨水滞蓄stormwater retention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渗、蒸发并收集回用。2.1.6 雨水储存stormwater storage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2.1.7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 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的总量。2.1.11 透水铺装率propor tion of permeable paving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面的比例。2.1.12 下沉绿地率sunken green space rate下沉绿地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下沉深度小于100 mm的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下沉绿地泛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 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的可用于调蓄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 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2.1.13 绿色屋顶率 green roof rate绿色屋顶面积占建筑屋顶总面积的百分比。2.1.14 涝池 storage pond 在干旱地区,为充分利用地表径流而修筑的蓄水工程2.1.15 水窖 cis tern又称旱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层较厚的山塬地下挖成井形,用于贮存 地表径流,解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的一种坡面水土保持工程设施。2.1.16陂塘 narrow pond利用低洼之地汇集周边水源而形成的犹狭窄的池塘。2.1.17 水堰 low dam挡水的低坝,属于微型水利工程之一。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IH恋.即麻U複那*-*略忡irntMMXftfe尖他贡求jfilMbffiit斗城t勺凰也剧4iMggg已序市耳AAMt 讶4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4.1一般规定4.1.1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应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峰值控制目标、 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和其他控制目标。4.1.2陕西省按照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分区的特性,分别确定规划控制目 标,并宜开展土壤、地形地质、降雨特征、径流特征、面源污染特征等方面的 专题研究,提出合理的目标取值。4.2 径流总量控制4.2.1目标确定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各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 4.2.2年径流总量控制分区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陕西省处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确定的II、III、IV区,A的最高限 值和最低限值分别为II区(80%Wa W85%), III区(75%Wa W85%), IV区 (70%Wa 85%) o其中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西市安、宝鸡市、渭南市、 商洛市和汉中市属于II区,安康市属于III区。4.2.3 径流峰值控制(1) 综合径流系数与径流系数按区域情况分列综合径流系数,可按表4.2.3-1的规定取值;按地面种类 分列的径流系数,可按表4.2.3-2的规定取值,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地 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表 4.2.3-1 综合径流系数区域情况屮城镇建筑密集区0.6 0 0.85城镇建筑较密集区0.45 0.60城镇建筑稀疏区0.2 0 0.45表 4.2.3-2 径流系数地面种类屮绿化屋面0.35 0.50混凝土或沥青路面0.85 0.95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0.55 0.65级配碎石路面0.40 0.50干砌砖时或碎石路面0.35 0.40非铺砌土路面0.25 0.35透水铺装0.10 0.25公园或绿地0.10 0.20(2)峰值流量径流系数峰值流量径流系数可按表 4.2.3-3 取值。表 4.2.3-3 峰值流量径流系数下垫面类别屮屋面绿化屋面0.40 0.55非绿化屋面0.8 0 0.95路面大块石铺装、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7 0 0.85非铺砌、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40 0.50铺装非植草类透水铺装0.35 0.45植草类透水铺装0.15 0.25绿地有、无地下建筑绿地0.2 0 0.40水面水面1.00编制依据: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4.3径流污染控制目标4.3.1城市径流污染涉及的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 总磷(TP)、总氮(TN)等,一般可采用悬浮物(SS)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4.3.2径流污染控制的具体目标,悬浮物(SS)的负荷量削减率至少应达到40%; 各类城市水体的具体指标值,原则上可由各类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反推径流污染 的控制目标值;水源地区域应提出更严格的径流污染控制目标。4.4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4.4.1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短缺程度、供水工程状况、雨污分流程度、雨水调蓄 设施规模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各地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具体目标。4.4.2水资源短缺比较突出的地区,有条件时应尽量充分利用城市雨水资源。5 海绵城市规划指引5.1 一般规定5.1.1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法 定规划中应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和相关指标,从而使整个城市规划体系中 能够系统性、综合性地体现和落实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原则、方法以及 技术措施。