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理论A(答案)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896733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A(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A(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A(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站点: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 15 分)1、低级心理机能:指感知、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动作思维等。2、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3、机能不对称原则:对于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为有效,因而导致一只手、 一只眼、一条腿笔另一只手、另一只眼、另一条腿占优势的结果。4、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停滞: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由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 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1、依恋:幼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2、同化:指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3、退化: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必多又回到先前的阶段。4、本我:原始的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 则行事。5、行为模式:神经运动系统对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1、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幼 儿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2、顺化: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3、自我中心:幼儿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到问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4、发展: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快乐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 斯金纳)4、霍妮认为当幼儿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基本焦虑)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 成熟)6、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7、霍妮认为,造成女性心理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化)8、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那一流派?( 行为主义)9、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哪一类?( 操作行为)10、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称为什么?(适应 )1、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主动过程 )2、埃里克森认为3-6岁幼儿开始以什么来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 同一性 )3、弗洛伊德认为,梦是:( 愿望的达成)4、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5、华生认为 ,情绪是一种:(内隐行为)6、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改变强化)7、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鲍尔毕)8、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对反应的概率都能:(增强 )9、托马斯认为,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幼儿人数较少,大约占:(10%)10、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交往)1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起点) 2班杜拉认为,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的效果称为:(替代强化) 3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程序教学法 ) 4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焦虑其根源是由于什么得不到发泄?(里必多) 5霍妮认为,形成幼儿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人际关系困扰) 6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发展周期) 7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 8皮亚杰认为,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表现?(自 我中心)9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 10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发展包含几个阶段?(8 个)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快乐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斯金纳 )4、霍妮认为当幼儿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基本焦虑)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成熟)6、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8 个)7、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保持距离)8、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运算)9、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什么情绪反应?非习得的)10、格塞尔认为幼儿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周期性)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B非习得行为C习得行为)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 A同化B顺化)3、弗洛伊德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是什么? (A释梦E精神分析引论)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哪两个大纲之间的转变?( B 自己的大纲 D 教师的大纲 )5、安思沃斯认为,安全依恋幼儿的母亲除了反应敏感性得分高外,还有哪两项得分也高?( B 积极的情绪表达D社会性刺激)1、下列人物中,哪两位属于同一学派(A班杜拉D华生)2、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本原来自哪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C主体D客体)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除本我外,还有哪两部分?(C自我E超我)4、下列哪两个概念属于同一流派?(A观察学习B强化)5、安思沃斯认为,回避性依恋幼儿的母亲,往往具有哪两个特点?( A拒绝的C不敏感的)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呈阶段连续地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错 ) 改错: 连续改为突然2、霍妮认为,形成幼儿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人际关系缺乏。(错 )改错:人际关系缺乏改为人际关系困扰3、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幼儿新行为的塑造,同样还适用于抑制不良行 为。(错 )改错: 抑制改为消退4、维果斯基认为3 岁前幼儿的学习是按照家长的大纲来进行的。(错 )改错: 家长改为自己5、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不理睬他人。(错 ) 改错: 不理睬他人改为逃避他人1、格塞尔关于成熟是推动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断来自视崖实验。(错 ) 改错: 视崖实验改为双生子爬楼梯实验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错 ) 改错: 主体与客体改为同化和顺化3、弗洛伊德在其代表性著作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的。(错 )改错: 精神分析引论改为自我与本能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自己的大纲和社会的大纲之间的转变?(错 ) 改错: 社会改为教师5、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遗传而来的情绪反应?(错 ) 改错: 遗传改为非习得四、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1、斯金钠的程序教学有哪些原则? 第一,小步子原则;(2 分) 第二,主动参与原则;(1 分) 第三,及时反馈原则。(2 分)2、自我同一性混乱有哪些危害? 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使幼儿的心理发展不能不很好整合,内、外不能得到平衡感,(3 分) 因而适应不了社会生活,严重的会走上反社会道路。(2 分)3、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哪三类?(1)习惯的思维,运用习惯了的语言进行的思维。(1 分)(2 ) 无声的思维,运用内隐的语言进行思维。(2 分) (3)计划性思维,面对新问题、新情景边用语言边尝试。