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PowerPointPresentation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387383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PowerPointPresenta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PowerPointPresenta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PowerPointPresentation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2009 年 7月 30 日副主任、研究员、博士黄昀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一、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管理概况一、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管理概况二、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与认证管理要点二、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与认证管理要点三、影响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三、影响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四、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关键四、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控制技术一、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管理概况一、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管理概况 (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稳步快速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品的食用农产品。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品的食用农产品。2003年年4月启动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来,无公害农产品事业月启动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来,无公害农产品事业经历了从起步和打基础,到全面稳步发展,再到现在步入统一规范、经历了从起步和打基础,到全面稳步发展,再到现在步入统一规范、快速发展轨道三个阶段。目前认证产品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快速发展轨道三个阶段。目前认证产品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响力逐步提升,从从03年年认证产品年年认证产品2071(种植业(种植业1566)个,到)个,到2009年年49067(种植业(种植业34731)个,增长了)个,增长了23.7(种植业(种植业22.2)倍。)倍。项项 目目无公害农产品(个)无公害农产品(个)无公害产地(个)无公害产地(个)总数总数种植种植畜牧畜牧渔业渔业总数总数全全 国国49067347316761757551705重重 庆庆88772212639872重庆重庆/全国(全国(%)1.812.081.860.511.692009年底重庆无公害产地产品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二、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与认证管理要点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总体要求 感官指标:外形、成熟度、气味、色泽、缺陷等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灰分、杂质等 安全指标(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物质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标 准(NY5000)要求。(一)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要求(二)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要点 1、主体资质。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个人。申请主体应当具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具有组织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承担责任追溯的能力。从2009年5月1日起,不再受理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非生产性的农技推广、科学研究机构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农质安发20098号 )。2、申报产品范围。认证申报范围严格限定在农业部公布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从2009年5月1日起,凡不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范围内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一律不再受理。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该程序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64号公告(2003年4月17日)3、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认证程序、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认证程序申请人申请人申请(填报申请材料)申请(填报申请材料)县级工作机构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形式审查、符合性确认、受委托实施受理申请、形式审查、符合性确认、受委托实施现场检查现场检查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现场检查、产地认定终审、颁发产地证书、组织现场检查、产地认定终审、颁发产地证书、报送产地备案、产品材料初审、代领产品证书报送产地备案、产品材料初审、代领产品证书农业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中心农业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中心需要时现场核查、产品材料复审需要时现场核查、产品材料复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产地备案、产品认证终审、颁发产品证书认定产地备案、产品认证终审、颁发产品证书产品产品环境环境检测检测通知通知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4、工作机构审查分工、时限工作机构审查分工时限县级工作机构对材料的可行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核10个工作日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现场检查、对材料的符合性和与产地认定一致性进行审核20个工作日农业部种植业认证分中心对材料的规范性和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审查,组织现场核查20个工作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家评审)对审批发证条件的成熟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各环节审核工作进行抽查和确认20个工作日三、影响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三、影响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一一)农产品中危害物质分类与来源农产品中危害物质分类与来源与种养殖环境有关与种养殖环境有关与种养殖、贮藏、与种养殖、贮藏、流通等有关流通等有关致病菌致病菌病毒病毒寄生虫寄生虫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天然毒素天然毒素化学制品化学制品药物残留药物残留化学危害化学危害金属金属玻璃、石头玻璃、石头辐射等辐射等物理危害物理危害危危 害害 物物与农业投入品有关与农业投入品有关1、种植业产地环境质量:包括空气环境质量(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铅等)、土壤环境质量(总汞、总砷、总铅、总镉、总铬、六六六、滴滴涕等)和灌溉水质量(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总汞、总砷、总铅、总镉、六价铬、石油类、pH值等)(环境污染引起人中毒的典型事件:日本“水俣病”、“痛痛病”)2、种植业农业投入品:主要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膜、植保机械等3、种植技术: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4、采收与采后保鲜、贮藏技术 5、包装材料、贮藏、运输、销售环境卫生条件(二二)影响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四、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四、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与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选择适宜生态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农作物生长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生产区域。