5.1.2 根据实际需要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加强与城市其他专项规划、控制 性规划的协调和融合。5.2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5.2.1 总体要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根据城 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 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5.2.2 规划主要内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城市区位、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现 状和降雨、土壤、地下水、下垫面、排水系统、城市开发前的水文状况等基本特 征,识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主要为 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明确近、远期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和比例,参 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提出海 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3)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针对现状问 题,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 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 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4)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指引。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 件,提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保护与修复要求;针对现状问题, 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提出建设指引。(5)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根据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要求, 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分解到 排水分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要分解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管控要求。(6)提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针对内涝积水、水体黑臭、 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问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制 定积水点治理、截污纳管、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 并提出与城市道路、排水防涝、绿地、水系统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建议。(7)明确近期建设重点。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 要求。(8)提出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5.3 海绵城市建设在相关规划中的落实5.3.1城市总体规划( 1)总体要求 总体规划在编制前应将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总体规划层面的海绵城市规划内容主要是从战略高度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与方向,并基于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要求,优化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系 统的提出海绵城市的目标和指标,划定海绵分区,优化用地布局以及城市给排水、 防洪排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业规划的内容。( 2)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中海绵城市的主要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海绵城市现状分析。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情况进行基础分析,梳理海绵 城市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 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目标,并 结合不同类型的规划目标,选择适宜当地情况、着重解决当地主要问题的规划控 制指标或规划措施,分别提出各类指标近、中、远期的目标值。 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及建设指引。对规划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分区,确 定分区边界及分区发展目标,并针对每一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设指引。识别海绵城 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方向和要求。 城市竖向规划优化。对城市的现状竖向情况进行解析,识别城市建设的局 部低洼地区、潜在湿地建设区、内涝高风险地区,明确关键控制点竖向高程,提 出竖向规划优化策略及措施。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提出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的 建议。切实落实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划定城市禁建区和限建区,从用地选择的 源头确保城市开发建设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原有水文过程的影响降 低到最小。协调海绵分区指标与用地功能布局关系,优化低洼地区用地布局,识 别城市排水通道,明确雨水系统设施的用地控制,并与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和绿 地系统等规划相衔接。 在市政设施等系统规划中需要与蓝线(水系)、给水、排水、防洪排涝、 绿地、道路交通等进行充分衔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出规划优化措施。此外,结合总体规划实施进度和管理要求,落实海绵城市近期实施计划和海 绵城市建设保障措施等内容。5.3.2 城市专项规划(1)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规划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规划应在传统排水、防涝、防洪规划编制内容之外, 强化低影响开发源头水量、水质控制系统的编制内容。