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模板参考)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747430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206 大小:15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模板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模板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模板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经营分析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农村环境整治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6二、 结论分析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0一、 农村生态环境概述10二、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13三、 农村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15四、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17五、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20六、 推动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21七、 农村生态环境概述24八、 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27九、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29十、 农村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31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34十二、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36十三、 整合营销传播39十四、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41十五、 推动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42十六、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44十七、 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48十八、 创建学习型企业50十九、 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及内容54第三章 发展规划57一、 公司发展规划57二、 保障措施61第四章 公司组建方案64一、 公司经营宗旨6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4三、 公司组建方式65四、 公司管理体制65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66六、 核心人员介绍70七、 财务会计制度71第五章 企业文化分析78一、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78二、 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88三、 品牌文化的塑造107四、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17五、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121六、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126七、 “以人为本”的主旨130八、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134第六章 运营模式分析140一、 公司经营宗旨140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40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41四、 财务会计制度144第七章 SWOT分析151一、 优势分析(S)151二、 劣势分析(W)152三、 机会分析(O)153四、 威胁分析(T)153第八章 投资计划方案161一、 建设投资估算161建设投资估算表162二、 建设期利息16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3三、 流动资金164流动资金估算表164四、 项目总投资16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5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6第九章 项目经济效益16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6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6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6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71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7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73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74四、 偿债能力分析17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76五、 经济评价结论177第十章 财务管理178一、 流动资金的概念178二、 筹资管理的原则179三、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80四、 营运资金的特点187五、 资本结构189六、 资本成本195七、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204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91.7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18.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84%;建设期利息9.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流动资金363.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25%。(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91.7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687.79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03.92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525.1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16.1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55.9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3.2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39.04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091.711.1建设投资万元718.781.1.1工程费用万元503.711.1.2其他费用万元200.661.1.3预备费万元14.411.2建设期利息万元9.901.3流动资金万元363.032资金筹措万元1091.712.1自筹资金万元687.792.2银行贷款万元403.923营业收入万元35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525.175利润总额万元954.866净利润万元716.147所得税万元238.728增值税万元166.379税金及附加万元19.9710纳税总额万元425.0611盈亏平衡点万元839.04产值12回收期年3.2113内部收益率55.96%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253.52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农村生态环境概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方式粗放、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与农村环保设施建设薄弱等现状,直接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乱排乱放,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因此,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一)大气污染我国农村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多次在我国大范围发生,大气污染防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农村的大气污染与城市相比有所不同,农村大气污染具有分散性、季节性(秸秆焚烧、冬季燃煤取暖)、高复合性等特点,治理难度更高。1、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生产中,不科学的土地作业,会造成土地裸露,在干燥有风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扬尘污染,这种污染在春冬两季尤为严重。药化肥的使用,露天秸秆焚烧。2、生活方面在生活方面,主要是做饭和取暖中使用燃煤,由于燃烧效率低、焚烧总量大、传播面广,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3、生产企业污染排放基于环保、生产成本、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城市的工业生产功能逐渐向外疏解,农村以土地价格较低、用工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治理污染代价较小等特点备受企业青睐,农村地区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前提下,环境准入门槛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这些生产企业的废气排放也极易引发大气污染。(二)水体污染我国人均水资源较少,不少农村由于水污染而造成水质性缺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农村水环境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湖泊、池塘、河流、水库以及地下水等。1、工业废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企业开始在乡镇农村建设工厂,使得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的效益比较差,能耗大,并且技术含量较低,尤其以造纸、纺织、染厂、化工厂、食品厂为主。这些工业废水的毒性和污染危害比较严重,并且在水中不易净化。导致一些对环境污染危害大的冶金、建材等企业在农村建设工厂,排入大量污水,造成严重污染。2、生活污水污染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污染成分复杂,产生量大,分布比较分散,不利于收集处理。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绝大部分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村周围的河流、湖泊或水库,造成水体污染。农村公共设施匮乏,生活垃圾到处堆放,在经过长期的堆积后,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直接污染地下水,经过降雨的冲刷,生活垃圾中的大量污染物会进入地表水体,污染水体环境。3、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我国农业生产中每年化肥的使用量超过了120万t,只有一少部分会附着在植物体上面,其余的都散落在土壤或水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从而导致水环境退化。4、畜禽业的污染由于家禽及牲畜饲养大多采用散养,圈养的不多,所以村庄到处都散落着禽畜粪便,加之大部分厕所设计不合理,在遇到连续下雨时期,极易导致厕所粪便溢出,对水体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少水产养殖大量采用化学肥料,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另外还会使得水体被动物内脏的细菌、病毒等污染。