2、有一定的生产规模。3、产地集中连片,范围明确。(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没有污染源。产地所在区域内无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如无公害水稻产地内的大气、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NY5332-2006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产地环境保护控制措施。产地环境中长期保护计划、措施;开发项目环境评估与污染控制(含农业污染);定期监测、评价(二)产地达标、污染受控(二)产地达标、污染受控(三)选用良种(三)选用良种1、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2、高产、优质;3、抗逆性强;4、无检疫性病虫草害;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1、产量高。产量是优良品种的最基本 条件。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具有良好的 经济性状是优良品种的基本条件。2、品质好。优良品种应有较好品质。产品品质除外界条件有一定影响外,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3、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熟期。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产量。4、抗逆性强。具备较强的抗病、抗虫、抗寒等 不利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保证高产稳产。5、适应机械化栽培。优良品种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优良品种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1、纯度高、净度好。纯净一致,不混有其它品 种、其它作物和杂草种子以及虫瘿、菌瘿、泥土、砂粒等杂质。2、充实饱满。籽粒饱满完整,不含小粒、秕粒、破损粒、胚部 受伤粒等。3、水分含量低,健全、不带病虫等。4、生命力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芽势强、发芽 率高,长成 的幼苗整齐一致。优良种子应符合的主要条件优良种子应符合的主要条件(四)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四)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概念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作物管理、核心、综合(空间范围?种什么?种多少?种哪里?如何种?何时种?年度间衔接/轮作?)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生产力基础、服务、综合(耕作层管理、农田基本建设、农田保护)控制人口、保护资源人口、农民、土地、水、耕地淡化产量、优化结构产量、品质、需求并重,通过结构优化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适当发展、保护环境速度、开发强度、投入、肥、药、膜、生物用养结合、持续高产协调、土壤、综合发展科技教育、提高素质农民、劳力、科研、教学、推广有所不为,有所作为非种植业、非农产业、非乡村发展,突出优势、合理耕作制度建立的条件、合理耕作制度建立的条件 实行轮作倒茬:休闲、轮作、连作 合理的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实行间种套种 采用合理的土壤耕作技术 杂草防除 技术 有利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的耕作制度、合理的耕作制度(五)合(五)合 理理 灌灌 溉溉1、农业灌溉的主要功能 满足作物生理需要;改善田间小气候;调节和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改良土壤环境;2、主要影响因子 灌溉水质 排灌设施 作物需水特性(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合理灌溉,采用先进的灌溉设施,实现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六)合(六)合 理理 施施 肥肥、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施肥是调节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科学施肥。科学施肥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用最少的肥料,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是调节好化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调节好氮、磷、钾肥比例,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污染。作物生长作物生长16种必需营养元素种必需营养元素 种大量营养元素(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CHO N P K CaMgS 如碳酸氢氨、尿素、复混(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种微量营养元素(一般占植物 干重的0.1%以下)FeMnCu Zn Mo B Cl 如硼肥等微量元素肥MgMgMgMg最小养分律(李比希)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综合因子律综合因子律作物产量是养分、水分、品种、管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其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同时必须重视各因素之间积极和消极的相互作用。、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的规定()目标合理施肥应达到高产、优质、高效、防止环境污染和改土培肥等目标;()施肥原则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因地、因作物品种、因季节和作用生育期施肥。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坚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施足基肥,合理追肥3、施肥方法(参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3.1 合理使用有机肥。腐熟的厩肥、绿肥、饼肥、植物秸秆等。注意特殊规定,如经无害化处理的沼气肥水、腐熟人畜粪可作蔬菜追肥,但不能用于叶菜追肥;水稻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3.2 控制和减少氮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且化肥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使用,作物收获前20天禁止使用。