具体包含以下要点: 明确低影响开发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与指标。明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径流 总量控制目标,并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控制目标 相衔接,将控制目标分解为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等控制指标,通过建设项目的管控 制度进行落实。 确定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及防治方式。应通过评估、分析径流污染对城市水 环境污染的贡献率,根据城市水环境的要求,结合悬浮物(SS)等径流污染物控制 要求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同时明确径流污染控制方式并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 设施。 明确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及方式。应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及雨水回用需 求,确定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总量、用途、方式和设施。 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等作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 溢流应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同步规划设计。 优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竖向与平面布局。利用城市绿地、广场、道路等公 共开放空间,在满足各类用地主导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低影响开发设施;其他 建设用地应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并衔接其他内涝防治设施的平面布 局与竖向,共同组成内涝防治系统。(2)城市水系规划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径流雨水自然排放的重要通道、受纳体及调蓄空间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联系紧密,相关要点如下: 确定城市各类水系的面积规模和保护范围。划定城市蓝线,确保水域面积。 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城市蓝线,确保开发建设后的水域面积应不小于开 发前。划定城市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落实保护要求。确定滨水区低影响开发指标。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划定低影响开发滨水区。 优化城市水系统结构。对城市的现状河道、排水渠、引水渠、水库、湖泊、 湿地等水系资源进行整合梳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考虑各种水体的功能, 对城市各种水系资源的形态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和安排,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 明确水系周边绿地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和控制指标。根据河湖水系汇水范 围,适度增加水系周边绿地面积,优化周边绿地系统布局及空间规模。提高水系 周边绿地下垫面透水性,利用城市绿地储存部分暴雨径流。(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或创造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 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 统相衔接。 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城市绿地 安全格局的专题分析,结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指标体系和绿地现状条件,合 理确定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 城市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应统筹水生态敏感区、生态 空间和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绿地 “渗”、“滞”、“蓄”、“净”、“用”、“排”功能。 与周边汇水区域的衔接。明确周边汇水区域汇入水量,在建设预处理、溢 流衔接等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 尽量满足周边雨水汇入绿地进行调蓄的要求并将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到绿地规 划设计中。 符合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通过合理设置绿地下沉 深度和溢流口、局部换土或改良增强土壤渗透性能、选择适宜乡土植物和耐淹植 物等方法,避免植物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 预处理设施。合理设置预处理设施,针对径流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采 用初期雨水弃流、沉淀、截污等预处理措施,在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前即将部分污 染物进行截流净化。 多功能调蓄设施。针对有条件的场地和地区,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占地面 积较大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湿塘、雨水湿地等,通过多功能调蓄的方式,对较 大重现期的降雨进行调蓄排放。(4)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城市道路是径流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应 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及控制目标,减少道路径流及污染物外排量,相关要点如下: 提出各等级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应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 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结合道 路横断面和排水方向,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建 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 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空间布局与竖向。