(三)土壤污染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农用土地被过度使用,使得我国农村土壤被污染的危机越来越大。如果农村土壤受到污染,不仅对农村生态带来危害,而且还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直接产生不良的影响,威胁我国的粮食与食品安全。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即污染进入土壤中,由于土壤对污染物存在吸附等效应,所以不易及时发现,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污染。二、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一)大量无处理的生活垃圾露天放置不仅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圾总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东西居多,如菜皮可喂鸡,蒲水可喂猪,其他的可以用来堆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状况。现在农村垃圾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越来越普遍;其二垃圾数量猛增,不仅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迅速增加;其三垃圾来源多极化,城里的垃圾往农村堆,村里自已还产生垃圾,作为垃圾的终端,乡村垃圾猛增。(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盲目使用毒性强的农药化肥,影响了生态平衡,化肥、农药过量和使用不当以及化肥、农药本身产品结构造成的污染,正在成为农业环境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和潜在的长期的环境污染更是令人不安。武汉市一些常用农药,如甲胺磷、久效磷等都是碱醋酶抑制剂,对人和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有益生物,都具有较高的毒性。一些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却有较高的慢性毒性或三致毒性,施用后会造成更严重的潜在危害。而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还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三)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合理40%未被有效利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给环境中带来大量烟尘。这同时也是农村居民呼吸道致病的重要原因,大大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四)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的加剧,不可回收性导致的白色污染,为了满足随武汉城市圈城镇化不断扩大的农产品需求市场,大棚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处理并未被提上日程,而且也没有相关政策手段来处理这种白色污染。(五)禽畜养殖污染物的肆意排放污水已相当于乡镇企业工业污染的总和,许多乡间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禽毛四漂,污浊不堪。因为河道畜养的禽类数量大大超过了河道本身的承载力,同时大量的牲畜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也是河水污染的重要的来源。(六)新兴的乡镇企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加速农村环境受侵害程度,随着对造纸、化工等重污染工业企业实行强制关停,有些在城市难以为继的企业竞借助农村一些乡镇大力招商引资的机会,冠冕堂皇地上山下乡把农村当作避难所。扩大了就业,却会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难以消除的利益损伤,成为父老乡亲长久的心头之痛。三、 农村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一)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一般的观点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这实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农村环境保护不仅直观地表达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个方面而且深层次地渗透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个方面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也是一个生态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过程,更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文明靠拢的过程。发展生态农业,天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产方式向科学、生态、环保转变的政策导向。只有科学、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的确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农村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从源头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否则,农村环境保护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农村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涵。在有8亿居民的农村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让农户喝到清洁的水,吃到安全的食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追求。城乡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在实践中,大量的城市污染或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来源。千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陈万志所说:中国城市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村的环境为代价的。农村环境的恶化不仅将继续扩大现有的城乡不平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后代人缩小城乡不平等的能力,妨碍了城乡差距的缩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使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而不是垃圾场,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价值取向。(三)农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因为相对来说,农村环境质量相对于城市环境质量要更高。但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有些城市没有或少有的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也面临着资金匮乏、科技手段利用少、居民观念落后等各种障碍。但是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环境水平上,未雨绸缪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污染,使成本较低,而收益较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树立牢固的居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只有把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的环境保护好,才是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理性之举。并且,保护农村环境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手段实现,良好的农村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因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要通过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虽然这并非全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污染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染处理的数量和成本。而良好的农村环境不仅使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农村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将有助于降低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四、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践行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明显2019年1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鄂环发20191号),对我市24个千吨万人乡镇级水源地划定了一、二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已完成全市2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建设。各区组织安排每季度对万人千吨水厂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水源、用户水龙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公示。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我市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各区进行专项清理排查,建立问题清单,积极开展整治工作,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落实武汉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超79810万元,支持各新城区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有条件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优先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对离城镇较远的人口密集村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分散且人口少的村庄采用分散式处理。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含改厕、纳管、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96%,全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789%(含在建设施)。(三)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顺利起步依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相关要求,以区为基本单元,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集聚区域的水体以及村民反应强烈的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排查,确定水体基本信息,识别主要污染问题,分类形成清单档案。经全面排查识别,分区复核,全市农村黑臭水体共126处,其中列入国家监管清单农村黑臭水体34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截至2022年底,完成11个国家监管清单、2个省级监管清单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初步探索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模式。