(2分)4、为了控制幼儿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地考虑哪四种条件的变化? 应考虑:第一基线:实验操作前的水平;(1 分)第一实验期,给予一定的刺激;(1分)第 二基线,取消刺激,检查作用;(1 分);第二实验期,重复第一实验期的刺激(1 分);通 过以上步骤,找出幼儿行为变化的规律。(1 分)1、皮亚杰认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皮亚杰认为,语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想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在发生上是异 源的,思维起源于动作,语言产生于经验,思维不能归结为语言,也不能用语言去解释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2、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2)概括机能增强;(3)机能间的组合性增强;(4)心理活动个别化。3、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在特定情境中是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各自的目的不克能同时 达到。一个系统的激活可能唤起另一行为系统,也可能抑制另一系统。两个系统同时被激活 时,较强的系统行为得以外显,较弱的系统行为可能表现为片断或停止。两个对立行为系统 处于同一激活水平时,行为可能选择可能联合。4、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有哪些原则? 原则包括:小步子递进原则、自我参与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简单解释)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第一至第三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第一阶段: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任务是获得 自主感和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罪疚感。体验 目的的实现。5、维果茨基为什么把学前的教学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 维果茨基认为在幼儿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是3 岁前的幼儿,他们是 按自己的大纲记性学习的。第二是学龄幼儿跟教师学习。学前幼儿的教学则处在自发型和反 应型之间,可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根据华生的观点,人的习惯是什么? 答: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 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 了。(3分)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2 分)。2、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哪些性质? 答:阶段的特征包括: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阶段的整合性、阶段的双重性、 阶段的滞差(3 分)。简单解释(2分)。3、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答: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3 分) 简单解释(2 分)。4、维果茨基为什么说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幼儿“转变大纲”?答:3 岁以前幼儿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幼儿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2 分)学前幼儿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反应型教学。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帮助幼儿从“按 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3 分)5、格塞尔认为幼儿有哪些发展原则? 答:幼儿行为发展的原则是: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 成熟的原则和自我调节的原则。(5 分)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1、结合所学理论,说说你如何理解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是: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 的结果;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幼儿主动活动。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那就是学习要充分考虑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实际水平。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准备和完成的不同水平,这对理解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一个学 习内容对处于阶段初期的幼儿也许不能接受,但对处于阶段后期的幼儿就有可能被接受。2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双向 建构,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 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幼儿主动活动。皮亚杰认为,幼儿愈小,对他们进行教学就 愈难,而对于幼儿的教学未来的后果就愈有影响。把皮亚杰理论运用在学前教育中,关键 就是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幼儿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幼儿 认知发展中的困难。例如,在大班的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幼儿带来了不少动物玩具,柜子上逐渐放不下日 益增多的动物玩具,孩子们提出了搭建动物之家的建议。教师发现多数孩子选择为小型动物 玩具搭建房子,是因为小型动物的房子容易搭建,而大象、长颈鹿等身体较大的动物的家, 搭建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无人问津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适宜的时候,抛给幼 儿问题情境,以富有价值的内容,提示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操作。于是在建构区里,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开始搭建大房子。皮亚杰理论在学龄前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幼儿去思 考推理和解决问题。强调为幼儿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 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给孩子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空间与机会,需要教师有策略地适度地 指导。2、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根据吉布森所提出的幼儿知觉发展的趋势进行教学的? 吉布森所提出的幼儿知觉发展的趋势是:知觉特异性增加;注意实现最优化;信息获得更加 经济有效。1、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幼儿 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2、注意实现最优化。幼儿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来越高,幼儿学会 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相关;幼儿的注意变得越来越灵活;幼儿的知觉准备状态越 来越明显;幼儿的注意变得更加经济有效。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幼儿通过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形成知觉结构单 元,从而使知觉变得更加经济有效。儿童在知觉行为中,用手作为接触外界事物的一个媒介, 感受环境、利用环境、适应环境 并改造环境。在家长开放活动中请小朋友用各种各样的盒子罐子搭建城市建筑。我在巡回指 导时,看到昊昊在用自己收集来的盒子和罐子搭建,昊昊妈觉得搭的太单一,想帮助他搭房 子,昊昊不想让妈妈参与进来。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向家长表示:“请家长放开手,让孩子 自己动手完成。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性。”幼儿喜欢探索、尝试。他们的活动不应加以限制, 最好是以游戏方式进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儿 童的知觉会变得越来越精准。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娱乐中得到锻炼,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 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1、请用一个教学或生活实例来说明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1、注意过程 注意是观察主体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中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注意 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个体交往的对象, 不管是自己选择的还是被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2、保持过程 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符号表征的形式转化为个人经验储存在自己的记忆 中。这时所储存的是对示范行为的抽象。保持过程与注意过程紧密联系。没有保持过程的支 持,注意过程是很难奏效的。3、运动复现过程 也称产出过程。这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过程。是观察者将保存在内部的符号表征 转化为外显行为的过程。在表现观察行为的初期,难免不如示范行为那么准确,需要一个逐 步熟练的过程。对幼儿说来,这种运动复现往往表现为游戏。