道路红线内绿化带不足,不能实 现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要求时,可由政府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布局与 竖向,综合达到道路及周边地块的低影响开发控目标。道路红线内绿地及开放空 间在满足景观效果和交通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承接道路雨水汇入的功 能,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提高道路径流污染及水 量的控制能力。 道路交通规划应体现低影响开发设施。道路交通规划应在城市道路横断 面、纵断面设计等相应图纸中表达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基本选型及布局等内容,并 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城市道路设施的空间衔接关系。5.3.3 控制性详细规划(1)总体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结合区域功能区划要求综合考虑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以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海绵城市指标和要求为指导,进一步分解控制指标至地块,进 一步在竖向、用地、水系、给排水、绿地、道路、竖向等专业的规划设计过程中 落实海绵城市的要求。(2)规划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海绵城市的主要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按区域特点分区分类进行分析分解,划定海绵分区,明确各分区海绵城市 建设策略和重点解决问题。 分解和细化总体规划中提出的海绵城市指标或要求。 落实蓝线,明确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及控制要求,保 留天然水面,明确生态岸线涉及的地块和建设要求,保护水文敏感区域。 落实绿线,提升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品质,融入雨水的渗、蓄、滞、净、 用等复合功能。 落实水资源的相关要求,开展雨水、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降低给水 管网漏损率。 落实总体规划水环境质量要求,明确区域和地块水环境质量,并布局雨污 分流设施、合流制截流污染和溢流污染防治设施。 结合污水系统布局规划,明确区域和地块水环境质量,并布局雨污分流设 施、合流制截流污染和溢流污染防治设施。 结合排水防涝(雨水)综合规划,明确内涝风险地区,采用综合措施达到 排水防涝的规划标准。 落实黄线,明确海绵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用地规模、位置、相关控制要求。 结合道路红线及本地道路雨水径流水量与水质,提出适宜当地体现海绵城 市理念的道路横断面形式。5.3.4 修建性详细规划( 1)总体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增加与海绵城市建设有关的内 容,落实与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海绵城市控制指标,落实具体的设施及相 关技术要求,将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和方法体现在场地规划设计、工程规划设计、 经济技术论证等方面,指导地块开发建设。( 2)规划主要内容不同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根据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修建性详 细规划深度,分别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纳入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项编制 内容中。主要在建设条件分析、场地的平面布局与设计、竖向设计、道路交通设计、 绿地设计、给排水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等方面,落实和细化控制性详细规 划中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发控制指标以及相关设施的类型、布局等要求,初步估算 投资,以引导工程设计等下阶段工作。6低影响开发设计指引6.1 一般规定6.1.1 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典型城市下垫 面,均应进行低影响开发的建设。6.1.2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目标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 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6.1.3 县城及以上城市(含县城)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等 特点,并结合气候、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条件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 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6.1.4常见低影响开发设施(见表 6.1.4)表 6.1.4 常见低影响开发设施分类单项设施名称适用场所优缺点透水铺装透水砖铺装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 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优点:透水铺装适用区域广、 施工方便,可补充地下水并具 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水 质净化作用。缺点:易堵塞,寒冷地区有被 冻融破坏的风险。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 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还可 用于机动车道。绿色屋顶符合屋面荷载、防水等条件的 平屋顶建筑和坡度W15的坡 屋顶建筑。优点: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 和径流污染,具有节能减排的 作用。缺点:对屋顶荷载、防水、坡 度、空间条件等要求较高。下沉式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及其他硬化铺装区的周边绿地内。优点:适用区域广,建设费用 和维护费用均较低。缺点:易受地形等条件的影 响,实际调蓄容积较小。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 车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优点:形式多样、适用区域广、 易与景观结合,径流控制效果生物滞留带绿化带、公园等城市绿地内。好,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较 低。缺点:地下水位与岩石层较 高、土壤渗透性能差、地形较 陡的地区,应采取必要的换 土、防渗、设置阶梯等措施。