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796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123880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796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796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796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2 页 中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共 6 篇 第 1 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理论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络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考虑、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训练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随着新课标带来的“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新理念:老师不是“救世主”,老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开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历,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详细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历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历,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第 2 页 共 22 页 可以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老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展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到达学会学习的目的。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理论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敏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 6 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 3 厘米,问题迎刃而解、老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开展学生的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第二,理论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第 3 页 共 22 页-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场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理论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使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考虑或是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 5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外表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假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理论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局部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结实。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 5 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假如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明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考虑。第 4 页 共 22 页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地理解,老师要擅长用理论的目光处理教材,力求吧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第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可以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开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承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历需要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构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才能。第四、联络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表达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老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擅长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实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第 5 页 共 22 页 考虑,锻炼思维,在考虑中创造,培养、开展创新思维和理论才能。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老师应该深化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第 2 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验【摘要】:p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加强教学灵敏性,让学消费生好学之乐,通过动手或组织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理论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络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在体验中考虑、创造,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关键词】:p 】合作交流 联络生活 自主探究 理论操作 第 6 页 共 22 页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老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开展”,真正表达以学生主体理论活动为根底的课堂教学。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历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历,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可以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老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展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到达学会学习的目的。我上了一个多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理论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络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考虑、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老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开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历,尝试解决第 7 页 共 22 页 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下面就谈谈我对数学知识体验的几点看法:一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可以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开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承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历需要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才能。二联络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表达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老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擅长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实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 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历”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 25 元零钱,买一件 98 元的上第 8 页 共 22 页 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答复:爸爸拿出 100 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 2 元,爸爸最后的钱是 25+2=27 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 12110 3、279+9 8、279+102 等习题。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 2 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三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理论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敏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 6 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列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 3 厘米,问题迎刃而解。老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开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第 9 页 共 22 页 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四理论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 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场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理论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考虑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 5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外表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假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理论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局部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结实。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第 10 页 共 22 页 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 5 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假如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明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考虑。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老师要擅长用理论的目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总而言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考虑,锻炼思维,在考虑中创造,培养、开展创新思维和理论才能。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老师应该深化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2023 年 4 月 11 日 第 3 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第 11 页 共 22 页 马湾小学赵玉梅 经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理论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络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考虑、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老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开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历,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详细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历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历,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可以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老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展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到达学会学习的目的。第 第 12 页 共 22 页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理论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敏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 6 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列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 3 厘米,问题迎刃而解。老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开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第二、理论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 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理论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第 13 页 共 22 页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老师要擅长用理论的 目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第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可以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开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承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历需要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才能。第四、联络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表达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老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擅长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第 14 页 共 22 页 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实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考虑,锻炼思维,在考虑中创造,培养、开展创新思维和理论才能。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 活力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老师应该深化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第 4 篇:中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初中数学老师,虽经历缺乏却对于教育教学有诸多热情,并视之为终身使命。平时一直关注新教育的改革,身为数学老师的我,力求使理论和理论相结合,使新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理论中。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教学体会。一数学学习需要构成最正确心态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展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正确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构第 15 页 共 22 页 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正确心态呢?我认为,要构成数学学习最正确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二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考虑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考虑,用数学的目光去看世界去理解世界。而对于数学老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他不仅要能“做”、“会理解”,还应当可以别人去“做”、去“理解”,因此老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辨证等方面去展开。老师在教学生时,不能把他们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历、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拟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三多媒体走入课堂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于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信息技术与新教材的整合更能第 16 页 共 22 页 表达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初中数学新教材简洁、实用,一改正去教材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结果轻过程”,对背景知识的关注和应用不够;不注重理论和应用。新教材中选取了与内容亲密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熟悉的教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可以表达数学的概念,结论及思想方法发生开展过程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发学生“看个终究”的冲动,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效果会更好,利用多媒表达代教学手段,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扩大了课堂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进步学生综合才能。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知识的应用价值及活动理论上的教学新理念,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且,多媒体的应用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增加了课堂的兴趣性,一改老式数学教学的苦燥无谓。因此,多媒体走入课堂势在必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那么,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 好。第 5 篇: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肥乡第二中学 李付强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究创新 第 17 页 共 22 页 建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别人包括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主动地采用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理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根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理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方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详细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假设干个三角形。在此根底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详细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考虑探究,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第 18 页 共 22 页 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究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泼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才能。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老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鼓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老师不能代劳。老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开展才能。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详细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三、联络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那么和解题规第 19 页 共 22 页 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实在表达了数学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说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开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例如在学习“理论与探究”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早一周布置学生到本镇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搜集到的各种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搜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老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展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搜集”、“打折销售”等等,老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第 20 页 共 22 页 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开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根底,也要注意开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才能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老师在教学中要成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考虑”、“探究”、“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程度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考虑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答复剥夺差生的考虑。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敏的问题让他们考虑、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步数学成绩。第 21 页 共 22 页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时机,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才能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进步与开展。第 6 篇:中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富顺一中中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进步我们学区数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才能,中心校根据本学区数学科的实际情况,组织了这次全学区数学老师到富顺一中为期六天的的听课学习经历培训活动。我非常重视这次进步的时机,每天严格按中心校的要求,按时完成培训任务,与结对老师以及同学期的其他优秀老师交流学习,收获很多,详细有以下体会:一、注重扎牢根底知识: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大局部老师的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对知识点讲得非常仔细。即使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也认真细致地讲解。对知识点的补充也很全面,力求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全面完好地掌握。给学生很多的时间练习和稳固,很重视知识的根本运用。二、重视对课后作业的评讲:第 22 页 共 22 页 在培训听课期间,老师们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讲评作业,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点的补充和拓展都在作业评讲中表达出来,这样就防止专门安排补充知识点的学习。对于数学学科,只有学生能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通过作业处理,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三、借助小黑板等教具,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在我自己的课堂中,很少使用多媒体和小黑板等,每一节课用于抄题、画图的时间不少。使得课堂容量不大。而一中的老师平时上课经常在小黑板上把题写好,节约了许多时间,很值得借鉴。四、一中课程安排的合理 对于数学学科,学生们有畏难情绪,因此在下午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一中同年级的数学老师的课程安排都差不多,保证每天上午至少都有一节数学课,这样就可以较好的统一教学进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下午的数学课安排的较少,而大局部下午的数学课老师都安排为评讲作业或者是练习进步,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改良的,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教诲处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可以多费一点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