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题答案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849944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阅读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语阅读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语阅读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为政篇)阅读题答案一、23(1)众星拱北。(2)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认为道德教化比 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距,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有忽视刑政、法制在治理 国家中作用之嫌。24持德政的取信于民原则和节用爱民原则。二、(l) C (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并不是不会犯罪)( 2 )孔子这里把执政者的道德品质比作风,百姓的道德品质比作草,强风吹来,草就会随 风倒下,这说明执政者的道德力量能感化征服百姓,这样百姓就能“有耻且格”。这就是孔子 “道之以德”的形象说明。三、(1)孝悌。(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 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3) 不正确。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以“仁”为原则的。他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 同意见。他把四面讨好、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者斥之为“乡原,德之贼也”,并把一味谄媚的 好好先生斥之为“同而不和”的“小人”。四、德治(或为政以德)不同。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 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 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五、23.(1分)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24. (4分)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 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六、( 1 ) ( 1分)有道/有德/为政以德( 2 ) ( 3分)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 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 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 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 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因此,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 恒精神的追求。(观点1分,分析说明2分)七、(1)D(子女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地孝敬父母。)(2) 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就是依礼而行,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 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是种社会道德准则,是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 我们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孝”成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助推器。(3) C (对父母而言,要特别为子女的疾病担忧。错在“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唯 其疾之忧”是个宾语前置句,即“唯忧其疾”。)(4) 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的,难就难在能 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持之以恒。八、(1)(3分)C。(尽孝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更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2)(3 分)中华自古以“孝”而闻名天下。 “孝”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优良品 质。但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缺乏平等民主的思想的地方,如对父母一味的服从等。我们当今 的人们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而应是继承孔子的思想的主体部分,用变通的观点接受他孝的思 想的精华。九、(1)C.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仁”为本体 的一种具体表现。(2)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一切依礼而行,那么他在外就可以 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 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 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十、(1)D (子女赡养父母要讲究时机有误)。(2) “孝”的核心精神是敬。赡养父母, 不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心存敬意;规劝父母,要言辞婉转,即便父母不听不能心存 怨恨。(核心精神 1 分,体现有两方面,各占 1 分)十一、【解析】 (1)应为先实行了,再说出来。【答案】 (1)B (2)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认为一个君子应先行后言,也就是说把事都做完了 目标达到了才淡淡说起。应该是讷于语而敏于行。这一点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还是有一定 借鉴意义。我们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十二、【解析】 (1)孔子并没有主张取消等级观念。【答案】 (1)A(2)孔子认为君子应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君子可以与他周围 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 亦云,盲目附和;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在今天 仍不失其积极意义。十三、示例:在人与人交往的问题上,孔子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又以“仁” 为标准,坚持自己的意志和立场,不依附于他人,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当今社会需要和 谐,为了使交往者之间有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必须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在交 往中还是应该保持交往主体的独立性,不能把交往活动变成结党营私的活动,因此要选择交往 对象,始终交往。十四、(1)“适中(度)”交往。(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 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矝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 之过也,各于其党”);第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又要适度(“不可则止”),避免自讨 没趣。(3)不正确。“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 想的体现。十五、(1)手足无措(不知所措)(2)“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 子的规模享受歌舞)。(1 分) 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 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1 分),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 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1 分),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