生态树池道路、广场及园林绿化中。雨水渗透设施渗透塘汇水面积较大(大于1公顷) 且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优点:渗透塘可有效补充地下 水、削减峰值流量,建设费用 较低。缺点: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严 格,对后期维护管理要求较 高。渗井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 路、广场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 内。优点:渗井占地面积小,建设 和维护费用较低。缺点:其水质和水量控制作用 有限。渗透管/渠建筑与小区及公共绿地内转输 流量较小的区域。优点:渗管/渠对场地空间要 求小。缺点:建设费用较高,易堵塞, 维护较困难。雨水调蓄设施调蓄池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 共区域的下方。优点:可有效削减峰值流量。 缺点:建设费用咼,后期需重 视维护管理。蓄水池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 区、城市绿地等优点:节省占地、防止蝇蚊滋 生、储存水量大。缺点:建设费用咼,后期需重 视维护管理。雨水罐单体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利 用。优点:雨水罐多为成型产品, 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缺点:储存容积较小,水质净 化能力有限。水窖缺水或水味苦的乡镇地区,可 用于蓄存生活用水、雨水、雪 水等。优点:可有效削减峰值流量。 缺点:功能单一,建设费用咼, 后期维护管理要求高。雨水湿地 及雨水雨水湿地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与小 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滨优点:可有效削减污染物,具 有一定的径流总量和峰值流塘、涝池水带等区域。量控制效果。缺点:建设及维护费用较咼。雨水塘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广场 等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优点:湿塘可有效削减较大区 域的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和峰 值流量,是城市内涝防治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干塘可有效 削减峰值流量,建设及维护费 用较低。缺点:湿塘对场地条件要求较 严格,建设和维护费用高;干 塘功能较为单一。涝池干旱、半干旱的乡镇区域,地 势低洼、土质抗蚀性较好的地 区,容纳滞留雨水,净化和调 节雨水径流。优点:可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和 峰值流量,蓄引方便、造价低。 缺点:对场地空间大小、坡度 及土质等条件要求较高,且需 保证足够的水量。陂塘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公园 等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优点:具有一定的径流总量和 峰值流量控制效果。缺点:建设及维护费用较咼。植草沟转输型植草沟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 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 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可以 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 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 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 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优点: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易 与景观结合。缺点:已建成区及开发强度较 大的新建城区等区域易受场 地条件制约。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道路等不透水面周边,可作为 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 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 市水系滨水绿化带。优点:植被缓冲带建设与维护 费用低。缺点:对场地空间大小、坡度 等条件要求较高,且径流控制 效果有限。水堰雨水流量较大的区域。优点:有效减缓雨水径流。 缺点:维护管理不易。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弃流池屋面雨水的雨落管、路面径流 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的前端。优点: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 低,可降低雨水储存及雨水净 化设施的维护管理费用。缺点:径流污染物弃流量一般 不易控制。雨落管6.1.5 陕西省各区域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建议(1)缺水的陕北地区应以雨水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目标,宜选择以雨水集蓄利用 为主要功能的雨水调蓄设施。(2)内涝及暴雨强度较高的关中地区应以控制径流峰值为主要目标,宜选用峰 值消减效果较优的雨水储存和调节等技术。(3)水资源较丰富的陕南地区应以控制径流污染和控制径流峰值为主要目标, 宜选用雨水净化和峰值消减功能较优的雨水截污净化、渗透和调节等技术。表 6.1.4 陕西省各区域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建议表单项设施陕北关中陕南车行道透水路面人行道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设施植草沟雨水湿地雨水塘陂塘涝池渗井植被缓冲带水堰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推荐选用可选用6.1.6特殊土质低影响开发设计要点(1)湿陷性土质的场地,应以排水为主,有条件时,在排水下游可采用具有防 水性能的雨水调蓄设施。(2)沙化、盐渍化土质的场地,宜采用以渗透为主的低影响开发设施。6.1.7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置应协调好与其他设施的关系,并采取保障公众安 全的防护设施。6.2 建筑与小区6.2.1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目标应以控制面源污染、消减径流峰值、延缓峰 值时间为主,有条件的可兼顾雨水收集利用。6.2.2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 处理后引入绿地内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6.2.3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在 30米以下、坡度小于 10 度的屋顶宜采用屋 顶绿化,且屋顶绿化面积宜占该类建筑屋顶面积的 30%-85%。