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护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343352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源保护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源保护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源保护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源保护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龙游县社阳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一一以“校本”课程来激活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来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定是多方 面的。只有良好、有益的学习环境才能成就这一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现代教育实践证 实,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多自主发 展的空间。结合学校实际和水源保护区环境的优势,开发“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 定会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素养乃至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2、地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家园,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环保教育是关 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避免的也为地球环境带来了 厄运:空气污染、土地沙化、酸雨和沙尘暴的肆虐,珍稀动物的灭绝、水资源的污染等 等,这些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学校所在的社阳乡,作为“全国环境优美乡”、“省级 生态乡”、“省特色旅游乡”建设过程中而出现的系列生态问题,及社阳水库作为“龙 游县饮用水保护区”水资源保护问题不容迟缓。3、社阳乡地处浙西龙游县东南山区,区域面积辖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59亩, 山林面积125575亩,其中省重点生态公益林60326亩,森林覆盖率为87.6%,1996年 被龙游县政府确定为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有大源山表、朝北连和铁索尖三个省级 重点自然保护小区,自然小区保护面积9574亩。社阳乡历来民俗风情浓厚,民间艺术 丰富。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青塘坞村的走马灯、板龙、双龙、貔貅;大公村有十番、 台角、花灯会;塘泗村的车灯、龙灯;红光村的板龙和二条脱节龙,源头村的龙灯和十 响班,溪东的双龙。社阳乡是“全国环境优美乡(08.04)”,省级“生态乡(07.06)”、“民间文化 艺术之乡(07.11)”、“特色旅游乡(08.11)”,市级“生态示范乡(02.12)”、 “最具生态环境乡镇(08.12)”,社阳水库是龙游县城区饮用水之源,是水源保护区。 我校位于社阳水库上游,创办于一九一一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几年来,我们的教师、 学生和家长见证了家乡的快速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本乡的生态环境状况深感担忧。“如 何增强绿色生态意识、使学生自觉环保”,是所有我们社阳值得思考、研究、探讨和的 问题。我校于2000年以来确立了 “绿色家园、绿色生活、健康文明、美化净化”的校 本文化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开展了生态绿色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2004年获得被“县 绿色学校”称号,2006年获得“市绿色学校”称号,2010年获得“省绿色学校”称号, 在进行“绿色生态”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为了求创新,求发展,使学生 由绿色生态意识的提高落实到具体的保护生态环境行动中,为了增加我校校本课程研究 的特色,特拟定绿色生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为我们水源保护区绿色生态 尽微薄之力,以期带动全校学生生态环保素质的提高。二、课题的涵义“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理论,结合学生 的需求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中所蕴含的生态资源。通过自行研讨, 设计与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合作而编制出来的对学生实施绿色生态教育的课程。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学校“不少课程内容陈旧 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学科内容巨大变革的今天,开发和研究“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是顺应当前 教育改革的需要的。2、环境教育理论。“环境教育”概念正式确立于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 规划署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司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国际环境 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日趋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 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就其内 涵而言,是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 一种教育活动。就其处延而言,包括环境意识和观点的培养。研究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 发展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传授生态平衡、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治理方 法的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等多项内容。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好多国家把环境教育列 入了学校教育。1983年,我国也已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1992年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编制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日程,在日程中环境教育被列 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绿化明天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重要标志。3、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 6 岁时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 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并养成 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长大后就会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调整自己 的行为,因此,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 现实意义。四、课题研究的假设和目标1、课题研究的假设(总目标)通过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 绿色生态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2、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环保的责任感和积极态 度,树立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信念。 通过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并形 成一定的生态环保技能。 通过课题的实施,进一步开发水源保护区农村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的校本课程系列 资源。 