4、强化和动机过程 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分别称之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这三种强化都是制约示 范行为再现的重要驱动力量。班杜拉把它们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例如:幼儿通过观察模仿父母做家务而习得做家务的行为就是观察学习的一个例子。 在观察学习中进行观察学习的人并不需要自己经历强化,而只是通过看别人的行为或看别人 得到了强化而学会一个新行为。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讲的就是这么回事。既然又要 看又要记,可见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请用一个实例说明皮亚杰理论在学前教育中运用。(1)对皮亚杰理论的阐述(7 分); 皮亚杰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是: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知识是主客体相互 作用的结果;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幼儿主动活动。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那就是学习要充分考虑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实际水平。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准备和完成的不同水平,这对理解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一个学 习内容对处于阶段初期的幼儿也许不能接受,但对处于阶段后期的幼儿就有可能被接受。2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双向 建构,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 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幼儿主动活动。皮亚杰认为,幼儿愈小,对他们进行教学就 愈难,而对于幼儿的教学未来的后果就愈有影响。把皮亚杰理论运用在学前教育中,关键 就是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幼儿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幼儿 认知发展中的困难。例如,在大班的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幼儿带来了不少动物玩具,柜子上逐渐放不下日 益增多的动物玩具,孩子们提出了搭建动物之家的建议。教师发现多数孩子选择为小型动物 玩具搭建房子,是因为小型动物的房子容易搭建,而大象、长颈鹿等身体较大的动物的家, 搭建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无人问津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适宜的时候,抛给幼 儿问题情境,以富有价值的内容,提示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操作。于是在建构区里,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开始搭建大房子。皮亚杰理论在学龄前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幼儿去思 考推理和解决问题。强调为幼儿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 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给孩子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空间与机会,需要教师有策略地适度地 指导。1、华生对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原则?在你的工作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的?(1)描述华生提出的有益于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原则(7 分)(2)举例说明这些原则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每举一例为4分。华生提出的有益于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原则:1)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不应该实行统一的标准和 计划,要因地制宜。2)反对体罚幼儿。3)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4)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极力主张应避免体罚,幼儿可能会模仿惩罚者,体罚也可能引起愤怒和怨 恨,使幼儿只关注自己受到的伤害而不是他们所做出的错误行为。如果幼儿愿意承担后果, 他们就更容易行为不良。我们教育孩子时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并帮助 他们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塑造有序的行为和合作的冲突解决方法。使用积极的强化来 鼓励期望的行为,使用口头批评、暂停(短暂的隔离,给孩子一个静下来的机会)或者取消 特权来阻止不期望的行为。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你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1)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3 分) (2)观察的模式:(4 分)(3)教学或生活实例描述4 分,结合观察学习过程分析4 分。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1、注意过程 注意是观察主体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中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注意 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个体交往的对象, 不管是自己选择的还是被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2、保持过程 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符号表征的形式转化为个人经验储存在自己的记忆 中。这时所储存的是对示范行为的抽象。保持过程与注意过程紧密联系。没有保持过程的支 持,注意过程是很难奏效的。3、运动复现过程 也称产出过程。这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过程。是观察者将保存在内部的符号表征 转化为外显行为的过程。在表现观察行为的初期,难免不如示范行为那么准确,需要一个逐 步熟练的过程。对幼儿说来,这种运动复现往往表现为游戏。4、强化和动机过程 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分别称之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这三种强化都是制约示 范行为再现的重要驱动力量。班杜拉把它们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例如:幼儿通过观察模仿父母做家务而习得做家务的行为就是观察学习的一个例子。 在观察学习中进行观察学习的人并不需要自己经历强化,而只是通过看别人的行为或看别人 得到了强化而学会一个新行为。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讲的就是这么回事。既然又要 看又要记,可见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结合所学理论,总结和比较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看法有哪几种?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华生把语言和思维划上等号,认为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不同的思维,究 其实质,只不过是不同的言语形式。思维不见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5 分) 皮亚杰认为,语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想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在发生上是异 源的,思维起源于动作,语言产生于经验,思维不能归结为语言,也不能用语言去解释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5 分) 维果斯基认为,思维和语言各有不同的发生根源和发展路线。在幼儿2 岁之前,思维和语言 按各自的路线发展,大约2 岁左右,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路线开始交叉、重合,形成复杂的相 互关系。其次,内部言语过程对思维发展有着决定性的特殊意义。(5 分)2、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谈谈成人如何运用强化理论来塑造幼儿的行为? 1,运用强化理论:幼儿的大部分行为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于强化有关.因此,可以 通过强化来塑造幼儿的行为.2,强化有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但都是为了使反应的概率增加3,结合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培养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行为表现。 首先,教师可运用社会强化。它是指利用语言文字或躯体表情等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良 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得到鼓励和强化。如当幼儿做出正确的帮助同学的行为 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赞赏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或者轻抚幼儿的头或肩膀,这种行为属于 对幼儿的正强化。这些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是鼓励幼儿下次再做出正确行为的有效的正强 化物,可以使幼儿得到很大鼓舞,积极的去做正确的事,培养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塑造幼儿 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适当的运用负强化的手段。比如,学校和教师可以预先告知幼儿,当他 们欺负同学会接受一定的惩罚,那么幼儿就会为了避免这种惩罚而不做出这种不良行为,取 而代之会增加幼儿友善对待同学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