改造建筑与小区 可根据建筑条件考虑采用屋顶绿化。(2)普通屋面建筑建设、既有建筑改造时宜考虑雨落管断接方式,将屋 面 及硬化地面雨水引入周边绿地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雨水花园、植草沟、雨 水桶等),进行下渗、净化、收集回用。(3)广场、自行车道、人行道、邻里支路及其他轻荷载道路,宜采用透水 铺装。透水铺装的设置应考虑下垫面土壤渗透性及区域地下水水位,且应满足 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4)建筑与小区道路两侧、广场及停车场周边的绿地宜采用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设施。(5)地下建筑顶面有覆土的宜采用蓄水池等集雨设施。(6)有水景的建筑与小区,宜利用水景来调蓄场地雨水。景观水体面积应 根据汇水面积、控制目标、水量平衡等分析确定,对超标雨水应进行溢流排放。(7)无水景且以雨水径流削减及水质控制为主的建筑与小区,应根据地形 划分为若干个汇水区域,将雨水通过植草沟导入雨水花园或下沉式绿地,进行 处理、下渗,对于超标雨水溢流排入市政管道。(8)无水景且以雨水利用为主的建筑与小区,应将屋面雨水经弃流后导入 雨水桶进行收集利用,道路及绿地雨水经处理后导入地下蓄水池进行收集利 用。(9)产生污染物及有毒害物的工业建筑绿地中不宜设置雨水入渗系统,宜 设置雨水截流设施,防止污染水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10)新建项目地下室设计,应考虑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模块等 设施的水向更深处土壤渗透的要求。6.2.4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降雨图 6.2.4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6.3 城市道路6.3.1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目标应以消减地表径流与控制面源污染为主、雨水 收集利用为辅。6.3.2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 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 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6.3.3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道路雨水径流可通过降低绿化带标高、增加路缘石开口等方式引入绿 化带,绿化带内应设置消能设施、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城市 建设设施净化、消纳雨水径流,并应与道路景观相结合。(2)人行道、专用非机动车道和轻型荷载道路,宜采用透水铺装。(3)高架道路、景观车行道路宜采用透水沥青铺装,并设置边缘排水系 统,接入雨水管渠系统。(4)高架道路雨水宜通过落水管汇入中央绿化带,管口应铺设消能、散水 设施,可在中央绿化带内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或蓄渗设施。(5)已建下穿式立交桥、低洼地等严重积水点改造,应利用周边现有绿化 空间,设置分散式调蓄设施,防止汇入低洼区域的客水。(6)道路交通环岛、公交车站设计应结合相邻绿化带、雨水口位置综合考 虑,尽可能利用绿化带净化、削减径流。(7)道路径流雨水污染严重且超过绿化空间净化能力时,应采取初期雨水 弃流设施,弃流的雨水宜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6.3.4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图 6.3.4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6.4 城市绿地与广场6.4.1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的对象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广场用地。6.4.2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应以雨水滞留下渗、削减径流峰值、控制面源 污染、收集回用及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为主要功能。6.4.3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应根据绿地类型和周边用地性质,确定技术设 施规模和技术组合。6.4.4 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 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区域内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 水径流排放系统。6.4.5 公园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公园绿地宜选择“渗、滞、蓄、净、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2)公园绿地宜利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小型、 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3)城市已建湿地公园、有景观水体的各类公园宜改造为具有雨水调蓄与净 化等功能的多功能调蓄公园。(4)城市新建公园应考虑对周边地块超标径流雨水的调蓄功能,并且宜选用 雨水径流作为景观补水和绿化用水。(5)城市采空区、垃圾填埋区等不宜开发场所进行公园绿地建设,应选用适 宜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及植物绿化配置削减水体、土壤污染。(6)公园绿地径流量较大的区域,雨水宜采用分散式入流,且在入流处设置 消能缓冲措施。(7)周边雨水进入公园绿地内的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湿塘及雨水湿地前, 应先通过植草沟、前置塘及植被过滤带等预处理设施。(8)公园绿地应限制低下空间的过度开发。6.4.6 防护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防护绿地宜选择“渗、蓄、净、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2)防护绿地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消纳自身及相邻区域的雨水径流。(3)城市道路防护绿地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合理确定其与周边城市用地和道 路的高程关系。(4)城市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地及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城市防护绿地 宜设置大型雨水调蓄、下渗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利用地形设置雨水转输设施。6.4.7 城市广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城市广场在满足自身集散功能的基础上,应提高绿化率,采用“渗、 蓄、净、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尽快分流调蓄雨水。