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309310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试题研究】(一)(2017年无锡卷)黑白双风暴(9分)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能发展西部又能解决饭碗的聪明之举。18601890年,90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达38次,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13。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把3亿吨肥沃的地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1954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了10至20公里,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12.阅读第自然段,请简要概括美国黑风暴具有哪些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点的理解和概括。作答时,应逐句进行概括。“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达38次”,这两组数据鲜明地突出了美国黑风暴爆发频繁的特点,“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这一连串巨大的数字突出了其涉及范围广的特点;“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这一系列关键词表现出其破坏力强、危害巨大的特点。【参考答案】爆发次数多(爆发频繁)(1分)、涉及范围广(1分)、破坏力强(危害大)(1分)。【考点定位】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关键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C。13.通读全文,请简要说明第自然段中“创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意。(3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应紧密结合文章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来答题。首先要明确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的行为原指的是前文中“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田农和草场。”;而根据后文这一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可以揣度作者在此使用双引号是表明否定讽刺的态度;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这一行为的真正定义就出现在第一自然段,“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参考答案】指人为地(人工的、人造的)、(1分)大规模地(过度地、无节制地)(1分)改变(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导致生态灾难)的行为(1分),含有否定意味(1分)。答对任意的三个方面即可。【考点定位】能领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C、综合应用D。14.第自然段划线句中“永久性”一词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把握。可按以下步骤完成,第一,解释词语含义;第二,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第三,加上套话(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参考答案】“永久性”表示永远长久(1分),该句表明了被白风暴毁灭的新垦区成为生命的禁区,或突出了白风暴危害的严重性(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考点定位】抓住限制性词语,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力层级为分析C。(二)(2016年扬州卷)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12分)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纪前传入中国。“胡瓜”为什么改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按照五行学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物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据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传回到了印度。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丝绸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怀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历史(选自2015年7月第8期科学大众,有删改)14结合全文,分析本文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4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题目所包含信息。特别是第一段首括句中的关键信息“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首先点明了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穿行”突出了中西方之间植物的传播、变迁和作物间的交流;“千年”表明有历史厚重感。【参考答案】指出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1分);突出植物的变迁(1分);写出了不同地区间物种(作物)的交流(1分);有历史厚重感(1分)。【考点定位】能领会关键词句在全文中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能力层级为分析C。15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这几种植物的“传奇色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要点的能力。示例黄瓜:是名称的改变。示例小麦,是字体的转变;示例大蒜,是用途的改变。示例甘蔗,是方法的交流等。【参考答案】名称的改变,字形的演变,用途的转变,方法的交流。(共4分,每点1分)【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关键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C。16请指出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和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引用等,熟练掌握其作用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举例子(1分),举了甲骨文中“来”和“麦”的例子,具体有力地(1分)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作物)(1分),为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传奇性增加了文化色彩(1分)。【考点定位】辨别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C。(三)(2017年连云港卷)高速公路上的弯道(9分)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公里6公里。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选自百科探索2016年第11期,有删改)13请给“空虚近视”下一个定义。(2分)【试题解析】此题既是“信息筛选”题,又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掌握。根据第三段中的“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可为空虚近视下定义为:空虚近视是指的一种视差现象。【参考答案】空虚近视是指长时间注视无限远方后会把近处东西看成是远方东西(关键信息1分)的一种视差现象。(句式1分)【考点定位】理解掌握说明方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C。14第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引用等,熟练掌握其作用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举例子(1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意设置大量的弯道(1分)。【考点定位】辨别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C。15请简要概括高速公路上人为设置弯道的具体作用。(4分)【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要点的能力。文章的说明对象是高速路上的弯道。第一段和第二段先通过具体事例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三段介绍在高速路上设置弯道的原因。答案便根据第三段中“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的关键信息概括回答。