3.3 禁止: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如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禁用未充分熟化的肥料或淤泥作追肥;3.4 推广使用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七)综合防治作物病虫草害(七)综合防治作物病虫草害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坚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的原则植植 物物 检检 疫疫 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禁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经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蔓延,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3)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植物检疫的任务植物检疫的任务农农 业业 防防 治治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优点:不需要额外投资,一般可结合耕作、栽培管理等农业操作措施进行,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是其他防治方法的基础。缺点:防治方法效果缓慢,当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还必须依靠其他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虫的作物品种。一些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已经问世,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如向日葵、烟草、小麦、玉米、棉花、苜蓿、甘蓝等已育出了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2、大力推广健康栽培新技术。如改进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深耕改土和覆盖技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怎样进行农业防治?怎样进行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 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此种方法防治见效快,防效好,不发生环境污染,可作为有害生物的预防和辅助措施。可作为有害生物在发生时或其它方法难以解决时的一种应急措施。、物理措施、物理措施温度处理光波的利用微波辐射技术的利用、机械防治措施、机械防治措施捕杀法阻隔法汰选法 生生 物物 防防 治治 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农林病虫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可以直接消灭病虫,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和产生抗性,对一些病虫有长期的控制作用。生物防治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 l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青蜒、螳螂、猎蝽、草蛉、虎甲、步甲、瓢虫、胡蜂、食虫虻、食蚜蝇等。生产上利用瓢虫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蚧壳虫;利用草蛉防治蚜虫、蓟马、棉铃虫卵玉米螟卵、白粉虱等都取得了明显效果。l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常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蝇。昆虫寄生于害虫各虫态的体内或体表,以害虫的体液或内部器官为食,至害虫死亡。自然界,每种害虫都可能被数种甚至上百种天敌昆虫所寄生,如玉米螟的寄生蜂可达80种以上。2、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对人、畜、作物和水生动物安全,无残毒,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形成一定的制剂后,使用方便,并能与化学农药混用,被称为微生物农药。主要微生物种类:真菌、细菌和病毒真菌:真菌:如白僵菌和绿僵菌,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稻苞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蚕区不宜应用。细菌:细菌:如苏云金杆菌(BT )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乳状芽孢杆菌则用于防治金龟甲幼虫。病毒:病毒:已发现的昆虫病原病毒主要是核多角体病毒(NPV),其次为颗粒体病毒(GV)。3、利用其它有益生物、利用其它有益生物蜘蛛治虫:蜘蛛治虫:蜘蛛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昆虫。农田常见的有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三突花蟹蛛等。主要捕食各种飞虱、叶蝉、螨类、蚜虫、蝗蝻、蝶蛾类卵和幼虫等。螨类治虫:螨类治虫:很多捕食性螨类是植食性螨类的重要天敌。如四川用畸螯螨防治柑橘叶螨,广东利用植绥螨防治二斑红叶螨。蛙类治虫:蛙类治虫:两栖类动物中的青蛙、蟾蜍、雨蛙、树蛙等,能捕食多种农业害虫。鸟类治虫:鸟类治虫:啄木鸟能防治多种树上的吉丁虫及天牛,家燕能捕食蚊、蝇、蝶、蛾等害虫。线虫治虫:线虫治虫:用于大面积防治玉米螟、地老虎、蛴螬、桑天牛等害虫。4、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昆虫体内所分泌的具有活性,能调节和控制昆虫个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称为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到体内的激素称为内激素;由外激素腺体分泌到体外的激素称为外激素。外激素:如小菜蛾性诱剂、棉铃虫性诱剂等,主要采用诱杀法、迷向法、绝育法防治害虫。内激素:主要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及脑激素,在生产上已成功利用保幼激素防治蚜虫、棉红蝽等。化化 学学 防防 治治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优点优点:是杀虫谱广、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简便,不受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便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等。缺点缺点:具有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并且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害虫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等缺点。1、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一九八二年六月五日农牧渔业部、卫生部发布)农药分类: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农药使用范围:农药的购买、运输和保管: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施药人员的选择和个人防护: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所有分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要点确定确定 防治对象,对症下药掌握掌握 防治时期,提高防治 效果采用采用 正确的施药方法:用药量、浓度、用药次数注重注重 轮换用药使用使用 性能优良的施 药器械严格严格 遵守安全间隔 期规定2、禁用、限用农药名单、禁用、限用农药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第199号号):2002年年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第332号号):2007年年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撤销所有含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八)采收与采后处理(八)采收与采后处理1、适期采收 合理、适期采收 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农药、肥料)保持采收设备完好、安全、卫生2、初加工 加工用水一定要清洁无污染,符合人饮用水要求;加工场所一定要清洁卫生。注意清洗方法,选用安全、有效的清洗剂。合理选用加工助剂和药剂的选用,不得对产品形成二次污染。加工人员应当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并经专业培训。(九)包装标识和贮藏运输(九)包装标识和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符合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农业部第70号令,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贮藏运输(1)场地:条件、设施和管理。(2)工具:卫生、性能等。(3)防止混杂和二次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