(2)城市广场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且与雨水管渠系统衔接。(3)城市广场的非透水铺装周边应设置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下沉式绿地 渗井等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4)广场雨水宜回收利用,经处理后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灌溉及景观补水。(5)条件允许时,城市广场宜设计为下沉式广场,作为超标雨水的调蓄空间6.4.8 城市绿地与广场中湿塘、雨水湿地、下沉式广场等大型低影响开发设施应 设置警示标识和预警系统。6.4.9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降雨溢流绿地 渗透截污下沉式绿地、生物 滞留设施、植草沟周边径流 截污溢流透水铺装雨水管渠、沉淀池、雨水弃流、植草沟、前置塘、植被过滤带源头市政管网1溢流 -I截污截污渗井、湿塘、涝池、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蓄水池渗管、渗 渠、植草 沟、旱溪转输道路浇洒、绿化灌末端图 6.4.9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6.5 城市水系6.5.1 城市水系包括江、河、湖、渠等自然水体和人工湖、城市河道、人工湿 地、湿塘等人工景观水体,是蓄滞城市雨水径流的重要载体。6.5.2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应以雨水调节、污染治理、防洪治涝为主要功能。6.5.3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应根据其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6.5.4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应禁止填湖造地,避免盲目截弯取直和河道过度硬 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6.5.5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要点 (1)应保护现状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自然水体,城市建 设不应减少当地的水面率。(2)城市水系宜采用雨水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生态堤岸及生物浮床等 低影响开发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3)滨水绿化控制区宜设置湿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生物滞留设 施、调蓄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4)滨水绿化控制区内的绿化带接纳相邻城市道路等不透水面的径流雨水 时, 宜设计为植被缓冲带, 以削減径流流速和污染负荷。(5)地表径流雨水进入滨水绿化控制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前, 应设置沉 淀池、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6)有条件的城市水系, 其岸线宜设计为生态驳岸, 并根据调蓄水位变化选择 适宜的水生及湿生植物。(7)有条件时,应有计划地恢复当地的重要历史水体(系)。(8)应合理确定人工景观水体的规模,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 功能,暴雨时发挥调蓄功能。6.5.6 城市水系中的滨河、滨湖调蓄空间应建设预警标识和预警系统。6.5.7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图 6.5.7 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衔接关系6.6 设施规模计算6.6.1 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规模应根据控制目标及设施在具体应用中发挥的 主要功能,使用容积法、流量法或水量平衡法等方法进行计算。6.6.2 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设计时,设计调蓄容积之 和,即总调蓄容积(不包括用于削减峰值流量的调节容积),一般不应低于该 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控制要求。6.6.3 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设计调 蓄容积一般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其中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用于合流制排水系 统的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等参数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雨 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 11/685)。6.6.4 按照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进行设计的低影响开 发设施,应综合运用容积法、流量法或水量平衡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并选择其 中较大的规模作为设计规模。6.6.5 有条件的可利用模型模拟的方法确定设施规模。6.6.6 设施规模的详细计算方法可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 水系统(试行)。6.7 湿陷性黄土地区设计要点6.7.1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湿陷性中等强烈的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规划时 不宜设置地下渗透池,必须设置时,应进行防渗处理,渗透系数K2 m/d。6.7.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透水铺装的过程中,应根据黄土场地湿陷类型, 采用不同孔隙率、不同透水性的透水铺装。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采用透水 性较小的透水铺装,避免雨水大量渗入地下,可采取防渗措施对其土基进行湿 陷性消除。同时由于土基加固致密,会对基层雨水的下渗产生一定的影响,可 对基层进行改进,设置DN50的PVC排水盲管,利用土基顶部2%的坡度,使多余 的雨水顺着基层流入管道,并将管道接至周边的人工景观或绿地等,从而使饱 和的雨水顺利地排出,减少对渗透铺装结构的破坏。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 地,可采用透水性较好的透水铺装。6.7.4 考虑湿陷性黄土土质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地下渗透池与已有建筑物 基础保持适宜的防护距且应满足湿陷性黄土规范(GB50025-2004)的相关 规定。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场地不得设置地下渗透池,宜采用 透水性低的透水铺装。