(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市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垃圾治理实现5个覆盖(收集设施覆盖所有农户家庭,保洁员覆盖所有自然村湾,收运设施覆盖所有行政村,中转站覆盖所有街乡镇,收运体系覆盖所有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1775个,占比97%,涉及农户65万余户,建成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10座(台),日处理厨余垃圾170余吨;取缔33万座敞口垃圾池,配置钩臂箱21万余个、村内收集车3000余台、转运车辆400余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五)农村种植业污染防治系统推进建立两减核心示范区52个,示范面积11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123万亩,示范区累计减施化肥35029吨,化肥减施3535%,累计减施化学农药309吨,化学农药减施4192%,示范区累计增产67854吨,增收96541万元,带动周边地区减施化肥252924吨,减施化学农药1941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两减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加强。(六)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效推进出台武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武农201817号),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规范划定,开展年度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专项检查,以生猪、蛋鸡、奶牛等大型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对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情况、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情况及环境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启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指导工作,开展涨渡湖、鲁湖周边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畜禽养殖场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五、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一)坚持农村生态优先,源头减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种植和养殖生产布局、规模和结构,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源头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立足自然环境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合理运用试点示范经验,分区分类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监督管理,实现精准治理和科学治理。坚持系统治理,协调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城乡一体、流域统筹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机制,强化多污染物、全要素协同治理,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同步治理。坚持能力提升,共治共享,健全污染防治的法制、监测、监管和执法保障体系,提升污染治理数字化、科学化、智慧化水平。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六、 推动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一)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011年2月湖北两会审查批的湖省十二五划要描绘了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在了湖北发展的旗帜上。湖北跨越式发展应该是经济补会整休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发展不同于一般的快速发展,而是表现为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生产力发展上的某种突进,其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超出常态不仅如此,跨越式发展不限于生产力方面,它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并创造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大跨步的发展以达到赶超先进或后来居上,是经济、社会的整体构进与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背景下,跨越式发展必须要与对生态环境的跨越式保护同时进行。基于农业、农村在我国及我省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理应成为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北是农业大省,但湖北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第21位因为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某些地区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居住在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幸福感。因此,湖北要想获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根本性的转变。(二)是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应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具体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的农村,而现实中的农村是污染严重、生态破坏、青山绿水不再,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富裕,因此,如果不能恢复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农村污染,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基础。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新农村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是整个国家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城乡的和谐,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统筹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的跨越发展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极大发展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七、 农村生态环境概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方式粗放、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与农村环保设施建设薄弱等现状,直接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乱排乱放,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因此,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一)大气污染我国农村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多次在我国大范围发生,大气污染防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农村的大气污染与城市相比有所不同,农村大气污染具有分散性、季节性(秸秆焚烧、冬季燃煤取暖)、高复合性等特点,治理难度更高。1、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生产中,不科学的土地作业,会造成土地裸露,在干燥有风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扬尘污染,这种污染在春冬两季尤为严重。药化肥的使用,露天秸秆焚烧。2、生活方面在生活方面,主要是做饭和取暖中使用燃煤,由于燃烧效率低、焚烧总量大、传播面广,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3、生产企业污染排放基于环保、生产成本、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城市的工业生产功能逐渐向外疏解,农村以土地价格较低、用工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治理污染代价较小等特点备受企业青睐,农村地区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前提下,环境准入门槛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这些生产企业的废气排放也极易引发大气污染。(二)水体污染我国人均水资源较少,不少农村由于水污染而造成水质性缺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农村水环境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湖泊、池塘、河流、水库以及地下水等。1、工业废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企业开始在乡镇农村建设工厂,使得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的效益比较差,能耗大,并且技术含量较低,尤其以造纸、纺织、染厂、化工厂、食品厂为主。这些工业废水的毒性和污染危害比较严重,并且在水中不易净化。导致一些对环境污染危害大的冶金、建材等企业在农村建设工厂,排入大量污水,造成严重污染。2、生活污水污染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污染成分复杂,产生量大,分布比较分散,不利于收集处理。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绝大部分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村周围的河流、湖泊或水库,造成水体污染。农村公共设施匮乏,生活垃圾到处堆放,在经过长期的堆积后,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直接污染地下水,经过降雨的冲刷,生活垃圾中的大量污染物会进入地表水体,污染水体环境。3、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我国农业生产中每年化肥的使用量超过了120万t,只有一少部分会附着在植物体上面,其余的都散落在土壤或水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从而导致水环境退化。4、畜禽业的污染由于家禽及牲畜饲养大多采用散养,圈养的不多,所以村庄到处都散落着禽畜粪便,加之大部分厕所设计不合理,在遇到连续下雨时期,极易导致厕所粪便溢出,对水体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少水产养殖大量采用化学肥料,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另外还会使得水体被动物内脏的细菌、病毒等污染。(三)土壤污染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农用土地被过度使用,使得我国农村土壤被污染的危机越来越大。如果农村土壤受到污染,不仅对农村生态带来危害,而且还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直接产生不良的影响,威胁我国的粮食与食品安全。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即污染进入土壤中,由于土壤对污染物存在吸附等效应,所以不易及时发现,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污染。八、 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一)绿色营销的内涵关于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因此,绿色营销也称伦理营销。