通过课题的实施,以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和土特产制作的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勤 劳、质朴,热爱家乡的品格意志。 通过课题的实施,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优化育人途径,努力把我校建成绿色 生态型学校。五、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所实施的绿色生态教育应纳入学校的 整体教育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素 质的提高、创造思维的发展。2、实践性原则:“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应 使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在事实中明白道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3、学科渗透原则:绿色生态教育本无学科之分,研究的时候以部分学科为主,随 着研究的深入再逐步辐射到所有学科。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生态学、等理论 知识来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要尝试运用所获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 的理解。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措施(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探索水源保护区小学通过课程的改革实施绿色生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二)课题研究的措施1、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现行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绿色生 态教育的内容,确立以科学学科为主、少先队大队部、学校德育处、教导处、班主 任部分参与的少而精的阵容,集思品、科学、综合实践学科为主研学科,然后再扩散至 所有学科。开放课题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进大自然,了解环境 与人类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兴趣,使学生变接受知识为自主获得知识,如实验法、感染法、观察法、竞赛法、 实践法等,加大实践操作的力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知识。2、组织新颖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 专题讲座:邀请环保机构、环保专家来校作报告;聘请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安 排相应的专题讨论会和“绿色生态知识”竞赛。 参观访问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水库清淤现场等地方,亲眼了解一些 生态环保方面的操作过程。 基地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我是清洁小卫士”的演讲活动;“清 洁卫生班级”大比拼活动;校内“优胜清洁小区”的评优活动,以“学生个体一一班集 体一一校园”为主线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环保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环境污染的具体调查、考察、分析, 写出考察报告,拟出解决意见,开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等活动,撰写科研小 论文等。 少先队活动:在“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员自己办”的基础上,紧扣“绿色生态教 育”主题,搞好各类中队活动,大队部则紧扣一系列的纪念日,如:“3.12植树节”、“爱鸟周”、“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搞好主 题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使教育“寓教于乐”。 挖掘社会资源,深化环保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域优势,针对社阳乡作为 “全国环境优美乡”、“省级生态乡”、“省特色旅游乡”建设过程中而出现的系列环境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活动,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社阳水库作为“龙游县饮用水保护区” 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性和优化型的建议。使得学生的绿色生态教育范围由课堂、学校 延伸到社会,使得社阳乡居民自觉环保,促使库区水域的污染治理问题得以好转。3、开设“环保教育”课 编写“绿色生态教育”校本教材,收集有关知识、事例和故事,确定各年级段学 生所应掌握的绿色生态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本可依,使课题研究 更具有针对性、形象性。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绿色生态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技能,使学生形 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初步认识,培养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道德意识。不断提高课题研 究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有效性。(3)安全保驾护航。该课题在户外活动时间较多,安全犹为重要,因此,在研究 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安全,制定活动安全措施,确定每次活动安全管理人员,确保课题研 究安全有序。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社阳小学全体学生2、研究方法: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 办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运用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 调查法:对本校学生及周边人群就环保知识进行调查,形成统计数据 实验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在一些学科教学中进行研究。 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综合各种因素,提高研究对象的综合素质。八、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1.042011.06)1、制定论证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建立课题组,聘请课题顾问。3、确立试验学科,确定各年级应掌握的绿色生态知识技能的相应要求。(二)、实施阶段(2011.072012.05)1、组织实施课题研究,调控研究过程。2、组织和实施各种生态环保活动。3、搜集资料,编制校本课程教材。(三)、总结阶段(2012.062012.07)1、撰写实验报告2、汇编所有课题资料,申请专家评审鉴定3、推广研究成果九、成果显示1、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及相关作品2、“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试行教材一套3、绿色生态型的和谐校园的创立十、组织管理及其人员分工1、组织管理顾问领导小组:龙游县环保局龙游县文化旅游局龙游县社阳乡政府指导小组:饶晓明姜锴兰芝伟课题组组长:蓝建春副组长:伊谓作主研人员:徐宏伟蓝晓青李少政吴燕军黄年祥2、课题组成员分工:蓝建春:组织并调控研究活动,研究经费的落实,结题报告。伊谓作:安全管理、调控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生态型学校的创建徐宏伟:绿色生态教材的开发、编制及课堂教学的落实和学科渗透蓝晓青:课题研究进程的宣传、少先队、班队活动的督导吴燕军:课题开题报告、阶段小结,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黄年祥:研究经费的落实、绿色校园的维护3、研究小组分工情况(1)绿色生态教育活动及安全管理:伊谓作 柯建林(2)绿色生态实践小组:蓝晓青 蒋敏君(3)主题教育和宣传组:李少政徐根永(4)绿色校园实践组:李生富 吴素卿(5)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项黎 叶海荣(6)绿色生态教材开发组:徐宏伟、李少政、吴燕军、蓝晓青、吴素卿、徐根永吴成良以及科学课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7)文印 组:温良燕(8)摄影、制作组:余剑虹(9)材料收集、整理:吴燕军(10)经费落实小组:余剑虹黄年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