【参考答案】防止驾驶员产生精神疲劳;防止驾驶员出现空虚近视;防止驾驶员出现心理懈怠;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共4分,每点1分)【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C。【考点透视】1.阅读材料一般选择课外文质兼美的说明性文章,以科普为主,突出人文性、时代性、教育性、地方性特点。结构典型,篇幅短小,一般在1000字左右。2.2018年中考说明文依旧以简答题型考查,共3题,总分由9分调整为8分。具体见下表:题号考查知识点考查内 容配分能级要求12概括要点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清文章的思路,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关键信息。23C级:分析13说明方法、语言只选考其中一个辨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抓住限制性词语,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3C级:分析14语句、内容理解总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能领会关键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23C、D级:分析、综合应用【习题训练】(一)(8分)刷屏致命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8期)1.请给文中的“短暂性失聪”下一个定义。(2分)答:2.第自然段划线句中的“很”一字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答:3.利用阅读上文获得的知识,你怎样劝说自己身边的“低头族”?(3分)答:(二)(8分)不做家务会变胖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做家务,有些人却懒得动。不过,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不做家务会导致肥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表明,发胖其实是由脂肪细胞的增多和变大导致的。脂肪细胞则是由一种特殊的干细胞前脂肪细胞分化变异而成。人成年以后,脂肪细胞总量会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但其新老更替是靠前脂肪细胞分化补上的。所以,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多少对是否肥胖非常关键。美国杜克大学一个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11个家庭里收集灰尘,对灰尘进行处理以后,总共获得了44种内分泌干扰素,然后把这些干扰素用在实验室的小白鼠身上。结果发现,其中7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会催熟3T3-L1前脂肪细胞,并促使其转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有9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会让这个前脂肪细胞大量分裂;而只有1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对前脂肪细胞毫无影响,可以说是十分绿色的灰尘了。这项实验证明了一件事,在我们家庭最常见的灰尘中,含有会使人发胖的多项内分泌干扰素,当人体吸入灰尘,就会让前脂肪细胞开始增殖,转化成脂肪细胞。尤其是对于发育期的孩童,若是长久接触到灰尘,刺激脂肪细胞增生,那么成年后的肥胖率将会大大增加。研究团队还对家庭中的灰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灰尘中的内分泌干扰素简直无处不在,普遍存在于家中的电器、电线以及房屋建材之中,只要每日吸入3微克就能让你增肥!你也许会疑惑,3微克灰尘是多少,其实,你只要大幅度地喘上几口气就能摄入3微克灰尘了。由此可见,不做家务,是会发胖的,但原因除了懒惰之外,还有你吸入了太多灰尘。所以说,“吃土”不仅减不了肥,还会让你增肥。(选自知识窗2018年1期)1.请简要说明第自然段中“绿色”的含意。(2分)答:2.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3.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不做家务会变胖”的原因?(3分)答:(三)(8分)可溶解微型折“纸”机器人诞生2015年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CRA2015)上,一种只有硬币大小的微型折“纸”机器人引来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在产品演示中人们可以看到,它从一块“小纸片”快速折叠变身成为一个5角硬币大小的、外形类似蜘蛛的机器人。这个“折纸蜘蛛”能在研究人员的胳膊上闲庭信步,也能在水面上自如移动;它执行起任务来可不马虎,能扛起0.6克重的行李,推动黄豆大小的塑料方块,也能爬上15度小斜坡,从一堆杂物中开辟出一条通道。更让人称奇的是,在完成任务后,它还能溶解、消失在一杯丙酮溶液中。这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导的实验项目,重在验证微型折纸机器人的实用性。这种机器人也被称为可重构机器人,受传统折纸艺术的启发,能从一张小纸片“变形”成一个可移动、载物的微型机器人。研究人员认为,该技术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极好的制造微型机器人的思路。这种机器人的结构从外表看起来极为简单,完全展开后就像是一张方形纸片。但这张纸的原材料可不简单,它由一些经过激光切割的聚苯乙烯、纸以及PVC加工制成,此外其表面还分布有一些磁铁。当研究人员对其中一个元件进行加热后,其中的PVC材料就会收缩,从而切断和聚苯乙烯之间的联系,产生褶皱。这种折纸机器人从平面状态到折叠完成只需要几秒种时间。在这个折纸机器人中有四个电磁线圈,它们的开启和关闭,能让机器人进行移动。当将其置于丙酮溶液中时,机器人除磁体之外的部分都会发生溶解,废弃回收相当环保。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机器人的结构过于复杂,要让其在液体中完全溶解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研究人员称,借助3D打印技术,未来这种机器人将能做得更加小巧,以便进入很多此前不便到达的狭小区域,甚至人体当中。今后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向全社会推广应用。在用于地震救援时,这种能自主运行、自行折叠的微型传感器将为人们带来废墟或瓦砾中的环境信息;在医疗应用中,更小的折叠机器人将能携带药物进入人体到达病灶区域,帮助医生精准地释放药物。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出版的IEEE综览杂志评价称,这项新的研究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领域,它第一次让机器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出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选自科技日报2015年6月2日,有删改)1.第自然段的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明其作用。(2分)答:2.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微型折“纸”机器人的特点。(3分)答:3.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第自然段中的“生命周期”的含意。(3分)【链接】材料一:生命周期就是指一个对象的生老病死。材料二: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很广泛,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对于某个产品而言,就是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全过程。答:【参考答案】(一)(8分)1(3分)短暂性失聪是指人类的视觉负荷加重甚至过高导致听觉感知暂时性降低甚至失效的失聪现象。(关键词1分,句式1分)2(3分)“很”表示程度深,(1分)该句表明了沉迷刷屏的人极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或突出强调了出现短暂性失聪的几率之大,(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3(3分)示例:沉迷于低头刷屏会导致我们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1分),会给我们的安全埋下隐患,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我们生命(1分),沉迷于低头刷屏还会恶化我们的人际关系(1分)。(二)(8分)1(2分)不含有会使人发胖的(1分)多项内分泌干扰素(1分)。2(3分)列数字(1分)、作诠释(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家庭中的灰尘极易使人发胖。(1分)3(3分)因懒惰缺乏锻炼而肥胖(1分);还会导致家中灰尘沉积而长期吸入太多的灰尘(1分),灰尘中含有的多项内分泌干扰素会使人发胖(1分)。(三)(9分)1(2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能载物、能爬坡的特点。(1分)2(3分)体型小巧(0.5分);结构简单(0.5分);实用性强或折叠迅速、可移动载物(0.5分);环保(0.5分);生产成本低(0.5分);发展前景广阔(0.5分)。3(3分)机器人从原材料加工制造(1分)、执行任务或产品演示(1分)、到废弃回收或溶解消失(1分)的整个过程。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