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因此又称生态营销或环境营销。绿色营销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英国威尔斯大学的肯毕泰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首先,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仅是顾客,还包括整个社会;其次,市场营销过程的永续性一方面需仰赖环境不断地提供市场营销所需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能持续吸收营销所带来的产物。”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将四方面利益结合起来,全面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二)绿色营销的特点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绿色产品的需要。(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各方面的短期行为,维护全社会的长远利益。(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然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以及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九、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一)大量无处理的生活垃圾露天放置不仅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圾总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东西居多,如菜皮可喂鸡,蒲水可喂猪,其他的可以用来堆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状况。现在农村垃圾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越来越普遍;其二垃圾数量猛增,不仅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迅速增加;其三垃圾来源多极化,城里的垃圾往农村堆,村里自已还产生垃圾,作为垃圾的终端,乡村垃圾猛增。(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盲目使用毒性强的农药化肥,影响了生态平衡,化肥、农药过量和使用不当以及化肥、农药本身产品结构造成的污染,正在成为农业环境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和潜在的长期的环境污染更是令人不安。武汉市一些常用农药,如甲胺磷、久效磷等都是碱醋酶抑制剂,对人和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有益生物,都具有较高的毒性。一些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却有较高的慢性毒性或三致毒性,施用后会造成更严重的潜在危害。而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还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三)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合理40%未被有效利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给环境中带来大量烟尘。这同时也是农村居民呼吸道致病的重要原因,大大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四)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的加剧,不可回收性导致的白色污染,为了满足随武汉城市圈城镇化不断扩大的农产品需求市场,大棚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处理并未被提上日程,而且也没有相关政策手段来处理这种白色污染。(五)禽畜养殖污染物的肆意排放污水已相当于乡镇企业工业污染的总和,许多乡间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禽毛四漂,污浊不堪。因为河道畜养的禽类数量大大超过了河道本身的承载力,同时大量的牲畜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也是河水污染的重要的来源。(六)新兴的乡镇企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加速农村环境受侵害程度,随着对造纸、化工等重污染工业企业实行强制关停,有些在城市难以为继的企业竞借助农村一些乡镇大力招商引资的机会,冠冕堂皇地上山下乡把农村当作避难所。扩大了就业,却会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难以消除的利益损伤,成为父老乡亲长久的心头之痛。十、 农村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一)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一般的观点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这实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农村环境保护不仅直观地表达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个方面而且深层次地渗透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个方面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也是一个生态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过程,更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文明靠拢的过程。发展生态农业,天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产方式向科学、生态、环保转变的政策导向。只有科学、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的确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农村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从源头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否则,农村环境保护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农村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涵。在有8亿居民的农村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让农户喝到清洁的水,吃到安全的食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追求。城乡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在实践中,大量的城市污染或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来源。千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陈万志所说:中国城市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村的环境为代价的。农村环境的恶化不仅将继续扩大现有的城乡不平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后代人缩小城乡不平等的能力,妨碍了城乡差距的缩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使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而不是垃圾场,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价值取向。(三)农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因为相对来说,农村环境质量相对于城市环境质量要更高。但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有些城市没有或少有的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也面临着资金匮乏、科技手段利用少、居民观念落后等各种障碍。但是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环境水平上,未雨绸缪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污染,使成本较低,而收益较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树立牢固的居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只有把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的环境保护好,才是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理性之举。并且,保护农村环境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手段实现,良好的农村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因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要通过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虽然这并非全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污染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染处理的数量和成本。而良好的农村环境不仅使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农村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将有助于降低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营销信息系统(MI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性。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2)及时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3)准确性。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4)系统性。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整。(5)广泛性。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形成。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们能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是有关管理人员最易了解和消化的。十二、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践行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明显2019年1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鄂环发20191号),对我市24个千吨万人乡镇级水源地划定了一、二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已完成全市2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建设。各区组织安排每季度对万人千吨水厂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水源、用户水龙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公示。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我市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各区进行专项清理排查,建立问题清单,积极开展整治工作,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落实武汉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超79810万元,支持各新城区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有条件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优先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对离城镇较远的人口密集村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分散且人口少的村庄采用分散式处理。