6.7.5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植草沟,应考虑其湿陷性黄土土质的特殊性,建 设过程中,需与建筑物基础保持适宜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参考表 6.6.3。6.7.6 增大植草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如条件允许,可将植草沟的边坡适当放 缓,以增大与雨水径流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植草沟的长度建议 在 30 m 以上,从而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 时,可通过减缓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增加植草沟土层厚度或调整植草沟的弯曲 程度来实现。6.7.7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雨水花园中应注意,湿陷性黄土土层较厚并且具 有良好的渗透性,为蓄存雨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所以,在没有特殊污染物或 对某些污染物没有处理效率要求的情况下,雨水花园可直接利用原有的土壤作 为基质填料,就地开挖。同时,雨水花园的边界与建筑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具 体可参考表 6.7.7,防止建筑物基础遭到破坏。表 6.7.7 建筑物的防护距离建筑类别不同地基湿陷等级下的防护距离(单位/米)IIIIII甲89乙56789丙4567丁56注:建筑物类别可参考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附录E。7 植物选择与应用7.1 植物选择要求7.1.1 因地制宜,依据陕北、关中、陕南地区不同气候区划及土壤等立地条件 进行植物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有针对性地选择耐寒、耐旱、耐涝、 抗污染等不同生长习性的适生植物。7.1.2 依据各类海绵雨水设施的功能构建及地表雨水径流控制目标的差别,选 择具有“净化、滞留、促渗、低维护、观赏价值”等不同功能侧重的植物种 类。7.1.3 重视植物的经济价值,通过植物的栽植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经济效益 及生态效益。7.1.4 冬季使用融雪剂的地区要考虑融雪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7.1.5 雨水设施内的植物栽植应遵循所在场地的种植总体设计要求,确定基调 与骨干植物,并强调季相景观效果,根据雨水设施的内部小环境进行合理绿化 搭配,促进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功能的实现。7.1.6 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原理进行乔、灌、藤、草、地被植物及水面的相 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以 及不同高度、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 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 落。7.1.7 设置于车库顶板之上的雨水设施内植物选择要考虑植物根系生长对顶板 结构的破环。7.2 植物应用类型7.2.1 陕北沙漠高原植物类型植物特性植物名称陆生净化紫穗槐、拂子茅、千屈菜滞留沙枣、沙棘、沙地柏、美丽胡枝子、拂子茅、萱草、白二叶、爬山虎、八宝景天促渗柽柳、小叶杨、侧柏、白桦、丝棉木、麦冬、玉簪、山梅花、薄荷低维护白蜡、旱柳、火炬树、马蔺、婆婆纳、水麦冬观赏刺槐、垂柳、合欢、木槿、黄刺玫、珍珠梅、月季、大花金鸡菊、宿根天人菊、香雪球水生净化荷花、水烛、香蒲、梭鱼草、黄花鸢尾、慈姑、泽泻、花蔺、荇菜、穗状狐尾藻、浮萍、拂子茅、水葱、菖蒲、芦苇、石龙芮、千屈菜、白二草滞留马蹄草、水莎草7.2.2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类型植物特性植物名称陆生净化水杉、紫穗槐、拂子茅、千屈菜滞留枫杨、沙枣、紫薇、沙棘、沙地柏、美丽胡枝子、狼尾草、狗 牙根、细叶结缕草、拂子茅、萱草、白三叶、爬山虎、八宝景 天促渗柽柳、鹅耳枥、桑、小叶杨、侧柏、白桦、三角枫、丝棉木、 麦冬、薄荷低维护白蜡、火炬树、紫荆、马蔺、凌霄、婆婆纳、水麦冬观赏刺槐、玉二、垂柳、合欢、桂花、红枫、雀舌黄杨、木槿、黄刺玫、紫藤、迎春、珍珠梅、月季、大金鸡菊、宿根天人菊、香雪球水生净化荷花、石菖蒲、水烛、香蒲、梭鱼草、黄花鸢尾、慈姑、荇菜、穗状狐尾藻、浮萍、拂子茅、水葱、菖蒲、芦苇、石龙芮、美人蕉、千屈菜、白三草滞留马蹄草、水莎草7.2.3 关中断陷盆地植物类型植物特性植物名称陆生净化水杉、紫穗槐、拂子茅、千屈菜滞留枫杨、榉树、紫薇、火棘、杜鹃花、南天竹、美丽胡枝子、狼 尾草、狗牙根、细叶结缕草、拂子茅、萱草、白三叶、爬山虎、 佛甲草促渗柽柳、鹅耳枥、桑、小叶杨、侧柏、白桦、三角枫、池杉、丝棉木、夹竹桃、麦冬、玉簪、虎耳草、薄荷低维护白蜡、盐肤木、构树、紫荆、马蔺、凌霄、婆婆纳、水麦冬观赏刺槐、玉兰、垂柳、合欢、桂花、红枫、雀舌黄杨、木槿、黄 刺玫、紫藤、迎春、火棘、珍珠梅、花叶锦带、月季、大金鸡 菊、宿根天人菊、香雪球水生净化荷花、睡莲、石菖蒲、水烛、香蒲、梭鱼草、黄花鸢尾、慈姑、荇菜、穗状狐尾藻、浮萍、拂子茅、菖蒲、芦苇、石龙芮、美人蕉、千屈菜、白三草滞留马蹄草、水莎草7.2.4 陕南秦巴山地植物类型植物特性植物名称陆生净化水杉、紫穗槐、拂子茅、千屈菜滞留枫杨、榉树、紫薇、火棘、杜鹃花、南天竹、美丽胡枝子、细叶结缕草、狼尾草、狗牙根、拂子茅、萱草、白三叶、爬山虎、垂盆草、佛甲草促渗柽柳、乌桕、鹅耳枥、桑、小叶杨、侧柏、白桦、三角枫、池杉、丝棉木、夹竹桃、矮紫衫、麦冬、玉簪、虎耳草、薄荷低维护白蜡、盐肤木、构树、紫荆、马蔺、凌霄、葱兰、婆婆纳、水麦冬观赏 刺槐、罗汉松、玉兰、垂柳、合欢、桂花、红枫、雀舌黄杨、木槿、黄刺玫、紫藤、迎春、火棘、珍珠梅、天目琼花、花叶锦带、月季、凤尾兰、大金鸡菊、宿根天人菊、香雪球净化荷花、睡莲、灯芯草、风车草、石菖蒲、水烛、香蒲、梭鱼草、黄花鸢尾、慈姑、荇菜、穗状狐尾藻、浮萍、满江红、拂子茅、水葱、菖蒲、芦苇、石龙芮、美人蕉、千屈菜、白三草、槐叶苹滞留马蹄草、水莎草低维护鱼腥草水生8 保障措施8.1 技术保障加强海绵城市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省住建厅抓紧研究制定海绵城市建 设指标体系、检测评价方法等技术标准。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修订完善城市水系、公园绿地、市政设施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等地方性政策规章。 鼓励有实力的科研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制造企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组建具备 综合业务能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采用总承包等方式统筹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 设相关项目,发挥整体效益。8.2 组织保障海绵城市的建设责任主体是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应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形成 完善的部门组织协调和领导管理机制,统筹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