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含改厕、纳管、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96%,全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789%(含在建设施)。(三)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顺利起步依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相关要求,以区为基本单元,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集聚区域的水体以及村民反应强烈的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排查,确定水体基本信息,识别主要污染问题,分类形成清单档案。经全面排查识别,分区复核,全市农村黑臭水体共126处,其中列入国家监管清单农村黑臭水体34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截至2022年底,完成11个国家监管清单、2个省级监管清单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初步探索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模式。(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市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垃圾治理实现5个覆盖(收集设施覆盖所有农户家庭,保洁员覆盖所有自然村湾,收运设施覆盖所有行政村,中转站覆盖所有街乡镇,收运体系覆盖所有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1775个,占比97%,涉及农户65万余户,建成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10座(台),日处理厨余垃圾170余吨;取缔33万座敞口垃圾池,配置钩臂箱21万余个、村内收集车3000余台、转运车辆400余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五)农村种植业污染防治系统推进建立两减核心示范区52个,示范面积11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123万亩,示范区累计减施化肥35029吨,化肥减施3535%,累计减施化学农药309吨,化学农药减施4192%,示范区累计增产67854吨,增收96541万元,带动周边地区减施化肥252924吨,减施化学农药1941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两减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加强。(六)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效推进出台武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武农201817号),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规范划定,开展年度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专项检查,以生猪、蛋鸡、奶牛等大型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对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情况、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情况及环境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启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指导工作,开展涨渡湖、鲁湖周边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畜禽养殖场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十三、 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1992年,全球第一部整合营销传播(IMC)专著整合营销传播在美国问世,其作者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及其合作者斯坦,利田纳本、罗伯特,劳特朋。唐E.舒尔茨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经营流程,用于长期规划、发展、执行并用于评估那些协调一致的、可衡量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是以消费者、客户、潜在客户和其他内外相关目标群体为受众的”。按照乔治贝尔奇和迈克尔贝尔奇对唐E.舒尔茨定义的理解,“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的商业流程,用来规划、开拓、执行和评估具备可协调、可测量、具有说服性和持续性的品牌传播(沟通)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与消费者、中间商、潜在消费者、雇员、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目标受众的沟通,产生短期的收益回报,并建立长期的品牌与股东价值”。美国广告公司协会(4As)定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是指在评估如大众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传播工具的重要作用时,更充分认识到将这些工具综合运用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即整合运用后所带来的信息的清晰度、持续性和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可见,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综合、协调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信息,实现与消费者沟通,迅速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建立长期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的营销目标。亦即,整合营销传播是整合各种促销工具,如广告、人员推销、公关、销售促进、直复营销等,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的活动过程。(二)整合营销传播中受众接触的促销工具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营销企业必须了解各类沟通或促销工具,并知晓如何使用它们来传递公司或品牌信息。这就客观要求营销企业必须明晰每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促销工具与目标受众沟通时的价值所在以及它们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案。(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在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过程中,营销企业需要结合各种促销组合要素,平衡每一个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以产生最有效的传播计划。可以说,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实际上就是与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过程,包括策划、执行、评估和控制各种促销组合要素。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决定促销组合中各要素的角色和功能,为每种要素制定正确的策略,确定它们如何进行整合,为实施进行策划,考虑如何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营销传播只是整体营销计划和方案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能够融合其中。十四、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一)坚持农村生态优先,源头减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种植和养殖生产布局、规模和结构,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源头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立足自然环境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合理运用试点示范经验,分区分类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监督管理,实现精准治理和科学治理。坚持系统治理,协调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城乡一体、流域统筹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机制,强化多污染物、全要素协同治理,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同步治理。坚持能力提升,共治共享,健全污染防治的法制、监测、监管和执法保障体系,提升污染治理数字化、科学化、智慧化水平。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十五、 推动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一)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011年2月湖北两会审查批的湖省十二五划要描绘了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在了湖北发展的旗帜上。湖北跨越式发展应该是经济补会整休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发展不同于一般的快速发展,而是表现为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生产力发展上的某种突进,其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超出常态不仅如此,跨越式发展不限于生产力方面,它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并创造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大跨步的发展以达到赶超先进或后来居上,是经济、社会的整体构进与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背景下,跨越式发展必须要与对生态环境的跨越式保护同时进行。基于农业、农村在我国及我省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理应成为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北是农业大省,但湖北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第21位因为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某些地区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居住在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幸福感。因此,湖北要想获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根本性的转变。(二)是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应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具体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的农村,而现实中的农村是污染严重、生态破坏、青山绿水不再,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富裕,因此,如果不能恢复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农村污染,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基础。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